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14: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鷖人
研究生(外文):I-Jen Chen
論文名稱:束縛下的書寫:中國網路新聞從業者的報導策略
論文名稱(外文):Writing underneath Dominant :The Report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Internet News Practitioners
指導教授:林照真林照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o-Chen Lin
口試委員:黃順星王毓莉
口試委員(外文):Shun-Shin HuangYu-Li Wang
口試日期:2016-09-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新聞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網路新聞管制新聞競爭中國網路新聞從業者報導策略
外文關鍵詞:Internetnews blackoutnews competitionChinese news practitionersreporting strateg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當代中國新聞產業擺盪在「新聞管制」與「新聞競爭」兩者的矛盾中。然而, 中國新聞場域仍然屬於低度自主的文化場域,「新聞競爭」是在不違背「新聞管制」 的前提下進行。在這樣的結構限制下,中國網路新聞從業者基於網路媒體特性, 據此發展出若干報導策略以降低風險,同時還能避免遭到事後追懲。雖說政治場 域對新聞場域的影響仍劇,但是網路特性提供新聞從業者更多報導空間,為新聞 從業者帶來一定的自主性,無形中也重塑了新聞場域的運作邏輯。
本論文從 Bourdieu 的理論脈絡出發,分析中國網路新聞從業者如何依照報導 風險性,運用不同的報導策略,並發揮網路特性,讓訊息可以流通。本論文採用 深度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並以某網路媒體為研究對象,為避免對受訪者造成困 擾故採取匿名形式。本論文發現中國的新聞從業者受到多種專業意理的影響,即 使從業者已從工作經驗中形成新聞風險判斷能力,但也因為網路媒體的特性,使 得中國網媒得以形成更大的報導空間。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industry is influenced by the ‘news blackout’ and the ‘news competition’. Chinese news field, one of the culture fields, which is a low-autonomous field. Underneath the structural restriction, the Chinese Internet news practitioners developed a series of report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s and avoid ex-post punishment. Alth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field still affects the Chinese news field mighti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virtually create some reporting space for the news practitioners.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Pierre Bourdieu, analyzed how the Chinese internet news practitioners used different reporting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ing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ng. The thesis is conducted in an anonymous Internet media to avoid making troubles for the interviewers. In this research, we find out the Chinese Internet news practitioners have multi-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y realized the risks of the issues , the speciality of Internet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se Chinese Internet news practitioners to revise their reporting strategies , have enlarged some rooms of their reporting.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III
壹、 序論...1
一、 問題意識...1
二、 研究目的與方法...11
貳、 相關文獻評析與理論探討...17
一、 黨國的傳媒政策與管制...17
二、 管制體制下,建構中的中國新聞專業意理...28
三、 網路媒介特性作為中國媒體的突破動能...34
四、 新聞從業者的收編與反抗:從 BOURDIEU 的觀點出發...43
參、 研究方法...53
一、 深度訪談法...54
二、 參與觀察法...61
肆、 研究發現一:數位化的網路媒體,仍然維持新聞管制...63
一、 中國新聞從業者報導策略受多重專業意理影響...63
二、 中國媒體試圖兼顧「新聞管制」和「新聞競爭」...71
三、 網路媒體作業頻率快,新聞從業者設法降低風險...80
伍、 研究發現二:網路媒體特性有利於創造新聞空間...89
一、 中國網路新聞從業者採用不同於傳統的報導策略...89
二、 網路新媒體技術提供新聞從業者突破管道... 100
陸、 結語... 107
一、 研究討論:新聞從業者與場域之間的互動與支配... 107
二、 研究結果... 110
三、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3
柒、 參考文獻... 115
一、 中文部分... 115
二、 英文部分... 125
附錄... 129
一、中文部分:
BBC中文網(2013年1月3日)。〈網傳南方周末採編人員抗議「斃稿」聲明〉,《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3/01/130103_china_nanfang_newspaper.shtml
