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伯頎、曾麗娟、陳怡潔 (2010)。危機邊緣少女生活歷程之研究。稻江學報,5(1),253-277。
石泱(2008)。單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爲成因之研究:權力控制理論的觀點。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0,51-90。何琦瑜(2003)。超過半數國中生:作弊沒關係。天下雜誌,287,48-50。
吳宗立(2002)。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高雄:復文。
吳明燁、周玉慧(2009)。台灣青少年的道德信念:社會依附的影響。台灣社會學,17,61-100。
吳武典(1988)。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吳俊輝、施威良(2013)。新北市少年之犯罪社會學論述與少年犯罪趨勢分析~從五個少年議題說起。新北: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新北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
吳啟安、 譚子文(2013)。負面人際關係、低自我控制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接觸偏差同儕的中介作用。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5(1),35-62。吳清山、林天祐(2011)。基本學力測驗。教育研究月刊,205,105-106。
吳嫦娥、余漢儀(2007)。變調的青春組曲:青少年加入成人幫派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5,121-166。李昭鋆(2012)。影響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貫時性研究:以TEPS資料分析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李逢堅(2010)。國中導師對經常違規學生自我認同影響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229-281。李紫媚(2008)。盜與罪:青少年犯罪預防理論與對策。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兒福聯盟 (2015)。「2015兒少消費現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6日。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348
周文勇(2007)。幫派入侵校園之研究。中等教育,58(5),30-54。
周文勇、范國勇、張平吾、黃富源、蔡田木(2000)。犯罪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金城(2004)學生的偏差行為嚴重嗎?。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5,1-6。
周新富(2015)。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林生傳(2015)。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志聖(2009 )。台灣地區國中青少年面臨道德困境的認知、因應與感受。嘉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得勝者教育協會。
林杏足、陳佩鈺、陳美儒(2006)。國中高危險群學生對其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的知覺之分析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38(2),151-176。林佳範(2002)。從少年不良行為到犯罪行為的法令體系-探討親師的法治教育角色。公民訓育學報,12,123-142。林坤立(2009)。是好玩? 還是為了工作?少年入幫的中立化策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林憶鳳(2012)。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研究所,台中。邱皓政(201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慶華、龔心怡(2015)。社會連結,低自我控制與非行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臺灣地區少年矯治機構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7,69-100。金俊佑、何振宇(2005)。檢視支持青少年正向發展的力量-以台中市中輟生追蹤輔導方案爲例。社區發展季刊,112,63-71。侯崇文(2003)。青少年犯罪問題與政策現況。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6,131-148。侯崇文(2003)。理性選擇與犯罪決定-以少年竊盜爲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1-36。
洪立偉(2011)。國中男性少年在校期間偏差行為類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桃園。范國勇、張平吾、黃富源(2006)。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
范國勇、張平吾、黃富源(2012)。犯罪學新論。台北:三民。
香港遊樂場協會(2008)。違規路段- 高危青少年服務理論與實踐。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翁福元(2013)。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張怡婷(2013)。師生衝突事件之學生觀點分析--以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晶惠(2000)。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雲嘉國中生87-88年間固定群資料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張智輝(1997)。比較犯罪學。台北:五南。
張楓明(1999)。社會控制與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未中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度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張楓明(2011)。青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問卷。未出版手稿。
張楓明、譚子文(2011)。個人信念,負向生活事件,偏差同儕與青少年初次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實證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1),133-159。張楓明、譚子文(2012)。學業控制因素,學業自我效能及學業緊張因素與國中生初次作弊行為之關聯性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8,51-89。張楓明、譚子文(2013)。依附關係,低自我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6,67-90。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春金(2010)。犯罪學 (修訂六版)。臺北:三民。
許春金、周文勇、蔡田木(1996)。男性與女姓少年偏差行為成因差異之實證研究。犯罪學期刊,2,1-14。許春金、蔡田木、鄭凱寶(2012)。青少年早期偏差價值觀與偏差友伴接觸對犯罪變化影響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4(2),109-138。許春金、羅玉珠(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偏差行為、依附鍵、信仰鍵之關聯性與徑路分析。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4(1) ,117-137。許惠茹(2009)。 國三學生考試經驗之詮釋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2(2),33-66。許福生、黃芳銘(2004)。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7,193-229。許福生、楊金寶(1991)。在學青少年對社會事件法治認知之調查研究。台北:向陽基金會。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陳秀卿(2008)。青少年刺激尋求動機、同儕關係、休閒阻礙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陳姵汝(2012)。生活壓力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以社會依附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台北。陳建志(2011)。從升學主義的角度探究國中學生之作弊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新竹。陳智文(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曾浚添(2003)。 少年 (女) 初次發生非暴力偏差或犯罪行為其演變過程及自我觀之研究。犯罪學期刊,6(1),187-227。黃文三、張炳煌、潘道仁、馬向青、劉靖國(2011)。中等教育。台北: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黃惠玲(2004)。父母管教方式、差別同儕結合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之探討以臺中市國中生為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臺中。黃韻如(2004)。高危險群偏差行為學生之社會工作處過一從社會過程理論觀點。學校與家庭社會工作學刊,1,109-146。黃耀興(2011)。國中生考試作弊行為及其發生原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彰化。楊士隆(1999)。 台灣地區殺人犯罪之研究:多面向成因之實證調查。犯罪學期刊,4,185-224。楊士隆(2015)。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
