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BBC中文網(2013年1月3日)。〈網傳南方周末採編人員抗議「斃稿」聲明〉,《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3/01/130103_china_nanfang_newspaper.shtml
Jacobs , A(2015年1月30日)。〈中國網絡封鎖升級大範圍屏蔽VPN〉,《紐約時報中文網》。上網日期:2016年1月1日,取自: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0130/c30chinainternet/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5)。《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0)。《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09年6月25日)。〈方濱興院士解讀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上網日期:2016年1月1日,取自: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344/n11297007/1242555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4)。《中國統計年鑑》。
王毓莉(2008)。〈中國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3:143-180。王毓莉(2009)。〈中國大陸《南方週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00:137-186。王毓莉(2012)。〈馴服v.s.抗拒:中國政治權力控制下的新聞專業抗爭策略〉,《新聞學研究》,110:43-83。王佳煌(2008)。〈論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型國家:以信息化政策為例〉,《社會科學論叢》,2(2):147-189王明國(2015)。〈全球互聯網治理的模式變遷制度邏輯與重構路徑〉,《世界經濟與政治》,3:48-73。
左正東(2005)。〈全球網路治理中的知識與權力〉,《問題與研究》,44(5):103-142。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方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文化。(原書Lofland, J., & Lofland, L. H. (200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成露茜(2009)。〈另類的媒體實踐〉,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371-387。台北:正中。
朱灼文、單文婷(2014)。〈媒體控制與產業發展的辯 中國大陸網路傳播政策之變遷動力與影響〉,《中國大陸研究》,57(3):39-69。余英時(1992)。《中國知識份子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
余朝權、何雍慶、吳秉恩、林志忠、林全員、張東隆譯(1983)。《組織理論—整合結構與行為》。台北:聯經。
邢克超譯(2002)。《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Bourdieu , P., & Passeron, J. C. (1970). La reproduction é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eignement.)
李良榮(1995)。〈十五年來新聞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新聞大學》,1:3-8。
李金銓(2004)。〈從儒家自由主義到共產資本主義:記者角色的衝突與匯流〉,《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頁61-93。香港:牛津。
李金銓(2013)。〈記者與時代相遇〉,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403-46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猛、李康譯(2008)。《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 P., & Wacquant , L. J.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李永剛(2008a)。〈中國互聯網內容管制的預期與效果〉,《江蘇行政學院學報》,39:90-95。
李永剛(2008b)。〈「國家防火牆」: 中國互聯網的監管邏輯〉,《二十一世紀》,106:79-87。李駿(2011)。〈論我國新媒體輿論監督的興起與改進措施〉,《浙江樹人大學學報》,11(4):70-75。
李未檸(2014年12月25日)。〈2014中國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報告:中國進入互聯網「新常態」〉,《新華網》。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7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12/25/c_1113781011.htm
呂新雨、趙月枝(2010)。〈中國的現代性,大眾傳媒與公共性的重構〉,《傳播與社會學刊》,12(1):1-24。何川(1994)。《中共新聞制度剖析》。台北:正中。
何清漣(2007)。《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
吳俊廷(2002)。〈中國大陸新聞教育的歷史評析與發展思考〉,《新聞學研究》,71:87-108。
吳玉山(2008)。〈宏觀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蘇東與東亞模式的揉合〉,徐斯儉、吳玉山(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文化,頁309-335。
林富美(2006a)。〈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3-81。林富美(2006b)。《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秀威。
林照真(2014)。〈當代聚合對傳統報紙轉型的影響與衝擊:有關《紐約時報》與《衛報》的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120:1-45。林照真(2015)。〈大陸電視新聞收視率研究:以城市電視台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2:135-165。周翼虎(2009)。〈抗爭與入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100:101-136。周葆華(2011)。〈新媒體事件中的網絡參與和政治功效感-以廈門PX事件爲例〉,邱林川、陳韜文(主編),《中新媒體事件研究》,頁 215-244。
南方周末(1999年1月1日)。〈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南方周末》。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9日,取自:http://www.infzm.com/content/22205
柯朝欽、鄭祖邦、陳巨擘譯(2011)。《社會理論》。台北:巨流。(原書Ritzer , G & Goodman, D (2004). Sociological Theory,6th ed. USA:Tata McGraw-Hill Education.)
