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0 20: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饒瑞玲
研究生(外文):Jui-Ling Jao
論文名稱:運用環境教育大使活化環保志工隊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Us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mbassadors to Activate Environmental Volunteers
指導教授:梁明煌梁明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Hwang L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環境資源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環保志工行動研究活化環教大使
外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 VolunteersAction ResearchActiva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mbassad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花蓮縣環保志工隊從2000年成立至今已17年,由最初的淨灘、淨山、掃街、資源回收工作等,到2004年增加河川巡守、2007年增加導引志工,於2010年整合改制為「花蓮縣環保志工大隊」,志工年齡逐漸老化,持續執行社區環境衛生、資源回收…等等產生倦怠,加上環境保護與永續議題越來越複雜,現有志工隊的能力無法符合時代變遷,因此,花蓮縣環保志工隊必須透過組織活化與創新才能永續經營下去。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於2016-2017年間組成行動團隊,以行動研究的軸線,包括:診斷問題、尋找對策、行動計畫、反省修正等4個階段評估,於第一階段進行「花蓮縣環保志工服務動機強化與組織活化機制調查計畫」。診斷環保志工隊組織管理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建議;第二階段由行動研究團隊擬訂決策;第三階段進行環保志工隊組織內部結構重整,外部成立環境教育大使服務隊,並著手訓練環教大使,處理歷程中諸多的行政問題;第四階段透過環境教育大使執行後的訪談,及行動研究團隊的反思,提出改善進度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本研究發現問題根源是環保局對志工隊組織經營的失靈與缺乏創新,致使各隊在社區服務整合互動上缺乏系統性的整合,致使環保志工大隊組織未能發揮功能。因此環保局透過內部行政評價過程,採漸進式問題解決策略,改選中隊長,增設副隊長,並成立環境教育大使,擬藉由環教大使去翻轉環保志工隊。諸多的倡議雖獲得肯定,但未來仍須處理現在環保志工隊組織能力培養問題,並思考環教大使於協助環保志工隊時,所必須面對橫向整合與連結的課題,以及如何引入專業研究團隊,建立志工隊運作模範,才能提供環保志工隊及環教大使永續經營的基礎。
Environmental volunteering group in Hualien County was created 17 years ago. Since 2000, the environmental volunteers have been cleaning up beaches, mountains, streets and recycling resources. In 2004, new teams started to scout rivers to prevent the potential pollution. In 2007, other volunteers were trained to serve as office guides. Finally in 2010, these three teams were integrated and restructured into an “Environmental Volunteering Group, Hualien County”. Nonetheless, as time goes by, several problems emerged. The average age of volunteers were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volunteers started to feel stale when conducting the routine work of environmental cleaning and recycling. Furthermore,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which makes the volunteers feel unable to fulfill the expectation of society. Therefore, activ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innovation are required for this group to move on.
To solve the problem, action research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An action research team was formed in 2016-2017 to engage in four stages of process, namely problem diagnosis, strategy searching, action and reflection/revision. For the first stage, a survey aimed at strengthening and activating environmental volunteering group was conducted to help diagnose the root causes of problem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searching for alternative solutions. For the second stage, the strategies for change were decided by action research group. As for the third stage, the structure of volunteering group was reorganized, and a new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mbassador team was recruited and trained. The logistics for operating ambassador team were also addressed. For the fourth stage, the alternatives for futur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for volunteering group were proposed based on result of in-depth interviews of ambassador and reflections of action research group.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e issue why the environmental volunteering group failed to function well on environmental service is due to the dysfunction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lack of innovation as well as integration ability. Hence, through evaluation process of internal administra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Hualien County has progressively solved the problem by reelecting commanders, extending deputy commander position and creating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mbassador service team. Some initiativeshave started to show positive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volunteering group; however, there should be more capacity building programs for volunteering group and more monitoring process on examining the interaction, linkag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volunteers and ambassadors. In addition, how to engage more appropriately a professional group to help adjusting operation model that can drive both teams of environmental volunteering group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mbassadors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s also needed to be thought of carefully in the next ste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範疇限制...................................... 8
第五節 章節介紹.........................................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環保於志願工作者的發展沿革.......................... 11
第二節 志工服勤動機相關文獻............................... 18
第三節 影響民眾參加志願服務的動機應用理論................... 24
