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方嘉麟、樓永堅審定,企業併購個案研究。 ※方嘉麟、樓永堅、林進富審定,企業併購個案研究(二)。 ※柯芳枝,公司法論,增訂六版。 ※柯芳枝,公司法論(上),2010年修訂七版 ※柯芳枝,公司法論(上),三民出版,2012年2月修訂八版一刷 ※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修訂7版 ※王文宇,公司法論,200年9月四版一刷,元照出版。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2008年9月增訂4版。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出版,2012年9月增訂八版 ※劉連煜,讓與主要部分營業或財產之判斷基準,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 (三),2002年5月初版,元照出版。 ※劉連煜「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2006年4月初版,元照出版 ※賴英照,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2011年2月再版二刷,自版。 ※劉連煜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 ※王泰銓,王志誠修訂,公司法新論,三民出版,2010年3月修訂5版二刷。 ※邱聯恭,程序保障之機能─基於民事事件類型審理必要論及程序法理交錯適用肯定論之觀點,程序機能論,三民出版,1996年。 ※沈冠伶著,多數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 ※陳春山著,企業併購及控股公司法實務問題。 ※林進富、蘇聰儒、莊國偉、金文悅合著,公司併購法律實戰守則。 ※黃亞鈞、朱協編著,許保忠校訂,資產重組與併購。 ※方嘉麟著,公司兼併與集團企業。 ※陳志龍主編,金控公司與併購。 ※葉大殷、陳錦隆、李貞儀、賴中強、江如蓉、黃馨慧合著,公司經營權爭奪與假處分。 ※馮震宇著,公司證券重要爭議問題研究。 ※廖大穎著,證券市場與股份制度論。 ※羅美棋著,實用公司法兼論境外公司與OBU之運用。 ※黃銘傑著,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 ※動產暨有價證券鑑價編撰委員會編著,動產暨有價證券鑑價。 ※張世宗著,基礎資產鑑價理論與實務入門。 ※伍忠賢著,公司鑑價。 ※伍忠賢著,企業併購:理論與實務4/E。 ※卞耀武主編,當代外國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羅伯特•C•克拉克著,公司法則,胡平等譯,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吳建斌著,現代日本商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秦中甫,楊錄強著,資產評估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哲松(韓)著,吳日煥譯:南韓公司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吳斌、劉惠明、李濤著,日本公司法典第三版,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蔣大興著,公司法的展開與評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二)論文: ※林映余,比較中美法制下股份轉換之異議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高肇佑,異議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與價格裁定程序新思維,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孫雅萍,東吳異議股東收買請求權之比較-以異議股東資格認定為中心,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邱淑卿著,從現金逐出合併論我國股份收買請求權之規範,台北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 ※洪培睿,異議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許秋嬋,公司控制權交易價值之研究─兼論控制權移轉時對股東權益之保護,國立臺北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8年。 ※盧曉彥,美國母子公司合併子公司少數股東保護之研究一兼評臺灣實務案例與相關規範設計之缺憾,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毛鵬程,異議股東股份回購請求權及其司法救濟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尚晨光,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壓制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樸正鉉,日韓股份回購請求權比較研究,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王敏金,我國有限責任公司異議股東回購請求權問題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三)報章期刊: ※工商時報,2017年01月18日,魏喬怡、彭禎伶報導。 ※今周刊第747期,2011年4月,劉俞青、林宏文、賴筱凡報導。 ※蔡英欣著,全國律師第18卷第2期,股份收買請求權制度之檢討,2014年2月 ※游啟璋著,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股份收買請求權的股東退場與監控機制,2006年1月。 ※游啟璋著,政大法學評論第136期,現金逐出合併時少數股東的股份收買請求權,2014年3月。 ※游瑞德著,企業併購法實務及修正草案研習,律師在職進修系列課程(五九○),2014年3月8日 ※王文宇著,月旦法學雜誌第68期,我國公司法併購法制之檢討與建議一兼論金融機構合併法,2001年1月。 ※陳彥良著,全國律師第18卷第2期,企業併購法之再建構一探討二一三年行政院版企業併購法修法草案,2014年2月。 ※杜怡靜著,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企業組織再造與公司分割制度一以日本公司分割制度之研究為中心,2002年2月。 ※劉連煜著,月旦法學教室第65期,股份收買請求權與控制權溢價,2008年3月。 ※劉連煜,集保月刊第127期,現金合併對股東權益保障之研討(上)。 ※劉連煜著,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2006年1月。 ※蔣雲蔚著,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美國法上的異議股東股份請求權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2008年10月。 ※柯菊著,法令月刊,第28卷第5期,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1977年5月。 ※柯菊著,法令月刊第28卷第6期,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續),1977年6月。 ※許美麗著,全國律師第8卷第11期,股份收買請求權實務問題之研究,2004年11月 ※蘇聰儒著,全國律師第4卷第7期,論股份收買請求權,2000年7月。 ※姜世明著,臺灣法學雜誌第134期,非訟程序之基本原則,2009年8月 ※林國全著,月旦法學雜誌第52期反對合併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1999年8月。 ※朱晶晶著,企業價值評估的市場法和收益法比較,審計與理財,2008年11月。