胡泳(2007)。〈共有媒體初探〉,《現代傳播》,5:116-120。
胡泳(2010a)。〈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管制〉,《新聞學研究》,103:261-287。胡泳(2010b)。〈反威權還是反資本?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中華傳播學刊》,18:31-49。胡泳、師曾志(2013)。《新媒介賦權及意義互聯網的興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洪敬富(2013)。〈科技時代下中國宣傳體系之嬗變與調適:以「甕安事件」中的網路評論員為例〉,《中國大陸研究》,56(2):1-30。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學理論》。台北:五南。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郝曉鵬、李展(2000)。〈傳播科技對中國大陸傳媒體制的挑戰〉,《新聞學研究》,69:95-112。
徐賁(2002)。〈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0:75-81。徐斯勤(2007)。〈中國大陸中央與各省關係中的水平性與垂直性權力競爭,1993-2004:菁英政治與投資政策的議題聯結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0(2):1-33。徐斯儉(2007)。〈「軟紀律約束」-中共強化監督之政改的內在限制〉,《中國大陸研究》,50(2):35-60。徐程、裘穎瓊、劉昊、蔣澤(2013年10月28日)。〈上海報業集團正式成立 將加快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東方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9日,取自:http://sh.eastday.com/m/20131028/u1a7739744.html
徐海璇、焦若薇(2015)。〈從「澎湃新聞」看傳統紙媒的轉型〉,《新聞世界》,6:12-13。
唐小兵(2013)。〈清議、輿論與宣傳〉,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47-6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桑兵(2013)。〈民初「自由」報刊的自由觀〉,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67-8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陳懷林(1999)。〈九十年代中國傳媒的制度演變〉,《二十一世紀》,53:4-14。陳懷林(2000)。〈試析中國媒體制度的漸進改革-以報業為案例〉,《新聞學研究》,62:97-118。陳懷林、黃煜(1996)。〈中國大陸大眾傳媒商業化非均衡發展-以報業為案例〉,《新聞學研究》,53:191-208。陳雅惠(2014)。〈探索網路新聞敘事新方向〉,《新聞學研究》,121:127-165。陳柏廷(2015年12月19日)。〈陸盼尊重網路主權〉,《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6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19000352-260102
陳建華(2013)。〈陳冷:民國時期新聞職業與自由獨立之精神〉,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219-25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陸曄、潘忠黨(2002)。〈成名的想像: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主義話語建構〉,《新聞學研究》,71:17-59。陸曄(1994)。〈美國新聞業「客觀性法則」的歷史演進〉,《新聞大學》,1:51-54。
陸曄(2003)。〈權力與新聞生產過程〉,《二十一世紀》,77:18-26。陸曄、俞衛東(2003)。〈傳媒人的媒介觀與倫理觀——2002上海新聞從業者調查報告之四〉。《新聞記者》,4:46-49。
郭鎮之(2001)。〈在關於當前輿論監督的結論和建議〉,《中華傳媒網》。上網日期:2016 年 08月12日,取自http://chinamediaresearch.cn/article.php?id=622
區家麟(2013)。〈網絡新聞再界定:市場導向下的新媒體變革〉,《傳播與社會學刊》,25:103-133。張君玫、劉鈐佑譯(1996)。《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原書 Mills, C. W. (2000).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張錦華(2001)。〈從Pierre Bourdieu 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主體〉,《傳播文化》,9:61-106。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行動》。台北:黎明。
張文強(1998)。〈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組織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7:191-211。張文強(2002)。〈媒介組織內部權力運作與新聞工作自主:封建采邑內的權力控制與反抗〉,《新聞學研究》,73:29-61。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秀威。
張裕亮(2005)。〈從黨國化到集團化-大陸報業結構變革分析〉,《東亞研究》,36(1):49-104。張林江(2010)。〈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新聞立台、精品立台〉,《當代電視》,9:59-61。
