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Moyer, Peter Salovey, Shannon Casey-Cannon , 1999, “Challenges Facing
Female Doctoral Students and Recent Graduate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
Vol 23, Issue 3, pp. 607 -630.
Becker, Gary S , 1991,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ossfeld, H.P. and U. Jaenichen ,1992,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Changes in
Women's Entry into Marriage and Motherhood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 54, pp. 302-315.
Carabine, Jean , 2001, Unmarried Motherhood 1830-1990: A Genealogical
Analysis ,In Margaret Wetherell, Stephanie Taylor, Simeon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Cherlin, Andrew J ,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Vol 66, Issue 4, pp.848-861.
Dixon, Ruth. , 1971, “Explaining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Age a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Population Studies, Vol 4, Issue 2, pp.215-233.
Foucault, Michel 著、王志宏譯,1995,《身體/權力。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
選》。臺北:譯者自印。(Foucault, Michel ,1980, Body/Power. In C.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incher, L. H.著、陳瑄譯,2015,《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
力遊戲》。新北市:八旗文化。( Fincher, L. H ,2014, 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 Zed Books Ltd.)
Fong, Vanessa L, 2002, 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Empowerment of Urban Daughter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104. No.4, pp.1098-1109.
Fong, Vanessa L, 2004, Only Hope: Coming of Age under China’s One-Child
Polic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3,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Ea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oldscheider, Francis K. and Linda J. Waite ,1986, “Sex Difference in the Entry into Marria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Vol 92, Issue 1, pp.91-109.
Hall, Stuart, 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 London: Sage
Huang, Julia Chien-yu, and Robert P. Weller, 1998, Merit and mothering: Women
and social welfare in Taiwanese buddh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7,Issue 2, pp.379-396.
Hvistendahl, Mara ,2011, Unnatural Selection: Choosing Boys Over Girl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 World Full of Men. Public Affairs.
Hite, S著、林淑貞譯,1994,《海蒂報告:女性坦言》。臺北:張老師文化。
(Hite, S, 1987, The Hite Report-Women And Love- A Cultural Revolution In
Progress. Alfred A.Knopf.)
Horner, M. S , 1972,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achievement-related conflicts in
wom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28, pp.157-176.
Jamieson, Lynn著、 蔡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 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臺北:群學。(Jamieson, Lynn, 1998, Intimac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modem societies. Great Britain: Polity Press.)
Jordan, Glenn and Chris Weedon, 1995, Cultural Politics: Class, Gender, Rac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Oxford: Blackwell.
Jordan, David K, 1972,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The Folk Religion of a
Taiwanese Vill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50,
pp.307-396.
Mare, R. D. and C. Winship , 1991, “Socioeconomic Change and the Decline of
Marriage for Blacks and Whites.” Pp. 175-202 in The Urban underclas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Nelson, D. L., et al., 1990, Politics, lack of career progress, and work/home conflict:
Stress and strain for working women. Sex Roles, Vol 23, pp.169-185.
Oppenheimer, Valerie K, 1988, “A Theory of Marriage Timing.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4, Issue 3, pp.563-591.
Rofel, Lisa著、黃新譯,2006,《另類的現代性: 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性別化的渴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Rofel, Lisa, 1997, Other Modernities: Gendered Yearning in China after Socialism,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Rosenblatt, P. C, 1967, Marital residence and the functions of romantic love.
Ethnology, Vol 6, pp.471-480.
Schur, Edwin M, 1984, Labeling Women Deviant: Gender, Stigma, and Social
Control. NY: McGraw-Hill.
Tsui, Ming & Lynne, Rich, 2002, The Only Child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Girls in Urban China. Gender and Society. Vol16, Issue 1, pp.74-92.
