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書目
(一)文獻史料(朝代排列)
1. 不知名,《神農本草經》,北京市:學苑出版社,1995年。
2.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6年。
4. ﹝漢﹞王充著,《論衡》,明程榮何允中刊本。
5. 佚名,《補遺雷公炮製便覽》,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6.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7.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台北市:里仁書局,1981年。
8. ﹝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9.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年。
10. ﹝梁﹞陶弘景編,尚志鈞等輯校,《本草經集注(輯校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
11. ﹝梁﹞陶弘景著,那琦、謝文全編,《重輯名醫別錄》,台中: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硏究所,1977年
12.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3. ﹝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宋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0年。
14. ﹝隋﹞顏之推著,程小銘譯注,《顏氏家訓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 ﹝唐﹞蘇敬等撰,尚志鈞輯校,《新修本草》,安徽:安徽科技技術出版社,1981年。
16.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0年。
17. 丹波康賴撰,趙明山等注釋,《醫心方》,沈陽市: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18. ﹝唐﹞陳藏器撰,《本草拾遺》,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江戶寫本。
19. ﹝宋﹞趙佶敕撰,(清)程林纂輯,餘瀛鼇等編選,《聖濟總錄精華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20. ﹝宋﹞李昉等奉敕編,《太平御覽》,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21. ﹝宋﹞蘇頌,尚志鈞輯校,《本草圖經》,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22. ﹝宋﹞王得臣,《麈史》,收入﹝清﹞鲍廷博輯,《知不足齋叢書》第三十集,據光緒十(1884)年常熟鮑氏刊本影印
23. ﹝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蒙古定宗四年張存惠晦明軒刻本。
24. ﹝宋﹞唐慎微撰,《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日本:早稻田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年本。
25. ﹝宋﹞唐慎微撰,艾晟刊訂、尚志鈞點校,《大觀本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26. ﹝宋﹞唐慎微撰,尚志鈞、鄭金生、尚元藕、劉大培校點,《證類本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27. ﹝宋﹞王繼先撰,《紹興校定證類備急本草畫圖》(日本:春陽堂,1933)。
28. ﹝宋﹞王存,《元豐九域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9. ﹝宋﹞唐愼微、寇宗奭撰,《新編類要圖注本草》,日本:宮內廳書陵部圖書寮文庫藏,南宋建安余彥國勵賢堂刊。
30. ﹝元﹞朱震亨,《局方發揮》,日本萬治元年武村市兵衛刊本,1658年。
31. ﹝元﹞乎思慧著,張秉倫、方曉陽譯注,《飲膳正要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2. ﹝明﹞劉文泰編,《御製本草品彙精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
33. ﹝明﹞文俶,《金石昆蟲草木狀》,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至四十八年(1620)彩繪底稿本。
34. ﹝明﹞王圻、王思義撰,《三才圖會》,萬曆三十七年原刊本。
35. ﹝明﹞李時珍,劉橫如等校注,《本草綱目新校注本》,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36. ﹝明﹞孫一奎撰,凌天翼點校,《赤水玄珠全集》,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年。
37. ﹝明﹞王錡,《寓圃雜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年。
38. ﹝明﹞周嘉冑、﹝宋﹞洪芻、陳敬撰,江俊偉、陳雲軼譯,《香典》,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年。
39. ﹝明﹞倪朱謨編著,鄭金生等點校,《本草彙言》,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年。
40. ﹝明﹞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日本早稻田圖書館藏,天啓五[1625]年刊本。
41. ﹝明﹞高濂,《遵生八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
42. ﹝明﹞王肯堂,《鬱岡齋筆麈》,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7冊,據明萬曆三十年王懋錕刻本影印。
43. ﹝明﹞王綸,《本草集要》,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嘉靖八年﹝1529年﹞序刊。
44. ﹝明﹞陳嘉謨,王淑民等點校,《本草蒙筌》,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年。
