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19:1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游仕成
研究生(外文):
Shih-Cheng You
論文名稱:
政府選商程序之法律分析-以政府採購及促參程序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
The Legal Analysis of Government Evaluating Process-Focus on the Procedure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and Act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指導教授:
林明鏘
口試日期:
2017-07-27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
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
法律學門
學類:
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選商程序
、
公私協力
、
契約形成
、
政府採購法
、
促進民間參與建設法
外文關鍵詞:
Government Evaluating Process
、
PPP
、
Contract Formation
、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
Act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683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本論文以政府選商程序之法律分析為題,並以介紹政府採購法與促進民間參與建設法之選商程序內容架構為重心,且嘗試釐清行政機關自選商程序之「開啟」迄至「終結」歷程中學理與實務上探究之法律爭議,並觀察得出現行兩部法律規範之選商程序有其各自立法目的之考量,也因此程序建置上之重心管制處應有差異,而行政機關發動選商程序過程中更應遵循其程序目的,以免選商之目的不達或耽擱行政目的之達成。又兩部選商程序毋寧在學理及實務上被認為係屬前階段行政處分,後階段屬於契約形式之雙階行為。然而,前階段選商程序規範關於程序進行中之內容,卻與後階段契約內容之形成相互分離,亦即,現行選商程序內容實欠缺對於個案「契約形成」之觀點。從而,本論文擬就學理上對於選商程序之相關法律行為、效力加以分析,並對於我國政府選商程序制度之運行利弊及可能之修正方向提出反思及修法建議。
This thesis tries to observe the evaluating process 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ct and Act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is thesis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models (the two-phase theory) of these two evaluating processes, and tries to figure out legal issues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acts. Second, this thesis not only explores the spirit of the laws, but also compares these two acts with procedures, measures and the court’s judgments related to.However, this thesis founded out, the contract formation in both evaluating process seems to be relatively infrequent.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our evaluating processes.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簡目 V
詳目 VII
第一章 問題提出與本文立論架構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之形成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範圍限制 3
第一項 研究目的暨問題意識之聚焦 3
第二項 研究範圍說明及限制 6
第一款 「選商程序」概念範疇之界定 6
第二款 契約條款範圍之限制 8
第三款 具體個案研究資料之侷限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9
第一項 文獻研究法 9
第二項 比較研究法 9
第三項 裁判研究法 9
第四節 論文之架構安排 10
第二章 政府採購法之選商程序規範架構與內涵 12
第一節 政府採購法程序規範基本架構 13
第一項 政府採購之前置程序 13
第一款 採購預算書之形成 13
第二款 招標文件之形成 14
第三款 委託設計服務 16
第二項 招標程序 16
第一款 公開招標 16
第二款 選擇性招標 17
第三款 限制性招標 18
第四款 未達公告金額之招標方式 19
第三項 審標程序 19
第四項 決標程序 20
第五項 履約管理 20
第二節 政府採購法最有利標及最低標程序 20
第一項 最低標 21
第二項 最有利標 22
第一款 最有利標的意涵 22
第二款 最有利標之評選方式 23
第三項 採購評選委員會 23
第三節 工程採購契約範本條款風險規劃之預設 24
第一項 政府採購契約條款形成之法令與程序框架 25
第一款 政府採購法 26
第二款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 27
第二項 政府採購契約之範圍界定 28
第三項 採購契約風險之分配 29
第三章 促進民間參與建設法之選商程序規範架構與內涵 32
第一節 促參法選商程序規範基本架構 33
第一項 規劃階段(招商準備階段) 33
第一款 可行性評估 36
第二款 先期規劃 38
第三款 公告招商條件之形成 39
第四款 專業顧問之遴選 41
第二項 甄審程序 42
第一款 資格審查 42
第二款 綜合評審 43
第三款 協商程序 44
第三項 投資契約之締結 44
第一款 籌辦期間 44
第二款 議約程序 45
第四項 興建、營運及移轉階段 46
第二節 促參法之選商程序-以BOT之選商程序為觀察中心 47
第一項 BOT模式之意涵 47
第二項 甄審委員會之組成 47
第三項 甄審委員會之功能暨職權 48
第三節 投資契約條款風險規劃之預設 49
第一項 投資契約條款之法令框架 49
第一款 促參法 49
第二款 促參法施行細則 51
第二項 結構立法之模式 52
第三項 投資契約條款之風險分配 53
第四章 政府選商程序之程序建置與契約形成 56
第一節 政府採購與促參程序適用之辨異 56
第一項 適用順序暨立法目的辨異 56
第二項 制度選擇之裁量-行政行為形式選擇自由 62
第三項 本文見解 63
第二節 政府選商程序建置之基本原理原則 70
第一項 擔保行政法之提倡 70
第二項 正當行政程序之要求 70
第三項 公私合作程序之原理原則 73
第一款 經濟與效率原則 73
第二款 公平競爭原則 74
第三款 國家執行責任確保原則 76
第四款 公益維繫原則 76
第五款 合作原則 77
第三項 本文見解 78
第三節 政府選商程序之架構分析 79
第一項 行政處分與契約之雙階架構 79
第一款 雙階理論之意涵 79
第二款 前階段行政行為之性質辯異 81
第三款 後階段契約之締結 85
第二項 雙階行政行為之瑕疵與效力 89
第一款 採購契約與決標處分之法律關係互動 89
