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0: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瀅兆
研究生(外文):Chen, Ying-Zhao
論文名稱:利用濕式洗滌去除VOCs效率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VOCs Remove Efficiency by Wet Scrubber
指導教授:林傑林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eh
口試委員:張簡國平陳瑞仁趙浩然
口試日期:2017-07-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環境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濕式排煙脫硫裝置揮發性有機物非甲烷碳氫化合物煙氣
外文關鍵詞: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Non 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NMTHC)Flue ga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之實驗於南台灣某鋼鐵燒結工場進行,重點放在觀察其濕式排煙脫硫裝置及揮發性有機物之相關變化。研究中選用非甲烷碳氫化合物作為替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且在煙氣之物種分析上以不同方式採樣,將實驗結果比較後觀察較適當之方法,並與沖刷水樣品之物種分析結果驗證其質量平衡。在結果中表明當濕式排煙脫硫裝置去除粒狀污染物及二氧化硫時,能夠對非甲烷碳氫化合物有一定比例之去除。物種分析實驗中不論採樣方式及地點皆能夠發現一氯甲烷、丙酮、苯以及甲苯,因此將此四項污染物推估為鋼鐵廠製程當中較易產生之物種。在將物種分析之結果根據其化學結構進行分類後,該鋼鐵廠之煙氣主要以烷類及芳香烴類所組成,濕式排煙脫硫裝置主要能對醛類及鹵代(烷)烴類有明顯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別為31.8%及32.3%。將煙氣及沖刷水之物種分析結果進行質量平衡計算後,發現與選用物種之水中溶解性無法吻合,此一案例原因在於較高之氣體進流濃度及實際水樣中物種皆低於偵測極限故無法比較其理論濃度之大小。
This study is executed in steel plant in southern Taiwan, and observe in the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 and the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Non-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NMTHC) is chosen to replace VOCs concentration and use different methods to analysis VOCs species, take the results to calculate the 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In our results shows that NMTHC can be removed part when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 and sulfur oxides(SOX) be removed by FGD. Methyl chloride, Acetone, Benzene and Toluene usually be found in species analysis results whether collect sample sites or methods, so determine the four species are easier produced than other species in the produce process. When classify VOCs species by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 the flue gas were constituted by the alkane group and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group, and there are better remove efficiency in aldehyde group and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group when treated by FGD, their remove ratio were 31.8% and 32.3%, respectively. The species analysis results in flue gas and scouring water to calculate the 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and compare results with solubility in water, the two results can’t be close cause the concentration in flue gas to enter was too high and species analysis results were non-detected in scouring water lead to can’t compare theoretical concentration.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前言 1
1.1 研究緣起 1
1.2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2.1 鋼鐵工業與燒結 3
2.2 製程產生之空氣污染物 6
2.3 鋼鐵廠之防制設備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3.1 實驗設計與防制設備採樣點 32
3.2 採樣與分析方法 35
3.3 質量平衡 3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9
4.1 實驗結果 39
4.2 質量平衡 54
4.3 濕式排煙脫硫裝置對揮發性有機物之影響 55
第五章 結論 62
參考文獻 63
作者簡介 68
(1) 王建中,2010,興一、二空污改善計畫煙氣脫硫及靜電集塵設備(FGD、ESP)規劃設計、組裝、運轉及維護訓練,台灣電力公司核能火力發電工程處。
(2) 白曛綾,陳建志,1993,操作績效自我評估管理制度手冊-酸鹼性氣體洗滌塔,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3) 朱文宗,1996,噴霧乾燥系統除硫特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4) 行政院環保署,1998,高屏空品區固定污染源氮氧化物減量技術輔導計畫,行政院環保署空氣污染防制研究發展計畫。
(5) 江鴻龍,2004,工業都會區污染源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特徵與排放係數調查研究,輔英科技大學,高雄。
(6) 李火燦,2001,排煙脫硫設備設計、裝機、運轉及維護,台灣電力公司台中施工處。
(7) 李貽華,徐慈鴻,黃偉銘,2004,粒狀污染物形態觀察與成分鑑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台中。
(8) 李世豪,2012,濕式洗滌塔之流場均勻化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新竹。
(9) 邱福安,2000,汽電共生廠硫氧化物防制技術簡介,工業污染防治,第七十六期,第133~154頁。
(10) 吳怡德,張文毓,蘇育敏,2004,台灣鋼鐵業之產業分析-以燁興鋼鐵為例,遠東學報,第二十一期,第555~574頁。
(11) 吳以壯,2005,以選擇性觸媒還原技術同時去除NO及VOCs之效率測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新竹。
(12) 余正國,2013,石化工業區附近半揮發性有機物與戴奧辛衍生物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13) 佘仲偉,2014,太陽能電廠製程排氣中二氧化氮(黃煙)之減量淨化處理,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14) 何君艷,姜鴻菊,吳紗糸,吳勇興,2014,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排放單元之水中揮發性總有機化合物計量技術評析及調查,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
(15) 林冠亨,2007,電力業實施氮氧化物加嚴排放標準成本效益之評估-以高雄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16) 林志逢,2008,靜電分離原理去除廢輪胎熱裂解產物焦炭之灰份,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雄。
(17) 林郁芯,2010,綠建材及室內空氣品質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班,台中。
(18) 林勳佑,黃以松,陳俊達,2010,鋼鐵廠燒結製程除塵效能提升與改善,中工高雄會刊,第十八卷,第二期,第38~46頁。
(19) 林錕松,2015,濕式洗滌塔處理技術應用於空氣污染防制之原理與應用,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桃園。
(20) 周采青,2013,過渡金屬含浸選擇性還原觸媒去除煙道氣中多重汙染物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臺北。
(21) 柳玉屏,2011,垃圾焚化廠場內硫化氫的濃度分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22) 翁瑞裕,1996,選擇性觸媒還原(SCR)脫硝法,工業污染防治,第五十七期,第140~155頁。
(23) 陳銘宗,2008,海水煙氣脫硫吸收效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24) 陳勇戎,2015,矽氧樹脂減少石化廠揮發性有機氣體洩漏效益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25) 陳建成,2015,中鋼SCR觸媒於電廠及燒結場之脫硝工程應用,中宇環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高雄。
(26) 馬中泰,2012,高屏地區VOC之來源組成及其季節性變異之研究,碩士論文,輔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高雄。

