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王泰升(1999),《臺灣日治時期法律改革》,台北:聯經。
______(2015),《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從「內地延長」到「自主繼受」》,台北:台大。
史坦恩著,張道義譯注(2008),《國家學體系:社會理論》,台北:聯經。
吳 庚(200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李惠宗(2006),《憲法要義》,台北:元照。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著(2016),《憲法—權力分立》,台北:新學林。
法治斌、董保城(2014),《憲法新論》,台北:元照。
荊知仁(1984),《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
馬漢寶(1999),《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台北:自版。
張玉法(1978),《中國現代史略》,台北︰東華。
______(1998),《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
張宏生、谷春德(1990),《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新華書店。
張國華(1994),《法律思想史新編》,台北:揚智。
理查・波斯納著,蔣兆康譯、楊智傑校訂(2010),《法律經濟學》,台北:五南。
許志雄(2000),《憲法秩序之變動》,台北:元照。
許育典(2006),《憲法》,台北:元照。
許宗力(1999),《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
彭小瑜(2003),《教會法研究》,北京:商務。
湯德宗(2003),《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
熊秉元(2015),《正義的效益:一場法學與經濟學的思辨之旅》,台北:城邦。
編寫組(1983),《西方法律思想史資料選編》,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墩銘(2002),《經濟與法律:二十世紀臺灣經濟見聞》,台北:翰蘆。
鄭 秦(1997),《中國法制史》,台北:文津。
繆全吉(1989),《中國制憲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謝政道(2007),《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
謝哲勝(2007),《法律經濟學》,台北:五南。
羅爾斯著,黃丘隆譯(1990),《正義論》,台北:結構群文化。
期刊論文
王泰升(1993),〈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的法律改革-以西方法的繼受爲中心(一八七五~一九四五)〉,《律師通訊》,第164期,頁56-63。______(2003),〈臺灣憲法的故事:從"舊日本"與"舊中國"蛻變而成"新臺灣"〉,《臺大法學論叢》,第32卷第1期,頁1-48。doi:10.6199/NTULJ.2003.32.01.01
任德厚(1998),〈憲法與修憲制度〉,《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頁1-60。李建良(2001),〈析論一九九年憲法增修條文之憲法爭議〉,《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3卷第1期,頁31-67。李曉峰(2000),〈略論西方法治理論的發展及其思想淵源〉,《法學評論》,第4期,頁105-109。
林三元(2004),〈法律經濟學之發展特別報導—從有效率的公平正義出發」〉,《科技法學評論》,第1卷第2期,頁249-293 。
林佳範(2010),〈論兩公約對憲法人權保障的補充一個初步架構的探討〉,《全國律師》,第14卷第3期,頁23-41。張文貞(2010),〈國際人權法與內國憲法的匯流--臺灣施行兩大人權公約之後〉,《臺灣人權促進會季刊》,第10期,頁12-22。
張道義(2009),〈十九世紀德國國家法學者史坦恩-Lorenz von Stein 1815-1890〉,《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2期,頁187-233。
______(2010),〈史坦恩與社會法學的建構〉,《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簡訊》,第11卷第2期,頁33-39。
_____(2010),〈社會理論與社會國理論〉,《臺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4期,頁1-71。
______(2011),〈社會國的國家哲學—史坦恩的人格國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9期,頁1-64。
陳忠五(2011),〈2010年民事法發展回顧〉,《台大法學論叢》,第40卷特刊,頁1699-1755。doi:10.6199/NTULJ.2011.40.SP.08
陳新民(1998),〈國家的法治主義-英國的法治(The Rule of Law)與德國法治國家(Der Rechtsstaat)之概念〉,《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1期,頁47-121。
黃昭元(1997),〈修憲界限理論之檢討〉,收錄於《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祝賀論文集》,頁179-236。
______(2015),〈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憲法解釋〉,司法院大法官一O四年度學術研討會-人權公約與我國憲法解釋,頁101-128。
楊智傑(2005),<臺灣修憲程序檢討與展望:體制外憲法會議>,發表於中山大學中山所主辦,「第二屆中山學術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研討會。
劉宏恩(2003),〈「書本中的法律」(Law in Books)與「事實運作中的法律」(Law in Action)〉,《月旦法學雜誌》,第 94 期,頁336-341。
蘇俊雄(1992),〈刑法修正之理論與刑法改革運動〉,《台大法學論叢》,第22卷第1期,頁167-177。doi:10.6199/NTULJ.1992.22.01.06
官方文件
立法院,《立法院公報》,第104卷,98期。
______,《立法院公報》,第77卷,102期。
______,立法院第三屆會期,第16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報90。
行政院,104年6月23日院臺教字第1040033079號函,關於核定國教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二分組第二次會議,議題:建立裁判之憲法審查制度之議題說明,(資料編號-2-2-討2)。
______,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三分組第二次會議,議題:有關環境案件之偵查與訴訟程序之檢討(資料編號-3-2-討1)。
網站資源
中央社,〈八田與一銅像躲過戰亂 躲不過遭斷頭〉,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4170302-1.aspx (最後瀏覽日:04/25/2017)
司法院大法官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asp (最後瀏覽日:05/24/2017)
行政院網站:http://www.ey.gov.tw/state/Default.aspx(最後瀏覽日:03/24/2017)
李文政(2010),《人權觀念的演進與意涵》,載於2010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網站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0/ch/F/F_d_page.php?pid=17028 (最後瀏覽日:03/13/2017)
法務部網站: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lp.asp?CtNode=32913&CtUnit=12352&BaseDSD=7&mp=200(最後瀏覽日:05/24/2017)
紀坡民(2010),《關於“法律的全球化”之我見》,載於中外書摘網站http://www.zwszzz.com/DCFB/bkview.asp?bkid=43839&cid=81396(最後瀏覽日:03/18/2017)
國際轉型正義網站:https://www.ictj.org/about/transitional-justice(最後瀏覽日期:04/24/2017)
經濟部網站:gcis.nat.gov.tw/mainNew/matterAction.do?method=showFile&fileNo=t70357,關於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解析簡報。(最後瀏覽日:04/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