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職場調查(2015)。2015上班族創業意願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9月2日。網址:http://www.1111.com.tw/news/surveyns_con.asp?ano=73719
Yes123求職網職業白皮書(2015)。2015年09月上班族創業夢想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9月2日。網址:http://www.yes123.com.tw/admin/white_paper/index_list.asp
王國川(1998)。計劃行為理論各成份量表之設計、發展與建立-以青少年無照騎車行為之研究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3(2),67-91。
王聖憲(2010)。探討學生創業家創業行為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白宗易、黃宗誠與張珈瑛(2012)。大學生參與校外實習課程之實習工作滿意、專業承諾與組織承諾之關係。中原體育學報,(1),95-104。向春與雷家驌(2011)。大學生創業態度和傾向的關係及影響因素。清華大學教育研究,32(5),116-124。
行政院主計處(2011)。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4日。網址: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44ea9450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8)。微型企業創業貸款要點。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5日。網址:http://www.ejob.gov.tw/pantology/enterprise/small.aspx
余宗樺(2010)。由計畫行為理論分析影響國小教師使用自由軟體之因素-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余芝婷(2011)。微型餐飲創業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吳奕慧(2004)。華人創業家適性量表的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宋明鴻(2009)。大學生人格特質與創業意向關聯性之研究以創業精神、創業態度為中介變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林君璋(2015)。藉由校外實習增進大學生創業態度與創業意願之研究-以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林均燁(2011)。創造力教育在創新經濟時代的社會責任與發展策略。朝陽學報,(16),1-30。林哲群與王純貞(2002)。外國公部門及非營利組織有關婦女創業與微型企業之輔導制度與作法之研究。台北:青輔會。
洪曉君與郭德賓(2006)。技專校院餐旅類學生創業傾向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103-114。
范遠郁(2001)。國中技藝班學生應屆畢(結)業生進路意向調查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張載陽(2006)。屏東縣國中生升學意向形成及態度發展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教育部技職司(1999)。技術與職業教育的轉型與革新。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曹秀明(2001)。技職通識的理念基礎。育達研究集刊,(2),164-171。
陳甦彰與宋明鴻(2011)。大學生創業意向之研究。休閒事業研究,9(1),47-60。
陳菁瑤與劉筠蓁(2011)。台灣服務業創業分佈影響因素之探討。創業管理研究,6(2),1-32。
陳筱瑩(2010)。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補習班消費者意願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升學補習班學生家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黃炳滄(1992)。創業行為、個人特質、人際網絡及社會傾向間之關聯性研究以管理顧問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黃英忠與黃培文(2003)。實習工作價值觀的建構及其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以大專觀光、休閒、餐旅相關科系學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0(1),10-29。
黃貴祥(2000)。技術學院教師工作環境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足和教學表現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黃筱萍(2012)。連鎖便利商店加盟創業者人口統計變項與人格特質對創業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宜蘭大學,宜蘭。黃義俊、楊敏里與劉德芳(2010)。以計畫性行為理論實證研究女性創業意圖。創業管理研究,5(1),33-68。溫肇東、謝如梅與陳意文(2013)。2010-2012[全球創業觀察臺灣年報〕。臺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經濟部(2015)。2015 中小企業白皮書。臺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0)。微型創業貸款貸款申請資格。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05日。網址:http://www.opens.com.tw/mn/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圓夢網(2015)。創業諮詢。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06日。網址:http://sme. moeasmea.gov.tw/SME/。
經濟部統計處(2009)。批發、零售及餐飲業調查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1月05日。網址:http://210.69.121.6/GNWEB/news/news_files/gnNews_219_1140.xls
董麗錦(2011)。女性微型創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餐飲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台北。廖冠傑與翁嘉懌(2008)。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科系學生創業意向之研究-以南部各大專校院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0(1),246-271。
廖雅慧(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究餐旅管理系學生未來從事餐旅業之行為意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廖瓊雯(2010)。微型餐飲業創業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
蔡繡蓉(2001)。創業家之認知與行為意向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與社會認知理論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第一科技大學,高雄
賴銘娟(2004)。技職校院商管群學生創業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簡秋蘭(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餐飲相關科系學生創業行為意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魏世昌(2010)。大學生滿街跑。台灣立報。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0月6日。網址: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8104。
龔麗與謝麗芸(2009)。大學生創業心理特徵及對策研究青年探索。青年探索,(3),68-72。
楊文欽(2009)。餐飲服務類連鎖加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台南。陳薇伃(2010)。台灣中小企業赴大陸設廠動態能力之建構-以合資與獨資模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吳佳繐(2008)。台灣跨國企業投資越南市場之因素探討:合資與獨資。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劉美珠(2012)。不同創業類型與創業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Acs, Z. J. & Audretsch, D. B., (1990). Innovation and Small Firm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J. Beckmann (Eds.).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11-39).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ockhaus, Jr., R. H.(1980). Risk-taking property of entrepreneu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3(3), 509-520.
Butler, J., & Herring, C. (1991). Ethnic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America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racial and ethnic group variations inself-employment.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34, 79-94.
Cantillon, R. (1755). Essaisur la nature du commerce en general. London: Macmillan.
Carter, N. M., Gartner, W. B., Shaver, K. G., & Gatewood, E. J. (2003). The career reasons of Nascent entrepreneur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8(1), 13-39.
Drucker, P.F.(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s and principles. New York: Harper & Row.
Gartner, W. B. (1990).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5, 15-28 .
Hisrich, R. D. & Peters, M. P.(1989).Entrepreneurship-Starting,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a new enterprise. Homewood, IL: BPI, Irwin
Liñán, F., & Chen, Y. W. (2009).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3(3), 593-617.
Loucks, K. E.(1988). Training Entrepreneurs for Small Business Creation.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Neider, L. (1987).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Florida.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5(3), 23-29.
Peterman, N. E. & Kennedy, J (2003).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fluenc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8, 129-144.
Reynolds, P. D. (1997). Who start new firm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s of firms-in-gestation.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9 (5), 449-462.
Shepherde, D. A., Douglas, E.J. & Shanley, M. (2000). New Venture Survial :Ignorance, External Shock, and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5, 393-410.
Stevenson, L. (1989). Som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ssociate with researching women
entrepreneu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 439-446.
Wang, C. K., & Wong, P. K. (2004). Entrepreneurial interes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 Technovation, 24 (2), 16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