45. ﹝明﹞無名氏,《後西遊記》,內蒙古:遠方出版社,2014年。
46. ﹝明﹞王文潔匯校,《新刻太乙仙制本草藥性大全》,明萬曆十年1582年陳氏積善堂刊本。
47. ﹝明﹞齊東野人,《隋煬艷史》,臺北縣:雙笛國際出版,1994年。
48. ﹝明﹞王世貞,《弇州史料》,收入《四庫禁燬書叢書》冊50,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發行,2000年。
49. ﹝明﹞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50. ﹝明﹞孫一奎,《赤水玄珠》,《景印文淵閪四庫全書》766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83年。
51. ﹝明﹞喻昌,《寓意草》,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冊196,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1年。
52. ﹝清﹞朱右曾著,《逸周書》,台北:漢京文化,,1980年。
53. ﹝清﹞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54. ﹝清﹞汪昂著,謝觀等評校,《本草備要》,四川:重慶大學出版社,1996年。
55. ﹝清﹞郭佩蘭,《本草匯》,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康熙五年1666年郭氏刊本。
56. ﹝清﹞陳夢雷纂輯,﹝清﹞蔣廷錫等編,《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上海市:中華書局,1934年。
57. ﹝清﹞黃宮綉,《本草求真》,北京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年。
58. ﹝清﹞彭定求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59. ﹝清﹞黃宮繡撰,《本草求真九卷附脈理求真三卷》,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廣雅堂刻本。
60. ﹝明﹞李中立,《本草原始》,清光緒五年掃葉山房刻本。
61. ﹝清﹞汪紱,《山海經存》,光緖二十一 [1895]年據汪紱立雪齋原鈔本石印。
62. ﹝清﹞徐建寅主編,《格致叢書》,清光緒二十六(1900) 年石印本。
(二)期刊論文
1. 高耀亭,〈中國麝的分類〉,《動物學報》,第15卷第3期(北京:1963.10),頁479- 487。
2. 萬芳、鍾贛生著,〈《萬物》與《五十二病方》有關藥物內容的比較〉,《中國醫藥學報》第5卷第2期(北京:1990.04),頁50-55。
3. 王一丹,〈波斯、和田與中國的麝香〉,《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北京:1993.05),頁78-128。
4. 王應祥,〈麝屬(MOSCHUS)的分類〉,《動物學報》,第10卷第3期(青海:1995.08),頁191-195。
5. 李明,〈中國麝科動物分類的研究現狀〉,《動物學雜志》,第31卷第2期(北京:1996.04),頁56-58。
6. 譚峰,〈麝香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CD62P與TNF-α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第10卷第2期(天津:2003.03),頁99-101。
7. 戚印平,〈加比丹.莫爾及其澳日貿易與耶穌會士的特殊關係〉,《文化雜誌》,57(澳門:2005),頁70-100。8. 劉文華,〈中國的麝資源及其保護與利用現狀分析〉,《中國農業科技導報》,第7卷第4期(北京市:2005.05),頁28-32。
9. 吳芬宏等著,〈麝香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與麝香質量鑒別〉,《四川動物》,第25卷第1期(四川:2006.02),頁137-141。
10. 康發功,〈圈養馬麝活體取香方法及產香量的研究〉,《甘肅科學學報》,第20卷第2 期(甘肅:2008.06),頁96- 98。
11. 黃俊傑,〈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臺大歷史學報》,43(台北:2009.06),頁190。12. 陳元朋,〈傳統博物知識裡的「真實」與「想像」:以犀角與犀牛為主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3期(台北:2010),頁1-82。13. 彭紅元,〈麝的分類研究概述〉,《玉林師范學院學報》,第31卷第2 期(廣西壯族自治區:2010.04),頁66-72。
14. 丁莉,〈《源氏物語》的「唐物」、唐文化與唐意識〉,《國外文學》,總第121期(北京:2011年),頁28-34。
15. 朱承嗣,〈家養林麝常見病診斷與防治研究〉,《野生動物》,33(01)(哈爾濱:2012.01),頁3-4。
16. 傅穎等著,〈麝香真偽的現場快速顯微鑒別〉,《藥物分析雜志》,32(4) (江西:2012),頁706-708。
17. 李海濤,〈人工麝香對HUVEC增殖及功能的影響〉,《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第26卷第5期(安徽:2012.09),頁34-37。
18. 李毓中,〈「建構」中國:西班牙人1574年所獲大明《古今形勝之圖》研究〉,《明代研究》,21(臺北:2013.12),頁1-30。19. 畢波,〈粟特人與晉唐時期陸上絲綢之路香藥貿易〉,《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2期(台北:2013.12),頁299-323。20. 郭經,〈人工麝香研究進展〉,《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36(6)(北京:2014),頁577-580。
21. 張萍,〈人工麝香高效液相色譜特征圖譜分析〉,《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36(6)(北京:2014.12),頁587-590。
22. 譚振超,〈唐代的麝香研究〉,《黑龍江史志》,2015第9期(黑龍江省:2015),頁63-64。
23. 蔡永華,〈中國圈養麝內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四川動物》,35(1)(四川:2015.10),頁74-77。
24. 戚印平,〈晚明澳門—日本貿易中的中國黃金 — 以教會文獻為主的若干分析〉,《文化雜誌》,97(澳門:2016),頁80-102。25. 王嵐,〈麝香的研究現狀〉,《資源開發與市場》,32(1)(四川:2016.01),頁77-81。
