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五南編輯(編譯)(1889)。西洋教育史。台北:五南。
方進隆(1998)。體適能推展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12(3),70-77。
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柏青(1995)。遊客之環境態度及其與生態旅遊經營管理關係之研究。
田培林(1987)。教育與文化(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伍振鷟(1988)。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
吳木崑(2005)。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台北市。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李永展、馬立文(1996)。台北縣市居民社區意識及環境認知之探討。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思屏(2001)。遊客對生態旅遊之環境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為例。
李瑋(編)(2000)。盧梭-開創新時代的巨人。台北:婦女與生活社。
沈振中(1999)。老鷹觀想錄。基隆市:野鳥學會。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卓俊辰(2001)。體適能與運動處方。載於姜慧嵐編,體適能指導手冊(3),187-198。台北: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
林正常(1997)。體適能的基礎理論。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47-51。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林玉體(1993)。西洋教育史 (八版) 。台北:文景。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邱文勝(2006)。國小實施環境覺知教學初探-以五年級為例。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柯內爾(Cornell, J.) (2005)。與孩子分享自然 (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王家祥、張美惠譯)。台北:張老師。
胡月芬(2014)。兒童旅遊經驗對環境態度和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孫邦正(1971)。課程教材教法通論。台北:正中書局。
徐永鑫(2004)。苗栗縣綠色學校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環境敏感度、環境議題知識及環境行為表現之調查研究。
高廣孚(1992)。西洋教育思想。台北:五南。15,89-130。
張子超(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環境教育課程設計。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 :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維國(2002)。一顆自然體驗教育的種子從「自然寫作」與「自然教學」的對話中萌芽。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5)。體適能定義及重要性。2016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陳春敏(2003)。體驗自然活動對兒童欣賞自然的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曾慈慧(2016)。兒童的自然體驗與健康及其影響因素。造園景觀學報。
黃文俊(2002)。十大死因與健康體適能。中華體育,16(2),8-13。黃俊英(2000)。多變量分析。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楊冠政(1991)。環境價值教育的策略研究。環境教育季刊,10,12-25。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楊國樞等(198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台北。東華。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葛樹人(1991)。心理測驗學。台北:桂冠。
雷國鼎(1976)。教育概論。台北:教育文物。
雷國鼎(1976)。教育概論。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歐陽喬暉(1991)。環境污染與防治概論。台北: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蔡巧玲(2004)。你準備好去冒險了嗎。大專體育,71,134-139。鍾聖校(1995)。國小自然科課程教學研究。
羅寶鳳、白亦方(2002)。經驗學習理論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策略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5(4),89-106。英文文獻
Chawla,L.(1999).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 15-26.
Chawla,L.,& Cushing,D.(2007).Education fo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13,437-452.
Corraliza, J. A. & Berenguer, J. (2000). Environmental values, beliefs, and actions: A situational approach.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2(6), 832-848.
Hines, J. M., Hungerford, H. K., & Tomera, A. N. (1986).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Judith Chen-Hsuan Cheng and Martha C. Monroe(2010). Connection to Nature : Children's Affective Attitude Toward Nature.
Kaplan, R., &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y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lb D.(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McCurdy,L.E.,Winterbottom,k.e.,Mehta,S.S.& Roberts,J.R.(2010).Using nature and outdoor activity to improve children's health.Current problems in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health care,40(5),102-117.
Moore, R. C. (1993). Plants for Play: A Plant Selection Guide for Children's Outdoor Environments. Berkeley: MIG Communications.
NANCY M. WELLS(2000). AT HOME WITH NATURE Effects of“Greenness” on Children’s Cognitive Functioning.
Rachel Bragg , Carly Wood , Jo Barton , Jules Pretty(2013). Measuring connection to nature in children aged 8-12: A robust methodology for the RS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