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1742:3a1e:c308:760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8: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閔俞
研究生(外文):Min-Yu Chang
論文名稱:追尋時代激盪中的自我:戰後畫家劉耿一與台灣意識的興起
論文名稱(外文):Searching for Self in Changing Times: Liu Keng-i and the Rising of the Taiwanese Identity in the Post-war Period
指導教授:顏娟英顏娟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an-Ying Yen
口試日期:2017-06-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8
中文關鍵詞:劉耿一台灣意識/認同文化傳承群像畫自畫像
外文關鍵詞:Liu Keng-iTaiwanese consciousness/identitycultural continuitygroup portraitself-portrai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8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高雄畫家劉耿一(1938-)為前輩畫家劉啓祥(1910-1998)的長子,是本土第二代畫家中較重要的一位。他的繪畫風格奠定於八○年代,正值解嚴前後台灣意識高漲之時刻,其創作主題因而深受社會變動影響。晚期的創作更逐漸趨向身份與歸屬的探究,呼應當代有關台灣主體性及國家定位議題,並對台灣畫壇的走向提出強烈質疑,值得學界反思與討論。
相較於過往研究多聚焦畫家本身的藝術風格,本文嘗試從政治、社會史的角度切入,搭配訪談取得之一手資料,重新檢視劉耿一的藝術內涵,同時以個案研究方式補充戰後藝術家與畫壇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劉耿一的畫業之所以起飛與雄獅畫廊負責人李賢文(1947-)的支援緊密相關,第二任妻子曾雅雲(1948-)的經濟支持及藝術專業知識更是其中關鍵。而其畫風逐漸朝向社會性及文化傳承角度,既反映當時代的集體意識,也透露個人內心對戰後畫壇流行之中國現代水墨畫或當代藝術求新風氣的反抗意識。
最後,筆者對畫家晚年旅居紐西蘭十五年間的創作進行分期,指出其與西方畫家佛烈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及葛雷柯(El Greco, 1541-1614)的關係,強調其藝術特質除了社會現實層面外,也具有強烈的理想及信仰成份。同時,從劉耿一旅居紐西蘭的決定可知,其台灣意識並非根深蒂固、不可撼動之理想,而無疑是一種隨情境而動的念頭,具有保存自我的強烈目的。
Liu Keng-i(1938-) , the son of Liu Chi-Hsiang(1910-1998) who is thought a leading painter after second world war, is an important artist who grew up in Kaohsiung. His painting style developed in 1980s, just before or at the time of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d this made the topics of his work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rising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Later, he became more concerned about searching for self-identity, which related to the issue of subjectivity and national orientation in Taiwan. Also, he expressed strong doubt about the trend of Taiwan art circles. All of this is inspiring to researchers nowadays.
The method of this article focus on the politic and social part of history, and the first-hand sources from Liu Keng-i are also the point. Therefore, we will not only discuss the meaning or style of his art,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inter and the Taiwan artist circle after WWII. Accordingly, the study find that Liu Keng-i’s success helped mainly by two persons at first, his wife Tseng Ya-Yun(1948-), and the owner of Lionart Gallery, Li Xian-wen(1947-). Furthermore, his topics turned to social criticism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which reflecting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his own mind against the trend of pursuing new style at that time.
In the end, the article tried to stage Liu Keng-i’s works created in New Zealand for fifteen years. It is notable that he learned from two famous western artist, 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 and El Greco(1541-1614), which means that he also have a desire for ideal and faithful character. All in all, after he moving to New Zealand, we can say that his Taiwanese identity is not a firm belief, but a changing will following the environment and his pursuit of freedom.
誌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1

第一章 早期創作(1960s-1970s).....................................................................................7
第一節 成長過程......................................................................................................7
第二節 畫壇初期活動..............................................................................................9
小結..............................................................................................................................12

