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方吉正(2003)。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345-402)。臺北: 心理。
方德隆(2005)。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 麗文文化。
方德隆(譯)(2004)。課程基礎理論。台北: 高等教育。
王仁癸(2009)。情境教學在國小英語教學的應用。北縣教育,69,87-91。王文科、王智弘(201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 五南。
王春展(1996)。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71。田舒情(2010)。具情境感知式英語教學環境之規劃-以臺北市某國小英語情境
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向麗珍(2008)。學生對英語村設立的看法及反應-以桃園縣文昌國中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朱則剛(1994)。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2),3-14。吳佩真(2011)。教師與學生對英語村的觀點探究: 以雲林縣東仁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吳怡靜,何琦瑜(2007年6月)。英語力敲開全球化大門。天下雜誌。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9283&page=1
吳明清(1989)。教育研究: 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 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 M. Q. Patton)。台北縣: 桂冠。
吳芝儀(譯)(2001)。資料分析。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 理論與方法(原作者: R. C. Bogdan & S. K. Biklen)(頁219-263)。嘉義市: 濤石文化。
呂美珠(2014)。情境學習與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學習興趣及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李文瑞(2007)。初探台灣英語教育之現況與困境。Languages, Literary Studi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 95-
107。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 U. Flick)。臺北市: 五南。
李維(譯)(2007)。思維與語言(原作者: L. S. Vygotsky)。台北市: 胡桃木文化。
李蕙珊(2012)。彰化縣學童對於利用英語村學習英語的意願探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周中天(審校)(2006)。英語教學新論(原作者: Marianne Celce-Murcia)。台北市: 文鶴。(原著出版年: 2001)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 設計與方法(原作者: R. K. Yin)。臺北市: 五南。(原著出版年: 2003)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原作者: R. K. Yin)。臺北市: 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 1994)
林吟霞、王彥方(2009)。情境學習在課程與教學中的運用。北縣教育,69,69-72。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3),157-164。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 師大書苑。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 麗文文化。
林怡君(2014)。英語村裡的合作學習對台灣六年級學生英語口說能力與學習態度的成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林玲華(2011)。國小學童遊學英語村英語學習環境與英語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以蔡文國際英語村(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林郁琪(2014)。墾丁英語村成效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林師如(2009)。英語情境建置對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成效評估之研究。教育部英語情境建置對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成效評估之研究公務出國報告(編號: C09802076),未出版。
邱貴發(200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臺北市: 師大書苑。
施並宏(2005)。情境教學論在國小作文教學的實踐與省思-以竹北市光明國小三年級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施宛直(2008)。一個創新英語教學方案之個案研究-以桃園國際英語村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洪津嫚(2014)。繪本閱讀結合情境教學法進行造句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孫宜伶(2012)。高雄市岡山區國際英語村之設置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徐新逸(1996)。情境學習在數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13- 22。徐藝華(2002)。教英文,不是教課本-朱惠美教授談小學英語的學習。師友月刊,425,12-14。涂志賢、程一民(2009)。情境學習的理念與實踐。北縣教育,69,46-50。郝龍斌(2010)。郝龍斌2010市政白皮書。取自:
http://www.2010hau.tw/whitepaper.php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 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 麗文文化。
國教院(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英語文(草案)。取自:
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93/pta_10121_3877183_00873.pdf
張怡珍(2014)。彰化縣國小師生對縣內英語村實施現況之看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張武昌(2011)。台灣的英語教育: 現況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129-144。張湘君(2000)。淺談國小英文情境教育。國民教育,41(2),11-17。張靜雲(2012)。國民小學英語村情境建置與學生學習動機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梁宜霖(2013)。故事情境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周長與面積概念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梁雲霞(譯)(2008)。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原作者: J.Goodlad)。台北: 聯經。(國科會經典譯注)。國科會研究成果語文著作專利出版(NSC94-2420-H-133-001)。
郭先德(2015)。資訊科技融入情境教學法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及動機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陳以叡(2011)。小學生眼中的英語課(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陳彥慈(2015)。英語老師對於高雄市英語村之看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陳淳麗(2007)。國小英語師資訓練手冊。台北市: 師德文教。
陳超明(2012)。英語文教育政策與國際競爭力。English Career期刊,27,38-41。
陳須姬(1999)。多元多樣的英語教學法。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頁164-203)。台北: 文鶴。
陳錦芬、張秀穗(2010)。中外籍英語教師協同教學模式之研發-國內外英語學習情境中心建置與實施模式之比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 教育部。
陳靜宜(2009)。「英語村」情境教學課程設計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陳麗華(1997)。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頁151-163)。台北: 師大書苑。
彭蕙君(2008)。桃園縣國際英語村實施意見探究-五年級學生觀點(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覃怡華(2011)。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英語口語能力與英語學習態度之影響-以英語情境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 雙葉書廊。
黃永和(2009)。情境學習與教學研究。臺北市: 編譯館。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 理念與實作。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 五南。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縣: 左岸文化出版。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台北: 冠學。
黃祈穎(2011)。不同學習風格學生在情境教學的學習成就表現-北市某情境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黃郁倫、鍾啓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 佐藤學)。臺北: 親子天下。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 心理。
黃鴻文、武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楊家興(1995)。情境學習理論與超媒體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22,40-48。楊朝祥(2002)。建置學習英語的環境。國家政策論壇,2(6)。萬如珊(2012)。高雄市國小五年級學童參與英語村學習活動對其英語學習經驗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葉修吟(2014)。台灣英語村英語教學師生互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解志強(主譯)(2005)。教室生涯(原作者: P. W. Jackson)。台北市: 文景。
詹餘靜 (1999)。從英語教學法的沿革談有效的國小英語教學。教師之友,40(2),7-23;40(3),46-52。詹餘靜(2000)。國小英語教育發展趨勢及三「教」-教師、教材、與教法-相關問題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203-238。賈馥茗(主編)(1992)。經驗與教育(原作者: J. Dewey)。台北: 五南。
