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甘玲如(2002)。新竹市傳統零售市場之空間與行為-以西市仔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任立中、林佩瑩(2013)。台北市傳統零售市場消費型態之分析 - 分量迴歸模型之應用。行銷科學學報,第九卷,第一期,頁77-108。余卓宣、陳威如(2013)。平台革命:席捲全球社交、購物、遊戲、媒體的商業模式創新。商周出版。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台灣社會研究,頁55。
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2012)。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尤傳莉,譯)。早安財經文化。
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2014)。價值主張年代:設計思考X顧客不可或缺的需求=成功商業模式的獲利核心(季晶晶,譯)。天下雜誌。
桑吉.喬德利、傑弗瑞.帕克、馬歇爾.范艾爾史泰恩(2016)。平台經濟模式(李芳齡,譯),天下雜誌。
陳燦榮(1998)。大場雌光螢的發光行為。自然保育季刊。
湯瑪斯.艾森曼、傑弗瑞.帕克、馬歇爾.范艾爾史泰恩(2016),打造雙邊市場策略(羅耀宗,譯)。哈佛商業評論,策略規劃。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7卷第4期,頁17。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管倖生(2010)。設計研究法(第三版)。全華圖書。
劉文良(2014)。網路行銷:3A時代來臨(第四版)。基峰出版社。
蔡保田(1987)。教育研究方法論。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書苑。
蔡聰勇(2007)。傳統零售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縣政府經濟發展局。
二、英文部分
Briscoe, B., Odlyzko, A., & Tilly, B.(2006). Metcalfe''s law is wrong-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rease in value as they add members-but by how much?. IEEE Spectrum,43(7),34-39.
Liebowitz, S. J., & Margolis, S. E. (1994). Network externality: An uncommon tragedy.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2), 133-150.
Parker, G. G., & Van Alstyne, M. W. (2005). Two-sided network effects: A theory of information product design. Management science, 51(10), 1494-1504.
Shy, O. (2001). 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indust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angeet, P.,C.(2015).speech at the MIT Platform Strategy Summit.
Varian, H. R. (1996).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modeling and analysis with Mathematica (Vol. 1).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三、網路資料
全聯官網取自http://epaper.gotop.com.tw/pdf/AEE033400.pdf
新五都市場攤位入口網取自http://www.new5city.com.tw/
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首页
愛上生鮮取自http://tesa.today/article/55
經濟部統計處取自http://www.moea.gov.tw/MNS/dos/home/Hom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