第二款 投資契約與甄審決定之法律關係互動 90
第三項 本文見解 90
第四節 政府選商程序之契約形成 93
第一項 選商程序與契約條款形成之脫鉤 93
第二項 政府採購程序架構之形成 94
第一款 契約形成程序之強化 94
第二款 品質導向之修正趨勢 97
第三項 促參甄審程序投資契約之形成 98
第一款 嚴密契約框架之設置要求 98
第二款 促參專責機構之建置 102
第三款 議約程序之補強-競爭性對話程序之引進? 104
第五節 制度修正取向舉隅 108
第五章 結論 112
參考文獻(依筆畫順排列) 117
一、專書及研究報告
王文宇、陳正倉主持,《BOT 法制的機遇與挑戰─台灣經驗》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104年度研究計畫案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2016年1月。
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第三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
王明德主持,《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之績效評估制度及其運作機制之建置(第一期)》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2004年12月。
王國武,《政府採購決標實務》,翰盧圖書出版,2016年3月。
王穆衡等,《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制度之探討》,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出版,2009年6月。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台灣行政法學會出版,2012年12月。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之法理/各國行政法學發展方向》,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之基礎理論、法理變革及實務趨勢/行政程序法之最新發展》,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
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現代行政之正當法律程序/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制》,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
江淑玲主持,《公共事務採行BOT或BOO制在政府預決算制度定位之探討及其財務報導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報告(編碼:RES-89-06),2000年12月。
吳從周等,《違約金酌減之裁判分析》二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5月。
李建良主編,《2011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趨勢》,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
李建良主編,《2012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行政契約之發展現況與前景》,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
林明鏘,《行政契約法研究》,翰盧出版,2006年4月。
林明鏘,《歐盟行政法-德國行政法總論之變革》,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林明鏘、郭斯傑,《工程與法律十講》2版,五南文化出版,2014年9月。
建業法律事務所,《歐盟地區公私合夥(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政策推動歷程與現況之研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7年。
洪國欽,《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逐條釋義》,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
財政部推動促參司委託研究報告,《「促參案件履約階段執行經驗調查與建議」成果報告》,2006年3月。
理律法律事務所,《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契約標準文件及要項之研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2002年11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第九版,新學林經銷,2016年9月。
曾士哲,《從高鐵BOT投資案論行政裁量濫用與圖利罪-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52條公部門裁量權之行使為中心》,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檢察署九十九年度研究發展報告,2010年12月。
程明修,《行政私法與私行政法》初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
程明修,《行政法之行為與法律關係理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版再刷,2006年9月。
程明修,《行政處分的構造》初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7月。
黃崇哲主持,《我國推動促參案件之統體經濟效益分析》,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2006年5月。
黃鈺華、蔡佩芳,《政府採購法解讀:逐條釋義》第五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
詹鎮榮,《公私協力與行政合作法》增訂二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
詹鎮榮,《民營化法與管制革新》二版,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
詹鎮榮、吳秦雯,《公私協力行政之契約形式選擇自由研究─以臺北市市有財產出租、提供使用及委託經營為中心》,臺北市政府法務局委託執行研究案成果報告,2014年11月。
劉憶如、王文宇、黃玉霖,《BOT三贏策略》,商智文化出版,2000年1月。
潘秀菊,《政府採購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8月。
謝哲勝、李金松,《政府採購法實用》,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月。
謝哲勝主編,《BOT契約法律與政策》初版,元照出版公司,2015年11月。
顏玉明主持,《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與工程採購契約要項相關問題之研究(第3年)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1年10月。
羅昌發,《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第三版,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1月。
二、學位論文