26. 吳國盛,〈博物學:傳統中國的科學〉,《學術月刊》,第48卷(上海市:2016.04),頁11。
27. 蔡永華,〈圈養林麝生長曲線擬合〉,《四川動物》,35(2)(四川:2016.04),頁238-242。
28. 吳國盛,〈博物學:傳統中國的科學〉,《學術月刊》,第48卷(上海市: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6.04),頁1-11。
29. 孫軍平,〈馴養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繁殖節律:分娩定時及同步化〉,《生態學報》,第37卷第5期(北京:2016.07),頁1611-1616。
30. 松浦章撰,陳燕虹譯,孔穎校,〈明末清初的澳日貿易〉,《澳門研究》,總第82期(澳門:2016.9.),頁90-120。
31. 羅云等著,〈麝香及其代用品人工麝香質量評價方法研究進展〉,《藥物分析雜志》,37(1)(江西:2017),頁13-19。
32. 林群芳,〈麝香配伍乳香對前列腺干細胞增殖分化作用的實驗研究〉,《中華男科學雜志》,23(2)(南京:2017.02),頁157-163。
(三)近人編纂、論著
1. 王心湛校勘,《山海經集解》,上海:廣益書局,1936年。
2. 上海市中醫文獻研究館,《上海市中醫文獻研究館叢刊 中風專輯 》,上海市:上海市中醫文獻研究館,1963年。
3.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 西鄉信綱等著、佩珊譯,《日本文學史——日本文學的傳統和創造》,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
5. 劉崇稜著,《日本文學欣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6. 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下編》,吉林省: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
7. 謝文全,《本草學總論》,台中:私立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1983年。
8.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
9. 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等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第1版。
10. 楊維傑編,《黃帝內經靈樞譯解》,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84年。
11. 劉景源點校,《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年。
12. 蘇州市檔案局編,《吳中名醫錄》,蘇州市:蘇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85年。
13. 東初老人,《東初老人全集(二) -- 中日佛教交通史》,台北:東初出版社,1985年。
14. 賴鵬舉醫師等整理,《傷寒雜病論》,台灣:中醫整合研究小組,1986 年。
15. 林天蔚,《宋代香藥貿易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年。
16. 王筠默輯著,《神農本草經校證》,吉林:科學技術,1987年。
17. 廖育群等著,盧嘉錫總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醫學卷》,北京:新華書局,1988年。
18. 尚志鈞著,《歷代中藥文獻精華》,北京:科技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年。
19. 費瑯著,《阿拉伯波斯突厥人東方文獻輯註》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20.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1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
21. 劉昭民,《中華生物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2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
23. 成林、程章灿譯注,《西京雜記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 傅維康,《中醫學史》,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25. 李永春,《實用中醫辭典》,台北:知音,1993年。
26. 徐朝華注,《爾雅今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
27. 劉渡舟主編,《白話中醫四部經典》,天津:天津科季翻譯出版公司,1994年。
28. 徐朝華注,《爾雅今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
29. 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30. 廖育群主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綱:醫學卷》,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31.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32.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精裝本)》第二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33.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精裝本)》第六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34. 周慎主編,《中華醫書集成》第七冊,北京:中國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年。
35. 陳學文,《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台北:洪葉文化公司,1997年。
