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Bruce, J. Percy著,謝曉東譯,2010,《朱熹和他的前輩們—朱熹與宋代新儒學導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譯自 An Introduction to Chu Hsi and The Sung School of Chinese Philosophy. London: Probsthain & Co. 1923.
Ching, Julia著,曹劍波譯,2010,《朱熹的宗教思想》,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譯自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Chu Hsi.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丁易東,1971,《周易象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2010,《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井湧著,任均華譯,2006,〈宋學之本質及其思想史上的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1):81-95。內藤湖南著,黃約瑟譯,1993,〈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卷一:10-18,北京:中華書局。譯自〈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歷史與地理》,9(5),1910。
孔立宏,2000,〈試論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道家道教淵源〉,《朱子學刊》,200年(6):145-154。
尤吾兵,2007,〈朱熹「理一分殊」中「分」之正名〉,《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6):12-14。
尹志華,2004,《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方立天,1998,〈華嚴宗的現象圓融論〉,《文史哲》1998年(5):68-75。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理」思想的拓展和演進〉,《哲學與文化》,29(11):973-989。方誠峰,2015,《北宋晚期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彥博,1976,《潞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 廣,2006,〈論《西銘說》對「理一分殊」思想的創新〉,《孔子研究》,2006年(6):117-124。
王夫之,2008,《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
王夫之,2011,《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王文旭,2014,〈華嚴宗法界緣起觀探微—兼論其對宋明理學之影響〉,《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3):36-39。
王安石,1974,《王安石全集》,台北:河洛出版社。
王安石,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王忠林,2003,《荀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王晉光,2006,《王安石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
王雲五,1969,《宋元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陽明,1953,《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
司馬光,1965,《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司馬光,1976,《溫公易說》,台北:成文出版社。
司馬光,1983,《傳家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司馬光,1997,《資治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司馬光,1998,《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永 瑢、紀 昀等編,2000,《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台北:迪志文化。
田 浩著,江宜芳譯,1993,〈80年代中葉以來美國的宋代思想史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4):63-70。
白 鋼,2005,《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向世陵,2006,《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成中英,2015,〈「理一分殊」的本體詮釋:兼論經學的本體學性質〉,《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4):5-12。
江玉林,2009,〈朱熹德禮政刑論述探微-從〈知南康榜文〉談起〉,《思與言》,47(4):5-37。江淑君,2007,〈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政大中文學報》,7:53-82。江淑君,2010,《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朱 熹,1966,《朱子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朱 熹,1969,《朱子語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朱 熹,1970,《伊洛淵源錄》,台北:藝文出版社。
朱 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朱 熹,2006,《四書或問》,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 熹,2008,《易學啟蒙》,北京:中國書店。
朱 熹,2016,《周易本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卷二,北京:華夏出版社。
朱瑞熙,2003,〈20世紀中國王安石及其變法的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2):151-165。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
何 靜,2009,〈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論〉,《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12):61-66。
余英時,2004,《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出版社。
宋衍申,1997,《司馬光傳》,台南:大行出版社。
李 申,2007,《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巴蜀書社。
李 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李 衡,1974,《周易義海撮要》,台北:廣文書局。
李心傳,1975,《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台北:新興出版社。
李秋麗,2006,〈論《周易》的「理」世界和「象」世界—象數和義理關係芻議〉,《周易研究》,2006年(1):68-73。
李祥俊,2004,《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華瑞,2004,《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書增,1989,〈略論宋代易學流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2):11-15。
李國紅,2011,〈儒佛道三教對話的基礎和形式〉,《船山學刊》,2011年(1): 121-123。
杜保瑞,2005,《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束景南,2006,〈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認識論指向〉,《四川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版),33(2):8-13。