王元甫,《由FIDIC契約範本論工程契約爭議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王昭明,《政府採購程序與機關裁量之限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9年1月。
王遠志,〈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犯罪及法規範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7月。
朱瑋華,《從擔保國家理論探討我國促參案件監督管理之規範架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吳浩華,《都市大眾捷運系統公私合夥發展機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6月。
吳馥妤,〈促參法招商文件之研究—以幾則實務案例為啟示之檢討與建議—〉,《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6月。
宋昭賢,《公共建設民間投資契約性質之比較分析---從公私協立觀點看司法判決》,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工程技術與管理組碩士學位論文,2009。
李苑如,《行政機關之契約法制與實務-以促參法為中心的觀察》,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6月。
李泰宗,〈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方式及甄審程序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7月。
辛年豐,《環境風險的公私協力:國家任務變遷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1月。
周敦偉,〈公共工程契約變更之法律問題研究-兼論擬制變更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7月。
林勇麒,《從保護法益論政府採購法之刑事責任-國家法益假象下的競爭至續守護者》,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0月。
林柔君,公共營建工程招標與決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高階法律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LBA)論文,2012年6月。
林家暘,《擔保國家概念下的電信普及服務》,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一般組碩士論文,2010。
林敬展,《公共工程契約變更之彈性與限制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洪士茗,《論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強制接管法制-以重大交通建設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范鈺秋,《政府採購法在學校採購適用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公立國中常見採購案例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7月。
孫秀蕊,《從公私協力潮微觀我國國家賠償責任之變遷-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特許營運期間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12月。
徐欣愉,《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採BOT模式下給付遲延之研究-以興建階段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2011年7月。
高瑞偉,《民間參與鐵路車站大樓興建營運案前期履約管理機制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6月。
張鳳蘭,《財物採購程序之研究-以招標、決標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7月。
梁雅惠,《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兼論美國相關爭議處理規範》,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1月。
許金川,《正當採購程序與效力之研究-以政府採購招標、決標方式為中心》,玄奘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1月。
許登科,《德國擔保國家理論為基礎之公私協力(ÖPP)法制-對我國促參法之啟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許照生,《促參法徵求民間參與階段之程序保障-以案件申請人之法律地位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
許寬亮,《政府採購法招標、決標及履約管理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6月。
郭芳婷,公共工程契約之研究_以締結書面契約前之程序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法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3年1月。
郭貞君,《公私協力與自主規制之研究-兼論消防火災預防行政》,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7月。
陳佳宜,〈促參案之爭議類型與解決機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11月。
陳怡君,《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規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1月。
陳冠樺,《政府採購決標制度之研究—以最低標與次低標爭議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10月。
陳品榕,《論公私協力履行社會福利任務─兼論國家擔保責任之理論與實踐》,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炳宏,〈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履約困難案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6月。
陳紘章,《公共工程契約風險配置之研究---以BOT權利移轉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7月。
陳耀南,《業主主控保險計畫(OCIP)統保之法律問題研究-以營造工程綜合保險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12月。
曾婉雯,《工程契約中之契約調整權-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1月。
曾廣彧,《政府採購法決標之研究-以最有利標爭議個案為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7月。
