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FreeSandal(2016)。2016年6月6日取自FreeSandal輕鬆學部落客。http://www.freesandal.org/?p=13206
小雅(1976)。如何為孩子選擇玩具。健康世界,1,52-55。巴白山、許兆芳(2008)。雙金屬材料在教學玩具上的應用-以Bimetal Strip Heat Engine為例。物理教育學刊,9(1),69-77。方金祥(2009)。幼兒創意安全科學玩具之設計與在科學遊戲創意教學上之應用研究-以「潛水夫與蟬鳴器」為例。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55-74。
方金祥(2010)。創意科學玩具塑膠吸管吹笛動手玩之設計與在幼兒科學遊戲創意教學上之應用。南台人文社會學報,3,1-24。
方金祥、劉奕萱(2007a)。兒童創意科學玩具之設計-安全塑膠吸管吹箭。科學教育,296,29-32。方金祥、劉奕萱(2007b)。創意童玩設計在幼兒科學遊戲創意教學上之應用研究。幼兒保育學刊,5,75-86。王明堂(2012)。關懷樂齡族的療癒系玩具之設計方向探討。設計學報,17(2),1-24。王美晴(1999)。幼兒教具設計與製作。臺北:華藤文化。
王美蘭(1994)。影響幼兒型為發展的媒介-玩具與教具。臺灣教育,521,31-35。
王詠慧(2015)。第13屆國際玩具圖書館大會參展記事。四季兒童教育專刊,43,41-44。
王萬清(1986)。什麼樣的玩具才安全。師友月刊,229,11-12。
王裕宏(2009)。從數學、科學與科技(MST)整合理念探析博物館的科技玩具製作活動。生活科技教育,42(3),3-14。
王錦銘(2005)。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素養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靜珠(1984)。幼稚教育。臺北市:五南書局。
成映鴻(1997)。兒童科學實驗。臺北市:臺灣書店。
朱仲謀譯(2005)。行動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
百度百科(2016)。萬花尺。2016年6月5日取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33610.htm
艾育(2010)。教育專業科目通關寶典。臺北市:千華數位文化。
余岳川(2001)。科學玩具實驗1。臺北市:眾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9)。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J. E. Johnson, J. F. Christine, & T. D. Yawkey)。臺北市:揚智。
吳林冲(1976)。由幼兒心理談幼兒玩具-訪幼童教育家林盛蕊女士。健康世界,4,27-29+31。吳麥生、莊淑芬、黃萬居(2012)。科學遊戲融入自然科教學活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動機之影響。教師天地,178,4-10。李戊益(2002)。九年一貫生活課程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以「玩具DIY」模組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
李祉頡(2007)。以創造性問題解決法進行科學玩具製作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李朝金、唐煒侖(2009)。臺灣年輕銀髮族對玩具功能需求。臺中:2009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4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李慈惠(2012)。科學玩具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昆蟲單元學習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李薦宏(1986)。如何選擇兒童玩具?。師友月刊,229,1-2。
房漢彬(2013)。玩具中的科學與智慧。物理雙月刊,35(3),239-245。
林士真、張世宗(2011)。幼兒教具設計與運用。臺北:紅葉文化。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林炎旦(2011)。童漾好玩—台灣玩具經典百年。美育,180,50-57。林照真(1986)。當心玩具要了孩子的命。師友月刊,229,6-8。
林義修(2006)。趣味科學活動對學童學習成就與科學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侯春雅(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玩具設計與製作能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施學哲(1985)。童玩在遊戲教學上的重要性。國教輔導,24(8),5-9。柯虹如(2006)。從科學玩具遊戲教學探討國小學童的科學相關態度。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紀肇聲(1987)。科學玩具製作。臺中縣:龍山國小。
范國樑(2013)。許孩子一個快樂童年-大雅國小玩具圖書館活化二手玩具。師友月刊,558,99-103。
徐麗雪(2002)。國小科學遊戲教學活動成效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浮絲曼(2006)。幼兒教育設計與應用。臺北:永大書局。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張世宗(2001)。台灣傳統童玩與益智游藝。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
張世宗(2006)。游藝學-傳統童玩與現代兒童。歷史月刊,224,4-10。張耐(2009)。玩具圖書館。師友月刊,506,44-47。
張淑慧(2002)。科學玩具遊戲教學之成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教育部(2003a)。科學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2015)。玩具。2016年4月24日取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00000161606
莊毓文、洪美慧(1978)。怎樣在團體活動中指導科學遊戲。臺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叢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許良榮、周偉苓、彭婷莉(2013)。科學玩具的設計與整合。科學教育,362,22-31。許順欽(2003)。科學玩具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以促進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許瑋玲(2014)。科學魔術套件發展研究:以視覺的科學魔術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郭祖堯(1971)。兒童玩具的研究。台灣教育輔導月刊,21,30-32。
郭騰元(2002)。創意的科學玩具。臺北市:牛頓開發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亮、蘇于倫、張旭銘(2011)。以顧客角度探究玩具產品需求品質與企劃矩陣。機械技師學刊,4(3),6-11。陳芳慶(2009)。科學玩具設計與製作的教育價值。生活科技教育,42(3),1-2。
