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1 19: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信宏
研究生(外文):Hsin-hung Chen
論文名稱:融入地方文化資源於幼兒園主題課程之協同教學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Teaching of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ed into Thematic Curriculum in Preschool
指導教授:林聖曦林聖曦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eng-hsi Lin
口試委員:吳麗媛沈繻淯
口試日期:2017-02-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5
中文關鍵詞:主題課程地方文化資源在地化課程教學策略協同教學
外文關鍵詞:Thematic CurriculumLocal Cultural ResourcesLocalized CurriculumTeaching StrategyCollaborative Teach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6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探究以地方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主題課程的活動歷程,研究者以推行者兼具協同教學者的角色,透過課程行動研究,探討融合地方文化資源於主題課程的教學成效,並深入了解教師的想法、做法及困境,尋求可能的解決之道。研究場域為台南市新化區健康幼兒園(化名),對象是中班一班28位幼兒,兩位班級教師、一位實習教師與協同教師(研究者),資料分析來源為班級教案、教學檔案與省思、及班級課程會議討論紀錄。研究結果如下:
1.教學策略方面:教師以幼兒為本位,不再以講述為先,直接讓幼兒先體驗、探索,再共同彼此分享所看到的人、事、物等生活經驗,提升幼兒學習動機與成效。「體驗-分享-統整-再體驗-再分享-再統整」的模式進行;小組學習,發揮合作與分工的功能。
2.地方文化資源課程方面:教師設法將在地文化資源的精神融入課程當中,共分成「大目降水果餅之旅」與「大目降知性文化之旅」兩主題進行;陪伴幼兒走入社區,關懷社區中的人事物;且和家長建立夥伴關係。
3.教師專業成長方面:每位協同教師皆逐漸認識在地文化資源,發展出文化融入主題的課程能力,教師們協同教學由「主從制」轉「輪流制」,彼此接應和支援,也可以發揮團體合作的功能,共同實踐課程的理念。

The action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n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es into preschool thematic teaching. Through 2 main cultural themes including “the Tour of Da-moo-gian Fruit Cake” and “the Literature Tour of Da-moo-gian”, the teachers are co-teaching in a model of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1 semester.
The research field is in a preschool in Hsin-hua District of Tainan City. Totally are 28 children in the age from 4 to 6 years old in 1 class. The data recourses are children’s interviews, teaching process audios and videos, reflective journals, child and teacher-student dialogue work records, teacher and student work and conservation record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what ar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n localiz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es into preschool thematic teaching? What are the teach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llaborative teachers and how the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 growth?
The conclusion they found are as below:
Children are able to explore before teacher’s literacy, are willing to share after experience in the students’ orient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teaching strategy is to learn in the model of “experience, share, integrate, re-experience, re-share and re-integrate” and to learn in the small groups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eachers grow the ability to guide the curriculum independently and cooperative with others flexibl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誌……………….…………………………………………………………….…iii
目次…………………………………………………………...……....……….…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附錄次………………………………………………………...……....………… 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主題課程 ……………………………………………………………10
第二節 在地化課程 …………………………………………………………19
第三節 協同教學 ……………………………………………………………24

第三章 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3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37
第三節 研究設計………………………………………………………………44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一節 主題課程融入地方文化資源的運作與教學策略 …………………53
第二節 主題課程融入地方文化資源的課程實施之問題發現與解決 ……60
第三節 教師協同教學與專業成長…………………………………………1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6
第二節 建議 …………………………………………………………………159
參考文獻 ……………………………………………………………………161
附錄 ……………………………………………………………………………170

一、中文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惠娟(2009)。幼稚園教師合班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幼稚教育法(2002)。
王均安(2003)。幼兒教育主題式課程之分析研究—以台灣幼稚園實驗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92NTNU0261045。
王真麗(2001)。協同教學知多少。國教天地,146,85-93。
王薇蘋(2010)。幼稚園教師合班教學類型的課堂經驗與幼兒課程經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
朱敬先(2004)。幼兒教育。台北:五南。
江麗莉(1999)。幼稚園搭檔教師合作關係的建立:協同行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8-2413-H-134-011)。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江麗莉(2003)。幼稚園同班搭擋教師間的合作關係。載黃顯華、孔繁盛主編,課程發展五教師專業發展的夥伴協作。香港:中文大學。
江怡閔(1997)。幼稚園方案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政賢(2003)。本位課程向前行。台北:天衛文化。
余安邦、林民程、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郭昭燕、劉台光、周遠祁、趙家誌(2002)。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台北:遠流。
何欣姿(2007a)。乘風破浪昂首迎向未來:漫談教是兩位幼教師的合作教學。課程與教學,24(3),43-48。