游璧瑜,《論公私協力行為之國家擔保責任-以促參法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黃逸昕,《統包工程契約之設計義務-以「合乎目的(fitness for purpose)」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7月。
黃源銘,《機關外聘委員法律地位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黃燦明,《政府採購法與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評選、評審及協商機制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7年6月。
楊懷慶,《政府採購納入環境考量之研究-以我國與歐盟法制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3月。
葉秀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國家擔保責任與強制接管》,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
葉佳錦,《提升最有利標作業效率之研究-以工程採購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6月。
蔡鎰仲,《論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的選商程序-以法國公私協力契約中的競爭性對話程序為借鏡》,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1月。
鄭人豪,《我國推動『促進民間參與機制』對公共服務特性影響探討∼以公共建設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
鄭淑穗,《汙水下水道建設採民間參與模式之適切性探討》,國立臺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7月。
盧松良,《政府採購招標、決標程序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1月。
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8月。
蕭啟仁,《我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規劃主體差異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2013年6月。
簡后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採取BOT模式-由事前規劃至興建階段之基本法制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顏琬容,《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公私協力觀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1月。
羅美蘭,《政府採購法選商程序之機制設計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三、期刊論文
Hartmut Bauer著,李建良譯,《民營化時代的行政法新趨勢》,〈2011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2012年12月,頁83-112。
Ziekow, Jan著 李建良譯,〈行政契約之發展現況與前景〉,《台灣法學雜誌》第280期,2015年9月,頁3-19。
王子安等,〈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實務剖析〉,《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73-83。
王勤銓整理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璠發言,〈談財政部對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展望〉,《中華技術》第106期,2015年4月,頁6-15。
江嘉琪,〈我國行政契約法制之建構與發展〉,收錄於2013台灣行政法學會研討會論文集《行政契約之基礎理論、法理變革及實務趨勢/行政程序法之最新發展》,元照出版公司,2013年11月,頁185-224。
吳志光,〈ETC裁判與行政契約-兼論德國行政契約法制之變革方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頁14-28。
呂守陞等,〈量化施工風險與PDCAF管理〉,《中華技術》第93期,2012年1月,頁194-209。
李宗勳,〈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2004年9月,頁41-77。
李建良,〈自由、人權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二元論的歷史淵源與現代意義〉,《憲法理論與實踐(二)》二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頁1-57。
李惠宗,〈行政法院對 BOT 最優申請人決定程序的審查-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ETC)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06年5月,頁177-190。
李惠宗,〈經濟行政法中不確定法律概念之研究〉,《東吳公法論叢》,2014年7月,頁3-46。
林明鏘,〈ETC 判決與公益原則-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及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6月,頁5-25。
林明鏘,〈工程與法律教學研究之科際整合:以臺大小巨蛋判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3期,頁109-171。
林明鏘,〈我國行政契約理論實務發展趨勢-以全民健保醫療契約為例〉,收錄於2013台灣行政法學會研討會論文集《行政契約之基礎理論、法理變革及實務趨勢/行政程序法之最新發展》,元照出版公司,2013年11月,頁102-130。
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事件法律性質之分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頁218-225。
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制與檢討-從地方自治團體有效管制觀點出發〉,《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2014年11月,頁48-72。
林明鏘,〈政策中止促參程序之法律爭議-評台北高行95年訴字第2710號判決及最高行98年判字第635號判決〉,《東吳法律學報第》25卷第1期,2013年7月,頁49-74。
林明鏘,〈臺灣BOT的制度缺陷與修法建議〉,《月旦裁判時報》第36期,2015年6月,頁50-59。
林明鏘,〈論形式化行政行為與未形式化行政行為〉,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1997年5月。
林明鏘,〈擔保國家與擔保行政法-從2008年金融風暴與毒奶粉事件談國家的角色〉,《政治思潮與國家法學-吳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10 年1月,頁577-598。