陳義勳(2007)。汽球直升機、龍銑等物理教具在科學教育上之應用研究。國教新知,54(2),9-18。曾秋雲(2012)。磁生電科學玩具之設計與教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曾恕璇、鄭束芬(2011)。晨曦部落玩具圖書館之個案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2(2),35-65。
游淑芬、陳麗月(1987)。探索、觀察的科學玩具。載於學前教育雜誌社編,玩具與幼兒。臺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賀慧玲(1992)。幼兒玩具的含意、重要性與價值。國教天地,91,28-34。
黃天中(1984)。幼兒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衍慶、賴慶三(2014)。自製科學玩具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探究-以橡皮筋環保動力車為例。科學教育月刊,374,15-23。黃郁文(1972)。漫談科學玩具。台灣教育,260,5。
黃錦綿、陳英梅(2003)。圖書館與社會資源結合實例-與高雄市調色板協會合辦兒童玩具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0(3),32-39。黃嬿樺、賴慶三(2009)。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單元學習的影響。科學教育,318,2-16。楊忠樵(2001)。以「製作科學玩具」輔助國小兒童自然科學習之研究---以電磁單元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溫明麗(1988)。為孩子選玩具。臺北市:時報文化。
葉又菱(2014)。國小教師教學策略運用與教育玩具選擇原則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葉紹國(1978)。幼兒想像遊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葉麗如(2013)。科學玩具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吸管排笛教學活動的設計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靳知勤(2011)。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臺中市:五南圖書。
維基百科(2005)。玩具。2016年4月24日取自維基百科中文版。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A9%E5%85%B7
趙方麟(2005)。創新技法於童玩更新設計之應用。朝陽學報,10,89-101。趙方麟、王金傳(2007)。益智塑膠積木與齒輪學習玩具特徵移轉設計。物理教教育月刊,8(1),63-76
趙偉順、張玉山(2011)。經驗學習理論在生活科技課程的教學應用-以「扭轉乾坤」曲柄玩具單元為例。生活科技教育,44(6),1-21。
劉秀娣、林淑芬(1996)。訪吳月貴老師談“太陽能玩具車”的教學。中學工藝教育,29(11),35-37。
劉宜君、陳啟清(2015)。新世代高齡者玩具需求市場趨勢之探討。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4),411-420。劉翠華(2007)。幼兒教玩具設計與運用。臺北:揚智文化。
歐滄和(1993)。如何為遊戲治療選擇玩具和材料。測驗與輔導,118,2414-2416。
毅振(1970)。怎樣選擇孩子的玩具。師友月刊,32,16-17。
毅振(1994)。玩具的教育價值。父母親,110,42-45。
蔡佳燕(2008)。探討不同性別幼兒的遊戲內涵-以玩具分享時間爲例。幼兒教育,289,23-38。蔡延治(2008)。007兒童玩具圖書館-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幼兒教育,289,85-86。
鄭守道(1974)。對科學玩具製作的淺見。國教天地,7,13-16。賴慶三、王錦銘(2010)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6,29-52。鮑亦君(1986)。選擇適合兒童的玩具。師友月刊,229,22-23。
謝協君(2010a)。玩具介入方案在降低發展障礙兒童自我傷害行爲之應用。特教論壇,9,1-17。謝協君(2010b)。親子玩具活動對腦性麻痺幼兒動作發展的影響。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81-101。謝協君、何東墀(2008)。玩具檢核表在學齡前發展障礙兒之運用成效。特殊教育學報,27,157-176。謝國弘(2013)。科學玩具設計方法之研究-以分析擺盪阿特伍德機(SAM)設計製作大手牽小手科學玩具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鍾聖校(1998)。國小自然科課程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簡淑超、吳正仲(2010)。高齡化社會趨勢之玩具發展方向初探。臺北市:2008玩具與遊戲設計暨造形設計研討會。
二、英文文獻
Butta, J. L. (1998). A comparison oftraditional science instruction tohands-on science instru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6362
Guemez, J., Fiolhais, C., & Fiolhais, M. (2009). Toys in physics lectures and demonstrations-A brief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44(1), 12-23.
O'Brien, T. (1993a).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nton. New York.
O'Brien, T. (1993b). Teaching fundamental aspects of science toy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3(4), 203-207.
Sarquis, J. L. & Sarquis, A. M. (2005). Toys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2(10), 1450-1453.
Sarquis, J. L., Sarquis, A. M., & Williams, J. P. (1995). Teaching chemistry with toys, Activities for grades K-9. New York: McGraw-Hill.
Sarquis, J., Hogue, L., Sarquis, M., & Woodward, L. (1997). Investigating solids, liquids, and gases with toys: States of matter and changes of state. Activities for middle school grad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19704.
Stein, M., & Miller, D. (1997). Teaching with toys. Science Teacher, 64(4), 22-25.
Swiniarski, L. B. (1991). Toys: Universals for teaching global education. Childhood Education, 67(3), 161-63.
維基百科(2004)。Spirograph。2016年6月6日取自維基百科英文版。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iro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