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嘉陵(2006)。國小場域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方力行(2000)。海洋性格的文化 海洋內涵的教育。研考雙月刊,24(6),37-39。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模式。臺北市: 高等教育。
史希慧(2010)。國小海洋教育融入式教學之研究~以一年級情意教學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朱仲謀(譯)(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原作者:McNiff J. & Whitehead J.)。臺北市:五南。
朱啟華(2005)。從社會演變論德國批判教育學的興起及再發展-以其對權威問題之探討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26。朱慶雄(2010)。結合數位學習與桌上遊戲對國小海洋教育學習興趣影響之研究 -以天才小釣手之開發與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行政院(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
余民寧(201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余豪傑(2016)。由批判理論觀點論教育理論與實踐之關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 245-261。宋明娟(2007)。重看Ralph Tyler的課程思想。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83-112。呂姿瑩(2015)。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海洋教育內容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李奉儒(2000)。批判理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李鴻亮、王前龍、范信賢(2001)。我國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現況之調查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2),47-68。李坤崇(2007)。中小學海洋教育能力指標之建置。教育研究月刊,162,97-113。
李秋蜚(2010)。海洋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以竹興國小探索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國仁(2011)。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海洋教育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李俊毅(2014)。國小高年級實施海洋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吳怡靚(2010)。海洋教育融入學校本位課程案例分析-以台南市西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吳靖國、李秀卿(2005)。國民小學海洋教育之教科書版本比較—以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例。海洋文化學刊,1,201-236 。吳靖國(2008)。五種海洋教育的教學模式。載於國主臺灣海洋大學(主編),「促進校園海洋意識」工作坊手冊(頁7-10)。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吳靖國(2009a)。中小學海洋教育課程綱要之評析─學習主體的取向。載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主編),2009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社會變遷中的教育發展論文集。374-387。
吳靖國(2009b)。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吳靖國(2014)。海洋教育體系建制-國民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面向。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編),「第三屆海洋與臺灣研討會」論文集(440-451)。臺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吳靖國、許育彰、張正杰(2014)。十二年國教海洋能源模組化特色課程研發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115,47-76。邱文彥(2003)。海岸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David, C. E. & Dennis, H. Y.著。環境教育課程規劃(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臺北市:五南。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 1-25。林麗惠(2003)。建構主義教學觀之剖析與應用。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 1-27。
林佩璇(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探討。研習資訊,17,50-62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偉人(1999)。學淺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51(2),3-13。
林筱梅(2007)。國民小學海洋教育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林秋伯(2011) 。品格教育融入繪本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林惠華(2012)。國小中年級海洋保育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林彥旭(2013)。一所眷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林郁晶(2013)。國小五年級學童海洋教育教學活動學習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孟蓉(2014)。學生對學校本位課程學習態度與學校認同感、自我概念及快樂學習的關聯性─以校園迷你馬拉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林建良(2015) 。臺灣臨海與非臨海小學高年級學童海洋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洪國雄(2001)。澎湖海邊常見的生物。澎湖:澎湖縣文化局
胡應銘(1999)。從實務觀點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30-31。柯文麗(2004)。原漢學校本位課程之比較分析-以台灣中部以北地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范雪凌(2000)。海洋環境教育概念階層表之建構及中小學教科書涵括海洋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范熾文(2008)。學校經營與管理:概念、理論與實務 。高雄:麗文。
施昆泓(2012)。合作學習融入體育課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新竹縣100學年度專題研究。
高新建(1999)。外國推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教師天地,103,13- 17。馬英豪(2011)。海洋教育融入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梁福鎮(2004)。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許有鐘(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許慧文(2005)。「海洋教育」從心開始。教與愛,80,57-58。
許籐繼(2011)。國民小學教師海洋教育能力指標及權重體系建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61-90。莊勝義(2007)。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22,33。
莊明貞(2001)。當前臺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學報,14,141-162。
莊明貞(2012)。課程改革:理念、趨勢與議題。臺北市:心理。
教育部(2004)。教育部未來四年施政主軸行動方案表。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編印,台北,23。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手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署。台北市,5。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海洋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23-47。台北:揚智。
張嘉育(1999)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院。
張素紋(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張添洲(2005) 。學校本位課程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春興(2013)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東華。
張芬芬、張嘉育(2015)。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課程」規劃芻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3,26-33。陳仁和(1998) 。澎湖植物快覽手冊。澎湖縣:澎湖縣竹灣國小。