(27) 莊崇賢,2013,操作電壓對靜電集塵器於微粒收集去除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28) 曾昭衡,林文印,2003,都市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減量及管制策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臺北。
(29) 景啟國,2005,燃煤電廠脫硫副產物資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上海案例研究,環境科學與技術。
(30) 黃俊超,吳信賢,簡弘民,2007,濕式洗滌塔之硫酸液滴處理效率提升研究,工業污染防治,第 101期,第49~64頁。
(31) 黃文宏,2008,塗料廠內逸散粒狀物粒徑分佈特性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32) 黃杰森,2015,濕式排煙脫硫反應器之數值模擬,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33) 葉暐倫,2012,石化製程排放管道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改善實例-以鉑/鈀貴金屬觸媒催化燃燒方式,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34) 鄭文彥,1996,綠化樹木對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淨化效益之評估,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35) 鄭復光,2000,以靜電集塵器去除廚房排放油煙廢氣中粒狀物之水溶性離子粒徑分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36) 鄭宇智,2015,濕式靜電集塵器效率特性之研究,工業污染防治,第134期,第95~114頁。
(37) 鄧熙聖,1998,鋼板工場加熱爐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之研究,技術與訓練,第42~52頁。
(38) 蔣本基,張子琦,1996,懸浮微粒污染源與氣象因子相關性研究,第十三屆空氣污染技術控制研討會論文專輯,第557~556頁,臺北。
(39) 劉世賢,2010,鋼鐵廠固雜料產出及其資源化技術介紹,中工高雄會刊,第十八卷,第二期,第56~63頁。

(40) 歐正章,2011,能源科技概論-業界經驗鋼廠能源利用與減量技術介紹,中國鋼鐵公司能源環境事務推動辦公室,高雄。
(41) 賴正昕,1996,選擇性觸媒還原法排煙脫硝系統(SCR De-NOx)控制實務,工業污染防治,第五十七期,第110~125頁。
(42) 賴思瑋,2010,利用濕式洗滌法去除廚房排放油煙廢氣中水溶性離子,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43) 薛少俊,1996,濕式石灰石排煙脫硫系統水的管理,工業污染防治,第五十七期,第63~74頁。
(44) 謝祝欽,蔡俊鴻,2001,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VOC)收費可行性及衝擊評估計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雲林。
(45) 謝葦婷,2014,高雄機場室內總揮發性有機物之空間分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46) 簡弘民,2002,半導體業洗滌塔問題探討與改善實務,工業技術研究院,高雄。
(47) 羅玉雲,2005,以靜電集塵裝置及濾袋室集塵裝置處理紙錢焚燒排氣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環工所,高雄市。
(48) 羅憶琇,2015,加強列管設備元件探討高雄地區揮發性有機物質管制績效評估-以石化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屏東。
(49) Hwashin Hyun Shin, Aaron J Cohen, C Arden Pope, Majid Ezzati, Stephen S Lim, Bryan J Hubbell,Richard T Burnett, 2015, Meta-Analysis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Shape and Uncertainty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Over the Global Concentration Range, RISK ANALYSIS.

(50) Hyeong-Moo Shin, Alexi Sara Ernstoff, Jon A Arnot, Barbara A Wetmore, Susan A Csiszar, Peter Fantke, Xianming Zhang, Thomas E McKone, Olivier Jolliet, Deborah H Bennett, 2015, Risk-based High-Throughput Chemical Screening and Prioritization using Exposure Models and in Vitro Bioactivity Assay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11, pp, 6760-6771.
(51) Jiun-Horng Tsai, Kuo-Hsiung Lin, Chih-Yu Chen, Nina Lai, Sen-Yi Ma, Hung-Lung Chiang, 2008,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constituents from an integrated iron and steel facility,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ol 157, pp. 569~578.
(52) Jiangyao Chen, Haimin Zhang, Parun Liu, Yibing Li, Xiaolu Liu, Guiying Li, 2015, Cross-linked ZnIn2S4/rGO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for sun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4-nitrophenol,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Vol 168, pp, 266~273.
(53) Schwartz, J., 1994,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 A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Environment Research, pp. 36~52.
(54) S. Cho, 1994, Properly Apply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for NOx Removal, Chem. Eng. Prog., Jan., pp. 39-45.
(55) Tanimoto, T., T. Hirai, H. Goto, S. Matsuhashi, Y. Tarui, 1993, The Study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the Stationary Pollution Source,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 32, pp. 4078.
(56) Vanloon, J. C., 1985, Selected Methods of Trace Metal Analysis :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57) Wicken, A. J., S. F. Buck, 1964, Report on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ung Cancer and Bronchitis Mortality in Areas of North east England, Tobacco Research Council.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