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皓怡 (2013)。臺灣地方特色文化應用在紙膠帶開發之創作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大衛.史都華、麥克.卡明斯 (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董旭英、黃儀娟譯)臺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 年)
丹尼.喬金森(1999)。參與觀察法。(王昭正、朱瑞淵譯)。臺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年)
王應棠 (2007)。蒐藏與私藏。載於林文、陳佳利著蒐藏:懷舊與流行的百寶箱(4-6 頁)。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日經設計 (2013)。設計是門好生意:Sony、Dyson、Elecom、Kamoi mt紙膠帶、無印良品、日清食品等企業CEO決勝商場的25堂設計課 (夏淑怡譯)。新北市:奇光出版。(原著出版年﹕2011 年)
吉 (莊麗娜主編) (2014)。文具手帖 . Saeson 5:引爆紙膠帶小宇宙!。新北市:野人文化,p.50。
吳昭怡 (2006)。手感經濟,精緻發燒。載於吳昭怡 等著手感經濟:感覺的時尚 (10-19 頁)。臺北市:天下雜誌。李玉瑛 (2009)。消費社會與消費文化。載於瞿海源、王振寰 (主編)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377-399頁)。臺北市:巨流。
林文、陳佳利 (2007)。蒐藏:懷舊與流行的百寶箱。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林子修 (2009)。運動鞋收藏者收藏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約翰.史都瑞 (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張君玫譯)。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原著出版年﹕1999 年)
約翰.格拉夫、大衛.瓦恩、托馬斯.內勒 (2006)。流行性物欲症。(閭佳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5 年)
哈瑞.沃爾科特 (2011)。質性研究寫作。(李政賢譯)。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9 年)
唐.斯萊特 (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林祐聖、葉欣怡譯)。臺北:弘智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97 年)
馬特.赫爾斯 (2009)。探究迷文化。(朱華瑄譯)。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2002 年)
高鶴菁 (2008)。消費社會下的空間建構─以岡山鎮家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高嶺 (2010)。商品與拜物︰審美文化語境中商品拜物教批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畢恆達 (1990) 東西的意義與環境轉變。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5, 41-56。
畢恆達 (1993) 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7,97-110。畢恆達 (1996)。物情物語。臺北市:張老師。
莊麗娟 (1999)。物質主義傾向、消費價值觀與產品涉入對收藏行為影響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陳映如 (2006)。消費者行為與消費空間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商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靖旻 (2008)。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陳意欣 (2008)。從局內人觀點探索迷文化。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陳研利 (2012)。「韓流」過境下的迷文化:探討「迷」群與網路科技的互動模式。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康奈爾.山德沃斯 (2012)。迷與消費。(王映涵譯)。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2005 年)
張瑩瑩 (莊麗娜主編) (2014)。文具手帖 . Saeson 5:引爆紙膠帶小宇宙!。新北市:野人文化,p.48。
梁 靚 (2015)。女性使用紙膠帶做裝飾與拼貼之動機和形式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國蘭 (1999)。台灣中產階級的消費文化品味研究---以《天下》雜誌廣告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含博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識銘 (1998)。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連性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黃靜瑜 (2006)。收藏型贈品之象徵意義及消費價值對收藏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提姆.丹特 (2009)。物質文化。(龔永慧譯)。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9年)
葉至誠、葉立誠編著 (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葉乃嘉 (2013)。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教育、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入門書。臺北市:五南。
熊敏君 (2005)。消費、認同與生活風格:解析健身俱樂部中的消費實踐與意涵。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含博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廖容瑩 (2010)。拜物有罪?拜物有理!觀看電影慾望城市傳遞「勸Buy」合理訊息。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漢克 (莊麗娜主編) (2014)。文具手帖 . Saeson 5:引爆紙膠帶小宇宙!。新北市:野人文化,p.70。
劉維公 (2006)。創造感受,就是創造市場利基。載於吳昭怡 等著手感經濟:感覺的時尚 (4 頁)。臺北市:天下雜誌。
歐文.塞德曼 (2009)。訪談研究法。(李政賢譯)。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6 年)
鄭智維 (2011)。消費社會中時尚的拜物教性質。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羅伯特.鮑柯克 (2003)。消費。(張君玫、黃鵬仁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3年)
蘇特.杰哈利 (2004)。廣告符碼。(馬姍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7年)
Belk, R. W. (1995). Collecting as luxury consumption: Effects on individuals and household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6 (3), 477-490.
Csikszentmihalyi, M. and Rochberg-Halton, E. (1981). The Meaning of Things: Domestic Symbols and the Se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y, P. (1997). Introduction. In Gay, P., Hall, S., Janes, L., MacKay, H. and Negus, K.,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pp. 1-5). London: Sage.
Mansvelt, J. (2008)。消費地理學。(呂奕欣譯)。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2005 年)
Kopytoff, I. (1984).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Appadurai, A. (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pp. 64-9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 (1997). Consump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Mackay, H. (Ed.),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pp. 13-64). London: Sage.
Miller, D. and Slater, D. (2000). The Internet: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Oxford: Berg.
Pearce, S. M. (1995). On Collect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Collecting In The European Tra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Paterson, M. (2006).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Routledge.
Sarup, M. (1996).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