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地方志與史料
王振勳、趙國光,《臺中市志-人物志》,臺中:臺中市政府,2008年。
北屯公學校,《大屯郡北屯鄉土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房玄齡,《晉書》列傳第五十,中華書局,1974 年。
孟祥瀚主持,《臺中市志-沿革志》,臺中:臺中市政府,2008年。
周璽,《彰化縣志》第一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璽,《彰化縣志》第二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璽,《彰化縣志》第三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達文,《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傅學鵬,《苗栗文獻》,苗栗:苗栗縣政府,1999年。
臺灣總督府編印,《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捷幼出版社,1979年。
劉良壁,《重修臺灣府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謝金鑾、鄭兼才等纂,《續修臺灣縣治》,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1956年。
《明史》,(臺北:洪氏出版社,1959年。
《清史稿(五)》,臺北:洪氏出版社,1959年。
《臺中州大屯郡寺廟臺帳》,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
二、專書
王見川、李世偉、劉文星,《神明信仰與超度文化論集》,臺北:博揚文化,
2015年。
王抗生、藍先琳,《中國吉祥圖典(下)》,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出版
社,2008年。
王振勳、趙國光,《臺中市志-人物志》 ,臺中:臺中市政府,2008年。
王慶堂、劉淑音、蔡永森合著,《臺灣古蹟藝術欣賞》,臺北縣:臺灣藝大,2005
年。
中華道教總會監製,《嘉義縣市道教會科儀班教科本─文昌證真宣化救劫酬恩心
懺》,臺北:中華道教總會,1998年。
中華道教總會監製,《嘉義縣市道教會科儀班教科本─文昌帝君純孝真經》,臺
北:中華道教總會,1998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吳永猛、謝聰輝,《台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縣:空大出版,2005年。
呂宗力、樂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上冊,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呂宗力、樂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下冊,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呂錘寬,《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儀式篇》,臺中:文建會文化資產
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 年。
李奕興,《台灣傳統彩繪》,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李乾朗主持,《台灣傳統建築彩繪之調查研究─以台南民間彩繪師陳玉峰及其傳
人之彩繪作品為對象》,臺北:文建會,1993年。
李乾朗,《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年。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李乾朗,《台灣古建築鑑賞二十講》,臺北:藝術家主版社,2005年。林佩欣,《圖解臺灣史》,臺北:書泉出版社,2011年。
洪文雄,《台閩地區三級古蹟台中文昌廟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臺中:東
海大學建築研究中心,1993年。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洪敏麟、屈慧麗,《犁頭店歷史的回顧》,臺中:臺中市文化中心,1994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年。
范雅芬、高章欽,《二十四孝》,臺南市:世一出版社,2016 年
徐天福、黃秀珍,《以手築夢─台灣交趾陶藝術》,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0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馬書田,《中國道教諸神》,臺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
馬素梅,《屋脊上的願望》,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
陳冠學,《台灣四大革命-郭懷一/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9年。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康紹榮,《南瀛寺廟彩繪故事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10年。
康诺錫,《台灣廟宇圖鑑》,臺北:城邦出版集團,2004年。
康诺錫,《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2014年。
康诺錫,《台灣古蹟建築裝飾深度導覽》,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5年。
郭喜斌,《聽!台灣廟宇說故事》,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10年。
黃光男,《道教文物》,臺北:史博館,1999年。
黃慶豐、張俊達主編,《臺中市文昌公廟志》,臺中:財團法人臺中市文昌公廟,
2008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臺北:鼎文出版社,1987年。
雷從雲,《眾神的殿堂─古代宗教建築》,臺北市:萬卷樓,2010年。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葉憲峻,〈臺灣移民社會文昌信仰的過去與現在〉〉,《「全球化新視野—觀光、移