何欣姿(2007b)。公立幼稚園教師在合作教學上之問題及其影響因素。致遠管理學院學報,2,29-56。
何欣姿(2007c)。私立托兒所教保人員初次合作教學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行政院 戶政司人口資料庫(2016)。台灣地區小學學生數年度統計表。 http://www.ris.gov.tw/346。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班論文,台北。
李新民(1999)。統整課程簡介。教育研究,7,83-99。
李如蓁(2008)。幼稚園搭檔教師合作互動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增訂三版)。台北:巨流。
李昭瑩(2003)。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翠夏(2001)。幼稚園的合作教學-以一個班級為例。台南師範壆院學報,34,475-492。
吳采燕(2005)。托兒所啟動本位課程改革之行動研究—一個所長的築夢記。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麗琴(2009)。陽明山竹子湖社區探遊體驗活動融入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瑩華(2000)。方案式課程與教學。載於簡楚瑛(編),幼教課程模式(頁333-378)。台北:心理。
吳麗雪(2008)。幼稚園發展主題課程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教育保育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惠玲(2010)。啟動幼稚園本位課程之研究-以「與老樹對話」主題教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錦雲(2006)。幼稚園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民程、余安邦(2005)。「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載於余安邦(編),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當學校課程與在地文化相遇。台北:遠流。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理念與運作。載於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頁73-89)。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出版。
林聖曦(2002)。戶外遊戲場設計和幼兒體能及遊戲互動之相關研究。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9-2413-H-024-024)。台南:台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
周淑惠(2006)。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探索取向之主題課程。台北:心理。
洪蘭(2013)。創造力與觀察力。國立中央大學,台北。
洪麗嬌(2010)。輔導一位幼稚園教師進行主題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高新建(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88,15-23。
高博銓(2003)。協同教學的理念與實施。中等教育,54,124-139。
高怡婷(2006)。「1+1>2」-談幼稚園教師間的協同教學。南投文教,24,102-104。
徐淳怡(2009)。台中縣市幼稚園之社區互動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昆輝(1972)。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雯琳(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玉娟、杜華綠(2004)。協同教學之探究。國教世紀,211,13-26
黃永和、莊淑勤(2004)。「協同教學」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17,64-77。
張效美(2010)。幼稚園教師運用社區與家長資元進行主題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張琴英(2005)。幼稚園帶班教師英語協同教學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花蓮。
張瑋玲(2009)。主題課程中之協同教學探究-以台中縣太陽國小附幼圓圓班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台中。
張德永(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頁165-196)。台北:師大書苑。
游宗穎(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程景琳(2008)。發展心理學理論。台北:學富
莊淑玲(2004)。幼稚園教師面對合班搭檔衝突之詮釋、因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廖鳳瑞(1998)。開放式教育在台灣幼稚園的幾種風貌。載於嘉義師範學院舉辦之「1998國際幼兒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嘉義。
劉詩燕(2008)。幼稚園教師實施社區資源融入教學之經驗—以彰化縣五位公立幼稚園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燕雯(2005)。社區資源融入幼稚園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明芳(2004)。兩位幼稚園教師在主題教學中的實務知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嘉義。
劉怡秀(2009)。公民行動取向防災教育課程方案之實施成效--以「與颱風共舞」全球關課程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雅芬(1997)。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勤、謝明昆、薛婷芳、林佳慧、謝瑩慧、魏美慧(2010)。幼兒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華都。
陳淑琴(2007)。幼稚園課程轉型輔導策略探討:一個長期輔導的案例。載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主編,2007全國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7-94)。新竹:國力新竹教育大學。
陳淑琦(1994)。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心理。
陳美君(2008)。台北市幼稚園教育人員運用社區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惠邦(2003)。行動研究在台灣教育場域中的發展與反思。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教育研究方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載於會議手冊頁228-24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浙雲、余安邦(2003)。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教育研究資訊,10(3),29-48。
陳浙雲、余安邦(2005)。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載於余安邦(編),社區有教室的批判實踐:當學校課程與在地文化相遇(頁23-36)。台北:遠流
陳浙雲(2003b)。從課程出發:學校社區化的再思考。北縣教育,44,14-21。
陳鳳珠(2005)。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雅美(2001)。兩位教師的搭檔。幼教資訊,122,34-36。
沈羿成(2009)。教學案例討論提升教師教學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
錢富美(2002)。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具備之專業知能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賴彥伶(2008)。花蓮縣幼稚園教師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
潘世尊(2004)。教育行動研究的困境與挑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0,119-147。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台北:元照。
盧美貴(2004)。幼稚園本位課程發展研究-幼兒基本能力與學力指標轉化。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133-015)