楊士隆,曾淑萍、戴伸峰(2011)。台灣地區收容少年入院前非法藥物使用盛行率調查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2),73-104。楊士隆、程敬閏(2001)。幫派少年成長歷程與副文化之調查研究。犯罪學期刊,8,177-214。楊士儀、簡後聰(2007)。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理論與實務之個案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6,1-28。
楊超倫(2006)。保險詐欺決意歷程之理性因素研究:以殺人詐領保險金案件爲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6,1-63。
董旭英、王文玲(2007)。國高中生依附父母,接觸偏差同儕,傳統價值觀念與偏差行爲的關聯性之差異性研究。犯罪學期刊,10(2),29-48。
詹志禹,林邦傑,謝高橋,陳木金,楊順南(200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2016)。臺北市少年兒童犯罪狀況。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8日。網址: http://jad.police.taipei/ct.asp?xItem=79683&CtNode=8343&mp=108161
劉志宏(2011)。施用毒品少年之中立化技巧。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劉家樺(2007)。國中生作弊的決定因素及其對成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蔡文輝(2006)。社會學原理。台北,五南。
蔡文輝、李紹嶸(2009)。社會學概要。台北:五南。
蔡佩珊(2003)。犯罪少年與非犯罪少年說謊行為與動機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蔡東敏、譚子文、董旭英(2015)。臺南都會區國中生緊張因素、接觸偏差同儕、認同非法手段對偏差行為之影響:建構整合理論解釋模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7(2),37-80。蔡德輝(1999)。台灣地區少女犯罪行為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E87022),未出版。
蔡德輝、吳芝儀、王伯頎(2012)。犯罪少年生活歷程之研究。94年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會刊。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4日。網址:
http://www.corrections-cca.org.tw/upload/2012/09/07/1346997370.doc
蔡德輝、楊士隆(1999)。校園安全危機-幫派與少年之聯結。師友月刊,386,10-16。蔡德輝、楊士隆(2005)。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衛生福利部(2016)。2016 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6日。網址:
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77
鄭安凱(2005)。少年竊盜初犯與再犯差異性及影響因素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台北。鄭瑞隆(2006)。兒童虐待與少年偏差──問題與防治。台北:心理。
鄭瑞隆(2009)。兒少福利體系對少年虞犯的因應與作為:從大法官解釋664 號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28,47-59。盧名瑩、董旭英(2010)。台灣都市區域國中生的金錢態度與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2),21-62。戴伸峰(2010)。少年矯正學校收容少年對非行原因之認知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1),75-91。戴伸峰,曾淑萍、楊士隆(2011)。台灣地區非法藥物濫用高危險群青少年對現行毒品防治政策成效及戒毒成功因素評估之實證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2),51-72。謝文彥、黃富源(2004)。街頭搶奪犯罪問題研究。台北: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謝淑敏(2003)。從犯罪學理論探討考試作弊預防對策。復興崗學報,78,315-332。謝麗紅(2002)。團體諮商方案設計與實例。台北:五南。
瞿海源、張苙雲(2005)。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
外文部分
Clinard M. B., Meier R. F. (2011). Sociology of deviant behaviour (1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Eck, J. E., & David L. W. (1995). Crime places in crime theory. Crime and Place:Crime prevention studies, 4,.1-33.
Gelder, J. L., Luciano, E. C., Weulen Kranenbarg, M., & Hershfield, H. E. (2015). Friends with my future self: longitudinal vividness intervention reduces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53(2), 158-179.
Jacob, A. (2011). Economic theories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 Journal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21(3), 270-283.
Keijsers, L., Branje, S., Hawk, S. T., Schwartz, S. J., Frijns, T., Koot, H. M., ... & Meeus, W. (2012). Forbidden friends as forbidden fruit: Parental supervision of friendships, contact with deviant peers,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 Child development, 83(2), 651-666.
Loughran, T. A., Paternoster, R., Chalfin, A., & Wilson, T. (2016). CAN RATIONAL CHOICE BE CONSIDERED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EVIDENCE FROM INDIVIDUAL‐LEVEL PANEL DATA. Criminology, 54(1), 86-112.
Resnick, G., & Burt, M. R. (1996). Youth at risk: defini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service deliver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66(2), 172-188.
Sweeten, G., Piquero, A. R., & Steinberg, L. (2013). Age and the explanation of crime, revisited.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2(6), 921-938.
Sykes, G. M., & Matza, D. (1957).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A theory of delinquenc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6), 664-670.
Walker, H. M., & Sprague, J. R. (1999). The path to school failure, delinquency, and violence: Causal factors and some potential solution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35(2), 67-73.
Zito, N. A., & McQuillan, P. J. (2010). " It's Not My Fault": Using Neutralization Theory to Understand Cheating b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urrent Issues in Education,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