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1 18: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庭聿
研究生(外文):TING-YU LIN
論文名稱:獨居長者憂鬱程度的相關性研究:正式服務和社會參與的緩衝作用角色
論文名稱(外文):Depressive mood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elders living alone: Moderating role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formal services
指導教授:張宏哲張宏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NG-JER CHANG Ph.D.
口試委員:張振成蔡維河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CHEN-CHENGWei-Her,Tsai
口試日期:2016-01-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系所名稱:長期照護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護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獨居長者正式服務社會參與憂鬱程度
外文關鍵詞:elders living aloneformal servicessocial participationdepressive moo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5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背景:隨著高齡化又少子化的人口結構改變,我國人口老化快速,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醫療、健康、照顧、心理、經濟、安全、社會結構與環境……等各種問題,對於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會沉重負擔。對獨居長者而言,老化除了生理機能衰退,還有一連串的生理、心理、經濟、社會的適應問題。在回顧文獻發現,獨居長者因支持系統有限,憂鬱比率偏高,而社會參與對於有助降低社區長者憂鬱感受。但也發現有關獨居長者的社會參與研究缺乏,有的也僅是探討休閒活動參與情形。因此本研究以探討獨居長者的社會參與的類型及程度為主軸,希望多少能彌補文獻上的空缺。
  目的:本研究欲瞭解獨居長者的憂鬱感受。並測量獨居長者的正式服務使用情形、社會參與的參與量及參與程度,對其憂鬱感受是否具緩衝作用。
  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性量化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針對臺北市中正區老人服務中心列冊個案管理的獨居長者進行收案,有效問卷共計120案,之後使用進行階層迴歸分析,檢視正式服務使用、社會參與量及程度的緩衝作用之外,希能更進一步從研究結果延伸實務相關的原則。
  研究結果:超過三分之一的獨居長者有憂鬱情緒。獨居長者的壓力源、正式服務、社會參與量及社會參與程度皆與憂鬱程度有達顯著相關。進一步進行迴歸分析,僅有社會參與程度達顯著,意即具有緩衝壓力源對憂鬱程度的負向衝擊,正式服務、社會參與量皆無顯著。綜合上述研究結果,獨居長者若能主動積極、持續地參與喜好的活動,則有助改善憂鬱情緒。
Background: Aging of population is fast in Taiwan with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s, and these problems followed:medical, health, care, psychological, economic, security,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etc.. It’s a heavy burden for individual, family, society and country.
For elders living alone, aging is not only reduc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but also adaptation of psych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There are some findings from reviewing literatures. One is the elders living alone has few support system and high rate of depress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is helping to reduce the feelings of depression. The other one is lacking research about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s living alone. There is few discuss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but no research explores other aspect. Therefore, I try to explore what frequency and what level the elders living alone has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and hope to leave some helpful information in this field.
  Purpose: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of the elders living alone and measure there is or not moderating role in the use of formal services, the frequency and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on their depressive mood.
  Method: This study was quantitative in nature and cross-sectional in desig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group of elders living-alone elders in Zhongzhen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ith sound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were administere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formal services, frequenc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Results: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elders living alone have depressive mood。Elder’s stressors and formal service, frequenc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were all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mood。Further analyzed by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was capable of mitig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ors upon their depressive moods, but no mitig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formal service and frequenc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depressive mood if the elders living alone can take the initiactive and sustained participation in the activiti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與目的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獨居長者特質 ……………………………………………………8
第二節  憂鬱感受的意涵與盛行率………………………………………15
第三節  憂鬱感受的相關因子與壓力源…………………………………19
第四節  社會參與與社會支持的作用……………………………………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統計…………………………………………………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35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討論
第一節 描述性分析結果…………………………………………………42
第二節 相關性分析結果…………………………………………………56
第三節 階層迴歸分析結果………………………………………………62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71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7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78