Jacobs , A(2015年1月30日)。〈中國網絡封鎖升級大範圍屏蔽VPN〉,《紐約時報中文網》。上網日期:2016年1月1日,取自: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0130/c30chinainternet/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5)。《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0)。《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09年6月25日)。〈方濱興院士解讀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上網日期:2016年1月1日,取自: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344/n11297007/1242555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4)。《中國統計年鑑》。
王毓莉(2008)。〈中國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3:143-180。
王毓莉(2009)。〈中國大陸《南方週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00:137-186。
王毓莉(2012)。〈馴服v.s.抗拒:中國政治權力控制下的新聞專業抗爭策略〉,《新聞學研究》,110:43-83。
王佳煌(2008)。〈論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型國家:以信息化政策為例〉,《社會科學論叢》,2(2):147-189
王明國(2015)。〈全球互聯網治理的模式變遷制度邏輯與重構路徑〉,《世界經濟與政治》,3:48-73。
左正東(2005)。〈全球網路治理中的知識與權力〉,《問題與研究》,44(5):103-142。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方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文化。(原書Lofland, J., & Lofland, L. H. (200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成露茜(2009)。〈另類的媒體實踐〉,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371-387。台北:正中。
朱灼文、單文婷(2014)。〈媒體控制與產業發展的辯 中國大陸網路傳播政策之變遷動力與影響〉,《中國大陸研究》,57(3):39-69。
余英時(1992)。《中國知識份子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
余朝權、何雍慶、吳秉恩、林志忠、林全員、張東隆譯(1983)。《組織理論—整合結構與行為》。台北:聯經。
邢克超譯(2002)。《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Bourdieu , P., & Passeron, J. C. (1970). La reproduction é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eignement.)
李良榮(1995)。〈十五年來新聞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新聞大學》,1:3-8。
李金銓(2004)。〈從儒家自由主義到共產資本主義:記者角色的衝突與匯流〉,《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頁61-93。香港:牛津。
李金銓(2013)。〈記者與時代相遇〉,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403-46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猛、李康譯(2008)。《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 P., & Wacquant , L. J.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李永剛(2008a)。〈中國互聯網內容管制的預期與效果〉,《江蘇行政學院學報》,39:90-95。
李永剛(2008b)。〈「國家防火牆」: 中國互聯網的監管邏輯〉,《二十一世紀》,106:79-87。
李駿(2011)。〈論我國新媒體輿論監督的興起與改進措施〉,《浙江樹人大學學報》,11(4):70-75。
李未檸(2014年12月25日)。〈2014中國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報告:中國進入互聯網「新常態」〉,《新華網》。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7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12/25/c_1113781011.htm
呂新雨、趙月枝(2010)。〈中國的現代性,大眾傳媒與公共性的重構〉,《傳播與社會學刊》,12(1):1-24。
何川(1994)。《中共新聞制度剖析》。台北:正中。
何清漣(2007)。《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
吳俊廷(2002)。〈中國大陸新聞教育的歷史評析與發展思考〉,《新聞學研究》,71:87-108。
吳玉山(2008)。〈宏觀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蘇東與東亞模式的揉合〉,徐斯儉、吳玉山(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文化,頁309-335。
林富美(2006a)。〈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3-81。
林富美(2006b)。《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秀威。
林照真(2014)。〈當代聚合對傳統報紙轉型的影響與衝擊:有關《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120:1-45。
林照真(2015)。〈大陸電視新聞收視率研究:以城市電視台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2:135-165。
周翼虎(2009)。〈抗爭與入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100:101-136。
周葆華(2011)。〈新媒體事件中的網絡參與和政治功效感-以廈門PX事件爲例〉,邱林川、陳韜文(主編),《中新媒體事件研究》,頁 215-244。
南方周末(1999年1月1日)。〈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南方周末》。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9日,取自:http://www.infzm.com/content/22205
柯朝欽、鄭祖邦、陳巨擘譯(2011)。《社會理論》。台北:巨流。(原書Ritzer , G & Goodman, D (2004). Sociological Theory,6th ed. USA:Tata McGraw-Hill Education.)