36. 張瑞賢主編,《本草名著集成》,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8年。
37. 郭郛等著,《中國古代動物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38. 李經緯、林昭庚主編,《中國醫學通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年。
39. 黃志杰主編,《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中藏經、脈經、難經精譯》,北 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年。
40. 余迺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韵》,陝西: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41. 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42. 熊曼琪主編,《傷寒學》,北京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年。
43. 胡仕可編、熊宗立增補、鄭金生點校,《補增圖經節要本草歌括》,收入《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冊9,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44.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2004年。
45. 杜祖貽,《中醫學文獻精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年。
46. 戚印平,《東亞近世耶穌會史論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47. 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
48. 嚴健民編著,《五十二病方注補譯︰原始中醫治療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年。
49. 金國平編,《西方澳門史料選萃(15-16世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50. 鄭金生,《藥林外史》,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51. 陳建萍,《方劑學》,香港:商務印書館,2006年。
52. ﹝美﹞弗俠莉著,甄橙譯,《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960-1665)》,江蘇省: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53. 吳家炎,《中國麝類》,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年。
54.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歷史上的海洋中國與對外貿易》,山東:山東亞報出版社,2006年
55. 盛和林、劉志霄主著,《中國麝科動物》,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56. 江樹生,《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一)》,台北:南天書局,2007年。
57. 釋成尋著,白化文、李鼎霞校點,《參天台五台山記》,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2008年。
58.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等編,《澳門史新編──第一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年。
59. 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著,《澳門史新編──第二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年。
60. 金國平著譯,《西力東漸---中葡早期接觸追昔》,澳門:澳門基金會出版,2008年。
61. 文榕生,《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62.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黃帝內經素問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63. 張印生,韓學傑主編 ,《孫思邈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年。
64. 范家偉,《中古時期的醫者與病者》,上海:復旦大學,2010年。
65. 吳宏一譯注,《論語新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66. 理查德哈里斯(Richard Harris)著,張穎溢編著,《消失中的荒野:中國西部野生動物保護》,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年。
67. 畢苑著,《建造常識:教科書與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68. 蔣竹山,〈寫真、觀看與鑒定---從《質問本草》看十八-十九世紀東亞的博物學交流〉,收錄於《印刷出版與知識環流---十六世紀以後的東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69. 林富士,《疾病的歷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
70. ﹝美﹞范發迪,袁劍譯,《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科學、帝國與文化遭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71. 湯開建著,《明代澳門史論稿下》,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72. 李慶新主編,《海洋史研究(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年12月。
