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美惠(2002)。展覽活動在藝術與人文教學應用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小學學府
藝廊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王文科(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聖智(譯)(2015)。Kit Hammonds(著)。策展的肇始。藝術觀點,(64),116-119。
王聖閎(2015)。政治、影像與土地-2014年台灣當代藝術的三個觀察切面。藝術家,(476), 222-227。
王品驊(2015)。準策展狀態-一九八〇年代的策展空間生產。臺北當代藝術策展
20年,42-57。
任西娜、尹晟(2015)(譯)。Hans Ulrich Obrist(著)。策展簡史。臺北:藝術家。
辛智寧(1998)。十九世紀末至1930年代歐美博物館發展與博物館專業的肇始。國立歷
史博物館學報,(10),101-113。
沈翠蓮(2008)。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五南。
呂佩怡(2013)。當代策展之徵狀與困境。現代美術,(167),6-10。
呂佩怡(2015)。在路上:九〇年代至今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
年。臺北:典藏,20-41。
呂佩怡(2015)。「當代策展學」如何可能。藝術觀點,(64),108-115。李素貞(2006)。校園參與式藝術策展歷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
李玉玲(2012)。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到台北北師美術館-側錄大都會巨匠石膏模
製品的台灣航旅。北師美術館,未出版。
李肇修(2013)。藝術觀點。台南:台南藝術大學。
李偉麟(撰)。黃海鳴(2015)。唯一擁有科學背景的藝術策展人。臺北:文創Life。
吳采純(2010)。建構取向的策展課程對國小學童藝術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育學,未出版。
吳盈昭(2010)。世界宗教博物館教材教具外借服務規劃與使用狀況之研究。國立
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未出版。
阮楨鈞(2015)。從知識傳遞到共構參與−以台北當代藝術館「藝術家駐校計劃」
為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
吳瑪悧(譯)。(1985)Kandinsky(著)。藝術的精神性。臺北:藝術家。
沈伯丞(2013)(譯)。所有的藝術都曾經當代-博物館做為一種藝術的形式。藝術觀點。
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頁10-14。
林曼麗(1998)。「1998台北雙年展」突顯亞洲觀點。現代美術,(78),2-10。
林曼麗(2012)。美術館的當代性 林曼麗的博物館經營方法學。藝術觀點,(50),
98-113。
林芳平(2000)。國立臺灣美術館「行動美術館」課程設計與執行之個案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政弘(2005)。台灣地區博物館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市:編譯館。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林鈴琦(2011)。以策展人角色體驗實施藝術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
與造型設計碩士班,未出版。
林詠能(2011)。21世紀博物館的價值與使命。臺北:華騰全球數位文化。
林平(2012)。策展人的誕生─台灣策展教育的建構和異相。台灣當代藝術
廿年回顧專刊。臺北:典藏今藝術,(214),29-35。
林鳳儀(2014)。國小視覺藝術教師運用美術館資源輔助教學之初探-以高雄
市立兒童美術館之館校合作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
護研究所,未出版。
林志明(2015)。以「策展」為出發點。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臺北:典藏,4-5。
范賢娟(2007)。以經驗為基礎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21(1),73-83。胡家瑜(1997)。變遷中的大學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1(3)。胡朝聖(2015)。藝術使命 跨界實驗。2015最搶手策展人。臺北:文創Life,(5),46-47。
姚夢吟(譯)(2002)。藝術介入空間。臺北,遠流
施明發(2000)。如何規劃博物館教育活動。台北市:文建會。
秦裕傑(1992)。博物館絮語。台北市:漢光。
高寶華(2002)。非營利組織經營策略與管理。新北市:松根。
桂雅文、曾于珍、劉美玲、李文珊、談玉儀、洪麗珠(譯)(2002)。Edmund Burke
Feldman(著)藝術教育的本質。臺北:五觀。
柴蘭芬、林志哲、林淑敏(2006)(譯)。鍾思嘉(校訂)。Anita Woolfolk(著)。教育
心理學。臺北:台灣培生教育,45-67。
徐南號(1995)。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徐純(2000)。展示評量作為博物館實踐的工具。博物館學季刊。19(1):7-28。徐文瑞(2001)。關於策展、策展人。藝術家,310,224。臺北:雄獅。
徐思潔(2006)。與博物館相遇─五位國小教師博物館經驗故事。輔仁大學博物館研
究所碩士班:未出版。
徐文瑞(2009)。重回策展:國際策展趨勢與觀察座談會-策展機制的形成與未來走向。
典藏:今藝術(203)。
陳國寧(1997)。台灣地區中小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A study of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id and small size museum in Taiwan。台北市:文建會。