英文部份…………………………………………………………………82
附錄 
  問卷資料……………………………………………………………………85
受訪同意書…………………………………………………………………91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94

中文參考資料
王昭琪(2015)。台灣地區中老年人宗教性與生活滿意度及憂鬱情緒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臺北市。
王俊凱(2008)。老人憂鬱之性別差異:盛行率與相關因素探討—石牌社區調查。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臺北市。
江信男(2004)。罹病嚴重度、自覺健康、社會支持與臺灣地區老人憂鬱之關係(未發表碩士論文)。台南市:成功大學。
江信男、林旻沛、柯慧貞(2005)。台灣地區老人的生理疾病多寡、自覺生理健康、社會支持度與憂鬱嚴重度。臨床心理學刊,2(1),11-22。
李宗派(2004)。老人理論與老人保健(二),身心障礙研究,2(2):77-94
李瑞金(1995)。台北市銀髮族社會參與需求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社會學系。臺北市
李瑞金(2010)。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32:123-132
李翊駿(2000)。香港獨居長者的特質與安老服務。社會工作學刊,6,19-57。
呂淑妤、林宗義(2000)。南部社區老憂鬱症奬成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中華衛誌,19(1),50-60。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等著(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石泱(2010)。成功老化、活躍老化與生產老化對我國老人福利政策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32:234-251
吳坤良(1998)。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吳淑瓊(1997),台灣老人醫學及長期照顧的需要。亞太國際老人照護研討會報告,台北。
邱兆宏(2004)。壓力與健康:整合分析與模式驗證之研究。高雄醫學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市。
朱若柔譯(2002)。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揚智:台北。
林正祥、陳佩含、林惠生(2010)。臺灣老人憂鬱狀態變化及其影響因子。人口學刊,(41),67-109。
林松齡(1996)。已婚有偶老人社會支持來源與老人心理適應。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6(2):278-300。
林怡君、余豎文、張宏哲(2004)。新店地區機構和非機構老人憂鬱情形及相關因素之調查。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4(2),81-93。
林家琪(2016)。臺灣老人的壓力源、休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和憂鬱情緒之相關性-緩衝作用之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台北市。
林惠文、楊博仁、楊宜瑱、陳宣志、顏啟華、賴德仁、李孟智(2010)。臺灣地區老年人憂鬱之預測因子探討—十年追蹤結果分析。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5)4,257-265。
林藍萍(2007)。老人憂鬱情:流行病學與防治策略初探,台灣老人保健學刊,3(1):53-64
林麗嬋(1998)。台灣老人壓力源量表之修定。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vol.14, Issue.3
金春華(1976)。老人護理問題研討。護理雜誌,23(1),25-26。
洪百薰(1986)。社區老人對醫療照護服務的認知及其需求之探討。公共衛生,20(3),221-233。
施春華、候淑英、楊明仁、張麗珍、張自強、黃俊仁(2005)。社區老人憂鬱症狀的流行病學及活動參與介入之成效。實證護理,1(1),29-34。
施教裕(1998)。社區關懷之相關課題探討及省思—獨居老人。社會福利,138,10-26。
莊裕寬(1998)。從社區照顧談平宅關懷獨居老人的具體作法。福利社會,68,15-20。
莊迪凱、蔡佳芬(2008)。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2008;3(2):182-190。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失陷阱。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高冬玲(2013)。台北市社區獨居老人老化態度、生命意義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台北市。
姜丹榴(2014)。宜蘭縣獨居老人身體健康狀況、社會資源使用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探討。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宜蘭縣。
徐立忠(1989)。高齡化社會與老人福利。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徐淑貞(2001)。社區獨居老人其內在資源對憂鬱。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台北市。
徐淑貞、張蓓貞、戎謹如(2008)。獨居老人習得智謀對憂鬱與生活品質影響之探討。醫護科技學刊,10(2),88-98。
宮相雯、呂欣怡、黃玉君、羅雅芬、顏毓嫻、李雅欣 (2014)。雲嘉地區社區老年榮民憂鬱症狀與自覺健康情形關係之研究。長庚護理,25:3=87,243-256。
連雅棻(2002)。社區獨居老人人格韌性、社會支持、生活滿意度間之相關性探討。長庚大學護理研究所,桃園縣。
莊凱迪、蔡佳芬(2008)。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3(2):182-190
郭玫怡(2005)。台中市獨居老人生活狀況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市。
陳樂屏(1989)。台灣老人自費安養機構「機構化」問題之探討-公立的頤年村個案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陳菊(1998)。台北市獨居老人照顧方案。社區發展季刊,83,20-25
陳琇惠、林子宇(2012)。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6(4),100-127。
陳畹蘭(1992)。臺灣地區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陳肇男(2003)。臺灣老人休閒生活與生活品質。人口學刊,26,民92.06:96-136
陳肇男(2001)。快意銀髮族──台灣老人的生活調查報告。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勢如(2008)。老人對獨居生活之適應狀況探究:以台灣受訪之獨居長者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縣。
許義忠、余緒德 (2005)。休閒、壓力與調適研究:以中華航空女性空服員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8(2),1-24。
許玲菱(2009)。社區老人社區參與、社會支持與憂鬱症狀之相關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臺北市
許毅貞(1993)。鹿港地區老人之老人態度、社會支持、健康狀態與憂鬱程度之關係研究。台北: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5-233
張春興(1995)。張氐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嘉玲(2005)。台中市獨居老人社會福利服務使用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黃秀蘭(2005)。社區獨居老人自我照顧能力。台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碩士論文。
黃素珍、高迪理、林金卿、陳淑美、廖美玲(1994)。獨居老人在宅服需求研究-以彰化縣鹿港鎮為例。社會工作學刊,3,93-116
黃麗玲(2000)。社區獨居老人人身體、心理及社會功能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繼慶(1994)。社會支持系統對社區老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http://readopac3.ncl.edu.tw/nclJournal/search/ref_book.jsp?la=ch&id=A03025396
曾中明(1995)。老年的社會參與-志願服務。社區發展季刊,64:94-96
熊曉芳(1999)。社區獨居老人健康狀況、社會支持、及相關因素之探討
鄭青青(2004)。探討都會型社區獨居老人接受社區服務對其自覺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台北市。
鄭喜文(2005)。獨居老人休閒活動與社會關係對其心理狀況影之研究--以宜蘭縣列冊獨居老人為例。
廖以誠、葉宗烈、楊延光、盧豐華、張智仁、柯慧貞、駱重鳴(2004)。台灣老年憂鬱量表之編製與信、效度研究。台灣精神醫學,18(1):30-41。
廖如文、顧乃平(2000)。等待心臟移植患者的壓力源、因應行為及相關影響因素。護理研究,8:1,85-96.
