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熙、李睿哲(2013)。大學生樂手之認真性休閒與心流經驗關係之探討。運動與遊憩研究,8(2),142-160。方淑儀(2015)。教師教學過程中心流體驗之研究發現。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 展期刊,8(2),41-68。
王曼蓉(2015)。國中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心流體驗之相關研究-以表演藝術課程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王陳雪霞(2009)。深度休閒文化志工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縣。王雅各等著(1996)。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王新閔(2008)。大學生海外教育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慈濟大學2006年海 外志工服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何亞竹(2012)。大學國際志工服務隊團隊發展之研究-以北區三個教育服務國際志工服務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秀媛、高熏芳(2004)。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綱要設計之研究。臺中師 院學報,18(1),1-27。
吳思慧(2008)。漫畫迷閱讀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吳靜宜(2014)。夏天去蘭嶼當老師:探討課輔志工旅遊者的動機和體驗(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李欣樺(2009)。再見家鄉‧再建家鄉—跨文化背景學生自組自籌團隊參與國際 服務之學習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哲明(2008)。學習風格與神馳經驗對國小學童數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章賜(2008)。志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 會大專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李澎蓉(2015)。跨越國界:志工海外服務經驗與轉化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沈潔姮(2007)。休閒涉入、心流經驗與依戀之研究-以墾丁春天吶喊音樂祭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學院,高雄市。周珮祺(2009)。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以「印度垂死之家」臺灣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林利俐(2002)。家長參與學校義工組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偉文(2006)。樂在其中的創意教師: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福樂經驗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2),111-128。
林淑芬(2003)。女性保健志工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神馳經驗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市。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台北:五南。
林義涵(2013)。國中資優學生數學學習心流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林鎮鑑(2012)。風帆運動參與者認真休閒對遊憩精熟度與流暢體驗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洪玉雪(2008)。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服務經驗探討-以輔大2007 年菲律賓海外服務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洪家祐(2008)。遊戲情境中之自我效能與自我調節對心流經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洪敏貴(2015)。大學生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助人行為及動機調節歷程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洪貴蘭(2014)。我國大專校院青年國際志工之人格特質、動機與自我期許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縣。苗桂容(2009)。國小舞蹈班學生即興創作心流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范智明(2009)。自行車運動觀光參與者之社會資本、深度休閒及心流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唐乾玲(2014)。路跑愛好者休閒內在動機與心流體驗之關係-比較心流構面與路徑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翁千惠(2009)。高雄區慈濟志工參與動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高如玉(2011)。國際志工團隊及泰北僑校間建構夥伴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竟峰(2003)。流暢經驗與飛鏢投擲運動表現及腦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高熏芳、林盈助與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張方馨(2008)。翻譯過程「心流經驗」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張可婷(譯)(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原作者:Hennie Boeije)。新北市:韋伯。
張利安、賴樹盛(2007)。臺灣青年走向海外服務專業之路-以泰緬邊境資訊志工團為例。取自http://tw.sogiworld.com/gyds/articles/6102151。
張定綺(1998)。快樂,從心開始。台北市:天下。
張維琪(2008)。玩興、心流過程和團體效能對線上遊戲玩家之心流經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張樑治、劉吉川、余嬪(2004)。安養機構老人心流體驗與生活滿意關係之研究。 戶外遊憩研究,17(3),19-36。
張瓊齡(2007年1月4日)。前瞻2007 之國際參與:短期海外志願服務開啟大眾接軌國際永續議題契機【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8398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2)。「台灣小飛俠」中程計畫102至105年度(編號第 1012360522號)。臺北市:教育部。
曹勝雄、孫君儀(2009)。建構地方依附因果關係模式。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55,43-63。
莊雅雯(2004)。活動志願工作者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神馳體驗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郭如汝(2014)。臺南市青年志工認真休閒、參與動機與流暢體驗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郭芊妤(2015)。探究悅趣式反釣魚教材學習者之序列行為模式、心流體驗與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郭智萱(2014)。從實務社群觀點探討青年國際志工 合法周邊參與的學習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郭肇元(2003)。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身心健康之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北市。
郭哲宏(2012)。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對公民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陳心儀(2012)。鼓之撼動~太鼓隊學生流暢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首府大學,台南市。陳巧蓁(2009)。大學校院學生之世界公民觀開展─兩個國際志工服務團隊之緬甸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秀娟(1998)。生命的心流。台北市:天下。
陳和昌(2006)。音樂學習之心流經驗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陳幸梅(2005)。成人參與服務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印度垂死之家台灣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陳明國(2013)。國際志工結合服務學習方案成效之探討以弘光科技大學2012年泰北國際志工隊為例。體驗教育學報,7,37-59。陳玟榆(2008)。影響志願服務者心流體驗與組織承諾因素之探究-以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陳昺菎(2014)。從心流經驗觀點探討國中生如何學習。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69-84。陳惠玲(2004)。彩虹兒童生命教育志工心流體驗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慧玲、廖佳慧(2011)。認真休閒、遊憩專門化與流暢體驗之關係探討-以自行車活動騎乘者為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3(1),29-44。陳慶峰(2002)。從心流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陳韻婷(2010)。青年國際志工基本心理需求滿足與動機調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彭兆琦(2012)。以心流理論探討網路影音廣告效果之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廣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曾文志(2010)。讓心流提升孩子的經驗品質。師友,518,74–79 。
曾騰光(1994)。大學生對志願工作特質的認知和參與意願之研究。東海學報, 35,151-172。鈕文英、吳裕益(2011)。單一個案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洪葉。