Yan, Yunxiang著、陸洋譯,2016,《中國社會的個體化》。上海:上海譯文
出版社。(Yan, Yunxiang, 2009,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 Yunxiang著、李放春、劉瑜譯,2017,《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的互
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Yan, Yunxiang, 1996, The Flow
of Gifts.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丁嵐,2012,《女博士婚戀“難”的心理分析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中國教育部,1998,〈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 37-50。
王善嬿,2008,《上海新女兒: 從家庭面向分析獨生女兒的性別經驗》,新
竹:國立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王暢,2004,〈女研究生婚戀心理探索〉。《貴州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版)
22(1): 88-91。
王黛麗,2008,《“80年后”女碩士生擇偶价值觀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蕊,2012,《當代高知“剩女”擇偶問題研究》。河南:鄭州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
田嵐,1993, 〈當代女大學生的戀愛觀和性價值觀〉,《婦女研究論叢》
1: 30-34。
朱易安、柏樺,2003,《女性與社會性別》。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依娜、盧陽旭,2014,〈性别、家庭與高校教師的時間分配 ─基於2011 年
全國科技工作者時間利用調查〉。《婦女研究論叢》5: 24-32。
朱峰利,2010,《女研究生婚戀關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北京:中央
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佳,2014, 《高學歷女青年婚戀觀研究 ─以X大學為例》。甘肅:西北師
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春玲,2009,〈中國職業性別隔離的現狀及變化趨勢〉。《江蘇社會科
學》3: 9-16。
李青,2012,《全日制女碩士研究生的角色定位分析研究》。山西:山西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李永芬、齊斌,2012,〈女大學生和女研究生婚戀觀的對比研究〉。《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 154-156。
李小芳、王勤,2005,〈女博士:因智慧而美麗-破譯“第三性別說” 〉。《國青年研究》8: 5-8。
李化俠、劉啟營,2010,〈大學生在婚戀問題上對父母態度的實證分析〉。《中共青島市委黨校 青島行政學院學報》6: 86-90。
李煜、徐安琪,2004,《婚姻市場中的青年擇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李亦園 ,1978,《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筱媛,2013,《現代台灣單身男女的婚姻觀與「家」的想像-以新竹地區高
教育專業工作者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沈洋,2010, 《女博士的事業─家庭偏好分析》。上海: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邵凱琪、余衛華,2013,〈現行博士招生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研究生
教育研究》5: 58-62。
周瑾、楊允、王倩,2010,〈蘇州女研究生婚戀價值觀研究〉。《南昌教育學
院學報》25(6): 139-141。
周松青,2010,〈剩女與性別政治〉。《中國青年研究》5: 14-18。
林強,2011,《女研究生心理壓力與對策分析》,遼寧:瀋陽航空航太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林良泉,2010,〈關於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若干思考〉。《廣西職業技
術學院學報》6: 35-37。
吳就君,2006,《婚姻與家庭》。臺北:華騰文化。
吳珮瑀、吳佳慧、蕭高明,2013,〈博士媽媽向前走—女性多重角色與進修博士的困境與進路〉。《應用心理研究》57: 31-75。吳瓊,2015,〈高校外語女教師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太原城市
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 15-16。
胡幼慧編,1997,《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台
北:巨流。
施麗萍,2010,《傳統婚配空間擠壓下的高學歷女性擇偶觀念研究》。上海:
復旦大學碩士論文。
秦静文,2012,《“剩女”媒介形象解析》。湖南:湖南師範大學。
秦昌聖,2015,〈和諧校園視野下高校女教師的職業現狀淺析〉。《法制與社