肖永明,1999,〈北宋新學與理學為學次第的差異〉,《漳州師院學報》:33-37。
吳 曾,1979,《能改齋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方高、武叔倫,2011,〈關於王安石、司馬光「民本思想」的若干思考〉,《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3(1):162-164。
季 平,1985,〈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政治思想探源〉,《四川師院學報》,1985年(3):9-15。
林 栗,1983,《周易經傳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俊宏,1996,《魏晉道家政治思想的演變》,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林俊宏,2007,〈成玄英的重學思想與政治論述—以《南華真經注疏》為核心〉,《政治科學論叢》,32:145-202。林素芬,2008a,《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台北:里仁書局。
林素芬,2008b,〈司馬光易學思想蠡測〉,《東華人文學報》,13:67-110。侯外廬,1995,《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柳宗元,1974,《柳河東集》,台北:河洛出版社。
段海寶、方國根,2010,〈司馬光中和思想試論〉,《浙江工商大學學報》,102:70-76。
高楠順次郎等,1988,《大正新修大藏經》(簡稱《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夏長樸,1980,《王安石的經世思想》,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夏長樸,1997,〈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9:115-144。姜廣輝,2007,〈宋學、理學和理學化經學〉,《哲學研究》,9:43-50。
孫占卿,2014,〈王道正名:從《西銘》到「理一分殊」〉,《政治思想史》,2014年(4):28-41。
徐 松、陳 垣,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徐復觀,2005,《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晁公武,1978,《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洪修平,2003,〈隋唐儒釋道三教關係及其影響〉,《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6):137-146。
袁翊軒,2006,《《黃帝四經》中的政治思想》,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馬端臨,1986,《文獻通考》,台北:世界書局。
崔貞皙,2000,〈重玄學與宋明理學—以重玄學、華嚴宗以及程朱理學之間的比較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4):65-70。
張 載,1968,《張子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立文,1985,《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希清,2001,《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張岱年,1982,《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續編三,濟南:齊魯書社
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祥浩,2003,〈中國哲學的一多論〉,《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2):87-91。
張繼禹主編,2004,《中華道藏》第十冊,台北:華夏出版社。
曹瑞娟,2011,〈三教融合與宋代文學主題的演變〉,《浙江學刊》,1:105-111。
梁啟超,2009,《王安石傳》,北京:東方出版社。
范文瀾,1979,《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范立舟,2009,〈從學派林立到理學獨尊:空前活躍的宋代思想學術及其影響〉,《求是學刊》,2009年(5):135-138。
許 傳,2016,〈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5(2):10-16。
馮 椅,1983,《厚齋易學》,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馮 琦原編,陳邦瞻纂輯,1965,《宋史紀事本末》,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馮友蘭,2004,《中國哲學史新編》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彭永捷,1998,〈「理一分殊」新釋—兼論朱子對「理」的本體地位的論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1):36-41。
程 顥、程 頤著,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程元敏,1986,《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二)詩經》,台北:國立編譯館。
邵 雍,2007,《皇極經世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黃復山,1981,《王安石字說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碧端,1971,《王安石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 婷、王秋菊,2002,〈從華嚴宗「一多關係」到朱熹的「理一分殊」〉,《青海社會科學》,2002年(5):62-64。
楊士奇,1983,《歷代名臣奏議》,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楊天保,2008a,〈「宋學」視野下的歷史考察—簡評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5):131-132。
楊天保,2008b,《金陵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世文,2008,《走出漢學—宋代經典辨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楊仲良,2003,《續資治通鑑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
楊倩描,2006,《王安石「易」學研究》,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
楊渭生,1986,〈從《疑孟》看司馬光的學術思想〉,《晉陽學刊》,1986年(5):48-51。
楊渭生,1998,《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楊儒賓,2001,〈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19(1):103-136。湛甘泉,1997,《湛甘泉先生文集》,台南:莊嚴文化。
脫 脫,200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郁沖聰,2014〈論北宋《春秋》博士的廢立與熙寧變法--以「不與民爭利」思想為視角〉,《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年(5):135-140。
雷家聖,2003,〈從經學到理學—略論北宋儒學學術取向之轉變〉,《史耘》,9:29-47。廖育菁,2008,〈兩岸王安石研究回顧與未來發展(1949-2007)〉,《漢學研究通訊》,27(4):21-32。廖育菁,2013,〈論王安石崇尚周公人臣之勇─以《詩經新義》為本〉,《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4:119-139。溝口雄三著,龔穎、趙士林等譯,2014,《中國思想史—宋代至近代》,北京:三聯書店。
熊鐵基,2005,《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趙汝愚,1970,《諸臣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
趙炎峰,2007,〈宋明理學的興起及其內部兩種思路的異同—以朱陸之辯為例〉,《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26
趙瑞民,1991,〈《溫公易說》探佚〉,《晉陽學刊》,1991年(3):94-99。