胡泳(2007)。〈共有媒體初探〉,《現代傳播》,5:116-120。
胡泳(2010a)。〈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管制〉,《新聞學研究》,103:261-287。
胡泳(2010b)。〈反威權還是反資本?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中華傳播學刊》,18:31-49。
胡泳、師曾志(2013)。《新媒介賦權及意義互聯網的興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洪敬富(2013)。〈科技時代下中國宣傳體系之嬗變與調適:以「甕安事件」中的網路評論員為例〉,《中國大陸研究》,56(2):1-30。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學理論》。台北:五南。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郝曉鵬、李展(2000)。〈傳播科技對中國大陸傳媒體制的挑戰〉,《新聞學研究》,69:95-112。
徐賁(2002)。〈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0:75-81。
徐斯勤(2007)。〈中國大陸中央與各省關係中的水平性與垂直性權力競爭,1993-2004:菁英政治與投資政策的議題聯結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0(2):1-33。
徐斯儉(2007)。〈「軟紀律約束」-中共強化監督之政改的內在限制〉,《中國大陸研究》,50(2):35-60。
徐程、裘穎瓊、劉昊、蔣澤(2013年10月28日)。〈上海報業集團正式成立 將加快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東方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9日,取自:http://sh.eastday.com/m/20131028/u1a7739744.html
徐海璇、焦若薇(2015)。〈從「澎湃新聞」看傳統紙媒的轉型〉,《新聞世界》,6:12-13。
唐小兵(2013)。〈清議、輿論與宣傳〉,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47-6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桑兵(2013)。〈民初「自由」報刊的自由觀〉,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67-8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陳懷林(1999)。〈九十年代中國傳媒的制度演變〉,《二十一世紀》,53:4-14。
陳懷林(2000)。〈試析中國媒體制度的漸進改革-以報業為案例〉,《新聞學研究》,62:97-118。
陳懷林、黃煜(1996)。〈中國大陸大眾傳媒商業化非均衡發展-以報業為案例〉,《新聞學研究》,53:191-208。
陳雅惠(2014)。〈探索網路新聞敘事新方向〉,《新聞學研究》,121:127-165。
陳柏廷(2015年12月19日)。〈陸盼尊重網路主權〉,《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6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19000352-260102
陳建華(2013)。〈陳冷:民國時期新聞職業與自由獨立之精神〉,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219-25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陸曄、潘忠黨(2002)。〈成名的想像: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主義話語建構〉,《新聞學研究》,71:17-59。
陸曄(1994)。〈美國新聞業「客觀性法則」的歷史演進〉,《新聞大學》,1:51-54。
陸曄(2003)。〈權力與新聞生產過程〉,《二十一世紀》,77:18-26。
陸曄、俞衛東(2003)。〈傳媒人的媒介觀與倫理觀——2002上海新聞從業者調查報告之四〉。《新聞記者》,4:46-49。
郭鎮之(2001)。〈在關於當前輿論監督的結論和建議〉,《中華傳媒網》。上網日期:2016 年 08月12日,取自http://chinamediaresearch.cn/article.php?id=622
區家麟(2013)。〈網絡新聞再界定:市場導向下的新媒體變革〉,《傳播與社會學刊》,25:103-133。
張君玫、劉鈐佑譯(1996)。《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原書 Mills, C. W. (2000).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張錦華(2001)。〈從Pierre Bourdieu 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主體〉,《傳播文化》,9:61-106。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行動》。台北:黎明。
張文強(1998)。〈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組織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7:191-211。
張文強(2002)。〈媒介組織內部權力運作與新聞工作自主:封建采邑內的權力控制與反抗〉,《新聞學研究》,73:29-61。
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秀威。
張裕亮(2005)。〈從黨國化到集團化-大陸報業結構變革分析〉,《東亞研究》,36(1):49-104。
張林江(2010)。〈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新聞立台、精品立台〉,《當代電視》,9:59-61。
童靜蓉(2006)。〈中國語境下的新聞專業主義社會話語〉,《傳播與社會學刊》,1:91-119。
崔保國、何丹嵋(2015年7月6日)。〈2014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人民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8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706/c397325-27260690.html
畢恒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黃升民、丁俊傑(1998)。《媒介經營與產業化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黃旦、周葉飛(2013)。〈「新型記者」:主體改造與重塑-延安《解放日報》的改版之再考察〉,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325-35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曾繁旭(2009)。〈形成中的媒體市民社會:民間聲音如何影響政策議程〉,《新聞學研究》,100:189-222。
曾繁旭、蔣志高(2008年1月)。〈廈門市民與 PX的PK戰〉,《南方人物週刊》,1:20-27。
曾麗紅、吳雁(2015)。〈新媒體環境下大陸報業新聞從業者工作自主性的影響因素研究——基於個體特徵變數的考察〉,《傳播與社會學刊》。34:19-55。
黃順星(2010)。〈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104:113-160。
