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方彥欽 ( 2006 ) 。企業人力資本累積與組織創新績效之關聯。國立中央
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王姿潔 ( 2007 ) 。建構以職能為基礎之工程專業人員評選模式-以C公
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王毓瑞 ( 2010 ) 。導師制度之運用與企業人才之培訓─以台電公司新進
人員培訓實務為例。台灣教育,662。2016年10月6日,取自http://
lib.ctcn.edu.tw/主題智庫/導師制度相關文獻/導師制度(期刊)/導師制度之運用與企業人才之培訓-以台電公司新進人員培訓實務為例.
Pdf
王鳳奎 ( 2015) 。實施接班人計劃,游於藝電子報。2017年5月,取自
http://epaper.hrd.gov.tw/172/EDM172-0502.htm
李雪莉 ( 2012 )。人力資源的寧靜革命,天下雜誌,272,70-73。
李超(2016,10月20日)。建立人才培養體系,從繪製企業學習地圖開始。2017年6月17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3pb65a.html
王美玲、詹天民、郭怡伶 ( 2012年,12月) 。醫院專業職能模型建構與
應用之探討。載於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辦之「第十屆管理學術研討
會」研討會論文集 ( 頁1-7 ) ,臺中市。
方妙齡 王秉承 ( 2013 ) 。專業人員職能指標之建構基礎,TTQS電子
報。2016年9月,取自http://ttqs.evta.gov.tw/Column_Files/a4301131b
aeb4561a30ce72b8967abf0/業人員職能指標之建構基礎.pdf
林珈琦 ( 1999 ) 。業務人員職能模式之建立以h公司為例。載於中央大
學舉辦之「第九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 」研
討會論文集,桃園縣。
林文政 ( 2001) 。製造業人力資源專業職能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9(4)。2016年10月6日,取自http://cm.nsysu.edu.tw/~mgtreview/Upload/
Journal/51/09045/633500879017968750.pdf林文政 ( 2013 ) 。經理人 月刊,10。2016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 managertoday.com.tw/
林東清(2009)‧知識管理‧台北:智聖。
林廷宜 ( 2013 ) 。專業策展人才養成:以美國藝術育才策略為例。設計
學報,18 (4),32-35。
李隆盛 ( 2014 ) 。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改名和重訂職能模型及其意涵,
飛訊,200,5-8。
李誠 (主編) ( 2012 ) 。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北市:天下文化。
李思恩 ( 2014 ) 。人力資源發展趨勢。2016年11月20日,http://www.
ccunix.ccu.edu.tw/~shlin/HRD/人力資源發展趨勢.pdf。
李右婷,(2008)。運用職能模型和約略集理論於能力發展。東亞論壇季刊,462(7)。
吳梅芬 ( 2007) 。人力資源管理績效指標之研究-組織典範移轉觀點。朝
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嘉駿 ( 2012) 。雙軌訓練旗艦計畫訓練生師徒功能知覺及其影響因素
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88137
65190709981079。
陳嘉彌 ( 1999)。師徒式教育實習理念與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7 ( 6 ),144-169。
陳嘉彌 ( 2011)。大學院校推動職涯師徒制之探析。技術及職業教育學
報,4(1),27-53。
陳珈琦 ( 2003 )。業務人員職能模式之建立-以H公司為例。第九屆企
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國立中央大學。
陳心婷 ( 2009),企業接班人計劃實施現況調查,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
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陳冠宇 ( 2015 )。關鍵人才養成的三大趨勢。TTQS電子報,10。
2015年10月5日,取自http://ttqs.wda.gov.tw/EDocs/2015010.pdf
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 ( 2013 )。參加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
(ATD)2013 年國際年會報告書。台北市:國家文官學院。
張琪玲 ( 2012 )。多層次傳銷組織領導者管理職能之研究。國立中央大
學人力資源管理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04463963。
劉亦倫 ( 2005 )。職能模式在企業中實施之現況調查-長期比較研究。國
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賴春金 ( 2011 )。職能分析的方法與選擇,T&D飛訊,114,1-22。
顏萬軒 ( 2013 )。策略性人力資源發展─從ASTD2013年更新版職能談
起。飛訊,179,7-9。
游怡君。360度評量成功因素對受評者自我發展意圖之影響。載於國立
中央大學舉辦之「多重來源績效評量」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溫廷宇 ( 2011 )。網路學習之自我效能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04357560。
鄭曉明 ( 2011 )。人力資源管理導論。北京市:機械工業出版社。
葉譯元 ( 2010 )。職能模型在企業中實施概況之追蹤性調查。載於國立
中央大學舉辦之「第十六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研討會論文集(4),桃園縣。
陳玟曄 ( 2006 )。職業訓練師資的職能內涵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
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03014874。
鄭素鈴,2005。半導體產業薪資專業人員職能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
力資源管理所,未出版,桃園縣。
嚴國慶、王淑卿、彭金山、王順生 ( 2013)。記帳士從業人員職能模型之
研究--以中部地區會計事務所為例。載於朝陽科技大學舉辦之「2013年資訊科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4),台中市。
蔡璧煌 ( 2013 )。高階文官法展性訓練人格測驗與職能評鑑相關性分
析。T&D飛訊,179,1-22。
廖聯僖 ( 2007 ) 。連鎖店之店經理管理才能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以
壓力因應為中介變數。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03619757。
羅啟誠 ( 2014 ) 。積木模型職能分析之研究─以台灣飛行員為例。碩博
士論文網,004722329。
黃素芸 ( 2009 ) 。職能運用於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之實務探討。碩博士論文網,003933721。陳怜秀、王喬安 ( 2015 ) 。職能模式建立-以Oracle+ERP工程師為例。2016年10月6日,取自http://ir.lib.cyut.edu.tw:8080/handle/310901800/23306
強曉霖 (2000)。企業轉型人力資源部門所扮演的角色─以KC公司為
例。2017年6月19日,取自http://cm.nsysu.edu.tw/~hrm
/projects/pdf/project8-3-2(9937).pdf
強曉霖 ( 2016 )。你願意當我的Mentor嗎。2017年6月19日,取自
https://plus.104.com.tw/activity/a93c1c1f-fc95-4381-9d06-e993a6fd2b54
劉奕宏 ( 2014 )。職能模型應用於政府組織之芻議-公共管理技術與公
共行政理論與概念的觀點,人事月刊,56 ( 10)。2016年10月6日, 取自http://www.lawbank.com.tw/treatise/pl_article.aspx?AID=
P000222255
丘周剛、田靜婷、羅潔伶、高文彬、徐克成 ( 2014 )。現代人力資源管
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新文京出版社。
外文部分
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 (ATD). (2014). The ATD competency model.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td.org/Certification/Com- petency-Model
Lucia, A. D. and Lepsinger, R. (1999),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petency Mode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cClelland, D.C. (1973).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24.
Millard, J. (2013, March 27). Competency Model. Retrieved from https://uncch.pure.elsevier.com/en/publications/partnering-to-meet-training-needs-a-communicable-disease-continui
Mansfield, R. S. (2005). Practical questions in building competency models. workite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lexonis.com/resources/practical%20questions%20building %20models.pdf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Walker, J. W. 1992.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New York:
McGraw Hill, Inc.Campion, M. A., Cheraskin, L., & Stevens, M. J. (1994).Career-related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job ro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6), 1518-1542.doi:10.2307/25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