民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2008年。
謝宗榮,《台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市:晨星出版社,2003年。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顏清洋,《關公全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顏清洋,《從關羽到關帝》,臺北:遠遊出版社,2006年。
簡榮聰、鄭昭儀,《彩塑風華─臺灣交趾陶藝術專輯》,南投: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2001年。
三、期刊
柯志明,〈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5:3,2008年。
施順生,〈臺灣地區敬字亭稱謂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5:117-168,2007年。
郭祝崧,〈文昌帝君的故事〉,《歷史月刊》150:81-85,2000年。陳昭瑛,〈臺灣的文昌帝君信仰與儒家道統意識〉,《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6:173-197,1997年。
溫振華,〈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83
年。
蕭登福,〈文昌帝君信仰與敬惜字紙〉,《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
4:5-16,2005年。
蘇哲儀、邱一峰,〈道教勸善書的道德教化思想析探-以《文昌帝君陰騭
文》為例〉,《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2:4:99-119,2008年 。
四、碩博士論文與研討會
吳依倫,〈清代臺灣地區文昌廟的調查研究〉,臺北: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
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李朝凱,〈清代至日治時期台灣文昌信仰與地方社會〉,臺中:臺中逢甲大學歷史
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琮禾,〈北部臺灣文昌祠之研究〉臺北: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徐婉翊,〈臺南市文昌帝君信仰之研究〉,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詹竣凱,〈大甲溪流域文昌信仰暨寺廟踏查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劉倩蕙,〈臺中市所屬百年小學發展歷程之研究〉,臺中: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
會發展研究所,2016年。
蔣嫣娟,〈臺灣文昌信仰與考試文化之研究-以新莊文昌祠為例〉,臺北:臺北教育
大學臺灣文化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
賴儀恬,〈台中市文昌廟之發展史研究〉,臺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社會領域教育
學術研討會,2003年。
五、小冊子
臺中市四張犁文昌廟簡介,臺中市,財團法人臺中市四張犁文昌廟,2000年。
六、電子媒材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2079 ,取自2016
年12月4日。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text.org/shang-shu/counsels-of-the-great-yu/zh?searchu=%E5%B8%9D%E4%B9%83%E8%AA%95%E6%95%B7%E6%96%87%E5%BE%B7%EF%BC%8C%E8%88%9E%E5%B9%B2%E7%BE%BD%E4%BA%8E%E5%85%A9%E9%9A%8E%EF%BC%8C%E4%B8%83%E6%97%AC%E6%9C%89%E8%8B%97%E6%A0%BC%E3%80%82 ,取自2017年
2月23日。
中華玄儒道經科儀弘揚協會http://blog.xuite.net/yu400328/wretch/123686428-%E4%B8%AD%E8%8F%AF%E7%8E%84%E9%96%80%E7%B6%93%E5%85%B8%E9%81%93%E6%B4%BE%E6%B7%B5%E6%BA%90%E8%88%87%E6%9E%B6%E6%A7%8B(%E4%BA%8C) ,取自2017年1月
15日。
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309 ,取自2017
年2月23日。
四愛-林和靖愛梅http://www.tcfsh.tc.edu.tw/contest/%A5x%A4%A4%A7%F2%B7%CB%B6%FD%AF%AA%BCq/b-b-09.htm# ,取自2017年6月27日。
台灣的工藝大師寫真http://learning.moc.gov.tw/course/729a288f-27f5-43ca-b25f-9f97e3a9fd8a/content/NT0101_03_03_files/Botto_files/NT0101_03_03.pdf ,取自2017年6月27日。
林美伶,田野調查〈文昌廟〉
http://120.107.164.187/taiwuncenter/index.php/creation/students/374-2013-11-25-07-40-13, 取自2015年10月1日。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http://cdm.lib.ntu.edu.tw/cdm/ref/collection/kua-a-tsheh/id/35100,取自2017年6
月26日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http://zh.daoinfo.org/w/index.php?title=%E9%A6%96%E9%A0%81&variant=zh-tw,
取自2017年1月8日
臺中市北屯區 臺中市四張犁文化協會http://sixstar.moc.gov.tw/blog/scl24220003/knowHowFronListAction.do?method=doReadKnowHow&source=2&knowhowId=2376,取自2015年10月24日、2017年1
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