林貴貞,〈營運績效之評估模式及其對履約管理之重要性〉,《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130-139。
范雪梅,〈強化政府對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監督管理機制之探討〉,《當代財政》第32期,2013年8月,頁14-18。
唐櫻芬,〈促參案財務評估技巧與履約管理財務查核注意事項〉,《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111-119。
孫迺翊,〈社會福利契約法制初探:從我國社會福利機構「公設民營」之經驗談起〉,《全球化下之管制行政法》,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505-540。
馬惠美、王晨桓,〈促參法上招標、審標、決標違反公平原則、公益原則之爭議〉,收錄於《促參爭議問題與實務》,2015年5月,頁3-19。
高嘉濃,〈從促參業務之推動探討公私部門合作機制〉,《中華技術》第90期,2011年4月,頁52-60。
張南薰,〈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關係(TTIP)政府採購章初探〉,第三屆東吳工程法律學術研討會,2016年6月。
莫永榮,〈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臺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9期,2004年12月,頁75-104。
許登科,〈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制中民間機構之法律地位-以解析最高法院99年度臺上字第4920號刑事判決爲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11年4月,頁79-143。
許登科,〈面對促參法與推動促參案的幾個基本法理初探—以相關法院見解為中心的交互呈現與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2014年11月,頁119-138。
許登科、許照生,〈促參法之締約程序法律關係中申請人的地位與權利保障〉,《東吳法律學報》第27卷第1期,2015年7月,頁1-50。
陳孟君,〈臺灣政府採購法與新版政府採購協定之制度比較與因應〉,《月旦法學雜誌》第251期,2016年4月,頁142-154。
陳敦源、張世杰,〈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第2卷第3期,2010年7月,頁17-71。
陳愛娥,〈行政行為形式-行政任務-行政調控-德國行政法總論改革的軌跡〉,《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頁9-18。
陳愛娥,〈契約作為公私部門合作的行政行為形式〉,《范光群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9年3月,頁315-328。
陳愛娥,〈國家角色變遷下的行政組織法〉,《月旦法學教室》創刊號,200211,頁100-101。
陳愛娥,〈經濟行政領域中的程序保障——以分配程序(Verteilungsverfahren)為觀察重心〉,《憲政時代》第38卷第1期,2012年7月,頁1-27。
陳櫻琴,〈公共工程締約之法規範控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1996年10月,頁22-28。
陸敏清,〈從德國修法歷程論公私協力運用契約調控的發展〉,《興國學報》第14期,2013年1月,頁127-149。
曾冠球,〈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第3卷1期,2011年1月,頁27-52。
曾冠球/黃偉誠,〈公共管理者對於公私合夥風險的認知:調查與反思〉,《公共行政學報》第41期,2011年12月,頁1-36。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的正當程序〉,《行政程序法論》,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頁9-32。
程明修,〈德國經濟行政法總論之發展現狀〉,《法學叢刊》第44 卷 3 期,1999年7月,頁102-120。
程明修/詹鎮榮,〈臺灣公私協力理論、法治及實務動向〉,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元照出版公司,2012年12月,頁363-390。
廖婉婷,〈議約程序作為促參案件投資契約內容之守門人─兼簡評台北松菸大巨蛋爭議〉,《台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第16期,2015年6月,頁87-95。
鄧勝軒,〈淺論公共工程契約風險公平合理分擔〉,《營建管理季刊》第70期,2007年7月,頁71-75。
蕭孟枚,〈民參招商不可忽視之程序及議題〉,《中華技術》第80期,2008年10月,頁120-129。
謝定亞,〈建構有效率之公共工程契約機制〉,《中華技術》第84期,2009年10月,頁142-154。
四、其他資料
工程會成立公共工程運用建築資訊建模(BIM)推動平台,參照行政院工程會網站:http://www.pcc.gov.tw/pccap2/BIZSfront/NewsContent.do?site=002&bid=BIZS_C10305371(最後瀏覽日期:2017/8/01)。
民國106年4月6日修正發布之工程採購契約範本,行政院公共工程會網站:http://www.pcc.gov.tw/pccap2/BIZSfront/MenuContent.do?site=002&bid=BIZS_C09804055 (最後瀏覽日期:2017/8/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05年度政府採購執行情形》,106年3月,頁1。網址:http://www.pcc.gov.tw/pccap2/FMGRfrontend/DownloadQuoteFile.do?fileCode=F2017030179 (最後瀏覽日期2017/8/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發布,我國加入WTO「政府採購協定(GPA)」問答集,網址:https://www.pcc.gov.tw/pccap2/FMGRfrontend/DownloadQuoteFile.do?fileCode=F2009080026(最後瀏覽日期:2017/8/01)
行政院公共工程會網站:http://www.pcc.gov.tw/pccap2/BIZSfront/MenuContent.do?site=002&bid=BIZS_C09804055 (最後瀏覽日期:2017/8/1)
洪美菁,《促參前置作業勞務採購作業注意事項》,103年促參前置作業受補助機關承辦人員研習班簡報,網址:http://ppp.mof.gov.tw/ppp.website/DownFile.aspx?fromto=website&ReferId=2469 (最後瀏覽日期:2017/8/1)。
財政部推動促參司發行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電子報,106年3月,網址:http://ppp.mof.gov.tw/PPP.epaper/Home/news.aspx?serial_no=2017021800001&no=2017021800003 (最後瀏覽日期2017/8/1)。
資料來源:行政院工程委員會出版102年度政府採購執行情形,網址:http://www.pcc.gov.tw/pccap2/FMGRfrontend/DownloadQuoteFile.do?fileCode=F2014030133 (最後瀏覽日期2017/8/1)。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
2.
