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20: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梁如維
研究生(外文):LIANG, JU-WEI
論文名稱:籃球夢四部曲–自我敘說籃球專長生的教師路
論文名稱(外文):Trilogy of My Basketball Dream-Becoming a Teacherfrom a Basketball Expertise' Self-narration
指導教授:胡天玫胡天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 TIEN-MEI
口試委員:呂碧琴石明宗
口試委員(外文):LU, PI-CHINGSHIN, MING-ZONG
口試日期:2017-06-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自我敘說運動經驗教師甄選HBL
外文關鍵詞:self-narrativesport experienceteacher examination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4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還記得小時候因為灌籃高手這部漫畫,開啟了籃球生涯,曾經我也懷抱著夢想,期許有朝一日可當上職業球員,或是披上國家隊戰袍,也曾經一度放棄最愛的籃球,開始覺得打籃球越來越不快樂,生活頓時失去了重心,最後因緣際會又重新踏上了球場,重拾籃球的樂趣,踏上了HBL的舞臺,但又因嚴重受傷暫離籃球,經歷漫長復健再度回到籃球。
本研究以自我敘說的方式,闡述研究者作為一位考上籃球專長的體育教師,本身近二十年籃球運動生涯的故事,本研究以自身籃球運動經驗的意義為主軸,並輔以教師甄試歷程。故事分為四個部分,築夢眼:建築籃球夢的我;難夢眼:掉入困境的我;噩夢眼:不願再回憶的我;圓夢眼:考上教師後的我。
研究結果發現:一、研究者在籃球運動員這條路上遇到許多未知的狀況,堅持下去不輕言放棄,把各種辛苦與痛苦當成挑戰,過去總是認為輸球或是未達到設定目標就是失敗,只專注於結果,一心只想贏,只想藉由成績證明自己,甚至下次對到同樣對手,內心會出現復仇心態,但卻忽略了在過程內享受到的快樂與在過程中所獲得的能量,獲得以下信念:盡力去做不留遺憾、從不輕易放棄、專注力、全力以赴、堅持到底,也在面對到教甄困境,可以迎刃而解,不輕易被擊敗。二、跨越教甄高牆,主要有以下建議(一)從做中學:不要怕辛苦,累積各種不同經驗。(二)失敗為成功之母:學習面對失敗,修正缺點繼續向前看。(三)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平時就該累積能量,每次機會都勇於嘗試,最怕就是連試的機會都不願意給自己。

Inspired by the renowned comic book, Slam Dunk, from my childhood, I started to pursue the career of basketball, once dreaming that I would become a professional player one day or represent my country. I also once gave up my favorite basketball because playing basketball had not been as enjoyable and thus lost the purpose of my life. Finally I returned to the basketball court through serendipity, started to enjoy the fun of playing basketball, and joined 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 stage. However, I had to stop basketball due to severe injuries and returned again after the long journey of rehabilitation.
Self-narrative method wa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to describe 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who was accepted for a graduate program as a basketball-specialized student. With the meaning of personal basketball sport experience as focus, this study included stories of near 20 years of basketball career and coupled with the process of teacher examinations. The stories included four parts: The Eye of Dream-building—I, Who Built the Basketball Dream; The Eye of Dream Hard to Come True—I, Who Was in A Plight; They Eye of Nightmare—I, Who Did Not Want to Remember; The Eye of Dream Come True—I, Who Became A Teacher.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1. The researcher encountered many unknown situations in the course of being a basketball athlete; however, with perseverance, the researcher took all the hardship and pain as challenges. The researcher used to take loosing games or not reaching the goals as failure and focus solely on the results with only winning in mind, attempting self-proof with grades. The researcher even thought about revenge when facing the same opponents and neglected the joy and energy obtained in the proces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learned to do the best without regret, not to give up easily, to focus, to give it all, and to hang on to the end, which helped the researcher tremendously to find the solutions when facing the teacher examination plight. 2. Recommendations for crossing the wall of teacher examination: (1). Learning by doing—do not be afraid of hardship and to accumulate diverse experiences. (2). Failure teaches success—learn to face failure, correct the drawbacks and look forward. (3). Opportunities are for those who are ready—accumulate energy all the time and be courageous to try when the opportunity comes. The worst is not to give your self a chance to tr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範圍..............................................5
第五節 研究限制..............................................5
第六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運動經驗..............................................7
第二節 運動敘說故事..........................................10
第三節 教師甄選.............................................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敘說探究.............................................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27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28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0
第四章 籃球專長生的青澀籃球夢................................33
第一節 築夢...............................................33
第二節 難夢...............................................56
第五章 可見的教甄高牆與不可見的籃球伴侶........................67
第一節 噩夢...............................................67
第二節 圓夢...............................................8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11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114
第三節 研究反思........................................... 114
參考文獻..................................................117
壹、中文部分.............................................. 117
貳、英文部分...............................................119