73. 澳門大學主編,《澳門學引論(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74. 周路紅,《古代名醫學術懿行研究--走近中醫》,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13年。
75. 馮廣宏主編,《道說生肖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年。
76. 鄧鐵濤主編,陳群,郭振球副主編,《中醫診斷學(修訂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77. 潘華信,《靈蘭剔癬》,上海:文匯出版社,2014年。
78. 季子,《中外金融大辭典》,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79. 陳戊國點校,《四書五經上》,湖南:岳麓書社,2014年。
80. 馬光仁主編,《上海新聞史1850-194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81. 耿鐵華、李樂營著,《藏好太王碑拓本 紀念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年。
82. 江樹生主譯,翁佳音協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Ⅴ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5年。
83. 馬繼興著,《中國出土古醫書考釋與研究 中》,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2015年。
84. 楊進、黃煌、朱麗江編著,《中醫百日通叢書 一百天學中藥》,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
85. 吳雄志著,《吳述傷寒雜病論研究》,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
86. ﹝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原祖杰等譯,《科學在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四)學位論文
1. 秦艷燕,〈西學東漸背景下的中國傳統博物學〉,浙江:浙江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 趙偉,〈唐渤海國交聘日本商品產地研究〉,吉林省:長春師範學院專門史碩士論文,2011年。
3. 李玲玲,〈唐代香料消費相關問題研究〉,西安市: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五)工具書、網路資源、資料庫
1. 野性中國網站,http://www.wildchina.cn/index.php/news-article-id-266 (2017/6/23)
貳、日文書目
(一)文獻史料(史料朝代排列)
1. 小島憲之、東野治之、木下正俊譯,《萬葉集(4)》,東京:小学館,1996
年。
2. 舍人親王等人撰,《日本書紀(上)全現代語訳》,東京:講談社,1988年。
3. 舍人親王等人撰,《日本書紀(下)全現代語訳》,東京:講談社,1988年。
4. 真人元開著,汪向榮校注,《唐大和上東征傳》,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5. 中野幸一譯、校注,《うつほ物語(1)》,東京:小学館,1999年。
6. 中野幸一譯、校注,《うつほ物語(2)》,東京:小学館,2001年。
7. 中野幸一譯、校注,《うつほ物語(3)》,東京:小学館,2002年。
8. 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編,《大日本古記録---御堂関白記上》,東京:岩波書店,1952年。
9. 藤原明衡著,川口久雄訳注,《新猿楽記》,東京:平凡社,1983年。
10. 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編集,《大日本古記録---小右記〈3〉》,東京:岩波書店,1964年。
11. 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編集,《大日本古記録---小右記〈4〉》,東京:岩波書店,1967年。
12. 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編集,《大日本古記録---小右記〈8〉》,東京:岩波書店,1976年。
13. 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編集,《大日本古記録---後二條師通記 下》,東京:岩波書店,1958年。
14. 黒板勝美編輯,三善為康編,《国史大系新訂増補新装版第29卷---朝野群載上》,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年。
15. 黒板勝美編輯,三善為康編,《国史大系新訂増補新装版第11卷---日本紀略後篇》,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年。
16. 佚名,《香字抄》,早稲田大学図書館藏,文永6(1268)年本。
17. 釈氏某比丘編,《塵添壒囊鈔》,沖繩縣立圖書館藏,1532天文元年本。
18. 源順撰,那波道圓校訂,《倭名類聚鈔》,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元和3(1617)年古活字本。
19. 久保田淳翻譯,《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47)---建礼門院右京大夫集・とはずがたり》,東京:小学館,1999年。
20. 長崎健岩佐等譯,《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 (48) ---中世日記紀行集》,東京:小学館,1994年。
21. 浅見和彦翻譯,《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51)---十訓抄》,東京:小学館,1997年。
22. 大島建彦等譯,《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63)---室町物語草子集》,東京:小学館,2002年。
23. 寺島良安,《和漢三才圖會》,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江戶本。
24. 林羅山,《新刊多識篇》,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慶安2(1649)年本。