第二章 面對時代議題的繪畫風格(1980-1989)...........................................................14
第一節 新畫業的耕耘...........................................................................................14
1. 與曾雅雲共譜藝術生活.............................................................................14
2. 雄獅畫廊經紀下的專業畫家.....................................................................18
3. 月刊《雄獅美術》公共文化議題的撰述者...........................................24
第二節 古典人物畫像的象徵手法......................................................................29
1. 鄭成功與唐吉訶德(1981)──形塑悲劇性人物..............................29
2. 受難圖(1981)──壓抑的社會意識...................................................33
3. 妻子像(1984)──吸收父親藝術精華...............................................36
第三節 風景畫的再造...........................................................................................40
1. 傳統風景畫的瓶頸.....................................................................................40
2. 歐洲人文的啟示──「歐遊系列」(1987).........................................44
3. 重現台灣鄉土精神──「家園情懷系列」(1989)............................47
小結.............................................................................................................................51

第三章 呼應台灣政治風雲的群像畫(1990-1996)...............................................52
第一節 刻畫民主運動圖像.................................................................................. 52
1. 解嚴後的政治題材..................................................................................... 52
2.「社會風景」系列(1990-1991)中的政治事件...................................56
3. 政治群像的尾聲──統、獨議題.............................................................59
第二節 台灣意識的政治文化活動......................................................................62
1. 台灣民族主義思想的傳播........................................................................ 62
2. 劉耿一與台獨文人的來往.........................................................................64
第三節 台灣美術史觀的思辨...............................................................................68
1. 美術界的台灣主體性辯論........................................................................68
2. 發表〈文化上永遠的流浪者〉(1990).................................................71
3. 家族群像、記憶群像的意義................................................................... 74
小結............................................................................................................................ 79

第四章 出走與返鄉──來回紐西蘭與台灣的創作(1997-2014)......................80
第一節 歸屬的思考與矛盾...................................................................................80
1. 1997年後的活動.........................................................................................80
2. 移民行動的醞釀..........................................................................................84
3. 分化的台灣意識..........................................................................................88
第二節 異鄉風景中再現自我(1997-2010).................................................. 90
1. 家鄉與異鄉──「鄉野之歌」(1997-1998)v.s霍奇安卡大地.......91
2. 自畫像裡的認同困境................................................................................. 94
(1)畫家肖像(1999-2001)................................................................... 94
(2)文化標誌(2002)..............................................................................96
(3)地平線上的失落感──「日與夜」(2005 -2006)......................99
3. 聯作的運用.................................................................................................101
(1)概況....................................................................................................101
(2)比較一:《旅程》/《父親的生日》...........................................103
(3)比較二:《沉思的重奏》/《夫妻》/《日以繼夜》.............104
4. 旅程尾聲──「死亡與永生」(2007 -2010)....................................105
第三節 回台創建理想家園(2011迄今)........................................................109
1. 鄉歸何處?──晚期故鄉風景創作......................................................110
(1)《給太魯閣的頌歌I~IV》(2005)──塑造台灣文化象徵...110
(2)西濱系列(2012)──重返島國.................................................112
(3)《原鄉》(2014)──心中的家鄉.................................................113
2. 最終建築的設計──家與美術館的結合............................................114
小結...........................................................................................................................116

結論....................................................................................................................................117

參考書目...........................................................................................................................122
附錄....................................................................................................................................138
附錄一:劉耿一年表..............................................................................................136
附錄二:曾雅雲年表..............................................................................................143
附錄三:劉耿一〈無悔的選擇〉(1993.12)....................................................146
圖版目錄...........................................................................................................................147
圖版....................................................................................................................................157
一、劉耿一著作
(一)展覽專輯
劉耿一作,《劉耿一繪畫作品集》,台北:雄獅,1990。
劉耿一作,《社會.風景:劉耿一油性粉彩畫集》,台北:雄獅,1991。
劉耿一作,《劉耿一油畫個展》,台北:雄獅,1993。
劉耿一作,《陳宏博、龔玉葉夫婦珍藏劉耿一繪畫作品集》,劉耿一自行刊梓,1995。
劉耿一作,《劉耿一的藝術之路》,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5。
劉啟祥等作,《劉家父子畫展專輯》,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5。
劉耿一作,《劉耿一的藝術歷程:旅人的風景.怒潮與哀歌》,台北:淡水鎮公所,1996。
劉耿一作,《劉耿一》,台北:彩田設計,1997。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編,《鄉野之歌:劉耿一.劉尚弘.劉俊禎作品集》,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
劉耿一作,《鄉野之歌:劉耿一油性粉彩畫集》,台南:大都會藝術,1998。
亞洲藝術中心編,《劉耿一繪畫與造型藝術》,台北:亞洲藝術中心,2001。
劉耿一作,《歲月在畫布間流過》,高雄:正修技術學院藝術中心,2002。
劉耿一作,《映在潮水中的時光》,台北:勤宣文教基金會,2010。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劉耿一回顧展:生命感知與詠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1。
劉耿一作,《寂靜之聲:劉耿一繪畫及造型木作輯》,高雄:荷軒新藝空間,2012。
劉耿一作,《異想與實存之間:劉耿一作品輯》,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14。

