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Bugau(2017)。【面訪】。在地食宿業者/居民。都蘭32鄰咖啡。
T(2017)。【面訪】藝術家。個人工作室。
三葉草(2015年09月17日)。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這不是一個屬於藝術的節日【藝術國際】。取自:http://review.artintern.net/html.php?id=58493
大地藝術祭實行委員會(2016)。2015年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綜合報告書。取自:http://www.city.tokamachi.lg.jp/ikkrwebBrowse/material/files/group/4/daitinogeijyutusaihonpensyusei.pdf
大前研一(1984)。策略家的智慧。臺北市:長河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三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育群(1999)。活動節慶民俗、創造觀光新資源。臺北市:楊智文化。
司徒達賢(1994)。策略矩陣分析基礎。管理評論。13(2),1-22。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個案集。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司徒達賢(2005)。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臺北市: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交通部觀光局(1999)。交通部觀光局國家風景區簡介。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6)。觀光大國行動方案。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upload/public/20150820/6e8cc1e0-e621-4882-b577-e5b4f850e9d0.pdf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2004年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3)。我國大型地方節慶活動發展策略之研究。取自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E4F9C91CF6EA4EC4&。
何康國(2009)。藝穗節與藝術節全球化的表演藝術經營。臺北市:小雅音樂有限公
司。
吳佳綺(譯)(2010)。質性資料的分析(原作者 Graham R. G.)。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 Patton. M. Q.)。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臺北市:臉譜出版。
吳淑女(1995)。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觀光教育。6(45),2-6。
吳淑倫(2017)。【面訪】。專案助理。
李文政(譯)(2015)社會科學研究法:資料蒐集與分析(原作者 Best. S)。新北市:龍虎電腦排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明軒、邱如美(譯)(2010)。競爭優勢(上)(下)(原作者 Porter M, E.)。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芙蓉(譯)(1996)。地景藝術。(原編者 Sonfist. A)。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 Marshall. C and Rossman. Gretchen B)。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李韻儀(2015)。【2015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東海岸駐村藝術創作規畫案」結案報告書】。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李韻儀(2017)。【面訪】。經營管理人。女妖藝廊月光小棧。
李永蕙(譯)(2007)。策略管理。(原作者 Thompson, A. A., Gamble, J. E. and Strickland, A. J.)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
阮綠茵(2007a)。訪談法。載於管倖生等編著,設計研究方法(125-148)。臺北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阮綠茵(2007b)。觀察法。載於管倖生等編著,設計研究方法(103-123)。臺北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新富(201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官方網站(2016)。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官方網站首頁。取自:https://www.teclandart.tw/zh/home/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17)。2017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大地護照結盟廠商募集說明會簡章。取自:https://www.eastcoast-nsa.gov.tw/zh-tw/Event/News/1154
林志銘(2011)。公共藝術美學的文化性。城市、博物、新魅力/好時光共共藝術節。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林孟彥、林君妍(譯)(2015)。管理學(原作者 Stephen,P, R. & Mary, C.)。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昌富(2017)。【面訪】。合作單位。小馬私有地地主。
林春旭(2016年10月13日)。花蓮823藝術村兩組地號,背後是原住民爭家園的故事【旅行台灣】。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61011tour002/
林維玲(2017)。【面訪】。交通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副處長。交通部觀光局。
邱如華(2012年08月29日)。歷史、文化、環境共生的大地藝術(2)讓荒田廢校綻放新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上)(下)【上下游News & Market新聞市集】。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308/
姚夢吟(2015)。新潟環境藝術專題:眾樂樂,擁抱里山-淺談「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在地發展的關係。竹圍工作室社區報。22。取自:http://bambooculture.com/article/2610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015)。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參訪與藝文機構考察計畫【出國報告】。取自: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zAu4-HgCb6gJ:open-server.tycg.gov.tw/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104AD047&fileNo=1+&cd=2&hl=zh-TW&ct=clnk&gl=tw&client=safari
高敏書(2017)。【面訪】。合作單位。臺 11 工作室店長。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2009)。日出台東:東海岸文化景觀。台東市: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張玲玲(譯)(2014)。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原作者北川富朗)。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淑楓(2016)。【交通部觀光局創新點子王徵件競賽提案成效表-東管處-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暨月光˙海音樂季】。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張淑楓(2017a)。【2016、2017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活動概述】。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張淑楓(2017b)。【面訪】。交通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遊憩課課員。交通部觀光局。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臺中市:滄海。
曹志宇(2016年10月06日)。實踐文化治理的嶄新方向-地景藝術節(上)。取自: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608.html
梁婉玲(譯)(2010)。質性研究的品質管控(原作者 Flick. U)。新北市:偉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許士軍(2004)。許士軍談管理:洞悉84則管理新語。臺北市:天下遠見。
郭玉生(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書局。
陳金茵(2000)。東部海岸˙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臺北縣:大南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建和(2002)。觀光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臺北市:華泰書局。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中華民藝華會為例。台中市:交通處旅遊局。
黃營杉、楊景博(譯)(2004)。策略管理(原作者 Charles W. L. and Gareth R. J)。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鴻雅(2016)。以藝術為地標,「駐」在大地的棲息與觀看。臺灣工藝,63,28-33。楊天帥(譯)(2016)。北川富朗:藝術做為解決問題的工具。臺南美術。3,21-25。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廖億美(2009)。【評論】藝術可能性的在地實驗:嘉義環境藝術行動。載於曾旭正編著,在社區營造藝術(86-97)。國立臺南大學大學視覺藝術學院。
樊婉貞(2007)。借來的地方、借來的藝術。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0,91-96。鄭衍偉(2016年02月03日)。張望里山後的背後-小探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眼底城事】。取自:http://eyesonplace.net/2016/02/03/1191/
鄭倖伃(2016年04月)。獻給大自然的創作-地景藝術:湖邊的螺旋堤防【中學生元氣誌】。取自:http://www.hijunior.com.tw/knowledge_con.asp?ID=98
鄭惠文(2012)。地方的想像-解/構越後妻有藝術三年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高雄市。賴彥如(2016年08月12日)。「藝術」只是手段,「環境」和「社區」才是目標-參與2016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計劃省思【眼底城市】。取自:http://eyesonplace.net/2016/08/12/3217/
鍾志明、黃俊隆(譯)(2014)。策略管理(原作者 Thomas L.W. and J.David Hunger)。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行政資訊網(2017)。東管處簡介組織架構。取自:http://serving.eastcoast-nsa.gov.tw/Portal/Content.aspx?lang=0&p=002020001
一、英文文獻
Getz, D. (1991). 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etz, D. (1997). 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elmsfort. New York: Communication Corp.
Hofer, C. and Schendel, D. (1978). Strategy formulation: Analytical concepts. Minnesota: West Publishing.
Jackson, R. (1997). Making special events fit in the 21st century. Champaign, IL: Sagamore Publishing.
Jago, L. K., & Shaw, R. N. (1998). Special events: A 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framework.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5(1/2): 21-32.
Korza, P. & Magie, D. (1989). The arts festival work kit. Boston MI: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rts Extension Service.
Collis, D. J. and Montgomery, C. A. (1997). Corporate strategy: Resources and the scope of the firm. Chicago: Irwin.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aurice, R. (1994). Mega-events and urban polic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1): 1-19.
Grant, R. M. (2010).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 West Sussex : John wiley & Sons Ltd.
Watt, D. C. (1998). 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urism. U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