表次
表3-1籃球員作為研究者的運動經歷................................27
圖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28
圖4-1 國小隊服4號...........................................36
圖4-2 爆冷擊敗強敵..........................................43
圖4-3 失意的高得分比賽.......................................48
圖4-4 籃球專長生的過往戰績....................................49
圖4-5 籃球專長生的高得分......................................49
圖4-6 研究者罰球(大一UBA聯賽).................................50
圖4-7 國北教先發五虎(大一UBA聯賽).............................50
圖4-8 大學生涯最後一場球,既使獲得全場最高分,也無法帶領球隊勝利.....54
圖5-1 疊羅漢-天崩地裂.........................................74
圖5-2 疊羅漢-天崩地裂撲倒......................................74
圖5-3 三週駐校實習跟班級導師與學生合照............................79
圖5-4 班級經營加分表...........................................81
圖5-5 自製教學觀摩邀請卡........................................81
圖5-6 指導田徑隊...............................................84
圖5-7 田徑隊比賽...............................................84
圖5-8 冠亞軍賽場邊督軍.........................................102
圖5-9 冠亞軍比賽畫面...........................................102
圖5-10 首次獲得冠軍合照........................................103
圖5-11 獲頒優秀教練獎..........................................103
圖5-12拿到第48屆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第三名時合影.....................109
圖5-13第48屆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第三名獎盃..........................109


壹、中文部分
Annette Simmons (2008) 。說故事的力量。台北市:臉譜。
石明宗、呂潔如 (2006) 。運動書寫。臺北市:師大書苑。
刑敏綺 (2013) 。兩位特殊教育代理教師通過教師甄選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忠誼、蔡政杰、陳正高 (2009)。網球「運動人」的身體故事。國北教大體 育,4 期,111。
吳永仁 (2009) 。 尋找、發現、迷失、超越自我-一個籃球選手逐夢經驗的敘說與範疇勾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福春 (2003) 。國中教師甄試相關問題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吳芝儀 (2008)(譯)。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市:濤石。(原作者Lieblich, A. , Tuval Mashiach, R. & Ziber, T ,1998)頁113。
李佑峰 (2008) 。籃球場上的身體經驗-肉身化知識的開發,運動文化研究,5,臺北市,7-29。
李宜樺 (2011) 。被禁錮的籃球魂:一位籃球愛好者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呂淑蘭 (2010) 。師範院校體育人的教甄生涯規劃與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粵東 (2005) 。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林淑珍 (2013) 。「子承父業」-敘說兄弟檔籃球教練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志男 (2007) 。永不止息的小羚羊:一位田徑教練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天玫、劉一民 (1993) 。運動身體經驗的雙重性–「是」與「有」的反省。體育學報,15, 181-192。
胡天玫 (2014) 。教練作為陪練員。運動文化研究,24,69-87。
姚志憲 (2013) 。運動選手到教練的生涯轉換:臺灣首位美國職業撞球參賽選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愿駿 (2016) 。運用KANO模式探討教師甄選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陳淑芳 (2006) 。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面對教師甄試壓力的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陳蓉嫺 (2012) 。幼稚園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應試者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縣。
陳憶蘋 (2008) 。一位國小教師轉換職涯創業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孫佳婷 (2014) 。探究跨國歷程的流轉與歸返-一位壘球教練之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唐宏儒 (2014) 熱情至低落,失意又成長─一個籃球運動隱形人的生命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威克 (1998) 。運動經驗與人生。國民體育季刊,27(4),103-108。
張容軒 (2013) 。敢夢·追夢·築夢ㄧ位金門青年的籃球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佑誠 (2010) 。身體圖騰,生命印記:一位刺青籃球選手的敘說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家豪 (2012) 。國中、高中、大學-籃球教練歷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婉琇 (2015) 。國民小學教師甄選制度與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以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雅瑄 (2015) 。流浪教師的旅程-國小代理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張晏華 (2010) 。小學長期代理代課教師生涯抉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許育光 (2000) 。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22。
曾馨慧 (2014) 。新游牧民族:一位流浪教師的心靈游牧之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黃玫貞(2012)。敘說汗水中的笑與淚:走過風與谷的青少年桌球國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彭昌禮 (2010) 。運動績優生的教甄生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葛記豪 (2015) 。失與得,籃球運動員頓挫與巔峰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一民 (2005) 。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的傳承與重建,運動哲學新論,台北:師大書苑。頁10-12。
劉欣宜 (2009) 。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政策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未出版之碩士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亞力、高麗娟、謝富秀(2010)。痛與破之轉折:一位空手道選手之自我敘說。運動研究,19(1),11-22。
蔡君豪 (2015)。麥向冠軍-台體大麥財振教練的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明翰 (2005) 。生涯定向的追尋之旅:四名國小流浪教師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敏玲、余曉雯 (譯)(2003) 。敘說探究:質性經驗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頁26(原作者:D.Jean Clandinin&Michael Connely , 2000)。
蔡敦浩、王慧蘭、劉育忠 (2011) 。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臺北市:鼎茂。
盧韋儒 (2011) 。道德經的運動哲學入徑:籃球運動經驗的敘說,《身體文化學報》,13,臺北市:32-48。
賴維政 (2011) 。「樂」在其中、「樂」此不疲的棒球:一位教師兼樂樂棒球教練追求榮耀與挑戰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佳男 (2001) 。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顧兆台 (1988) 。 運動無我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Clandinin, D. Jean & Connelly, F. Michael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