葉雅馨、林家興(2005)。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中華心理學刊。
楊培珊(1999)。台北市獨居老人生活暨需求概況調查──以文山區為例。台大社會學刊:27:143-188。
楊景閔(2005)。台灣老人精神抑鬱的狀況、改變及影響因子:10年長期追蹤研究。中山醫學大學,台中市。
劉淑娟(1995)。老年婦女之健康觀念與健康行為。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學報,3,1-52。
劉嘉年(2009)。社會經濟狀況、一般健康狀態、健康行為與社區成年民眾憂鬱情緒的關係,臺灣醫誌,28:4:300-311
蔡璧徽(2016)。獨居長者孤寂感、焦慮與憂鬱的相關因子之探討—檢視社會支持網絡的緩衝作用。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所。
廖以誠、葉宗烈、柯慧貞、駱重鳴、盧豐華(1995)。老人憂鬱量表-中譯版之信、效度初步研究,彰基醫誌,1:11-17
藍苔菁(2011)。從社會參與角度談退休後的生涯規劃,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52:57-63
謝美娥(2012)。老人的社會參與—以活動參與為例:從人力資本和社會參與能力探討研究紀要。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3(4):14-21。
謝宜芳(2009)。老年人個人屬性、依附風格、心理需求與憂鬱情緒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長青學苑老年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顏兆雄、宋丕錕(2011)。老人之憂鬱症,基層醫療之老年醫學(一版,159-166 頁),台北:金名。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網頁(http://socbu.kcg.gov.tw/)。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資料http://tcgwww.taipei.gov.tw/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獨居照顧小組獨居定義(2011.6)
臺北市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4)。臺北市政府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統計室(1999)。台灣省獨居老人生活狀況及對社會福利需求調查。中興新村。
內政部統計處(2005)。94 年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aspx
民國98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2009)。內政部。
衛生福利部(2016)。衛生福利部社會福利統計年報。

英文參考資料
Antonucci, T. C. (1985).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behavior. In R. H. Binstock & E. Shanas (Eds.),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 (pp.94 -12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arrera, M.(1986). Distinc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ncepts, measures, and model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4),pp 413-445
Baune, B. T., Suslow, T., Engelien, A., Arolt, V., & Berger, K. (200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mood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an elderly general population - the MEMO Study.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22(2), 142-149. doi: 10.1159/000093745
Blazer, D. G. (2003). Depression in late life: Review and commentary.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Biological Sciences & Medical Sciences,58 (3), 249-265.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Behavioral.
Carter, J.(1996). Can hospice care be provided to people who live alone. Home Healthcare Nurse, 14(9), 710-716.
Chiu, H. C., Chen, C. M., Huang, C. J., & Mau, L. W. (2005). Depressive symptoms,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 and functional status: a comparison of urban and rural elde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7), 635-644.
Chong, M. Y., Tsang, H. Y., Chen, C. S., Tang, T. C., Chen, C. C., Yeh, T. L., et al.(2001).Community study of depression in old age in Taiwan: Prevalence, life event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1), 29-35
Chatfield, W.F. (1977). Economic and soci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aged.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2,(5),595-599
Coleman, D., & Iso-Ahola, S. E. (1993). Leisu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carch.
Cutrona, C. E., & Russell, D. W. (1990).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ing. In B. R. Sarason, I. G. Sarason & G. R. Pierce (Eds.), Social support: An interactional view (pp. 319-366). New York: John Wiley.