德國擔保國家理論為基礎之公私協力(ÖPP)法制-對我國促參法之啓示
3.
政府採購程序與機關裁量之限制
4.
工程契約中之契約調整權-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
5.
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
6.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採取BOT模式-由事前規劃至興建階段之基本法制研究
7.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履約困難案例之研究
8.
公共工程契約風險配置之研究---以BOT權利移轉為中心---
9.
從擔保國家理論探討我國促參案件監督管理之規範架構
10.
機關外聘委員法律地位之研究
11.
由FIDIC契約範本論工程契約爭議問題
12.
從保護法益論政府採購法之刑事責任--國家法益假象下的競爭秩序守護者--
13.
政府採購法決標之研究—以最有利標爭議個案為例
14.
環境風險的公私協力:國家任務變遷的觀點
15.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規範之研究
1.
吳志光,〈ETC裁判與行政契約-兼論德國行政契約法制之變革方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頁14-28。
2.
吳志光,〈ETC裁判與行政契約-兼論德國行政契約法制之變革方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頁14-28。
3.
李宗勳,〈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2004年9月,頁41-77。
4.
李宗勳,〈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2004年9月,頁41-77。
5.
李惠宗,〈經濟行政法中不確定法律概念之研究〉,《東吳公法論叢》,2014年7月,頁3-46。
6.
李惠宗,〈經濟行政法中不確定法律概念之研究〉,《東吳公法論叢》,2014年7月,頁3-46。
7.
林明鏘,〈ETC 判決與公益原則-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及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6月,頁5-25。
8.
林明鏘,〈ETC 判決與公益原則-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四年訴字第七五二號判決及九十四年度停字第一二二號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6月,頁5-25。
9.
林明鏘,〈工程與法律教學研究之科際整合:以臺大小巨蛋判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3期,頁109-171。
10.
林明鏘,〈工程與法律教學研究之科際整合:以臺大小巨蛋判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卷第3期,頁109-171。
11.
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制與檢討-從地方自治團體有效管制觀點出發〉,《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2014年11月,頁48-72。
12.
林明鏘,〈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制與檢討-從地方自治團體有效管制觀點出發〉,《月旦法學雜誌》第234期,2014年11月,頁48-72。
13.
林明鏘,〈政策中止促參程序之法律爭議-評台北高行95年訴字第2710號判決及最高行98年判字第635號判決〉,《東吳法律學報第》25卷第1期,2013年7月,頁49-74。
14.
林明鏘,〈政策中止促參程序之法律爭議-評台北高行95年訴字第2710號判決及最高行98年判字第635號判決〉,《東吳法律學報第》25卷第1期,2013年7月,頁49-74。
15.
林明鏘,〈臺灣BOT的制度缺陷與修法建議〉,《月旦裁判時報》第36期,2015年6月,頁50-59。
1.
促參案之爭議類型與解決機制
2.
促參法招商文件之研究—以幾則實務案例為啟示之檢討與建議—
3.
促參條例下投資契約機制之研究-以臺北大巨蛋案為中心
4.
BOT契約法規範之檢討-以促參法第四十八條之一為中心
5.
行為數認定與稅捐秩序罰之重複處罰-以法院裁判為中心
6.
主辦機關因政策變更中止促參程序之法律問題—以議約完成尚未締約為中心
7.
公私合作關係之形塑—以促參法O.T./R.O.T.模式為中心
8.
論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的選商程序-以法國公私協力契約中的競爭性對話程序為借鏡
9.
促參法徵求民間參與階段之程序保障-以案件申請人之法律地位為中心
10.
行政機關之契約法制與實務-以促參法為中心的觀察
11.
論公私協力行為之國家擔保責任-以促參法為中心
12.
公有古蹟委外經營之法制研究
13.
論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強制接管法制-以重大交通建設為中心-
14.
警察強制護送就醫制度之研究-以精神衛生法第32條為中心
15.
私有公用道路形成之法制問題研究:從興南夜市道路糾紛案談起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