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史料:
1.田健治郎作,吳文星、廣瀨順皓、黃紹恆、鍾淑敏、邱純惠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中)(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6)。
2.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1942-1944年)中譯本》,(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
3.吳密察編譯,《臺灣民報社論》,(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
4.吳文星等編,《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出版社,2003)。
5.林獻堂著,許雪姬、鍾淑敏編,《灌園先生日記(1)~(17):1927-1945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0~2010)。
6.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纂,《吳新榮日記全集:1933-1947》,(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
7.秋濤生,〈體操科教授細目〉,《臺灣教育會雜誌》37號(1905年4月)。
8.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著,許錫慶譯著,《臺灣教育沿革誌(中譯本)》,(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10)。
9.張麗俊作,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1)~(1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0~2004)。
10.林金田發行,許錫慶譯注,《臺灣教育沿革誌【中譯本】》,(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11.黃旺成作,許雪姬編著,《黃旺成先生日記(1)~(16):1912~1929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2008~2016)。
12.新屋公學校編,《新屋公學校沿革誌》,(臺北州,新屋公學校,1910年)。
13.鈴木質,《旗日の話》,(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39)。
14.陳文添、謝鴻嶷、林品桐、洪淵木、王萬龍、周塗金編譯,《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一輯、第五輯、第七輯》,(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5)。
15.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科用書國語讀本1-12卷第一期1901-1903年(明治34-36年)》,(臺北:南天出版社,2003)。
16.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用國語讀本1-12卷第二期1913~1914年(大正2-3年)、第三期1923-1926年(大正12-15年)、第四期1937-1942年(昭和12-17年)》,(臺北:南天出版社,2003)。
17.臺灣總督府,〈國曆頒布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9707,文號14,1896。
18.臺灣總督府,〈曆本漢譯頒布認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34,文號1,1895-11-20。
19.臺灣總督府,〈明治三十二年臺南縣訓令甲第九號國語傳習所小學校公學校祝祭日儀式規程〉,《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389,文號10,1899-3-17。
20.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祝祭日略義》,(臺北: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1899)。
21.臺灣總督府,〈深坑廳訓令第七號公學校祝日儀式規程〉,冊號11170,文號29,1902-1-15。
22.臺灣總督府,《臺灣公學校教科書編簒趣意書》(第一篇),(臺北:臺灣總督府,1914)。
23.臺灣總督府,《公學校修身書卷五卷六編簒趣意書》(第一篇),(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
24.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祝祭日唱歌の解釈》,(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7)。
25.臺北市教育社會課主編,《臺北市小公學校施設要覽》,(臺北,臺北市社會教育課,1928)。
26.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敎化印刷物三十一祝祭日等の解說》(臺北: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1941)。
27.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青史社,復刻本,1982)。
28.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29年乙種永久保存及明治30年永久保存,「國語學校各月報告」。
29.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1年乙種永久保存,「嘉義國語傳習12月報告」。
30.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領臺以後之治安情況〉上卷,《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2冊,(臺北市:南天書局復刻,1973年)
31.濱崎傳藏,〈體操科教程〉,《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41年永久保存。
二、專書:
1. 八束清貫,《祭日祝日講話》,(東京都:內外書籍株式會社,1933)。
2.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出版,1990 )。
3. 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一》,(東京:新泉社,1973)。
4.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3)。
5.朴子公學校日籍教師群著,施嘉明譯,《朴樹之蔭》,(臺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公司, 2007)。
6.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出版社,2009)。
7.呂思勉,《歷史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出版社,1995)。
8.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9.呂紹理,《展示臺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10.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11.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出版,2000)。
12.高橋梵編,《新撰日本年中行事講話》,(東京都:大東出版社,1936)。
13.派翠西亞.鶴見(E.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14.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