Dean, A., Kolody, B. and Wood, P.(1990)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form Various sources on depression in elderly person. Journal of Health of social behavior, 31 (June) :148-161.
Earl Babbie (2010),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2E,Wadsworth
Gao S, Jin Y, Unverzagt FW, Liang C, Hall KS, Ma F, Murrell JR, Cheng Y, Matesan J, Li P, Bian J, Hendrie HC.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rural elderly Chin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9; 24: 1358–1366.
Gyuman, C. A., Stem, A. S., & Caro, F. G. (1977). Self-neglect among the elderly: A distinct phenomenon.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ging,3(3), 309-323.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Krol,B., Sanderman, R., & Suurmeijer, T. P.(1993). Social support,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quality of life: Concepts,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Patient Education & Counseling,20(2-3), 101-20.
Langford, C.P.H., Bowsher, J., Maloney, J.P., Lillis, P.P.(1997).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95–100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in, L. C., Wang, T. G., Chen, M. Y., Wu, S. C. & Portwood, M.J.(2005).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ong-term care resi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51(1), 30-37.
Marsden, P.V., (1987) Core discussion networks of Americans. Am. Sociol. Rev. 52 (February (1)), 122–131.
Mancini, J. A. and Blieszner, R.(1990). Aging parents and aduol children: Research themes 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275-290.
Nicholas, P. K., & Leuner, J.D. (1999). Hard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status: Are there differences in older African-American and Anglo-American adults?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3(3), 53-61.
Noelker, L. S., & Harel, Z. (1983).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theories in explaining the age’s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 Interdisciplinary Topics in Gerontology, 17(8), 300-308.
Osborn, D. P. J., Fletcher, A. E., Smeeth, L., Stirling, S. Nunes, M., Breeze, E… Tulloch, A. (2002).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4,545 people aged 75 and ov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results from the MRC Trial of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Older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 17(4), 375-382.
Radloff(1977).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 386-401
Rogers, R, G. (1995).Marriage, sex, and mortality. Jour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7, 515-26.
Schuler, R. S.,(1980)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5, 184-215.
Simmons, S.(1994).Social networks: Their relevance to mental health nurs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2),281-289.
Sujuan Gao1*, Yinlong Jin2, Frederick W. Unverzagt3, Chaoke Liang2, Kathleen S. Hall3,Feng Ma2, Jill R. Murrell4, Yibin Cheng2, Janetta Matesan1, Ping Li5,Jianchao Bian6 and Hugh C. Hendrie3,7,8.(2009).
Thoits, P. A., (1986). Social support coping assistanc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 416-423.
Tilden, V., & Weinert, C. (1987). Social Support and the Chronically Ill Individual.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2, 613-620.
Watson & Britton(2008). The Impact of obesity on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older adults,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 135(4), 409-42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信男、林旻沛、柯慧貞(2005)。台灣地區老人的生理疾病多寡、自覺生理健康、社會支持度與憂鬱嚴重度。臨床心理學刊,2(1),11-22。
2. 李宗派(2004)。老人理論與老人保健(二),身心障礙研究,2(2):77-94
3. 李瑞金(2010)。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32:123-132
4. 李翊駿(2000)。香港獨居長者的特質與安老服務。社會工作學刊,6,19-57。
5. 石泱(2010)。成功老化、活躍老化與生產老化對我國老人福利政策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32:234-251
6. 林正祥、陳佩含、林惠生(2010)。臺灣老人憂鬱狀態變化及其影響因子。人口學刊,(41),67-109。
7. 林怡君、余豎文、張宏哲(2004)。新店地區機構和非機構老人憂鬱情形及相關因素之調查。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4(2),81-93。
8. 金春華(1976)。老人護理問題研討。護理雜誌,23(1),25-26。
9. 洪百薰(1986)。社區老人對醫療照護服務的認知及其需求之探討。公共衛生,20(3),221-233。
10. 施教裕(1998)。社區關懷之相關課題探討及省思—獨居老人。社會福利,138,10-26。
11. 莊裕寬(1998)。從社區照顧談平宅關懷獨居老人的具體作法。福利社會,68,15-20。
12. 宮相雯、呂欣怡、黃玉君、羅雅芬、顏毓嫻、李雅欣 (2014)。雲嘉地區社區老年榮民憂鬱症狀與自覺健康情形關係之研究。長庚護理,25:3=87,243-256。
13. 陳菊(1998)。台北市獨居老人照顧方案。社區發展季刊,83,20-25
14. 陳琇惠、林子宇(2012)。老人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6(4),100-127。
15. 陳肇男(2003)。臺灣老人休閒生活與生活品質。人口學刊,26,民92.06:9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