陳仙明(2001)。大學博物館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十二所大學博物館為
例。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未出版。
陳盈君(2006)。「策展操作」運用於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究。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
陳璽元(2009)。運用於國小微型社會的藝術策展-以台北市建安國小為例。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班,未出版。
連俐俐(2010)。大美術館時代。臺北:典藏。
郭菀琪(譯)(2012)。佐佐木俊尚(著)CURATION策展的時代:「串聯」的資訊革
命已經開始。臺北:經濟新潮社。
陳信宏(譯)(2014)。Alain de Botten、John Armstrong(著)。藝術的慰藉。臺北:聯經。
陳松榮(2016)。沈睡之穴-北師美術館「無無眠-蔡明亮大展」。藝術家,(493)
178-181。
陳韻筑、曾子芸、葉子萃、鄭寶琳、羅郁庭、蘇芳瑩(2016)。MMM時空冒險:
冒險,從MoNTUE開始。台北市:臺北教育大學MoNTUE北師美術館。
許瑞妤、鐘佳怡、雷宇翔、李依璇(譯)(2004)。劉淑瓊(校譯)。Peter C. Brinckerhoff
(著)。非營利組織行銷:以使命為導向。臺北:揚智文化。
許純華(2012)。當代藝術與教育的對話─以「台北當代藝術館 2011 年藝
術家進駐計畫」為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班。
許惠琪(2013)。從人出發 看見藝術教育的創新價值 林曼麗談美術館的溝通詮釋學。
現代美術,(171),16-21。
張譽騰(1994)。全球村中博物館的未來。臺北:稻鄉。
張譽滕(1996)。大學博物館的使命與功能。博物館學季刊,10(3),17-22。
張晨玫(2010)。教育藏品的管理與應用-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
24(4):75-93。
張婉真(2014)。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台北市:臺北藝術大學,遠流。
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五南。
黃光男(1997)。博物館行銷策略。臺北:藝術家。
黃政傑、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台北市:南天。
黃光男(2000)。如何開發博物館的社會資源。台北市:文建會。
黃鈺琴(2000)。博物館學的終身學習與展示教育:行動美術館與社區。博物館學季
刊,14(2)。臺中:國立科學博物館,85-98。
黃才郎(2004)。遊玩藝術的空間-北美館的資源教室。臺北市立美術館編。游於藝-2003
美術館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83-86。
黃郁倫、鐘啓泉(譯)(2012)。佐藤學(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
變。台北市:天下。
黃海鳴(2015)。L’OUVRE9奠基/打開MoNTUE如何看待北師美術館
「L’OUVRE9打開羅浮宮九號」展覽。藝術家,(488),200-203。
游貞華(2004)。博物館與中小學教育合作策略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博物館
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曾佳慧(2008)。故事編織屋―以萬里國小關於回憶的校園策展為例。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班,未出版。
彭蕙蘭(2006)。一位藝術教師策展的經驗分析-以桃園縣文化國民小學畢業美展
『聚擁文化情』為個案。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系碩士班,未出版。
馮馨(2015)(撰)。策展是一種溝通的誠意-李俊賢訪談。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
臺北:典藏,128-135。
劉婉珍(2000)。博物館蒐藏的意義與影響。博物館學季刊,14(3):3-9。劉婉珍(2002)。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南天。
劉婉珍(2013)。讓藝術品說話 美術館教育的實踐理路。現代美術,(171)6-15。劉玉玲(編著)(2008)。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新文京開發藝術觀點。
廖敦如(2005)。我的教室在博物館:英美「館校合作」推展及其對我國的
啟示。博物館學季刊,19(1):79-97。
廖敦如(2005)。「學校主導」的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型態之行動研究。台灣師範大
美術系:未出版。
廖仁義(2015)。吳思鋒(撰)。Curator策展人與策展。臺北:文創Life,頁34-35。
趙綺芳(2014)。從物件到事件: 以沖繩竹富島為例論社會過程的文化展示。博物館與
文化 (7), 59~74 。
鄭慧華(2015)。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省台灣策展20年。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
年。臺北:典藏,4-9。
蔡世蓉(譯)(2002)。水鳩英治(著)。走進博物館-邁向博物館學專業的五
堂必修課。臺北:原點。
蔣伯欣(2000)。90年代後期當代藝術策展的論述形構:兼論台灣美術主體位置的流變。
中外文學,29(7)。
蔣伯欣(2012)。藝評小史-台灣當代藝術批評的回顧與發展趨向。台灣當代藝術廿年
回顧專刊。臺北:典藏今藝術,24-29。
賴瑛瑛(2008)。放手藝搏-大學博物館的實踐智慧。藝術家,(394),237-238。謝文和(譯)(1996)。Stephen Williams(著)。今日的大學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0
(3),7-12。
蕭祥鴻(2006)(譯)。David Dean(著)。展覽複合體 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臺
