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專書
吳鼎武・瓦歷斯。《電腦空間與人文論文集》。臺北:田園,1999。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臺北:遠流,2000。
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臺北:藝術家,2003。
國立臺灣美術館。《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4。
雄獅美術 編。《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臺北:雄獅,1999。
葉謹睿。《藝術語言@數位時代》。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3。
葉謹睿。《數位藝術概論》。臺北:藝術家,2005。
歐崇敬。《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臺北:揚智,1998。
二、翻譯專書
J. Culler。《羅蘭・巴特》(Barth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方謙 譯。臺北:桂冠,1994。
三、外文專書
Charles Harrison & Paul Wood. Art in Theory 1900-200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T. Vaughan. Multimedia: Making It Work. New York: McGraw-Hill, 1993.
Walter Benjamin.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Frankfur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63.
四、中文期刊與雜誌
李建緯。〈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暨大電子雜誌》,No. 40(2006)。
林珮淳、范銀霞。〈從數位藝術探討互動觀念媒介與美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No. 74(2003)。張晴文。〈商品與藝術品的模糊分際—王俊傑作品中的時代氛圍〉。《現代美術雙月刊》,No. 93(2000)。張恬君。〈數位時代遊戲美學之教育意義〉。《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No. 5(2004)。
葉郁田。〈關於「數位藝術」〉。《藝術觀點》,No. 5(2000)。蔡喬安 摘要整理。〈臺灣數位e直走〉。《新潮藝術》,No. 25(2000)。
XFUNS。〈Golan Levin極致聲光表演〉。《XFUNS》,No. 13(2004)。
五、學術論文
邱文蕾。〈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研究: 以臺北九份與上海田子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葉自強。〈音樂聆聽的認知與理解:美學與認知心理學取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3。簡雅雯。〈數位藝術基礎理論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2003。 六、網路資訊
林書民。〈快感(聯合新聞網數位文化誌《快感:奧地利電子藝術專題》)〉。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1&f_SUB_ID=8&f_ART_ID=14301 2005;摘錄於1 November 2015。
陳俊明。〈論跨領域藝術的未來性—動態的觀念意識形態〉。
http://www.sd.ksut.edu.tw/img/talk/50.pdf ;摘錄於6 December 2015。
陳怡樺、黃建邦、吳麗娟、劉建毅。〈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9/29-26.htm 2005;摘錄於4 December 2015。
彭俊軍。〈偶發藝術和行為藝術〉。http://hk.cl2000.com/?/history/beida/05.shtml ;摘錄於5 December 2015。
數位藝術實驗室。〈創造的虛擬〉。http://ma.ntua.edu.tw/dalab/web/Virtual_Creation.htm ;摘錄於5 December 2015。
Roy Ascott。〈關於新媒體藝術〉。http://arts.tom.com/zhuanti/1112_04 ;摘錄於5 December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