第四節 組織活化相關文獻..................................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8
第三節 研究步驟......................................... 41
第四章 環保志工隊組織運作現況與問題......................... 51
第一節 環保志工隊組織運作現況.............................. 51
第二節 環保志工隊的策略規劃分析結果..........................65
第三節 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與優缺點評價.........................70
第四節 進入行動研究第三階段的方案............................74
第五章 環境教育大使的初創行動歷程與檢討...................... 77
第一節 實踐歷程中重要待解決的事件與解決方案................... 77
第二節 加入成為花蓮縣環境教育大使服務隊的動機問卷調查結果.........94
第三節 環境教育大使的反.....................................98
第四節 環保局行動研究團隊的反思..............................11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3
第一節 結論...............................................113
第二節 建議...............................................116
參考文獻..................................................119
附錄
附錄一 花蓮縣環境教育大使服務隊設置計畫........................125
附錄二 花蓮縣環境教育大使服務隊教學展演考核規則.................128
附錄三 環境教育大使各次討論會議紀錄...........................129
Ranjit Kumar.(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台北市:學富文化。
史芮凱莉(2011)。環保志工之參與動機與跨文化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
吳美玲(2008)。醫院高齡志工之工作價值觀、關係品質與持續服務間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吳家慧(2005)。高齡志工有效管理策略之探究~以台北市老人服務中心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吳麗香(2011)。高齡志工在非營利組織中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大林站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
呂建蒼(2014)。中高齡志工參與社區照顧動機與學習需求之研究(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林秀君(2000)。國民小學環境教育實施之研究--以台北縣成功案例為例(學位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林秀峰(2010)。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及管理機制之初探—以北區醫學中心志工隊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林玟樵(2008)。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台南縣關懷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林勤敏(2005)。高齡志工擔任領導者之動機、角色知能、學習需求及學習方式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林曉齡(2008)。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服務承諾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所。
林瓘閩(2009)。泰國華語文教學課程之行動研究-以中華語文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2016)。花蓮縣環保志工服務動機強化與組織活化機制調查計畫成果報告定稿本。
邱佐宇(2012)。南投縣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洪惠美(2015)。從高齡志工教師的教學故事敘說中探究高齡者的教與學的圖像(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
唐蓓玲(2014)。和氣大愛中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夏林清(1997)。行動研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做研究。台北:遠流。
秦夢群(2003)。由組織興革觀點談活化組織的策略-。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張麗雲(2012)。台中市大學校院環保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
(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畢璐鑾、鄭莉苓(2008)。運用知覺過程規劃運動志工教育訓練-<中華體育季刊>。第22卷,第2期‧頁113-120。
莊雯琪(2009)。雲林縣高齡志工老化態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許秋田(2014)。悲憫心與身心健康:以慈濟高齡環保志工團體為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伯璋(1988)。行動研究法。莊懷義、謝文全、吳清基、陳伯璋,教育問題研究。
陳叁祝(2014)。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實施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陳怡如(2013)。高齡志工持續參與居家服務經驗之探討-以財團法人華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陳桂蘭(2002)。一位資深環境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探索(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藝娟(2011)。醫院高齡志工老化態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曾淑珍(2013)。嘉義縣環保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忠誠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
黃弘欽(2010)。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黃悅紋(2009)。高齡志工學習動機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慈濟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所。
黃淑芳(2009)。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動機與服務承諾關係之研究 -以桃竹苗祥和計畫志工為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
楊佳惠(2010)。中高齡志工社會關係、參與動機及其相關之研究~以嘉南地區樂齡學習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葉至誠、葉立誠著(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葉鄉誼(2006)。銀髮中的華冠-參與安養機構服務的高齡志工之生命故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甄曉蘭 (2003) 。課程行動研究實務與方法解析-國小戲劇創作課程之教學轉化。
蔡美玉(2001)。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蔡惠芬(2013)。高齡者參與服務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研究-以某樂齡學習示範中心高齡志工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鄭博仁(2013)。臺灣環境教育法之理論與實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鄭增財 (2006) 。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蕭麗華(2007)。社會福利機構對高齡志工運用模式~以苗栗縣為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賴佳欣(2015) 。社區導覽人才培訓成效改善之行動研究-以「哈瑪星文史導覽人才培訓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賴昭志(2010)。高齡志工服務學習與成功老化之探究-以台灣柴山、玉山和梅山登山志工為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賴素燕(2007)。高齡志工之幸福感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謝安琪(2009)。慈濟高齡環保志工經驗學習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謝佩君(2015)。組織認同對工作投入與服務態度影響之研究-以醫院志工服務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魏妙珍(2006)。臺南市銀髮族參與終身學習動機與志願服務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104.11.26http://www.ris.gov.tw/zh_TW/346 。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