(二)專書
劉耿一,《由夢幻到真實》,台北:雄獅,1993。
張金發、劉耿一編,《第39年南部展畫集》,高雄:台灣南部美術協會,1991。

(三)報刊文章
劉耿一、曾雅雲,〈劉啟祥七十自述〉,《藝術家》,60期,1980年5月,頁39-51。
劉耿一,〈我的粉彩畫展〉,《藝術家》,81期,1982年2月,頁226。
劉耿一,〈粉彩國度好悠遊〉,《成功時報》,台北,1984年5月24日。
劉耿一等,〈藝術從高雄出發──高雄文化藝術界的共同呼聲〉,《台灣新聞報》,高雄,1985年3月31日,8版。
鄰園隨筆,〈文化的地域情結〉,《雄獅美術》,188期,1986年10月,頁16-17。
鄰園隨筆,〈從「張炳南油畫展」談起〉,《雄獅美術》,188期,1986年10月,頁19-20。
鄰園隨筆,〈「第四屆高雄市美展」的迴思〉,《雄獅美術》,190期,1986年12月,頁16-17。
劉耿一,〈心靈脈動的痕跡〉,《雄獅美術》,190期,1986年12月,頁114-122。
本社,〈1986年美術活動的省思化──七、高雄地區的美術活動〉,《雄獅美術》,191期,1987年1月,頁26-27。
本社,〈1987年美術總評〉,《雄獅美術》,203期,1988年1月,頁28-35。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雄獅美術》,203期,1988年1月,頁115-123。
鄰園隨筆,〈典禮的感想〉,《雄獅美術》,204期,1988年2月,頁17-18。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2〉,《雄獅美術》,204期,1988年2月,頁103-10。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3〉,《雄獅美術》,205期,1988年3月,頁73-80。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4〉,《雄獅美術》,206期,1988年4月,頁116-122。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5〉,《雄獅美術》,207期,1988年5月,頁124-129。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6〉,《雄獅美術》,208期,1988年6月,頁108-112。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7〉,《雄獅美術》,209期,1988年7月,頁129-133。
劉耿一,〈以平常心看待大陸的一切發展〉,《雄獅美術》,209期,1988年7月,頁50-51。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8〉,《雄獅美術》,210期,1988年8月,頁114-117。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9〉,《雄獅美術》,211期,1988年9月,頁158-161。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0〉,《雄獅美術》,213期,1988年11月,頁115-118。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1〉,《雄獅美術》,214期,1988年12月,頁107-109。
本社,〈1988年美術總評〉,《雄獅美術》,215期,1989年1月,頁64-69。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2〉,《雄獅美術》,216期,1989年2月,頁162-164。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3〉,《雄獅美術》,218期,1989年4月,頁168-169。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4〉,《雄獅美術》,219期,1989年5月,頁98-99。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5〉,《雄獅美術》,220期,1989年6月,頁158-160。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6〉,《雄獅美術》,221期,1989年7月,頁162-163。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7[上]〉,《雄獅美術》,222期,1989年8月,頁144-145。