(四)其他資料: ※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網址: http//www.mapect.com/others/kkr.html,敖睿收購國巨專刊。 ※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2013年11月行政院版本。
二、英文部份: ※Adolph A. Berle, Jr., Control in Corporate Law, 58 Colum. L. Rev. 1212, (1958). ※Barry. M. Wertheimer:“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 and How Court Determine Fair Value”, Duke law journal,Feb(1998). ※Benjamin Hermalin & Alan Schwartz, Buyout in Large Companies, 25 J. Leg. Stud. 351, 370(1996) ※Basic Inc. v. Levinson, 485 U.S. 224, (U.S. 1988) ※Cavalier Oil Corp. v. Harnett, 564 A.2d 1137(Del.1989); Accord Paskill Corp. v. Alcoma Corp., 747 A.2d 549 (Del. 2000). ※ChristianAt, Sylvain Béal, Pierre-Henri Morand. Freezeout, compensationrules,andvotingequilibria. International Reviewof Lawand Economics,2015,41 ※Emerald Partnet v. Berlin, 787 A. 2d 85 (Del. 2001) ※Einer Elhauge, The Triggering Function of sale of Control Doctrine, 59 U. Chi. L. Rev. 1465, p1482 (1992) ※Hyeok-Joon Rho, New Squeeze-Out Devices as a part of Corporate Law Reform in Korea: What Type of Device is Required for a Developing Economy, 29 B. U. Int’L Rev. 41, pp.60-62(2011). ※Hyeok-Joon Rho, supra note 176 ※PG Mahoney,M Weinstein. 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merger premiums[J].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 1999 ※Urs peyer,Theo Vermaelen. The Nature and Persistence of Buyback Anomalie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 ※Michael R. Schwenk, “Valuation Problems in the Appraisal Remedy”, 16 Cardozo L. Rev. 649, pp. 659-662 (1994). ※Stanley Foster Reed, Alexandra Lajoux, H. Peter Nesvold, The Art of M&A: A Merger Acquisition Buyout Guide, (4th ed. 2007). ※Weinberger v. UOP, Inc. 45 A.2d 701 (Del. 1983). ※Rabkin v. Philip A. Hunt Chemical Corp., 498 A.2d 1099 (Del.1985);Cede & Co. v. Technicolor, Inc., 542 A.2d 1182 (Del. 1988) ※Rapid-American Corp. v. Harris, 603 A. 2d 796 (Del. 1992);M.G. Bancorporation, Inc., 737 A. 2d513 (Del. 1999). ※Robert B. Thompson, Exit, Liquidity, and Majority Rule: Appraisal Role in Corporate Law, 84 Geo. L.J.1, (1995). ※Ronald J. Gilson & Jeffrey N. Gordon,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152 U. Pa. L. Rev. 785, pp.793-796, (2003). ※Michelle M. Pepin, Note: Exclusivity of Appraisal-The Possibility of Extinguishing Shareholder Claim, 42 Case W. Res. 955, pp.961-963 (1992). ※Michael R. Schwenk, “Valuation Problems in the Appraisal Remedy”, 16 Cardozo L. Rev. 649. ※Mary Siegel, Back to the Future, Appraisal Righ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32 Harv. J. on Legis. 79(1995). ※Melvin A. Eisenberg. The Conception that the Corporation is a Nexus of Contracts, and the D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1999,10(7):151 ※Union Illinois 1995 Inv. Ltd. Partnership v. Union Financial Group, Ltd., 847 A.2d 340 (Del. 2004). ※Te-Fang Chu, Modernizing the Dissenting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ight in Taiwan, 中原財經法學第 10 期,2003 年 6 月 ※Peter V. Letsou, supra note 38, pp. 1137-1140 (1998). ※德拉瓦州公司法第 262 條(h)項。 ※John C. Coffee, Jr., Transfers of Control and The quest for Efficiency: Can Delaware Law Encourage Efficient Transactions While Chilling Inefficient Ones, 21 Del. J. Corp. L. 359, pp.416-417(1996). ※Einer Elhauge, The Triggering Function of sale of Control Doctrine, 59 U. Chi. L. Rev. 1465, p1482 (1992). ※Yedidia Z. Stern, The Private Sale of Corporate Control: A Myth Dethroned, 25 J. Corp. L. 511, pp.515-529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