廖婉伶(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滿意度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英語村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廖曉青(2002)。英語教學法。台北: 五南。
廖曉青(2007)。英語教育學。臺北市: 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臺北市: 心理。
蔡清田(2008)。課程學。臺北: 五南。
蔡繼振(2015)。情境教學法提升國小四年級綜合活動課程教學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鄭晉昌(1993)。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觀-認知學徒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1(1),55-66。蕭秀蕾(2014)。新北市國小學童對英語村之意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賴佳岑(2014)。英語學習情境中心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之成效評估(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賴斯漢(2010)。國中生在「英語村」學習動機與語言焦慮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薛繼賢(2010)。桃園縣國小英語教師對英語村之意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謝小芩、范信賢(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127-143)。臺北市: 揚智。
謝采霓(2010)。角色扮演情境教學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鍾邦友(2000)。以情境學習為觀點統整課程設計。北縣教育,30,32-37。顧荃(2014年6月17日)。北市古亭國小 英語中心開幕。大紀元電子報。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6/17/n4180267.htm%E5%8C%97%E5%B8%82%E5%8F%A4%E4%BA%AD%E5%9C%8B%E5%B0%8F--%E8%8B%B1%E8%AA%9E%E4%B8%AD%E5%BF%83%E9%96%8B%E5%B9%95.html
英文部分
Brophy, J. E. (1982). How teacher influence what is taught and learned in classro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1), 1-13.
Brown, J.S., Collins, A. & Duguid, S.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Castillo, R., & Vargas, J. C. (2013). Situated learning for adults acquiring a second language. Latin American Journal of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6(1), 20-36.
Choi, J. I., & Hannafin, M. (1995). 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Roles, struc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3(2), 53-69.
Collins, A., Brown, J.S., & Newman, S.E. (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L. B. Resnick (Ed.), 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s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Glaser (pp.453-49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ullingford, C. (1991). The inner world of the school: Children’s idea about schools. London: Cassell.
Delamont, S., & Hamilton, D. (1984). Revisiting classroom research: A continuing cautionary tale. In M.Hammersley(Ed.), Controversies in classroom research: A
reader (2nd.) (pp.25-43).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Efe, H., Demiröz, H., & Akdemir, S. A. (2011). A situated learning practice for language teaching classes: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with authentic sketches.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8(9), 549-555.
Erickson, F., & Shultz, J. (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W. J. Philip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p. 465-485). New York: Continuum.
Firth, A., & Wagner, J. (2007). O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nd (some)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SLA research.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 757-772.
Gee, J. P. (2004). Situated language and learning: A critique of traditional schooling. London: Routledge.
Jackson, P.W. (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 S. H., Kim, J. W., Lee, J. H., & Liu, X. J. (2005). The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situated environm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uwex.edu/disted/conference/Resource_library/proceedings/05_2001.pdf
Levin, B. (2000). Putting students at the centre of education refor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1(2), 155-172.
Li, L.D. (2011).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to EFL oral communication instruction for pre-intermediate level EFL learners. 醒吾學報,43,115-140。
Lincoln, Y. (1995). In search of student voices. Theory into Practice, 34(3), 88-93.
McLellan, H. (1996). Evaluation in a situ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H. McLellan(Ed.),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pp.101-111).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Morgan-Fleming, B., & Doyle, W. (1997).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s of curriculum ev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5), 499-511.
Nunan, D.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Phelan, P., Davidson, L., & H, Cao. (1992). Speaking up: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school. Phi Delta Kappan, 73(9), 695-704.
Pollard, A., Thiessen, D., & Filer, A. (1997). Children and their curriculum: The perspectives prim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London;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Rogers, C. V., & Medley F. W. (1988). Language with a purpose: Using authentic materials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1(5), 467-478.
Rogers. V. (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70(9), 714-717.
Rogoff. B (1990).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dduck, J., & Flutter, J. (2000). Pupil participation and perspective: Carving a new order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0, 75-89.
Schwab, J. (1973). The practical 3: Translation into curriculum. The School Review, 81(4), 501-522.
Sfard, A. (1998). On two metaphors for learning and the dangers of choosing just on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7(2), 4-13.
Thiessen, D. (2007). Researching student experienc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 evolving field of study. In D. Thiessen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tudent experience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p.1-76). 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Widdowson, H.G. (1990).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M.F. (1993).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situ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1), 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