劉耿一、曾雅雲,〈畫想與詩趣:一位畫家的歐遊札記 17[下]〉,《雄獅美術》,223期,1989年9月,頁160-161。
劉耿一,〈從百貨公司的點心街挑選美食──我對「高雄國際雕塑創作營」的質疑〉,《臺灣時報》,1990年9月15日,24版。
劉耿一,〈給吳市長的文化菜單──踏實紮根才能久遠〉,《民眾日報》,高雄,1990年10月5日,20版。
劉耿一,〈在粉彩與油畫間的探尋〉,《雄獅美術》,230期,1990年4月,頁127-128。
劉耿一,〈從蘇信義的繪畫談起〉,《雄獅美術》,236期,1990年10月,頁191。
劉耿一,〈拿出專業態度(對高美館採購「畫廊大觀」作品爭議的意見)〉,《民眾日報》,高雄,1990年11月5日,18版。
劉耿一,〈暖暖陽台〉,《臺灣時報》,1991年1月7日,12版。
劉耿一,〈自由與尊嚴的謳歌〉,《雄獅美術》,250期,1991年12月,頁202。
劉耿一,〈再燃追尋的火焰──回顧張金發的繪畫歷程〉,《雄獅美術》,260期,1992年10月,頁91-92。
劉耿一,〈旅途中的領會──巴里島行紀〉,《文化翰林》,3期,1992年10月,頁9-12。
劉耿一、曾雅雲,〈從蒙馬特到傑爾斯村(上)〉,《文化翰林》,4期,1992年12月,頁11-13。
劉耿一、曾雅雲,〈從蒙馬特到傑爾斯村(下)〉,《文化翰林》,5期,1993年2月,頁20-23。
劉耿一,〈重塑高雄文化(高美館開館專文系列10)〉,《民眾日報》,高雄,1994年6月23日,23版。
劉耿一,〈記憶中的童年〉,《雄獅美術》,274期,1993年12月,頁38-56。
劉耿一,〈彩光與黝暗〉,《雄獅美術》,296期,1995年10月,頁32-33。
劉耿一,〈我的創作札記〉,《文學台灣》,16期,1995年10月,頁20-37。
劉耿一,〈無悔的選擇〉,《雄獅美術》,298期,1995年12月,頁75。
劉耿一,〈我的世界〉,《文學台灣》,21期,1997年1月,頁79-93。
劉耿一,〈父親與我們的家園〉,《文學台灣》,23期,1997年7月,頁25-37。
劉耿一,〈「形象有情」展序〉,《藝術家》,268期,1997年09月,頁506。
劉耿一,〈一位藝術工作者的獨白〉,《藝術家》,262期,1997年3月,頁468-469。
劉耿一,〈一種創作和展覽的觀念──劉耿一、曾雅雲聯展自序〉,《藝術家》,312期,2001年5月,頁540。
劉耿一,〈給妻的生日禮物〉,《文學台灣》,46期,2003年4月,頁64-68。
劉耿一,〈愛河橋上的父親〉,《心的風景50選》,台北:玉山社,2005,頁207-210。
劉耿一,〈王國柱的心志景象〉,《文學台灣》,53期,2005年1月,頁5。
劉耿一,〈樸實的光彩──陳聖頌〉,《文學台灣》,54期,2005年4月,頁5。
劉耿一,〈繆思過訪──曾雅雲〉,《文學台灣》,55期,2005年7月,頁6。
劉耿一,〈心境的映像──林媽利〉,《文學台灣》,56期,2005年10月,頁6。
劉耿一,〈驗證精神的踐行者──戴壁吟〉,《台灣紙──戴壁吟1987-2005》,高雄:正修科技大學藝術中心,2005,頁10-11。
劉耿一,〈行旅繪記──李學富〉,《文學台灣》,57期,2006年1月,頁6。
劉耿一,〈黑色大地──林春榮〉,《文學台灣》,58期,2006年4月,頁6。
劉耿一,〈無題 III〉,《文學台灣》,67期,2008年10月,頁6。
曾雅雲,〈一位藝術家的畫像:我眼中的劉耿一〉,《現代美術》,154期,2011年2月,頁4-21。
劉耿一,〈時光的映像〉,《鹽分地帶文學》,54期,2014年10月,頁104-116。
曾雅雲,〈浮顯的影像〉,《鹽分地帶文學》,57期,2015年4月,頁199-213。
曾雅雲,〈飛向意想的天地(一)〉,《鹽分地帶文學》,59期,2015年6月,頁122-167。