陳義勳(2000) 。探討使用建構主義教學在教學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1,347-356。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10-18。台北:教育部。
陳伯璋(2001) 。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9)。當前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與省思—兼論新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頁1-15。陳金春(2001) 。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陳麗莉(2001)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陳勇輝(2007)。讓孩子知道海的美麗!--臺灣海洋教育 向前走!。海洋高雄,14,6-21。陳銘賢(2009)。以STS教學模式提升國小學童海洋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珊瑚教學模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陳慧玲(2009)。國小教師對海洋教育課程理解與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陳雪芳(2012)。屏東縣國小實施海洋教育成效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游振鵬、陳寶山、王逸慧(2011)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停滯原因之探究-以一所得過教學特優獎之國中為例。學校行政,76,129-146。
曾坤輝(2006)。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曾芳蘭(2012)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之研究---以雲林縣經典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曾瑞雯(2012)。運用繪本進行國小二年級海洋教育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單文經(2002a)。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平議。師大學報,47(2),123-142。
單文經(2002b)。課程與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 。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嘉郁(1999)。大高雄地區海洋教育芻議:從環境教育、科學教育及廿一世紀議程談海洋教育的實施。科學教育研究與成長季刊,15, 39-48。
黃志敘(2011)。海洋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實踐。載於林瑞榮(主編),海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35-39。
溫明麗(2007)。後現代對教育專業的衝擊-打造一個既批判又感恩的教育希望。載於黃乃熒(主編),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139-160。
溫廷宇(2011) 。網路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葉昭伶(2001)。尋找台灣另一半的版圖:評海洋教育的可能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葉子超、林宜君(2001)。開放教育:海洋小學之教學評量問題探討。臺灣教育,603,40-50。
楊玉梅(2006)。國民中小學推展海洋教育之內涵與其網際網路資源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楊麗美(2008) 。多元科學閱讀融入海洋教育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海洋生物資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楊鎮宇(2008)。教師工會運動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的體罰論述:從批判教育學觀點的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楊雅婷(2012)。運用影片融入國小五年級海洋教育之教學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趙克中(2005)。台南市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熊慎敦(2004)。基層教師性別意識發展與覺醒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職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廖姿婷(2015)。海洋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領域之學習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潘世尊(2007)。Vygotsky的社會建構主義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載於張斯寧(主編),建構主義取向的幼兒課程與教學-以台中市愛彌兒幼兒園探究課程為例(3-47)。台北:心理。
鄭富仁(201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分析—以一所教學卓越獎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鄭新輝(2010)。國民中小學整合性績效管理系統之建構:整合學校、校長與教師評鑑之概念模式。教育學誌,24,73-112。鄭美珍(2016)。英語繪本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海洋教育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劉長春(2007) 。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海洋教育之滿意度評估-以基隆市正濱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劉美慧(2011)。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教育學門熱門前瞻議題,12
(4) ,56-63。
劉宛甄(2015)。運用海洋教育行動研究促進國小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蔡清田(2000) 。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蔡錦玲(2009)。與海洋共生-海洋教育是人類必經之路。屏縣教育季刊,38,16-21 。蔡馥琦(2013)。海洋教育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蔡宜佳(2014)。雲林縣轉型優質計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研究-以一所郊區小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蔡丁進(2015)。編後語。硓古石季刊,80,124-141。
蔡宗明(2016)。行動學習應用於國小學校本位課程之學習成效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駱盈伶(譯)(2009)。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臺北:韋伯文化。
薛梨真(2005)。國小教師課程統整實施成效之評估。課程與教學季刊,3(1),39-58。
謝譯瑩(2005)。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下之統整課程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顏玉露(2013)。提鰓記。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
羅綸新、林先釧、李秀卿(2005) 。建構具海洋特色之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海洋文化學刊,1,181-200 。羅綸新、楊玉梅(2007)。國民中小學推展海洋教育之內涵與其網站之分析。教學科技與媒體,82,83-100。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高等教育。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蘇麗芳(2012)。海洋教育融入國小四年級國語文閱讀教學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二、外文部分
Doll, W. E, Jr. (1993).A post 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eachers College Press .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dy,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Giroux, Henry A.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Oxford: Westview.
Picker, L. (1980). What is marine education? Science and Children, 18(2),10-11.
Sabar, N. (199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t school level, In J. Husen & T. N.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2nd ed), Oxford: Pergamon.
Stepath, C. M. (2006), Coral reefs as sites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earning with Australian students-Foundational study, (ERIC NO. ED491658).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