25. 鳥越文蔵,《日本古典文学全集(44)---近松門左衛門集(2)》,東京:小学館,1975年。
26. 鳥越文蔵等譯,《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74)---近松門左衛門集(1)》,東京:小学館,1997年。
27. 中村惕斎,《頭書增補訓蒙圖彙》,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元祿8 (1695)年本)。
28. 貝原益軒,《大和本草》,國立國會圖書館,寶永6(1709)年。
29. 野呂元丈,《阿蘭陀本草和解》上冊,國立公文書館藏,寛延3(1750)年本。
30. 森幸安書写,《皇城大内裏地圖壹:禁闕八省豐樂共貳圖》,国立国会図書館所蔵,明和1 [1764] 年寫本。
31. 桂川国瑞摹,宇田川玄随題,《麝獸圖》,早稻田圖書館藏,天明3(1783)年本。
32. 加藤隣松摹,大槻玄沢題,《麝獸圖》,早稻田圖書館藏,寛政3(1791)本。
33. 深根輔仁,《本草和名》,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寬政8(1796)年本。
34. 大槻玄沢著,《蘭畹摘芳》,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文化14(1817)年本。
35. 宇田川玄真、宇田川榕菴著,《遠西醫方名物考》,早稻田圖書館藏,青藜閣文政5(1822)年本。
36.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纂,《オランダ商館長日記譯文編之1(上)》,東京:東京大學,1976年。
37.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纂,《イギリス商館長日記譯文編之上》,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79年。
38.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纂,《イギリス商館長日記譯文編之下》,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0年。
39.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纂,《唐通事會所日錄一》,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
40.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纂,《唐通事會所日錄五》(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
41. 林古渓,《懷風藻新註》,東京:パルトス社,1958年。
42. 宇田川玄真譯述,宇田川榕菴校補,《遠西医方名物考》,早稻田圖書館藏,文政5(1822)年本。
43. 地井高茂,《薬品手引草》,早稻田圖書館藏,天保14(1843)年本。
44. 大淵常範,《麞麝考》,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文久3 (1863)年本。
45. 田中芳男選,《動物訓蒙‧初編(哺乳類)》,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明治8(1875)年。
46. 飯島魁著,《動物学教科書:中等教育》,東京:敬業社,明治22-23﹝1889-1890﹞年。
(二)期刊論文
1. 真柳誠,〈正倉院の種々薬帳〉,《漢方の臨床》,42卷12號(東京:1995年12月),頁1450-1452。
2. 田中圭子著,〈国立国会図書館所蔵『薫集類抄』影印と翻刻(上)〉,《広島女学院大学大学院言語文化論叢》,9(廣島市:2006.3),頁369-408。
3. 磯野直秀,〈明治前動物渡来年表〉,《慶應義塾大学日吉紀要‧自然科学》,41(東京:2007),頁35-66。
4. 田中圭子著,〈国立国会図書館所蔵『薫集類抄』影印と翻刻(下)〉,《広島女学院大学大学院言語文化論叢》,10(廣島市:2007.3),頁406-456。
5. 湯城吉信,〈長頸鹿為何被稱為麒麟―比較中日兩國差異〉,(發表於致遠管理学院応用日本語学科、大阪大学中国学会主辦,「【東アジア文化の発生・変遷・交流】国際学術研討会」,台南:2008年10月25日),頁1-8。
6. 胡志昂,〈最盛期の遣唐使を支えた詩僧‧釈弁正〉,《埼玉学園大学紀要(人間学部篇)》,第9 號(川口市:2009),頁345-358。
7. 崔淑芬,〈謝国明と博多についての一考察〉,《筑紫女子学園大学短期大学部紀要》,卷4(太宰府市:2009),頁119-130。
8. Charlotte von Verschuer,〈平安時代と唐物〉,收錄於河添房江、皆川雅樹編,《唐物と東アジア--舶載品をめぐる文化交流史》,東京:勉誠出版,2011年。
9. 下向井龍彦,〈麝香は「へそ」と数える『小右記』こぼれ話〉,《史人》,3號(廣島:2011.5),頁54-55。
10. 井上泰也,〈承前・成尋の『日記』を読む(1): 『参天台五台山記』の領域〉,《立命館文学》,629(京都:2012.12),頁357-373。
11. 川越泰博,〈日本僧笑雲の入明記を通じてみた東アジアの疎通と交流〉,《人文研紀要》,第77號(東京:2013.10),頁19-44。
12. 森公章,〈朱仁聰と周文裔・周良史 : 来日宋商人の様態と藤原道長の対外政策〉,《東洋大学文学部紀要‧史学科篇》,40(東京:2014),頁1-69。
13. 松田清等著,〈桂川甫周訳并模犀図について〉,《研究論叢》,83(京都:2014),頁61-88。
14. 王麗娟,〈《博物新編》及び中の物理用語について〉,《或問》,28號(大阪:2015),頁1-40。
(三)近人編纂、論著
1. 經濟雜誌社編輯,《國史大系》,東京:經濟雜誌社,1897年。
2. 柴田勇之助編集,《歴代詔勅全集》,東京:大日本皇道館,1908年。
3. 經濟雜誌社編輯,《類聚國史》,東京:經濟雜誌社,1916年。
4. 岡不崩著,《古典草木雑考》,東京:大岡山書店,1935年。
5. 徳富猪一郎著,《近世日本国民史第5 豊臣氏時代乙篇》,東京:民友社,1935年。
6. 竹内理三編,《寧楽遺文》,東京:東京堂,1962年。
7. 三瓶孝子,《染織の歴史》,東京:至文堂,1966年。
8. 新妻利久,《渤海国史及び日本との国交史の研究》,東京:学術書出版会,1969年。
9. 勝日清監修,《鹿児島市史〈第1〉》,鹿兒島:鹿児島市,1969年。
10. 宮沢智士等著,《平城宮発掘調査報告VⅡ:内裏北外郭の調査》第二十六冊,奈良:奈良国立文化財研究所,1976年。
11. 越中哲也編,《江戶時代図第25卷:長崎、橫浜》,東京:筑摩書房,1976年。
12. エンゲルベルト・ケンペル著,斎藤信翻譯,《江戸参府旅行日記》,東京:平凡社,1977年。