黃心佳(2008)。深度休閒者涉入歷之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0(1),25-34。黃孟立(2006)。深度休閒流暢經驗之研究— 以晨泳會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中市。黃昱富(2009)。青年海外服務對國際認知之影響─以轉化學習理論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楊孟麗、謝水南(2015)。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台北市:心理。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楊純青、陳祥(2003)。「神馳理論」之內涵與相關議題之介紹。課程與教學季刊,6(4),151-174。楊智龍(2015)。青年參與海外志工活動後對自我概念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楊雅婷(2015)。大學生參與志願服務後自我概念轉化學習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溫健蠶(1998)。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葉家華(2007)。國小競技體操選手訓練歷程的心流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賈大齡(2010)。在遙遠的國度看到改變的力量:國際志工服務學習團體動力運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劉郁汶(2011)。幼教(保)系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探究—以服務泰北星星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劉凱平(2008)。軟體開發人員工作特性與心流經驗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
潘淑蘭(2005)。志願工作者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之關係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 博物館解說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蔡志賢(2011)。高等教育課外學習核心能力及其評量指標建構研究(未出版博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政宗(2011)。影響志願服務者心流體驗因素之研究-以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為例。朝陽商管評論,10(1),1-19 。鄭家瑜(2012)。銀髮族休閒參與動機、涉入程度對心流體驗與幸福感之影響- 以休閒阻礙為干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蕭美玲(2014)。中高齡婦女參與社區舞蹈運動之休閒效益、心流體驗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賴筱嵐(2007)。園藝活動之心流體驗與效益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台中市。謝欣樺(2011)。大學院校國際志工參與海外服務學習動機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鍾育容(2014)。我們不是異鄉客:非在地人的地方依附與地方認同形塑歷程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簡微臻(2015)。休閒運動參與動機、流暢體驗與幸福感關聯性之研究-以自行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簡鈺青(2008)。大專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以「全球青年服務日」(GYSD)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顏伽如(2003)。認真休閒之參與歷程與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之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魏鈺娟、楊榮俊(2011)。休閒健身運動的流暢經驗與幸福感之探討。屏東教大 體育,14,142-152。
嚴慧珣(2007)。高齡婦女參與志願服務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蘇慧堅、鍾燕宜(2004)。閱讀心流經驗於出版行銷策略之研究。出版與管理研究,1(1),79-132。Ainsworth, M. D. S., & Bowlby, J.(1991). 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4), 333-341.
Astin, A. W.(1996). Involvement in learning revisited: Lessons we have learned.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 123-134.
Basom, M. R., & Frase, L.(2004). Creating optimal work environment: Exploring teacher flow experience. Mentoring and Tutoring Partnership in Learning, 12 (2), 241-258. doi:10.1080/1361126042000239965
Bricker, K. S.,& Kerstetter, D. L.(2000).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 place 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 Leisure Sciences, 22(4), 33-257.
Chisholm, L. A.(2004年4 月)。國際「服務-學習」合作計劃與作法。「第三屆 『服務-學習』研討會」專題研討,輔仁大學。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Eds.).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Cambridge.
Csikszentmihalyi, M. & LeFevre, J. A. (1989).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56 (5) , 815-822.
Csikszentmihalyi, M.(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325-33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sikszentmihalyi, M., & Larson, R. (1987).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75(9) , 526-536.
Dewey, John.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 Macmillan.
Eyler, J. & Giles, D. E. (1999). Where’s the learning in service-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rankl, V.(1963)。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沈錦惠、趙可式,合 譯)。臺北市:光啟。
Freeman, P. A. (1992). The experience of “flow"during challenge education activities for adul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 University Bloomington.
Ghani, J. A.(1995). Flow i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Test of a model. In J. M. Carey(Ed.), Human factor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emerging theoretical bases, 291-311.
Guba, E. G. (1990). The Paradigm Dialog. Newbury Park, Ca : Sage Publications.
Hills, P. , Argyle, M. , (2001). Emotional stability as a major dimension of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1 , 1357–1364.
Ilsley, P.J. (1990). Enhancing the volunteer experi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Jackson, S. A. (1996).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w experience in elite athlet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7(1), 76-90.
Jackson, S. A. , Kimiecik, J. C., Ford, S. K., & Marsh, H. W. (1998).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flow in sport.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 358-378.
Kaufman, S. R. (1994). In-depth interviewing. In J. F. Gubrium, & A. Sankar (Eds.) Qualitative method in aging research. London: Sage.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ough,B.J. (2006). International voluntee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CSD Research Brief 06-11,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assimini, F., Csikszentmihalyi, M. & Carli, M. (1988). The monitoring of optimal experience: A tool for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orders, 175, 545-549.
McBride, A. M., & Sherraden, M. (Eds. ). (2007). Civic service worldwide. New York:M.E. Sharpe.
McEwen, M. K. (1996).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service-learning. In B. Jacoby & Associates, Service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pp. 53-9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Olney, C. & Grande, S. (1995).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Michigan 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2 , 43-53.
Smith , D.H.(1982). Altruism, Volunteers , and volunteerism. In J.D. Harmann(ed.), Volunteerism in the eighties.Lanham (pp.23-44).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Webster, J., Trevino, L. K., & Ryan, L. (1993). The dimensionality and correlates of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9(4), 4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