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0.149.21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7 20: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良
研究生(外文):HUNG LIANG
論文名稱:韶光獨白—洪良繪畫創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Beautiful Silent MomentThe Study of Hung Liang’s Art Creation
指導教授:林欽賢林欽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Hsien Lin, HU XU SHI FANG
口試委員:黃嘉勝、許世芳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JIA SHENG,
口試日期:2017-08-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5
中文關鍵詞:韶光獨白孤獨
外文關鍵詞:Silent MomentSolitu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旨在分析整理超現實及魔幻寫實畫派之繪畫語言,來表現孤獨的個體之於社會群體的重要性,筆者希望能在孤獨中保持個體的創造力,並且賦予孤獨正面及積極意義。
孤獨,是人生漫漫長路中必經的過程。生活在都市叢林裡,人們彼此依賴卻又互相競爭,生活越是忙碌越需要有時間獨自沉澱心靈,聽取自己內心的聲音。希冀透過多種文獻探討孤獨在生命中的獨特意義,瞭解孤獨在本創作中的重要性,探討個體在社會中獨處時的心境,並逐一解析影響個人作品的藝術風格和學理基礎。
本創作以孤獨為題材,創作出《韶光獨白》、《樂園迷走》兩個系列,前者以雲氣乘載著人物的表現手法,暗示個體主動跳脫群體生活,使自然之氣和人之氣達到和諧的境地;後者則在反重力空間之下又加入日常常見的遊樂器材,藉著樂園的正面意義象徵孤獨的積極性。

This thesis focuses on organizing the ideals from Surrealism and Magical realism and using their painting language to show that keeping solitary is important to face the society. I hope I can stay in solitary to keep my creative ability, and give this beautiful silent moment a positive meaningful standing.

Solitude is a long road of life process in the necessary. People not only depend on each other but als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hen living in the urban jungle. The more busy life needs the more time to rest my mind and listen to my inner voice. Hoping to discuss the various unique meaning in life through documents to understand the point of solitude in this creation;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mental state of an individual person has who is stay along in society. By using the preceding statement, to analyses what artistic styles I studied to support my creation and wha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 refer to using in my work.

My current creation based on the feeling of solitude contains two series: “The Beautiful Silent Moment” and “Wander through the Paradise.” The former suggests that people sitting on the cloud to escape from society and make the circumstances balanced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community, and the latter including playground facilities in the painting to resemble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solitude.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錄………………………………………………………………………………..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創作步驟與自我分析 4
第三節 創作研究之範圍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創作研究之學理基礎與主題探討 9
第一節 社會裡的個人空間 9
第二節 超現實主義下的真實—以馬格利特和奇里訶為例 11
第三節 魔幻寫實主義-喬治‧圖克筆下的社會人 19
第四節 小結-畫筆下的出口 21
第三章 創作形式與實踐 22
第一節 存在中的孤獨 22
第二節 表現失重狀態的創作形式 26
第三節 創作媒材技法與流程 28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詮釋 38
第一節 《韶光獨白》創作理念 38
第二節 《韶光獨白》系列解析 40
第三節 《樂園迷走》創作理念與分析: 51
結論與展望 56
參考文獻 58
中文書目 58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高行健,《論創作》。台北市:聯經,2008。P.97。
張光琪,《馬格利特》。台北:藝術家,2003。
朱珮怡、謝東山,《台灣寫實主義藝術》。台北:聯豐,2006。
王庭玟,《超現實主義藝術》。台北:藝術家,2000。
龐靜平,《超現實畫派》。台北:藝術家,1998。
黃聖哲,《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台北:唐山。2011。
亞歷山大,《藝術社會學》。南京:江蘇美術,2008。
杜麗燕,《尼采:從估一切價值的哲學家》。台北:水星文化,2002。
凌繼堯,《美學的十五堂講課》。台北,五南。
貝克,《存在主義與心理分析》。台北:巨流,1986。P.483。
歐文•亞隆,《存在心理治療》。台北:張老師,2016,頁483。
金道有信,《存在主義美學》。台北:結構群,1989。
楊鴻儒,《內向型人的生活藝術》。台北:世茂,1990。
李長蓀,《美學藝術學與哲學講義》。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郭永玉,《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貓頭鷹,2001。
陳淑華,《油畫材料學》。台北:洪葉,1998。
曾長生,《超現實主義藝術》。台北:藝術家,2000。P.16
蔡文輝,《社會學》。台北:三民,2010。P.2-20。
蔣勳,《孤獨六講》。台北:聯合文學,2010。P.280。
王雅各,《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台北:遠流,1998。P.28。

中譯書目
Suzi Gabllk,項幼榕譯,《馬格利特》。台北:遠流,1999
Eco, Umberto,彭淮棟譯,《美的歷史》。台北:聯經,2006。

專文、期刊、論文、短評
林欽賢〈《夜巡》圖像修辭學─理論與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論文,2010。
羅展鵬〈當代寫實繪畫實驗—草莓族系列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論文,2009。
陳淑華〈「魔幻寫實繪畫」之探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論文,2012
李慶豪〈論戰國時期黃老道家對老子道家「天道—治道」思想的繼承與改造〉,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論文,2012。
李敏勇,〈鐵窗症候群〉,《新台灣新聞週刊》,2003年10月。
曾肅良,〈心理創傷與孤獨的拆射-論藝術創作的心理特質〉,台北:美育雙月刊,138期,2004,頁46-45。
賴錫山,〈中國文史哲研究集刊〉,台北: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第三十二期,頁1-40。

網路資源
中國傳統家具上的雲紋裝飾: https://read01.com/NNjmLQ.html
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發展中心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223
形而上繪畫http://www.aerc.nhcue.edu.tw/2-0-1/P/P3-index.htm
教育部重編辭典修訂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ROwwA_&o=e0&sec=sec1&op=v&view=0-1
一天一件藝術品
http://onearteveryday.com/blog/%E4%BA%BA%E7%B1%BB%E7%9A%84%E5%A2%83%E5%86%B5-by-%E9%9B%B7%E5%B0%BC%C2%B7%E9%A9%AC%E6%A0%BC%E5%88%A9%E7%89%B9/(檢索日期:2017/08/10)
OCSERVER
http://observer.com/2011/06/coney-island-of-the-mind-george-tooker-at-dc-moore-gallery/(檢索日期:2017/08/10)
大紀元新聞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7/5/28/n1724359.htm(檢日:2017/08/10)
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botticelli/botticelli-1485.htm(檢索日期:2017/08/1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