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8: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鴻杰
研究生(外文):Hung-Chieh Tsai
論文名稱:臺灣律師行業發展之分析研究-以企業聘僱內部律師的可行性為核心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s Lawyers
指導教授:吳基逞吳基逞引用關係吳偉寧吳偉寧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 Cheng WuWei Ning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高階經營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正當法律程序企業內部律師公司治理法律風險
外文關鍵詞:corporate governancedue process of lawlegal riskin-house couns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2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探討臺灣企業對於企業內部律師(in-house counsel)採用之意向與其可行性評估。臺灣律師的發展從設立事務所辦理訴訟業務開始,由於2011年考選部政策主張:「律師法規定律師以保障人權、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為使命,律師應不再以扮演法庭活動為主,從事後有權利就有救濟,走向事前正當法律程序,從仲裁走向法律風險評估預防者,現在律師不應僅停留在穿律師袍出庭應訊的角色,而應走向社會各階層、走向事前,律師發揮功能場域擴大,就業機會自然增加。」加上近年來發生的兆豐銀行案發、太平洋百貨經營權爭奪案、力霸公司弊案等案件更凸顯企業內部律師協助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本論文藉由深度訪談內容檢閱與分析,建構調查問卷進行資料蒐集,並著重於各國企業內部律師狀況及臺灣企業使用內部律師的情形,企業聘僱內部律師的考量因素,企業如何藉由聘僱內部律師強化法律風險控管能力。其測量問卷主要包括「企業對於法律服務的需求」、「企業內部律師所提供的服務及優勢」二大部分,以敘述性統計分析、關聯性分析,探討臺灣企業內部律師對於企業提供之協助以及其未來市場發展的空間,並建議政府嚴格要求金控公司法令遵循人員資格,應以具有律師高考及格並完成職前訓練取得合格證書,作為晉用人才標準,才足以確實應付法令遵循工作的相關要求。同時建請「法務部」修正「律師職前訓練規則」 第5條,將第二階段實務訓練五個月期間,學習律師得於上市、上櫃公司或經主管機關許可設立之金融控股公司、銀行、票券、保險、證券金融、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綜合證券商及期貨商之法務單位接受五個月之實務訓練,在養成期間直接分流到企業學習,增加和企業業務接觸的機會,律師團體亦得據此規定與上述企業接洽,協助學習律師爭取實習機會。最後,對於執業中的律師,應由各地方律師團體與各大學研究所進行產學合作,提供企業所需法律專業之在職進修,提升律師的專業職能,順勢將大量的律師人口,轉化為法治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
The study explores the adoption intention and feasibility evaluation of in-house counsel in Taiwan’s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lawyers began with establishing law firms Litigation adopting by law firms initiate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lawyers. Ministry of Examination announced in 2011 that “Lawyers would pursue social justice, human rights, democratic value and the spirit of the laws. Importantly, lawyers would keep up with social problems and current tren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just review law documents in the offices. Some social events, such as 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scandal and Sogo Department Store and Rebar Department Store scandal, make many businesses know the importance of in-house counsel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explores in-house counsel cas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aiwan, factors that enterprise hire in-house counsel, and feasibility evaluation of in-house counsel. Last but not least, the study ha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olicy planning and job training of in-house counsel.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一節 臺灣律師行業發展的歷史背景 1
第二節 目前臺灣律師行業狀況分析 8
第三節 企業內部律師健全法令遵循的重要性 12
第四節 企業內部律師協助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16
第二章 研究的主題與目的 19
第一節 企業內部律師 19
第二節 研究臺灣企業使用內部律師的情形 24
第三節 研究企業聘僱內部律師的考量因素 26
第四節 企業如何藉由聘僱內部律師強化法律風險控管能力。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0
第一節 深度訪談 30
第二節 問卷調查 3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4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34
(二)企業對於法律服務的需求 37
(三)敘述性統計量-企業對於法律服務的需求 42
第二節 關聯性分析-企業對於法律服務的需求 51
第三節 結果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參考文獻 75
附件一:1950-1988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律師高等考試錄取狀況 78
附件二:1962-1988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律師檢覈筆試及格狀況 79
附件三:1989-2010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律師高等考試 80
附件四:2011-2016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律師高等考試 81
附件五:訪談大綱 82
附件六:訪談紀要 83
附件七:問卷 103
一、中文部份
Bob Tricker,2012,「香港上市公司-公司秘書的重要性」,香港特許秘書公會。
Brain Kennedy,2004,「企業與律師」,臺北,全國律師,10月號:88。
王泰升‧曾文亮,2006,「出現西方法院式的雛形」,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
王舸,2014,「企業法律顧問制度與公司律師制度的協同發展」,法制與經濟,第10期。
李欣文,1999,「鴻海有一百零三位律師?」,今週刊,144期。
林仁光,2016,「由兆豐案談銀行監理」,月旦法學,259期:22~26。
林志潔,2016,「兆豐案天價罰款的啟示」,月旦法學,259期:36~38
法務部,2017,「我國律師、外國法事務律師需求量及鬆綁外國律師來臺執業對我國律師業影響之實證研究」:64。
柳秋智,2013「企業律師:一個具吸引力的工作崗位」,5月,香港:香港律師會會刊。
高全國,2017,「律師執業環境、生涯選擇與規劃」,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律師研習所律師職前訓練。
張有恆, & 廖珣如. (2014). 臺灣發展商務航空策略之探討. 航空安全及管理季刊, 1(3), 193-226。
張繼昕,2012,「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法律出版社。
連元龍,2015,「律師考試定位與功能的思考」,法學教育及律師考試訓練與執業檢討改進研討會。
陳玲玉,2015,「向非訟律師進一言」,夢想、責任與祝福—給新進律師的50封信,臺北,五南。
陳鋕雄,2015,「律師考試應以實習律師所需能力為改革原則」,法學教育及律師考試、訓練與執業檢討改進研討會。
麥慧芬(譯)(2014)。明日世界的律師(原作者:Susskind, R.)。臺北: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13)
經濟日報,2017,「公司法翻修,官對民遞橄欖」,臺北,5月13日。
董保城,2014,「司法官、律師考試改革與展望」,台灣法學雜誌, 10月第257期。
賴奕君、陳鋕雄,2009,「企業律師職務上之倫理衝突」,臺北,全國律師,11月號。
薛西全,2015,「個人執業事務所經驗分享」,夢想、責任與祝福—給新進律師的50封信,臺北,五南。
謝碧連,2007,「第六十屆律師節紀念特刊」,日治下台灣辯護士史話,臺北,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謝銘洋,2015,「大學法律系所設立、評鑑之檢討與改進」,法學教育及律師考試訓練與執業檢討改進研討會。
二、英文部份
Chayes, A., & Chayes, A. H. (1985). Corporate counsel and the elite law firm. Stanford Law Review, 277-300.
Cramton, R. C. (2002). Enron and the Corporate Lawyer: A Primer on Legal and Ethical Issues. The Business Lawyer, 143-187.
Gunz, H. P., & Gunz, S. P. (2002). The lawyer''s response to organizational professional conflic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of in‐house counsel. American Business Law Journal, 39(2), 241-288.
Nelson, R. L., & Nielsen, L. B. (2000). Cops, counsel, and entrepreneurs: Constructing the role of inside counsel in large corporations. Law and Society Review, 457-494.
Veasey, E. N., & Di Guglielmo, C. T. (2006). The Tensions, Stresses, and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Lawyer for the Corporation. The Business Lawyer, 1-36.
Williams, H. M. (1978).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and the Lawyer''s Role. The Business Lawyer, 7-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