會》2: 195-196。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 臺灣報紙對他者的論述分析》。臺北市:韋
伯。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文化。
徐宗國,1990,〈是為少數者?工作內涵與工作生活素質,女性與工作研究上
的一些回顧與芻議〉。《婦女與兩性學刊》1: 1-25。
徐安琪,2000,〈擇偶標準:五十年變遷及其原因分析〉。《社會學研究》6: 18-30。
徐安琪,2010,〈浪漫愛的追求:漸行漸遠?〉。《社會科學》9: 58-66。
高源,2013,《女研究生真的愁嫁嗎─女研究生擇偶問題研究》,北京:首都
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馬建青、嚴立芬,1999,〈女研究生婚戀觀現狀及特點探析〉。《高等教育研
究》2: 59-63。
姜曉琳、王鵬、王美芳,2010,〈大學生性别、性别角色與職業性别刻板印象
的關係〉。《調查與思考》18(3): 366-368。
康雯、姚利民,2007,〈湖南高校女研究生婚戀觀調查研究〉。《調查與思
考》2: 14-18。
彩雲雨田,2005,《我是女博我嫁誰》。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陳友華、呂程,2011,〈剩女:一個建構失實的偽命題〉。《學海》2: 42-
48。
陳倩,2009,《轉型期高知女性婚戀觀探析─以太原地區為例》。山西:山西
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莫文斌,2005,〈當代女博士生婚戀取向的社會學分析〉。《湖南社會科學》
2: 77-79。
索長青,2013, 〈幼兒園教師性别結構女性化及其社會地位邊缘化—基於社會
性别理論的視角〉。《中華女子學院學報》5: 95-98。
郭諭陵,2009,《 國小教職女性化之研究》。台北:學富文化。
陸建民,2006,〈傳統與現實的碰撞─高學歷女性擇偶難原因的調查與分
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8(3): 56-60。
寇征,2002,〈當代女博士生的婚戀價值趨向和性別意識特點〉。《中華女子
學院學報》14(5): 19-23。
張春雨、李娟,2007,〈雲南高校女研究生的婚戀觀探析〉。《職業圈》9: 69-
70。
張黎星,2007,《我國“博士教育過度”問題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
學研究》16: 91-133。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0,《中國人的婚戀觀》。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2006, 《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上海:商務印書館。
馮茜,2010,〈在讀未婚碩士研究生婚戀觀實證分析─以東北X大學為例〉,
《科教導刊》19。
單婷婷,2012,《南京高校教師職業性别隔離現象分析》。南京:南京大學碩
士論文。
董金平,2002,《武漢地區高校研究生婚戀觀念與行為調研報告》,湖北:華中師範大學。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臺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與婚姻行為之變
遷〉。《人口學刊》33: 1-32。
楊善華,1988,〈城市青年的婚姻觀念〉。《青年研究》4: 29-36。
楊英,2010,〈女博士的社會媒介印象研究〉。《中國青年研究》5: 65-
70。
詹成峰、何瑾,2010,〈女研究生婚戀觀研究及教育對策──基於北京大學女
研究生婚戀觀的調查研究〉。《北京教育》3: 75-77。
葉明華、楊國樞,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 169-225。
鄭純,2011,《網絡背景下80後研究生婚戀觀研究》。湖南:長沙理工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鄧郁璇,2013,《已婚國小女教師的性別平等意識與婚姻生活實踐》。新竹:
國立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賴澤涵,1982,〈我國家庭的組成、權力結構及婦女地位之變遷〉。《中央研
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9: 383-404。
賴佳玲,2008,《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
劉玉玲,2007,《生涯發展與心理輔導》。新北:心理出版社。
韓瑞蓮,2013, 《女研究生婚戀觀問題研究》。黑龍江:東北農業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
韓寧,2010, 〈强勢群体“被弱勢化”進行時-女博士群體網絡形象建構〉。
《東南傳播》9: 59-61。
鄺麗梅,2007,《已婚研究生的婚姻家庭價值觀研究》。湖南:湖南師範大
學。
顏慶祥,2009,《中國大陸教育研究: 政策與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譚命知、李桂平,2008,〈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戀觀探析〉。《重慶工學院學
報》9。
羅傑茗,2013,《中國改革開放後適齡未婚現象探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羅渝川、杜學元、鄧雪梅,2010,〈未婚女研究生婚戀觀現狀分析與思考〉。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