童靜蓉(2006)。〈中國語境下的新聞專業主義社會話語〉,《傳播與社會學刊》,1:91-119。崔保國、何丹嵋(2015年7月6日)。〈2014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人民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8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706/c397325-27260690.html
畢恒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
黃升民、丁俊傑(1998)。《媒介經營與產業化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黃旦、周葉飛(2013)。〈「新型記者」:主體改造與重塑-延安《解放日報》的改版之再考察〉,李金铨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頁325-35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曾繁旭(2009)。〈形成中的媒體市民社會:民間聲音如何影響政策議程〉,《新聞學研究》,100:189-222。曾繁旭、蔣志高(2008年1月)。〈廈門市民與 PX的PK戰〉,《南方人物週刊》,1:20-27。
曾麗紅、吳雁(2015)。〈新媒體環境下大陸報業新聞從業者工作自主性的影響因素研究——基於個體特徵變數的考察〉,《傳播與社會學刊》。34:19-55。黃順星(2010)。〈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台灣報業的變遷〉,《新聞學研究》,104:113-160。黃煜、曾繁旭(2011)。〈從以鄰為壑到政策倡導:中國媒體與社會抗爭的互激模式〉,《新聞學研究》,109:167-200。馮建三(2008)。〈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臺灣社會研究》,71:157-195。
溫雲超(2009)。〈「我們的意志是樂觀的」:中國另類傳播的生機就在夾殺中〉,《新聞學研究》,99:241-264。溫楨文(2013)。〈近代中國的「記者」:以其職業稱謂之演變為中心〉,《東亞觀念集刊》,4:305-344。
鄒軍(2011)。〈中國內地都市社會運動中的網絡表達-基於對廈門、上海兩起社會運動的考察〉,邱林川、陳韜文(主編),《新媒體事件研究》,頁270-290。北京:人民大學。
鄒瑞玥(2014年3月31日)。〈上海新文廣集團掛牌 大小文廣牌子合二為一〉,《中國新聞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3-31/6013383.shtml
新華網(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共同為改革想招 一起為改革努力〉,《新華網》,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18/c_1112126269.htm
趙玉民(1999)。〈中國新聞教育與研究八十年〉,《現代傳播》,1999年2-3期。
趙月枝(2007)。〈國家、市場與社會:從全球視野和批判角度審視中國傳播與權力關係〉,《傳播與社會學刊》,2:23-50。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忠黨、陳韜文(2004)。〈從媒體範例評價看中國大陸新聞改革中的範式轉變〉,《新聞學研究》,78:1-43。蔡筱穎譯(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P. (1996). Sur la télévision, suivi de. L’emprise du journalisme.)
蔡秀芬(2011)。《中國另類傳播的考察與分析(1978-2011)》。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蔡秀芬(2013)。〈袪魅、啟蒙與賦權:中國新媒體作為另類傳播的行動與影響探析〉,《新聞學研究》,116:127-172。蔡翠紅(2015)。《網絡時代的政治發展研究》。北京:時事。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劉暉譯(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原書Bourdieu, P. (1992). 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 228.1992)
劉偉偉(2013)。〈政治控制、市場競爭與地方黨報的影響力:廣東、上海、天津的比較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24:155-192。錢鋼(2008)。《中國傳媒與政治改革》。香港:天地。
環球時報(2013年1月7日)。〈南方週末「致讀者」實在令人深思〉,《環球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日,取自: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107/c1003-20120508.html
韓振峰(2014年4月21日)。〈「摸著石頭過河」改革方法的來龍去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3日,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421/c40531-24920132.html
鍾智錦、李艶紅、曾繁旭(2014)。〈媒介對公民參與的作用:比較互聯網和傳統媒體〉,《傳播與社會學刊》,28:95-119。鍾布、黃煜、周一凝(2014)。〈新媒體時代的網路新聞研究前沿〉,《傳播與社會學刊》,29:235-265。羅彥傑、劉嘉薇、葉長城(2010)。〈組織控制與新聞專業自主的互動:以台灣報紙國際新聞編譯為例〉,《新聞學研究》,102:113-149。譚小攀(2015)。〈新媒體視角下國家治理的內涵、挑戰與回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52(2):115-121。
二、英文部分:
Aarseth, E. J. (1997). Cybertext: 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reed, W.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33(4), 326-335.
