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林聖隆(2016),《賽局理論應用於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專案招商誘因與利潤分配分析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財政部推動促參司(2015),促參BOT案與招標設定地上權案辦理目的不同,無法於同一基礎比較新聞稿。
3.蘇慶豐(2005),《臺北市公有閒置空間委外經營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藝文館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傅朝卿(2001),〈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理論建構〉,《2001 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王惠君(2001),〈萬種風情,再現生機-閒置空間再生的契機〉,《文化視窗》,第28期,頁16-17。6.李清全(1993),《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法令之探討與研擬之研究》。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8.俞慧芸(2002),〈公務機關業務委外之流程與管理課題之研究〉,《公營事業評論》,第3第1期,頁93-114。9.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臺北:元照出版
10.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管理》。臺北:商鼎文化。
11.江岷欽、林鍾沂(2000),《公共組織理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12.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1),《台南市政府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研習會-促參法的精神與適用原則》簡報。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林嘉洋。
13.羅昌發(1999),《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臺北:元照出版。
14.毛一祥(2008),《政府採購法與促參法適用性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博士班期末報告。
15.葉金鉦(2004),《公立博物館業務委外經營管理效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6.Roger, A.M. (2006),賽局理論,陳建良譯,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7.黃玉鳳(2000),不同通路結構下最適合作廣告參與率之決策分析,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
18.荷世平(2014),工程企業管理概論,臺大土木研究所課程講義。
19.荷世平(2013),工程經濟與應用,臺大土木研究所課程講義。
20.王泰昌、劉嘉雯(2000),經濟附加價值(EVA® )的意義與價值,中華管理 評論,Vol. 3,No.4, pp.15~31。
21.葉金鉦(2004),《公立博物館業務委外經營管理效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2.閻亞寧(2008),《市定古蹟草山水道系統建築物及設施修繕維護調查規劃報告書》(臺北市:中國工商專校)
西文部分
1.Friedman, J. W. (1990). Game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nomics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Savas, E.(1997), Privatization: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Chatham, N.Y.:Chatham House.
3.Savas, E.(2000),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N.Y.:Chatham House.
4.Seidenstat, Pau(l 1999),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racting 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Paul
5.Lehn, K., & Makhija, A. K. (1996). EVA & MVA as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signals for strategic change. Strategy & Leadership, 24(3), 34-38.
6.Ehrbar, A. (1998). EVA: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 John Wiley & 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