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書:
吳魯芹,《美國去來》,台北市:中興文學出版社,1953.01。
蘇玉珍,《祖國兒女》,台北市:華國出版社,1955.01。
陳紀瀅,《美國訪問》,台北市:重光文藝,1965.04。
林海音,《作客美國》〈後記〉,台北市,文星,1966.07。
羅蘭,《訪美散記》,〈前言〉,台北市:世界文物供應社,1972.01。
瘂弦,〈序〉《瘂弦詩集》,台北市:洪範,1988.04。
歐陽子,〈回憶《現代文學》創辦當年〉,《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第一集),台北:爾雅,1997。
聶華苓,《三生三世》,臺北市,皇冠,200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2010.07。
陳若曦,《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臺北市,九歌出版公司,2011.04。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市,聯經,2011.10。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新 北市板橋區:稻鄉,民2012.06。
高全之,《張愛玲學續編》,台北市,麥田,2014。
二、文本:
Yu, Kwang-chung, Editor and Translator, New Chinese Poetry,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0.
Wu, Lucian, Editor and Translator, New Chinese Stories,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1.
Ing, Nancy Chang, Editor and Translator, New Voice: Stories and Poems by Young Chinese Writers,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1.
Nieh, Hua-ling, The Purse and Three other Stories of Chinese life,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2.
Chen, Lucy Hsiu-mei, Spirit Calling: Five Stories of Taiwan,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2.
Nieh, Hua-ling, Editor and Translator, 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2.
Wu, Lucian, Editor and Translator, New Chinese Writing,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2.
Ing, Nancy Chang, Editor and Translator, Green Seaweed and Salted Eggs by Hai Yin Lin, Heritage Press Taipei, 1963.
二、期刋論文:
張長智,〈美國新聞總署之組識及其活動〉,新聞學研究,1970. 春季號。趙綺娜,〈美國政府在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歐美研究,2001.03。單德與,〈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中外文學,2007-12。
陳建忠,〈「美新處」(USIS) 與臺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為出版考察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2012.12。三、報紙及雜誌文章:
李永久譯,〈今日世界的美國文學〉,拾穗,1966.03,頁131-146。
羅森棟,〈今日世界>塑造映象的內容與範圍 - 上〉,思與言,1971.11。羅森棟,〈今日世界>塑造映象的內容與範圍 – 下〉,思與言,1972-01。吳魯芹,〈瑣憶《文學雜誌》的創刊和夭折〉,《傳記文學》,1977.07。羅淑婉、王聖宗,〈美國新聞處圖書館〉,書藝,1977.10。陳若曦,〈憶魯芹師〉,《中國時報》,38版,1983.11.06。
余光中,〈愛彈低調的高手: 遠悼吳魯芹先生〉,《中國時報》「人間副刋」第8版,1983.8.15。
傅孟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遠見》,1999.02。
楊墀,〈不滅的青春--記南海路五十四號「臺北美國文化中心〉,大趨勢,2003.10。傅建中,〈華府瞭望:麥加錫 台灣文化沙漠的拓荒者〉,台北市,中國時報,2008.04.18。
高全之,〈時勢比人強--麥卡錫「口述歷史」如何處變〉,印刻文學,2009.05。
陳芳明,〈台灣的族群飄移與民國記憶〉,《傳記文學》,第九十九卷第四期, 2011.10。白先勇,〈《現文》憶往--《現代文學的》資金來源〉,《聯副電子報》第3868期,2012.03.12。
歐陽子,〈關於《現代文學》創辦時期的財務及總務(下) 》,《聯合報》「聯合副刋」D3版,2012.03.13。
應鳳凰,〈香港文學傳播台灣三種模式:以冷戰年代為中心,2013.06,全國新書資訊月刊。Schudel, Matt, Obituaries:Richard M. McCarthy, 87; Writer Worked for USIA, Voice of America, USA, Washington Post, 2008.05.10。
Bennett, Eric, How Iowa Flattened Literature,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4.02.10.
四、碩博士論文:
羅森棟,《傳播媒介塑造映象之實例研究─「今日世界」塑造中國人對美國人良好映象之方法》,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林純秀,《冷戰現代性的國族╱性別政治:《今日世界》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蕭敏亨,《美國冷戰時期的文化外交與美國形象的塑造:美國新聞總署及《今日世界》的發行》,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