劉成國,2004,〈正統與政見之爭—論北宋中後期蘇氏蜀學對荊公新學之批評〉,《四川大學學報》,134:102-109。
劉成國、宮云維,2005,〈王安石《易解》發微〉,《周易研究》,72:38-46。
劉成國,2006,《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
劉固盛,2001,《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劉昌佳,2006,〈程顥、程頤「以理為性」的「理一分殊」思想及方法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169-201。劉炳良,2012,〈易道與治道:司馬光《易說》思想論析〉,《理論學刊》,2012年(4):103-106。
劉復生,1991,《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文津出版社。
劉貴傑,2002,《華嚴學入門》,台北:東大出版社。
劉貴傑,2016,〈溈仰宗禪法的華嚴意涵〉,《哲學與文化》,43(3):137-152。劉澤華,2007,《認識與沈思的積澱》,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歐陽修,1919,《歐陽文忠公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漆 俠,1959,《王安石變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漆 俠,2002,《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葉福翔,1997,〈司馬光哲學發展大綱〉,《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3):99-101。
董 群,2000,〈論華嚴禪在佛學和理學之間的中介作用〉,《中國哲學史》,2000年(2):35-43。
董根洪,1993,《司馬光哲學思想評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葛兆光,2002,《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郭振香,2003,〈由朱熹性理學說觀「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蘊〉,《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6):58-63。
郭曉東,2010,〈論司馬光對《中庸》「性」與「誠」的詮釋:從經學史與道學史的雙重脈絡考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5):69-77。
陳 來,2008,《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 來,2009,《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陳 來,2011,《宋明理學》,北京:三聯書店。
陳 亮,1983,《陳亮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 勇,1993,〈「理一分殊」在朱熹倫理學體系建構中的核心作用〉,《孔子研究》,1:82-88。
陳克明,1990,《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陳政陽,2007,《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振崑,2012,〈論朱子「心統性情」的「心」是「本心」還是「氣心」〉,《華梵人文學報》,18:1-20。
陳傅良,1965,《止齋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弱水,2009,《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鼓應,2004,《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陸九淵,1959,《陸象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
錢 穆,1980,《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錢 穆,2003,《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蔡仁厚,2009,《宋明理學.北宋篇》,長春:吉林出版社。
蔣義斌,1988,《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釋儒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韓 愈著,周啟成、周維德注譯,1999,《昌黎先生文集》,台北:三民書局。
魏 濤、王向輝,2011,〈司馬光思想研究主要範式的回顧和反思〉,《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8(2):98-102。
魏 濤,2013,〈司馬光與理學關係之再討論〉,《晉陽學刊》,2013年(4):10-17。
薩孟武,2003,《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鄧 啟,1994,《司馬光學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鄧秀梅,2012,〈《東坡易傳》釋易方法〉,《東海中文學報》,24:115-146。
鄧廣銘,1953,《王安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鄧廣銘,2002,《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鄭 臣,2007,〈宋代思想轉型中的二程和王安石〉,《蘭州學刊》,169:28-30。
鄭學檬,2003,《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關長龍,2011,《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
羅家祥,1993,《北宋黨爭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羅家祥,2005,〈略論宋代思想文化的創造性成就〉,《文史博覽》,10:11-15。
嚴靈峰,1965,《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嚴靈峰,1972,《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嚴靈峰,1979,《老子崇寧五注》,台北:成文出版社。
釋見光,2013,《華嚴宗六相圓融思想之流變》,台北:圓光佛學研究所論文。
釋明達,1998,《華嚴六相思想之研究》,台北:華嚴專宗學院畢業論文。
蘇 軾,2002,《東坡易傳》,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蘇 軾,2004,《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蘇 轍,2009,《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龔 隽,1993,〈「理事無礙」與「虛心玄鑒」〉,《江西社會科學》,1993年(2):23-27。
貳、西文部分
Azuma, Juji. 1992.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3) : 455-475.
Bol, Peter K. 1992. This Culture of Ours.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Bol, Peter K. 1993. “Government, Society, and State: On the Political Vision of Ssu-ma Kuang(1019-1086) and Wang An-shih(1021-1086).”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ed. Robert Hymes and Conrad Schirokauer.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l, Peter K. 2008. 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Tillman, Hoyt Cleveland. 1982. Utilitarian Confucianism Ch’en Liang’s Challenge to Chu Hsi.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參、日文部分
谷川道雄,1998,《隋唐帝囯形成史論》,東京都:筑摩書房。
渡邊信一郎,1994,《中囯古代囯家の思想構造》,東京都:校倉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