北:藝術家。
謝基煌(2007)。私立美術館與國民小學館校合作之策略研究-以朱銘美術
館與李梅樹紀念館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鐘啟泉、陳靜靜(譯)(2012)。佐藤學(著)。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臺北:天下遠見。
龔卓軍、王靜慧(2003)(譯)。Gaston Bachelard(著)。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頁
246。
龔卓軍(2015)。嶄新的時間皺摺與交換模式-2014年度觀察報告。藝術家,476:216-221。
二、英文部分
Ausubel, D.P. (1963)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 Verbal Learning .New York:Grune & Stratton.
AAM (1992).Excellence and Equity: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Dimension of Museums.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
Bourdieu ,P.& Darbel , A. (1990).The love of art : European Art Museum and Their
Public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rich,G.D.(1996).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
CMNC(1984).Commission Of Museum For A New Century.. Museum For A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AAM.
Cross, R. , &Cross ,S. (1983)。Focus on team teaching. Michigan :Michigan Association of Middle School Educators.
Eisner ,E.W. and Dobbs,S.M.(1988). Silent Pedagogy : How Museum Help visitors experienced exhibitions.Art Education,41(4).
Goodlad,J.I.,F.and Tye,K.(1979).Curriculum inquiry .New York:McGraw-Hill.
Screven(1986).Exhibitions and information centers :Som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Curator,29(2)109-137
Vigotsky, L.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Vigotsky, L.(1978).Mind and Socie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MLS.(1996)。Ture needs ture partners:Museum and schools transforming
education .Washington ,D.C.: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IMLS.
Singer, I .J.(1971).What team teaching really is ? In D.W .Beggs ,(Ed.),Team
teaching :Blod new venture (pp.13-28).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部分
北師美術館官網:http://montue.ntue.edu.tw/news(檢索日期:2015/10)
臺北教育大學官網:http://www.ntue.edu.tw/museum(檢索日期:2015/10)
臺北當代藝術館:http://www.mocataipei.org.tw(檢索日期:2015/10)
國立基隆高中官網:http://www.klsh.kl.edu.tw(檢索日期:2015/10)
One Piece Museum「拜訪」展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ne-Piece-Museum拜 訪展-943097942389039/?fref=ts&locale=tw_TW(檢索日期:2016/05)
駁二泳池天台抄襲名作 無限期關閉http://goo.gl/9d2zIn (檢索日期:104年10月)
小弟弟一拳打破台灣藝術特展的醜陋真相 http://passage.life/2015/08/5926/(檢索日期:
2015年10月)
MoNTUE北師美術館│米開朗基羅的一天 Michelangelo' s Day: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5U7j501oo
雨痕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雨-痕-基隆高中16屆美術班畢業畫展-510234825854492/?fref=ts (檢索日期:2016/10)
新板藝廊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ewtaipei.gallery/ (檢索日期:2016/11)
四、其他
謝佳娟(2011)。當複製品成為新的原作。大都會美術館巨匠石膏模製品的MoNTUE
航旅折頁。臺北:MoNTUE北師美術館。
北師美術館(譯)(2012)。石膏模製品的藝術:意義與脈絡(原作者:Charles Little)
(未出版專文)。MoNTUE北師美術館,臺北市。(2011)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臺北雙年展1996-2014朗誦/文件導覽手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林平(2016)。舞弄珍藏-召喚 重想 再述的實驗室。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