黃煜、曾繁旭(2011)。〈從以鄰為壑到政策倡導:中國媒體與社會抗爭的互激模式〉,《新聞學研究》,109:167-200。
馮建三(2008)。〈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臺灣社會研究》,71:157-195。
溫雲超(2009)。〈「我們的意志是樂觀的」:中國另類傳播的生機就在夾殺中〉,《新聞學研究》,99:241-264。
溫楨文(2013)。〈近代中國的「記者」:以其職業稱謂之演變為中心〉,《東亞觀念集刊》,4:305-344。
鄒軍(2011)。〈中國內地都市社會運動中的網絡表達-基於對廈門、上海兩起社會運動的考察〉,邱林川、陳韜文(主編),《新媒體事件研究》,頁270-290。北京:人民大學。
鄒瑞玥(2014年3月31日)。〈上海新文廣集團掛牌 大小文廣牌子合二為一〉,《中國新聞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3-31/6013383.shtml
新華網(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共同為改革想招 一起為改革努力〉,《新華網》,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18/c_1112126269.htm
趙玉民(1999)。〈中國新聞教育與研究八十年〉,《現代傳播》,1999年2-3期。
趙月枝(2007)。〈國家、市場與社會:從全球視野和批判角度審視中國傳播與權力關係〉,《傳播與社會學刊》,2:23-5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忠黨、陳韜文(2004)。〈從媒體範例評價看中國大陸新聞改革中的範式轉變〉,《新聞學研究》,78:1-43。
蔡筱穎譯(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P. (1996). Sur la télévision, suivi de. L’emprise du journalisme.)
蔡秀芬(2011)。《中國另類傳播的考察與分析(1978-2011)》。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秀芬(2013)。〈袪魅、啟蒙與賦權:中國新媒體作為另類傳播的行動與影響探析〉,《新聞學研究》,116:127-172。
蔡翠紅(2015)。《網絡時代的政治發展研究》。北京:時事。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暉譯(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原書Bourdieu, P. (1992). 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 228.1992)
劉偉偉(2013)。〈政治控制、市場競爭與地方黨報的影響力:廣東、上海、天津的比較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24:155-192。
錢鋼(2008)。《中國傳媒與政治改革》。香港:天地。
環球時報(2013年1月7日)。〈南方週末「致讀者」實在令人深思〉,《環球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日,取自: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107/c1003-20120508.html
韓振峰(2014年4月21日)。〈「摸著石頭過河」改革方法的來龍去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421/c40531-24920132.html
鍾智錦、李艶紅、曾繁旭(2014)。〈媒介對公民參與的作用:比較互聯網和傳統媒體〉,《傳播與社會學刊》,28:95-119。
鍾布、黃煜、周一凝(2014)。〈新媒體時代的網路新聞研究前沿〉,《傳播與社會學刊》,29:235-265。
羅彥傑、劉嘉薇、葉長城(2010)。〈組織控制與新聞專業自主的互動:以台灣報紙國際新聞編譯為例〉,《新聞學研究》,102:113-149。
譚小攀(2015)。〈新媒體視角下國家治理的內涵、挑戰與回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52(2):115-121。
二、英文部分:
Aarseth, E. J. (1997). Cybertext: 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reed, W.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33(4), 326-335.
Bourdieu, P. (1969). Intellectual field and creative project, trans.By Sian France.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8(2), 89-119.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R. Nice, Tra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J.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son, R. (1999). Field theory in comparative context: A new paradigm for media studies. Theory and society, 28(3), 463-498.
Chen, X. (2013). The rising cost of stability. Journal of Democracy, 24(1), 57-64.
Craig, R. (2005). Online journalism: reporting, writing, and editing for new media. Southbank, Victoria, Australia
Castells, M. (2007). Communication, 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the network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1), 29.
Dupagne, M., & Garrison, B. (2006). The meaning and influence of convergence: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newsroom work at the Tampa news center. Journalism Studies, 7(2), 237-255.
Dwyer, T. (2010). Media convergence. New York, NY: Open University Press.
Evetts, J. (2003).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ism occupational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8(2), 395-415.
Global Times (2011, February 18). Great firewall father speaks out. Global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english.sina.com/china/p/2011/0217/360409.html
Harvey, D. (1989a).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Vol. 14). Oxford, UK: Blackwell.
