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彥博、呂謙、許寓涵 (2016)。金門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參與親子休閒活動之參與動機、休閒阻礙與效益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1(2),78-90。王冉卉 (2001)。家長參與學齡前親子休閒活動之動機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王宗吉 (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銀禾文化事業公司,臺北市。
王柏森 (2009)。慢速壘球參與者之參與動機、團隊凝聚力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巿。王珮茹 (2013)。臺北市家長參與幼兒親子休閒運動的參與動機、阻礙因素、參與程度及休閒效益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王淑芬 (1991)。保護管束少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江中皓、周靈山、吳運全、林秀穗 (2000)。城鄉學童休閒活動與親子間互動關係之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2),61-75。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4)。人口靜態資料統計-人口數及增加率。【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處發布】取自:網址: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3623&mp=4
吳孟青 (2011)。臺中某社區民眾自律學習、社會支持、身體質量指數、運動知識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吳孟玳、吳賢文、梁素嬌 (2012)。兒童休閒運動之探討。幼兒運動遊戲年刊, 6, 117-127。李亭儀 (2012)。臺北市國小學童游泳團隊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李政明 (2011)。雲林縣國小教師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樂趣、運動社會支持和運動參與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李政明、鍾志強 (2010)。運動社會支持與成年人規律休閒運動參與。休閒運動健康評論,2(1),48-62。
李達勝 (2015)。靜宜大學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6,86-98。
汪慧玲、沈佳生 (2014)。學齡兒童家庭休閒活動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美和學報,33(1),259-276。沈易利 (2000)。臺灣省民眾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臺中市,霧峰出版社。
周玉慧 (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臺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162-201。林文俊 (2009)。學齡前親子休閒運動型態參與現況、動機、阻礙對幼兒體適能影響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林秀芬 (2002)。絕處逢生--探討 921 地震喪偶女單親災變後之社會支持過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林育輝 (2010)。國中生運動社會支持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林佳慧 (2010)。長跑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關係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43-68。林佳慧 (2015)。親子戶外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參與效益、參與阻礙及參與休閒活動行為之研究。開南學報,2(12),35-43。
林敬銘 (2006)。探析休閒運動參與對壓力調適之重要性。彰化師大體育學報, 6,214-226。林慶源、林耀豐 (2009)。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 ,12, 217-231。
林寶山 (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秀菁 (2016)。臺中市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邱皓政 (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南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瓊慧 (1998)。社會支持與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若涵 (2013)。青春期學生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改變之縱貫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徐維辰 (2007)。新竹市國小學童運動社會支持與體育態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徐錦興 (1991)。不同指導者參與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體能發展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馬啟偉、張力為 (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少熙 (2000)。臺北市不同層次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書店。
張志銘、陳東陽 (2016)。臺中市國小學童直排輪運動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0(1),27-38。張志銘、黃芬蘭、賴永僚、詹正豐 (2013)。南投縣民眾從事軟式網球運動參與動機, 社會支持與運動樂趣之關係。運動與遊憩研究,8(2),161-177。張怡潔 (2007)。國小排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體育學院,臺北市。張敬堂 (2012)。大專院校運動社團參與棒球動機因素之研究-以東海大學為例。休閒保健期刊,7,1-8。張俊一、林呈樺 (2012)。臺北市國小學童手球運動團隊社會支持與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休閒運動保健學報,3,23-38。
張春興 (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鳳菊、黃永寬、黃士怡 (2010)。幼兒運動遊戲對幼兒教育之價值。幼兒教育年刊,21,32-43。莊文賓 (2016)。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高中職社團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臺南市。孫志麟 (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許碧章 (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手球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許樹淵 (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虹伶 (2011)。嘉義地區職業婦女休閒運動參與行為、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郭進財、陳玉婷 (2011)。幼兒體能活動參與項目、休閒效益與行為發展之研究-以臺北市幼兒家長為例。幼兒教育研究,3,41-58。郭曉文 (2000)。學童母親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2014)。運動城市調查-量化調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3)。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取自
http://www.ece.moe.edu.tw/wp-content/uploads/2012/10/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含發布令.pdf
教育部體育署 (2012)。102 年度施政計畫。取自:網址:
http://www.sa.gov.tw/saAdmin/gipadmin/site/public/Data/f1392626654065.pdf?ctNode=1140&idPath=214_226_1140
陳文長、徐偉庭、陳品安 (2016)。單親家庭智能障礙學生之家長參與親子休閒運動之研究。惠明特殊教育學刊,3,123-139。
陳玟均 (2012)。女子棒球選手運動參與歷程與社會支持之探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芮淇 (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俊樑 (2002)。父母參與學齡前兒童遊戲對其基本動作能力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桂菊 (2001)。宜蘭地區親子休閒教育活動實施因素之探究-以宜蘭縣歡樂國小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陳珮紋 (2017)。大學生運動參與程度、運動自我效能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淑華 (2012)。臺北地區學齡前期兒童母親親子休閒阻礙與幸福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陳雯英、張瑞興、劉輝煌、許銘禮、許吉越 (2016)。柔道選手運動價值觀、組織承諾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屏東科大體育學刊, 5,67-83。陳敬能 (1998)。週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131-135。陳鏡清 (1997)。傳統體育與休閒活動。大專體育,33,115-121。陳麗華 (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彭信億 (2012)。線上遊戲參與者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彭信憶、沈品秀、葉怡均 (2008)。遊客重遊行為模式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真理大學,臺北縣。
湯佳宜 (2016)。苗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湯昇祥 (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運動社團的社會支持及參與動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教育大學,臺東縣。
