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鄉農會。2002。大埤鄉簡介。大埤鄉農會。
王有忠。2000。食品添加物。台北:華香園出版社。
王正方、王惠珠、李嘉展、孫芳明、陳政雄、劉世銓、駱錫能、韓建國、蘇正德。新編食品化學。2001。台中:華格那企業。
互動百科。2016。http://www.baike.com/wiki/%E6%A0%B9%E7%94%A8%E8%8A%A5%E8%8F%9C
行政院衛生署。1986。食品衛生檢驗手冊,食品衛生管理叢書 (四)。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13。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四) 類漂白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3。農業統計年報(101年)。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吳常豪。1978。食物化學。台北:徐氏基金會。
吳昭其。1988。台灣的蔬菜(一) 。台北: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吳淑靜、柯文慶、賴滋漢。1997。食品添加物。台中:富林出版社。
林欣榜。1989。四價硫的氧化物對褐變之抑制作用。食品工業21(8):31-40。林清騫、黃文哲、廖添旺。1990。食品化學。雲林:文昌出版社。
林淑貞。2016。小餐桌的60道假日料理。台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中漂白劑之暫行檢驗方法」,72年10月6日衛署食字第436953號公告。
食品藥物管理署。2016。105年「醃漬蔬菜抽驗專案」結果。食品藥物管理署。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8927
胡永輝。2017。料理烹調原理。
health.osa.ncku.edu.tw/ezfiles/67/1067/img/462/1030529.pdf
范晉嘉。1991。酸菜醃漬過程中色澤之變化。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論文。施明智。2009。食物學原理。高雄:藝軒圖書文具有限公司。
深圳市百蔬園藝產品有限公司。2014。
http://www.szlvy.com/Product/9854172030.html
莊英章。2005。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141&ctNode=1705&mp=1699&ps=
郭美琴。1986。食品添加物亞硫酸鹽之介紹。食品工業。第十八卷,第九期,第36-42 頁。
許啟誠。2006。芥菜。台灣農家要覽。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黃登福、陳陸宏、謝喻文、葉彥宏、黃培安、劉建功、林苑暉、林旺熠、康藏文、王惠珠、郭嘉信、李菁菁、游銅錫、陳榮輝、張永鍾、邱文貴、周薰修、曹欽玉。2008。實用食品添加物。台中: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張一知。2014。食品安全及其風險分析。台灣化學教育。第一卷,第二期,第224-227頁。http://chemed.chemistry.org.tw/?attachment_id=3977
黃倚崧。2016。150種水餃煎餃蒸餃。台北:楊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逸昌。2003。客家概論:蛻變中的客家人。苗栗:頭份鎮公所。
張志華。2014。150道滷肉燉肉。台北:楊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麥寮鄉農會。2017。雲林縣麥寮鄉農會。http://www.mai.org.tw/default2.aspx?EpfJdId9UuCM43XlWesODc4eqoHmbAwu
劉志皋、高彥翔。1994。食品添加劑基礎。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劉程、周汝忠。1994。食品添加劑實用大全。北京:北京工業大學。
劉用成。1996。食品化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劉文宜。2006。四季竹筍美味大集合。台北:楊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劉麗雲。2011。食品衛生與安全。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廖郁婷。2013。儲存條件及烹調對酸菜品質之影響。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潘志寬。2015。餐飲衛生安全管理面面觀。台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賴茲漢、賴業超。1988。食品科技辭典。台中:精華出版社。
賴滋漢、黃卓治。1999。基礎食品化學。台中:富林出版社。
鍾萬梅。2011。福氣菜香客滿庄。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謝侑恩。2016。酸菜產品二氧化硫合理添加量之研究。生物資源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蘇雅一。1997。中餐丙級學術科教戰守策。台北:生活家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闞建全、駱錫能、盧義發、邱思魁、陳振芳、吳柏青。2007。食品化學。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hemistry of Non-enzymic Browning in Foods and its Control by Sulphites. J. Sci. Fd. Agric. 25:735-746.
Enzyme System in Plant Tissues . J. Sci. Fd. Agric .25:803-810.
FAO/WHO. 2012. CODEX FAO/WHO Food Standards, CODEX Alimentarius. Http://www.codexalimentarius.net/gsfaonline/groups/details.html?id=161&lang=zh
Haisman, D.R. 1974. The Effect of Sulphur Dioxide on Oxidising.
Krautler, Bernhard, Srinivas Banala, Simone Moser, Clemens Vergeiner, Thomas Muller, Cornelius Lutz, Andreas Holzinger. A novel blue fluorescent chlorophyll catabolite accumulates in senescent leaves of the peace lily and indicates a split path of chlorophyll breakdown. FEBS Letters 584 (2010) 4215–4221.
McWeeny, D.J., Knowles M.E. and Hearne , J.F. 1974. The Chemistry of Non-enzymic Browning in Foods and its Control by Sulphites. J. Sci. Fd. Agric. 25:735-746
Joint FAO/WHO. 2008. Toxicological recommendations and information on specifications. Compendium of Food Additive Specifications. 69th meeting.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