盧美貴(2005)。幼稚園所課程地圖理論與實務。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94年度研習手冊。嘉大附幼,2005年8月3-5日。
隋夢真(2002)。論協同教學之優缺點。國教之友,54(1),75-81
謝雅玲(2004)。幼兒園合班教師的互動關係』以兩個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
謝明昆(2005)。幼稚園融合主題開放式教學與單元主題齊一是教學在幼兒情意發展之影響比較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7,57-99。
謝妃涵(2012)。社區融入幼稚園主題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
蔡清田(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五南。
蔡美華 譯(2008)。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台北:學富。
簡淑真(1998)。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3),61-80。
簡楚瑛(2005)。幼兒教育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與實務。台北:心理。
簡佳雯(2002)。國民小學班群式合作教學之探討-以東部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屏東。
鄭玉卿(2002)。協同教學的理念與教師專業文化的建立。現代教育論壇,6,518-521
鄭韻秋(2010)。社區觀光資源與幼稚園鄉土教學:連江縣幼稚園鄉土教學。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博真(2002)。協同教學:基本概念、實務和研究。高雄:復文。
鄭琦炎(2007)。托兒所協同合作教學模式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中。
二、英文
Ann S. Epstein(2011). The Intentional Teacher(4 th): Choosing the best strategies for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
Buckley, F.J.(2000). Team teaching: What, why and how? Californial: Sage Cohen, S. G. and Bailey, D.E. (1997), What makes teams work: Group effectiveness research from the shop floor to the executive suite. Journal of Management,23(3), 239-290.
Bagin, D., Gallagher, D. R., & Moore, E. H. (2008).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9 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uckley, F.J.(2003)。協同教學(吳麗君、鍾聖校、原瑞玲、周思伶、曹致強、高志方、江雅琪譯)。台北:揚智。(原著出版於2000)
Banks, J. A.,& Banks, C. A. M. (Eds.)(2007).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6 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onfenbenner, U.(1989).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6, 187-249.
Barraza, L.(2001).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exican schools: The primary level.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3), 31-36.
Couchenour, D., & Chrisman, K. (2008). Families,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Together for young children(3 rd ed.). NY: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Cohen J. (1990). Things I have learned (so far).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12), 1304-1312.
Dewey, J. (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riend, M.(2008).Co-teaching:a simple solution that isn’t simple after all. Journal of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2(2), 9-19.
Gilliard, J. L., & Moore, R. A. (2007). An investigation of how culture shapes curriculum in early care and eduation programs on a native American Indian reserv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4(4), 251-258.
Henson, K. T. (2006). Curriculum planning: Integrating multiculturalism, constructivism, and education reform(3rd ed.) Long Grove: Waveland Press.
Hourcade & Bauwens(2001). Cooperative teaching: The renewal of teachers. Clearing House, 74(5), 242-247.
Kilpatrick, W. Heard (1918). The Project Method: The Use of the Purposeful Act in the Educative Proces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Katz, L. G. (1972).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73(1), 50-54.
Katz, L., & Chard, S. (1989). 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 Norwood, NJ: Ablex.
Kumler, M. L.(2011). Students of action?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secondary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 students’ action repertories in a land use context.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2(1), 14-29.
OECD.(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OECD.
Sabar, N.(199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t school level. In J. Husen & T.N.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2nd ed).Oxford: Pergamon.
Sims, E. (2008). Sharing command of the co-teaching ship:How to play Nicely with others. English Journal, 97(5),58-63.
Santrock, W. J. (201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 th).N.Y. : McGraw-Hill.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West-Burnham, J., Farrar, M., & Otero, G. (2007). School and communities: Working together to transform children’s lives. London: Network Continuum.
Wortham(1996). School-bsaed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A personal viewpoint. Curriculum Perspectives, 2(1), 47-52.
Walsh, J. M. & Jones, B(2004). New models of Cooperative teahing.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m. 36(5),14-2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