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Fengmin, Lu Lun , Zheng Xiang, Zhang Xiuwen,(2014).Three-stage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organics and nitrogen removel:Effect of aerati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Vol.68,90-96
Lin J.L., TuY.T., Chiang P.C., Chen S.H., Kao C.M.,(2015). Using aerated gravel-packed contact bed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for polluted river water purification: A case study in Taiwan. Journal of Hydrology,Vol.525,400-408
Kadlec, R. H. and Knight, R. L. 1996. Treatment Wetlands. CRC Press, FL. Cited in邱文彥(2003)
Garfí M., Pedescoll A., Bécares E., Hijosa-Valsero M., Sidrach-Cardona R., & García J. (2012). Effect of climatic conditions, season and wastewater quality on contaminant removal efficiency of two experimental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Spai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37, 61-67.
Shaw S. P., & Fredine C. G. (1956). Wet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ir extent and their value to waterfowl and other wildlife.
Songliu, L., Hongying, H., Yingxue, S., & Jia, Y. (2009). Effect of carbon source on the denitrification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1(8), 1036-1043.
Panfili J., Mbow A., Durand J.-D., Diop K., Diouf K., Thior D.,Laë R. (2004). Influence of salinity on the life-history traits of the West African black-chinned tilapia (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ambia and Saloum estuaries. Aquatic Living Resources, 17(1), 65-74.
Sun H., Zhang H., Yu Z., Wu J., Jiang P., Yuan X., & Shi W. (2013). Combination system of full-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wetland paddy fields to remov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rural unregulated non-point sources.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35(6), 801-809.
Woodward, D. (1995), “Hydrology Tools for Wetland Determination Field Test”, wetlands in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tampa florida, pp.21-26.
Cooper P.F., G.D. Job, M.B. Green and R.B.E. Shutes. (1996). Reed Bed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WRC Publications, Medmenhem, Marlow, United Kingdom
蘇惠珍、周佳賢、 陳逸儒、 李漢鏗(2014)「濕地化養殖魚塭對水質穩定效益」。
農業工程學報,第60卷,第2期,第21-29頁。
陳珍瑩,2004,都會型濕地公園營造之規劃與管理-以高雄左營洲仔溼地公園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黃捷茂,2014,利用水質指標與優養化探討中都濕地公園與愛河中都斷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黃志豪,2013,人工浮島於鹽沼型人工溼地對水質淨化效果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于立平,1997,濕地公園規劃策略之研究-以高雄縣鳥松濕地公園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盧施敏,2007,人工溼地水質淨化與能直分析之研究-以高屏舊鐵橋人工濕地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陳麗瑜,2005,都會濕地公園水質淨化功能及規劃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陳枋萱,2006,都會區濕地公園棲地水環境營造與管理之研究,以州仔濕地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金映君,2006,檸檬酸鹽、矽酸鹽合成氧化鐵吸附砷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蔡皓程,2007,垂直流人工溼地氮循環過程研究與操作機制探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江純安,2013,紅樹林於鹹水行人工溼地對汙染物去除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林紀妏,2016,耐鹽性植物應用人工浮島系統處理高鹽度廢水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羅瑋琪,2002,以人工溼地處理煉油及煉鋼廢水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蕭詩翰,2007,河口潮汐對懸浮物質與水質間作用變化影響之研究,以愛河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蔡凱元,2004,以人工溼地處理垃圾滲出水之可行性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何佳穎,2012,南台灣紅樹林濕地碳吸存能力之調查及估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論文潘翠萍,2010,人工溼地之生態旅遊發展評估研究-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
林瑩峰,1999,濕地對於水資源之保育管理及永續利用
邱文彥、楊磊、張揚祺,1999,「陽明山竹子湖濕地水文水質之調查研究」,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研究計畫,台北市。
邱文彥、楊磊、薛憲文、郭城孟、林昆海,1997,「高雄縣鳥松濕地公園之規劃」, 38 高雄縣政府委託規劃,鳳山市。
蔡欣恬、簡新洋、張祥仁 、陳治勛 、丁澈士、蘇惠珍,2005,濕地儲水量與水質參數動態調查之探討-以高屏溪左岸實驗性濕地為例,第二屆資源工程研討會論文集
黃富昌、陳慶和、邱英嘉、 林諒昭、吳承恩、陳淳圓、賴允偉、劉彥君、蕭博瑞,2012,評估人工濕地在處理廢(污)水之功能與影響
中環科技事業股份有公司,2006,95 年河川環境水體整體調查監測計畫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2010,99年度高雄濕地生態廊道環境監測計畫 援中港濕地與洲仔濕地公園成果報告
劉靜靜、邱文彥,1996。溼地形成與定義,科學月刊,27期,10-15。陳鈞華、宋建明、李煜基、徐貴新、甘俊二,2011,人工濕地之氮移除最佳化研究
李展榮、方力行,1996,〈濕地的界定及其功能〉,《台灣濕地雜誌》,第4期。
高明瑞、彭仁君、程建中。1995。嘉義鰲鼓沿海濕地的生態保育規劃研究。第二屆海岸濕地生態及保育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蕭詩萍,2006,台灣溼地生態系之初探,市師環救季刊63,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所
王小璘、陳貝貞、葉裡維,2009,台灣濕地研究現況與未來發展,國家公園學報19卷第2期
王翰全,2002,河川魚類指標評估南崁溪、客雅溪、中港溪、北港溪、將軍溪、典寶溪等河川水質之研究
Han-Bin Liang著,薛翠譯,〈人工池塘、湖泊和濕地-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台灣濕地雜誌》,第12期。
中山大學水資源中心,2007-2012,人工溼地水質調查及經營管理規劃評估,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所委託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2014,103年度高雄濕地生態廊道環境監測計畫 援中港濕地棲地改善與環境教育推廣
周明顯、彭志豪,2005,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技術(上)。經濟部水里數永續發展簡訊,12,頁1-7
高明瑞、彭仁君,2000,台灣西台沿海濕地公園之規劃與管理芻議,台灣濕地,18,頁10-16
陳正穎,2005,人造濕地健康評估指標架構之研究,以高雄市洲仔濕地公園為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陳柏洲,2004,以人工濕地淨化水質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衛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荊樹人、林瑩峰,2002,人工溼地技術的再認識,台灣濕地第33期
邱文彥,2001,關懷消失中的台灣濕地-濕地公園的規劃與課題,科學月刊第三十二卷第七期,頁571-577鄭銘日,2006,日月潭人工浮島設置之效益評估與可行性研究,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碩士論文歐文生,2005,生活汙水應用人工溼地處理及再利用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博士論文劉靜靜,1995,台灣海岸濕地保護策略研究與法治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碩士論文顏承高,2012,中國大陸溼地保護現狀與政策,第四屆海峽兩岸人工溼地研討會
江漢全,2008,人工浮島對湖泊水質改善效益評估之分析,農業工程學抱,第54卷第一期,p26-34
郭文健、林春甫,2008,溼地中汙染物的去除問題探討-以屏東縣武洛溪人工溼地為例,第一屆海峽兩岸人工溼地研討會,中國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