二、劉耿一相關研究
(一)專書
台灣美術三百年作品展專輯編輯委員會,《台灣美術三百年作品展》,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0,頁189。
顏娟英等撰,《台灣近代史文化篇──美術章》,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頁138。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悲情昇華:二二八美展》,台北:台北市美術館,1997。
洪根深,《邊陲風雲:高雄市現代繪畫發展紀事(1970-1997)》,高雄: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1999,頁105-106。
高雄市立美術館編,《美術高雄2001:後解嚴時代的高雄藝術》,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1。
林保堯,《百年台灣美術圖像》,台北:藝術家,2001,頁184-185。
陳秀薇等撰,《我與我──藝術家自我探索與刻畫》,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2,頁76-85。
倪再沁,《高雄現代美術誌》,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4,頁98-108。
陳長華,《台灣現代美術大系[15] 抒情印象繪畫》,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洪根深、朱能榮,《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高雄地區(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頁142。
黃冬富,《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屏東地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頁139-140。
顏娟英、黃琪惠、廖新田,《台灣的美術》,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頁107-108。
朱能榮,《鳳邑風華I──藝術先行者》,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8,頁7。
林明賢,《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二年級生:1931-1940》,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3。

(二)單篇文獻及報導
李文雄,〈悠遊山巔水湄,揣摩觸類旁通──劉耿一粉彩畫風格獨具〉,《聯合報》,台北,1981年12月2日。
白楊特,〈望斷縹緲孤鴻影,彩筆寂寞西窗冷──劉耿一展畫風格別具求知音〉,《自立晚報》,台北,1982年2月5日,9版。
程榕寧,〈畫裏十字架無關宗教,要繪述現實生活感應──劉耿一藉油彩表現生命存疑,冀求能網住童年時光的真實〉,《大華晚報》,台北,1982年。
林文昌,〈誠懇執著與熱情──談劉耿一的繪畫〉,《民生報》,台北,1982年2月15日,10版。
關曉榮,〈熱愛鄉居的畫家劉耿一〉,《時報雜誌》,116期,1982年2月,頁46-47。
曾雅雲,〈藝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和劉耿一〉,《雄獅美術》,145期,1983年3月,頁148。
江心白,〈沈哲哉、劉耿一、蕭學民聯展「非賣品」〉,《成功時報》,高雄,1984年7月15日。
雄獅美術編輯部,〈繪出生命的顏色──劉耿一紙上訪談錄〉,《雄獅美術》,175期,1985年9月,頁57-64。
黃春秀,〈愛和陽光──訪劉耿一〉,《雄獅美術》,190期,1986年12月,頁109-113。
曾肇發,〈寒窗澈骨藝術之旅 金爵得主得來不易〉,《新聞晚報》,高雄,1986年8月11日。
黃春秀,〈劉耿一的繪畫表現〉,《雄獅美術》,230期,1990年4月,頁125-126。
顏娟英,〈藝術創作的尊嚴──我看劉耿一的近作〉,《雄獅美術》,250期,1991年12月,頁203-209。
羅任玲,〈陽光、生命與真實──劉耿一其人其畫〉,《幼獅文藝》,456期,1991年12月,頁99-105。
顏娟英,〈走過智慧的歲月〉,《雄獅美術》,274期,1993年12月,頁26-30。
李敏勇,〈旅人的風景 生命的謳歌──劉耿一觸探〉,《雄獅美術》,274期,1993年12月,頁31-37。
江如海,〈生活之美的追尋──劉耿一的繪畫特質〉,《幼獅文藝》,480期,1993年12月,頁78-81。
侯宜人,〈台灣藝術家的鄉愁何在?試析劉耿一畫作中的歐洲氣質〉,《炎黃藝術》,54期,1994年2月,頁45-48。
林育淳,〈劉啓祥習藝歷程及其早期畫風初探〉,《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1輯》,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4,頁305-343。
顏娟英,〈生命的延續與文化的傳承——劉氏父子展記〉,《雄獅美術》,290期,1995年2月,頁96-101。
簡炯仁,〈緊扣臺灣社會脈動的畫家──劉耿一〉,《雄獅美術》,298期,1995年12月,頁21-23。
王霈,〈劉耿一用心交織出由夢幻到真實的世界〉,《拾穗雜誌》,547期,1996年11月,頁62-65。
林育淳,〈生命意義的發現與構築──劉耿一的繪畫世界〉,《南方藝術》,16期1996年3月,頁90-95。
陸蓉之,〈從幻夢中出走的靈魂──劉耿一的藝術歷程〉,《雄獅美術》,301期,1996年3月,頁29-33。
黃茜芳,〈相知相惜.各擁天空──劉耿一、劉尚弘、劉俊禎的手足情〉,《典藏藝術》,51期,1996年12月,頁145-148。
王甫昌,〈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1996年7月,頁129-209。
倪再沁,〈高雄現代美術人物史──劉耿一〉,《南方藝術》,17期,1996年6月,頁48-60。
田麗卿,〈打造一座家園美術館──劉耿一的藝術與生活〉,《張老師月刊》,231期,1997年3月,頁30-37。
王靜霏,〈畫家劉耿一對於臺灣文化的認識以及宇宙人生的關懷〉,《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四輯)》,高雄: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7,頁103-138。
李敏勇,〈感性美的探索者劉耿一〉,《拾穗雜誌》,555期,1997年7月,頁60-63。
石瑞仁,〈迷眼的畫面、銘心的畫境──讀劉耿一近作〉,《藝術家》,310期,2001年3月,頁428-430。
張妮娜,〈生命華美的禮讚──我看劉耿一「父親的生日」四聯畫〉,未刊文,2004年6月。
吳守哲、蔡獻友,〈劉耿一的藝術創作探索〉,《高雄文化研究2005年年刊》,高雄: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5,頁3-33。
張妮娜,〈從隱晦心象到華彩綻放:追尋劉耿一跨越半世紀的藝術旅跡〉,《鹽分地帶文學》,34期,2011年6月,頁28-42。