13. 白石虎月,《東福寺誌》,京都:思文閣出版,1979年。
14. 羅德里格斯(Rodriguez Joam),土井忠生等譯注,《日本教會史下》,東京:岩波書店,1979年。
15. 高瀨弘一郎、岸野久等譯注,《イエズス會と日本》第一冊,東京:岩波書店,1981年。
16. 杉木つとむ編,《小野蘭山本草綱目啟蒙本文、研究、索引》,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86年。
17. 森立之撰,《本草經考註》,臺北巿:新文豐,1987年。
18. 永積洋子,《唐船輸出入品數量一覽1637-1833年》,東京:創文社,1987年。
19. 高瀨弘一郎、岸野久等譯注,《イエズス會と日本》第二冊,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
20. 箭內健次編,《鎖国日本と国際交流下冊》,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88年。
21. 角田文衞監修,《平安時代史事典本編上卷》,東京:角川書店,1994年。
22. 森鹿三,《本草学研究》,大阪:杏雨書林,1999年。
23. 馬淵和夫等譯,《今昔物語集〈4〉》,東京:小学館,1999年。
24. 西村三郎,《文明のなかの博物学:西欧と日本(下)》,東京:紀伊國,1999年。
25. 西村三郎,《文明のなかの博物学:西欧と日本(上)》,東京:紀伊國屋書店,2000年。
26. 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大藏經》,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敎育基金會,2001年。
27. 佐藤次高責任編集,尾形勇等編,《歴史学事典---8人と仕事》,東京:弘文堂,2001年。
28. 日本大辞典刊行会編,《日本国語大辞典》,東京:小学館,2001年第二版。
29. 高橋傭一郎,《匂いの文化史的研究---日本と中国の文学に見る》,大阪市:和泉書院,2002年。
30. 神保博行,《香道の歴史事典》,東京:柏書房,2003年。
31. 家島彦一,《海域から見た歴史―インド洋と地中海を結ぶ交流史》,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
32. 高橋昌明,《平清盛 福原の夢》,東京:講談社,2007年。
33. 森克已,《新訂日宋貿易の研究》,東京:勉誠出版社,2008年。
34. 佐藤信等編,《詳說日本史研究》,東京:山川出版社,2009年。
35. 村井章介等編,《笑雲入明記》,東京:平凡社,2010年。
36. 羽生和子,《江戶時代、漢方薬の歴史》,大阪:清文堂,2010年。
37. 河添房江、皆川雅樹編,《唐物と東アジア--舶載品をめぐる文化交流史》,東京:勉誠出版,2011年。
38. 皆川雅樹,《日本古代王権と唐物交易》,東京:吉川弘文館,2014年。
39. 関幸彦,《武士の原像:都大路の暗殺者たち》,京都:PHP研究所,2014年。
(四)工具書、網路資源、資料庫
1. Weblio辞書:http://www.weblio.jp/content/%E9%BA%9D%E9%A6%99%E7%9A%AE(2017/5/17瀏覽)
2. 東京TOTOトイレ博物館「Webトイレ博物館」 http://www.woodssite.net/remodel/HAKUBUTUKAN.html (2017/5/22瀏覽)
3. 真柳誠,〈中国本草と日本の受容〉, http://square.umin.ac.jp/mayanagi/paper01/honzojuyo.html,
(2017/6/23瀏覽)
4. 日本文学電子図書館:
http://www.j-texts.com/jodai/shoku8.html (2017年6月27日瀏覽)
5. 古事類苑データベース:
http://base1.nijl.ac.jp/~kojiruien/ (2017/7/12瀏覽)
6. 北海道大學北方關係資料總合目錄:
http://www2.lib.hokudai.ac.jp/cgi-bin/hoppodb/record.cgi?id=0D001360000000001 (2017/6/22瀏覽)
7. 國立公文書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pickup/view/detail/detailArchives/0201010000/0000000012/00 (2017/6/22瀏覽)
參、西文書目
(一)期刊論文
1. Peter Borschberg, “The European Musk Trade with Asia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the Heritage Journal, 1:1(2004), pp. 1-12.
(二)近人編纂、論著
1. Donald F Lach,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Bk. 2, Vol. 1:The Century of Discove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2. Anya H. King, Scent from the Garden of Paradise. Musk and the Medieval Islamic World. Indiana: University of Southern Indiana, 2017.
(三)學位論文
1. Anya H. King, “The Musk Trade and the Near East in the Early Medieval Period,” Ph. 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2007)
(四)工具書、網路資源、資料庫
2. Wikimedia Common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antino_planisphere_(1502).jpg#file (2017/6/12瀏覽)
3.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http://www.nla.gov.au/media/mapping-our-world/ (2017/6/12瀏覽)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https://digitalcollections.nypl.org/items/510d47dd-d2e9-a3d9-e040-e00a18064a99 (2017/6/20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