Harvey, D. (2000b). 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rise of modernism as a cultural force. In Lechner and Boli (eds). The globalization reader.(pp. 134-144)Malden, MA : Blackwell
Harvey, D. (2005c).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 U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 (2010). Deba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 Beijing consensus or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4(2), 31-47.
Herbert, J. (2000). Journalism in the digital age: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broadcast, print and on-line media. Oxford, UK: Focal Press.
Kawamoto, K. (2003). Digital journalism: 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 In K. Kawamoto (Ed.), Digital journalism: 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 (pp. 1-29).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Jenkins, R. (2000).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determinism.Robbins, D. (Ed.). (2000). Pierre Bourdieu. (pp. 148-163).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King, G., Pan, J., & Roberts, M. E. (2013).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2), 326-343.
Landow, G. P. (2006). Hypertext 3.0: Critical theory and new media in an era ofglobalization.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ee, C. C., Zhou, H. & Yu, H. (2007). Party-Market corporatism, clientelism, and mediain Shanghai.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2(3), 21-42.
Neveu, E. (2007). Pierre Bourdieu: Sociologist of media, or sociologist for media scholars. Journalism Studies 8(2), 335-347.
Naughton, B. (2007).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Naughton, B. (2010). China''s distinctive system: can it be a model for oth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65), 437-460.
Nathan, A. J. (2013). Foreseeing the unforeseeable. Journal of Democracy, 24(1), 20-25.
McLuhan, M. (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NY:MIT press.
Martin, J. L. (2003). What is field theory? 1.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9(1), 1-49.
Mulvenon, J. C., & Chase, M. S. (2006). Breaching the great firewall: External challenges to China''s internet controls. Journal of E-Government, 2(4), 73-84.
Pool, Ithiel de Sola (1983). The technology of freedom. New York, N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vlik, J. V. (2001).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ang, Q., & Bandurski, D. (2011). China’s emerging public sphere: The impact of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Internet in an era of transition. In D. Schiffrin, D. Tannen & H. E. Hamilton (Eds.),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pp. 352-371).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e, R. E. (1987).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7(4), 65-94.
Shirk, S. L. (Ed.). (2010).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 Z., Zhao, H., & He, J. (2013). Authoritarianism and contest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24(1), 26-40.
Singleton Jr, R. A. & Straits, B. C. (2010). Approaches to social research (5th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ensky, H. L. (196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0(2), 137-158.
Yang, G. (2005). Environmental NGOs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81, 46-66.
Yang, G. (2012) . A Chinese internet? History, practice, and global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1), 49-5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毓莉(2008)。〈中國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3:143-180。
2. 王毓莉(2009)。〈中國大陸《南方週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00:137-186。
3. 王毓莉(2012)。〈馴服v.s.抗拒:中國政治權力控制下的新聞專業抗爭策略〉,《新聞學研究》,110:43-83。
4. 王佳煌(2008)。〈論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型國家:以信息化政策為例〉,《社會科學論叢》,2(2):147-189
5. 左正東(2005)。〈全球網路治理中的知識與權力〉,《問題與研究》,44(5):103-142。
6. 朱灼文、單文婷(2014)。〈媒體控制與產業發展的辯 中國大陸網路傳播政策之變遷動力與影響〉,《中國大陸研究》,57(3):39-69。
7. 李永剛(2008b)。〈「國家防火牆」: 中國互聯網的監管邏輯〉,《二十一世紀》,106:79-87。
8. 呂新雨、趙月枝(2010)。〈中國的現代性,大眾傳媒與公共性的重構〉,《傳播與社會學刊》,12(1):1-24。
9. 林富美(2006a)。〈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3-81。
10. 林照真(2014)。〈當代聚合對傳統報紙轉型的影響與衝擊:有關《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120:1-45。
11. 林照真(2015)。〈大陸電視新聞收視率研究:以城市電視台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2:135-165。
12. 周翼虎(2009)。〈抗爭與入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100:101-136。
13. 胡泳(2010a)。〈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管制〉,《新聞學研究》,103:261-287。
14. 胡泳(2010b)。〈反威權還是反資本?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中華傳播學刊》,18:31-49。
15. 洪敬富(2013)。〈科技時代下中國宣傳體系之嬗變與調適:以「甕安事件」中的網路評論員為例〉,《中國大陸研究》,56(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