程祈斌 (2007)。全國中等學校橄欖球校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黃永寬 (2008)。家長參與幼兒親子休閒運動之初探。幼兒運動遊戲年刊,3, 16-20。黃政紘、蘇維杉、張志青 (2014)。雲林縣國小田徑選手運動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3,73-84。
黃迺毓 (2005)。從家庭教育法之實施看學校家庭教育之推動-專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師天地,135,43-47。
黃麗娟 (2007)。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親子互動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楊欽城 (2009)。探討休閒阻礙與社會支持對活動參與行為之影響。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241-248。
彰化縣政府新聞稿 (2015)。取自:網址:
http://education.chcg.gov.tw/03bulletin/bulletin02_con.asp?bull_id=202916
彰化縣政府民政處 (2017)。取自:網址:
http://civil.chcg.gov.tw/07other/other01_con.asp?topsn=2318&data_id=17239
廖志猛 (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潘國峰 (2008)。社會支持對高中優秀運動員持續參與競技運動意圖之效應-以壓力緩衝模式為基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蔡守浦 (2002)。大專女性教師休閒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女性教師為例。臺南市,供學出版社。
蔡宗信 (2004)。臺南市國小民俗體育團隊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蔡英美、王俊明 (2006)。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行為之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9,109-131。
蔡特龍 (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蔡堡樺 (2013)。中等學校木球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社會支持、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盧俊宏 (2005)。中老年人運動支持、知覺運動障礙對運動參與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桃園縣。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 (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臺北市,易利圖書有限公司。
蕭夙吟 (2006)。國小女性教師運動社會支持、運動參與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臺中市。龍炳峰 (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 29,81-91。戴良全 (2003)。臺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秀芳 (2004)。運動社會支持與女性運動行為之探討。大專體育,74,110-114。謝佩娜 (2017)。臺南市公立幼兒園家長參與親子休閒活動的參與動機、休閒阻礙及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謝清秀 (2003)。大專網球選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與休閒滿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桃園縣。謝筑虹 (2005)。家長參與幼兒親子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阻礙因素及參與程度的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謝筑虹、王俊明 (2007)。親子休閒運動阻礙因素量表之編製。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32-46。謝筑虹、黃永寬 (2007)。家長參與親子休閒運動對幼兒運動行為影響之初探。幼兒運動遊戲年刊,2,41-45。鍾志強 (1999)。自我效能與運動參與的關係。國民體育季刊,28(4),47-55。鍾志強 (2000)。大學生之運動社會支持研究。體育學報,28,101-110。鍾志強 (2000)。運動自我效能對大學生運動行為的影響。科技學刊,9(1),59-80。顏慶瑩 (2013)。嘉義縣國小高年級學身體自我概念、運動參與行為與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Bandura, A. (1995). Exercise of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15, 334.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Beard, J. G., & Pagheb,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behavior. Women & Health, 12(2), 67-84.
Bennett, D. H., & Morris, I. (1983). 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In F. N. Watts & D.H.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lectures on concept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Cassel, J. (1974). Psychosoci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4, 417-428.
Fuchs, R. (1996). Causal modes of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ion: Testing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construct “pressure to chang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6, 1931-1960.
Haslam, D. M., Pakenham, K. I., Smith, A. (2006). Social support and postpartum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The mediating role of maternal self-efficacy.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7, 276-291.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Massachusetts: Addison Wesley.
Iso-Ahola, S., & Allen, J. (1982). The dynamics of leisure motivation: the effects of outcome on leisure need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3(2), 141-149.
Iso-Ahola, S.E. (1989). Motivation for leisure. In E.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pping the Past, Charting the fut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Kelly, J.R. & Godbey, G. (1992).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Venture Publishing, Inc.
Kelly, J.R. (1990). Leisure and aging: A second agenda. Society and Leisure, 13(1), 145-167.
Maibach, E., & Murphy, D. A. (1995). Self-efficacy in 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0(1), 7-50.
Oh, S.S. (2005). Successful aging through leisure gardening: A study on constraint negoti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Risemberg, R., and Barry J.Z. (1992).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gifted students. Roeper Review, 15(2), 98-101.
Robert, K., Angelo, K.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ed.). New York: McGraw-Hill.
Sarason, B. R., Shearin, E. N., Pierce, G. R., & Sarason, I. G. (1987). Interrelations of social support measur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813-832.
Strecher, V. J., DeVellis, B. M., Becker, M. H., & Rosenstock, I. M. (1986).The role theor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Torkildesn, G. (1983).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New York: E & F.N.
Wold, B., & Anderson, N. (1992). Health promotion aspects of family and peer influences on sport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3(4), 343-359.
Zabriskie, R., & McCormick, B. (2001). The influences of family leisure patterns on percep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Family Relations, 50, 2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