Bourdieu, P. (1969). Intellectual field and creative project, trans.By Sian France.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8(2), 89-119.
Bourdieu, 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R. Nice, Tra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J.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son, R. (1999). Field theory in comparative context: A new paradigm for media studies. Theory and society, 28(3), 463-498.
Chen, X. (2013). The rising cost of stability. Journal of Democracy, 24(1), 57-64.
Craig, R. (2005). Online journalism: reporting, writing, and editing for new media. Southbank, Victoria, Australia
Castells, M. (2007). Communication, 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the network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1), 29.
Dupagne, M., & Garrison, B. (2006). The meaning and influence of convergence: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newsroom work at the Tampa news center. Journalism Studies, 7(2), 237-255.
Dwyer, T. (2010). Media convergence. New York, NY: Open University Press.
Evetts, J. (2003).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ism occupational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8(2), 395-415.
Global Times (2011, February 18). Great firewall father speaks out. Global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english.sina.com/china/p/2011/0217/360409.html
Harvey, D. (1989a).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Vol. 14). Oxford, UK: Blackwell.
Harvey, D. (2000b). 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rise of modernism as a cultural force. In Lechner and Boli (eds). The globalization reader.(pp. 134-144)Malden, MA : Blackwell
Harvey, D. (2005c).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 U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 (2010). Deba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 Beijing consensus or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4(2), 31-47.
Herbert, J. (2000). Journalism in the digital age: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broadcast, print and on-line media. Oxford, UK: Focal Press.
Kawamoto, K. (2003). Digital journalism: 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 In K. Kawamoto (Ed.), Digital journalism: 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 (pp. 1-29).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Jenkins, R. (2000).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determinism.Robbins, D. (Ed.). (2000). Pierre Bourdieu. (pp. 148-163).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King, G., Pan, J., & Roberts, M. E. (2013). 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2), 326-343.
Landow, G. P. (2006). Hypertext 3.0: Critical theory and new media in an era ofglobalization.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ee, C. C., Zhou, H. & Yu, H. (2007). Party-Market corporatism, clientelism, and mediain Shanghai.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2(3), 21-42.
Neveu, E. (2007). Pierre Bourdieu: Sociologist of media, or sociologist for media scholars. Journalism Studies 8(2), 335-347.
Naughton, B. (2007).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Naughton, B. (2010). China''s distinctive system: can it be a model for oth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65), 437-460.
Nathan, A. J. (2013). Foreseeing the unforeseeable. Journal of Democracy, 24(1), 20-25.
McLuhan, M. (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NY:MIT press.
Martin, J. L. (2003). What is field theory? 1.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9(1), 1-49.
Mulvenon, J. C., & Chase, M. S. (2006). Breaching the great firewall: External challenges to China''s internet controls. Journal of E-Government, 2(4), 73-84.
Pool, Ithiel de Sola (1983). The technology of freedom. New York, N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vlik, J. V. (2001).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ang, Q., & Bandurski, D. (2011). China’s emerging public sphere: The impact of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Internet in an era of transition. In D. Schiffrin, D. Tannen & H. E. Hamilton (Eds.),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pp. 352-371).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e, R. E. (1987).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7(4), 65-94.
Shirk, S. L. (Ed.). (2010). 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 Z., Zhao, H., & He, J. (2013). Authoritarianism and contest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24(1), 26-40.
Singleton Jr, R. A. & Straits, B. C. (2010). Approaches to social research (5th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ensky, H. L. (196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0(2), 137-158.
Yang, G. (2005). Environmental NGOs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81, 46-66.
Yang, G. (2012) . A Chinese internet? History, practice, and global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1),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