15.黑田勇,《ラヅオ体操の誕生》(東京:青弓社,1999年)。
16.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城社,1994)。
17.蔡相煇,《臺灣社會文化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
18.楊鴻烈,《歷史研究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19.薩伊德(Edwards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2000)。
三、期刊論文:
1.王志宇,〈中秋烤肉 —— 論戰後中秋節俗活動的變遷〉,《興大人文學報》第52期,(2014)。
2.西川長夫,〈日本型國民國家の形成─比較史的觀點から〉,收於西川長夫、松宮秀治編,《幕末•明治期の國民國家形成と文化變容》,(東京:新曜社,1995)。
3.成田龍一,〈近代日本の「とき」意識〉,收於佐藤次高、福井憲彥,《ときの地域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99)。
4.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於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建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5.吳奇浩,〈喜新戀舊:從日記材料看日治前期臺灣仕紳之服裝文化〉,《臺灣史研究》19卷3期,(2012)。
6.林玉茹,〈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臺灣史研究》21卷1期,(2014)。
7.周俊宇,〈「一人有慶,兆民賴之」─蔣中正在臺時期的祝壽現象及其領袖形象塑造〉,《臺灣文獻》58卷3期,(2006)。
8.周俊宇,〈戒嚴、解嚴與集體記憶─以戰後臺灣的國定節日為中心〉,《臺灣文獻》58卷4期,(2007)。
9.周俊宇,〈臺灣光復與黨國認同─臺灣光復節之歷史研究(1945-2007)〉,《臺灣風物》58卷4期,(2008)。
10.許佩賢,〈「殖民地少國民」的塑造—戰爭時期的教科書〉,《臺灣風物》46卷1號,(1996)。
11.許佩賢,〈近代學校的創立與地方社會—公學校的經費問題〉,《新竹師院學報》18號,(2004)。
12.許雪姬,〈「臺灣日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2卷1期,(2015)。
13.許雪姬,〈由日記看晚清北臺的社會生活〉,《臺北文獻》直字191期,(2015)。
14.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臺北文獻》直字142期,(2002)。
15.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分析〉,《臺灣史研究》4卷2期,(1999)。
16.謝仕淵,〈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初等教育體操科內容之分析─以兵式體操內容與普通體操的關係為中心〉,《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13卷(2001)。
四、會議論文:
1.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收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2.呂紹理,〈老眼驚看新世界: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張麗俊的生活節奏與休閒娛樂〉,收入陳志聲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文化局出版,2005)。
3.許世融,〈明月幾時有?—日治時期臺灣中秋節的「月見」頻率及相關節慶活動的變遷〉,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編,《大眾史學研討會發表論文集》,2011。
4.許佩賢,〈公學校的教育規範與兒童的「道德意識」─以1920年代後期為中心〉,收入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主編,《日治時期初等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手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出版,2005)。
5.蔡錦堂,〈日本據臺初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之分析〉,收入鄭樑生主編,《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系,1993)。
6. 蔡錦堂,〈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及其影響〉,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主編,《日治時期初等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手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出版,2005)。
7.蔡錦堂,〈教育敕語、御真影與修身教育〉,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8.賴美鈴,〈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唱歌教育─「式日」歌曲與校歌初探〉,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五、學位論文:
1.李佩瑄,〈從《漢文讀本》看日治時期公學校漢文教育的近代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2.岩口敬子,〈國家儀典與國民統合:日治時期臺灣官方節日與儀式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3.金湘斌,〈日治初期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之歷史考察(1895-191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4.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5.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6.溫宗翰,〈臺灣端午節慶典儀式與信仰習俗研究〉,(臺中: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7.趙函潔,〈臺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8.薛佩玉,〈臺灣1950-2004年國定節日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9.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六、資料庫: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埔里影像故事館:http://art.pulinet.com.tw/indexgallery.asp?sid=87&cid=64
宜蘭人文知識數位資料庫館:http://ylhm.e-land.gov.tw/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查詢系統:http://sotokufu.sinica.edu.tw/
臺灣日日新報(中文):http://140.133.3.37/twhannews/user/index.php
臺灣日日新報(日文):http://140.133.3.37/twnews_im/index.html
臺灣日記知識庫: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