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12: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仟又
研究生(外文):Qian-You Hsu
論文名稱:字之門
指導教授:張寶云張寶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Bao-Yun Z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華文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現代詩編輯審美形式結構
外文關鍵詞:Modern PoetryEditingAestheticsFormStruc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呈現畢業詩集全文,內容涵蓋入學前後五、六年間的詩習作。這些作品留下了某些當下自我與文字交匯的模樣,也反映了目前我和詩歌寫作之關係的實情與限制。
 
  第二部份呈現畢業詩集的編輯概念:借用「紙牌」的物質身體帶動感觀,參照John Cage作曲時使用結構的概念,嘗試引進隨機性以創造書本內容的整體節奏,希望藉此打破自己受限於「有意義分析」的慣習;隨後在編輯實作過程中,專注於「印象」,以此進入右腦──進入詩的相互對應性與感性。本部分在口考後,參口委意見與呈現上溝通不夠明晰之處,進行主要修訂。
 
  第三部分,反思研究所至今詩觀、審美、形式理解的根源與演進,呈現相關分析結果;並附加主題、時期兩面向的考察。全盤總瞰一個創作者的創作想像、工作方法、詩觀和詩論素養各方面的養成與階段性成績。本部分於口考後,主要參修審美部分。
 
  最後,針對三位口考委員老師給予我的回應,我在論文最末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與自我探討。感謝三位口考委員給予我重要的啟發,期待研究所之後,在詩與人生的路上,繼續深化對詩、氣、心、情感、生命、自我和他人/世界的功課。
 
摘要 i

目錄 iii

------------------------------------------------------------------

Part A 畢業詩集:瓣膜切片 1

輯一 逃跑壓抑就地溶解 3

飛散 5
Right Here, Right Now 6
Portrait 7
「你曾是我的全部」 7

那個寫字的人 9
我和L:好夜 11
發冷 11
我曾歡喜 11

四圍的路 14
(心是一個)脫隊的士兵 15
緊閉 16
當我看著你的側臉 16

掃去老葉與菸灰 18


輯二 一點灰落地花費的時間 21

不在 23
裂膚 23
靜 23
亡友 24

湖 26
生活 26
黃昏 27
沒有月亮的地方 27

十七 29
微笑 29
無題(燈下葉片) 30
一個碰巧的下午 30

你我 32
一日的殘餘 32
本心 32
細碎 32

空話 34
暫停 34
時間與瞌睡 34
正熱著的時候 35

新房子 37
照面 37
詩 37
致 失眠 38


輯三 天上羊群不規則遮蔽地面 39

即使 41
束手就縛 41
一點消息 41
聲音與沉默 42
印象 43

清掃 45
示好 45
我不怕「怕」 45
寫詩 46
我愛你我討厭臭豆腐 50

一個點 52
情人的手指 52
Lit Up 52
和解 53
卡位 54

可以倚靠的時刻 55
一個早晨 55
重新感覺字 55
甲蟲 56
讀谷川俊太郎 57


輯四 在這世上立個錐 59

在人類系譜的邊界 61
分 61
在章節之間 62

重生 64
蝴蝶與樹 64
假寐剛剛過去 64

說愛你的方式 67
家 67
漂浮的家 67

我們是這樣的朋友 72
重新開始 73
生日 73

種籽 75
悟 75
店長 76


輯五 要掉下去是很容易的 77

十年 79
阻 79
蜂巢 80
Facebook 81

等 83
耳朵舞台 83
無題(下午閒茶) 84
某天醒來以後 85

咖啡店 89
地下 /致 譚小西 89
我曾相信 91
普通 91


輯六 難免連同窗戶一起忘記 93

雨 95
弟 95
女兒 /致晨輧的父親 96
妳的溫暖的旋轉 /致AS 97
可怕的孩子 98

錯過 100
火焰走向她的蠟燭 100
小爆破 /致太魯閣族APig 101
關於清晨的你的吻 101
森/永 104

習唱 105
你的歌所通向的 105
曠野的小樹 /致 七七 106
ㄊ 106
沒有犯成的錯 108

------------------------------------------------------------------

Part B 編輯:紙牌屋與五線譜 109

前言 111

編輯方法 113
發現長度 113
創造結構:「無機性」 114
引入右腦:「印象」 119

譜式總表 125

分輯子題及排版 131

編輯後記 133

------------------------------------------------------------------

Part C 詩創作自我考察 135

創作自述 137

一、 審美:對心的真實召喚 139
      淵源:(現代)詩跟我有甚麼關係 140
      我向詩索求甚麼 141

二、 形式 Form:容器/運動 147
      結構Structure 149
      「形式即內容」:我的詩作形式特徵 157

三、 主題走向  165

四、 養成回顧:時期演變 167

五、 結語 171

------------------------------------------------------------------

回應口委意見 173

參考文獻 175
誌謝 177
1. 約翰‧凱奇(2013)。沉默--五十週年紀念版(李靜瀅,譯)。桂林:灕江出版社。(原著五十週年紀念版出版於2011年)
2. 夏宇(1999)。Salsa。台北:現代詩出版社。
3. 谷川俊太郎(2010)。春的臨終。(田原,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4. 李歐納.柯恩(2009)。渴望之書。(尉遲秀、鴻鴻、黎煥雄等,譯)。台灣: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5. 曹雪芹(2006)。脂硯齋全評石頭記(霍國玲、紫軍,校勘)。
6. John Szarkowski. Introduction to The Photographer’s Eye.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6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