三、戰後台灣美術史及其它
(一)專書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高信彊、楊青矗編,《一九八六台灣生活批判:台灣也瘋狂》,高雄:敦理,1987。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1991。
林吉峰主編,《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顏娟英,《台灣美術全集──劉啓祥》,台北:藝術家,1993。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倪再沁,《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皇冠,1993。
王福東,《台灣新生代美術巡禮》,台北:皇冠,1993。
葉玉靜主編,《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1994。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輯,《一九四五〜一九九五臺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倪再沁,《藝術家⇔台灣美術:細說從頭二十年》,台北:藝術家,1995。
李俊賢,《台灣美術的南方觀點》,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謝里法,《探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林育淳,《抒情.韻律.劉啓祥》,台北:雄獅,1998。
侯錦郎作,《重構失憶家園:侯錦郎個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台北:時報文化,1999。
周芳蓮,《葛利哥:西班牙的畫聖》,台北:藝術家,2000。
嘯聲,《西班牙繪畫》(第一卷),石家莊市:河北教育,2001。
拉菲拉.盧索(Raffaclla Russo)著、王梅春譯,《佛烈德利赫》,台北:木馬文化,2002。
尤傳莉,《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2] 政治.權力》,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羅秀芝,《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5] 文化.殖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曾媚珍編,《空谷中的清音:劉啓祥》,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4。
蕭瓊瑞,《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台中:台灣美術館,2004。
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2006。
胡永芬等著,《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對照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7。
陳三井,《走過的歲月──一個治史者的心路歷程》,台北:秀威資訊,2007。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國立歷史博物館,《生命二重奏:旅法畫家侯錦郎紀念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
廖新田,《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0。
陳曼華編著,《獅吼──《雄獅美術》發展史口述訪談》,台北:國史館,2010。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0。
廖新田等撰,《「多元紛呈」:解嚴後臺灣美術之硏究》,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0。
C. E. S.原著、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英譯、林野文漢譯,《被遺誤的台灣:荷鄭台江決戰始末記》,台北:前衛,2011。
劉葦卿,《臺灣人的發財美夢:愛國獎券》,台北:台灣書房,2011。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2。
李淑珠,《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2。
廖新田等撰,《世代.分期.個人風格 : 戰後臺灣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3。
李賢文,《美的軌跡: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夢──雄獅美術四十二年記》,台北:雄獅美術,2013。
鍾穗蘭計畫主持、陳水財協同主持,《「高雄畫廊發展概況初探」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3。
財團法人施明德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編輯小組編,《反抗的意志:1977-1979美麗島民主運動影像史》,台北:時報文化,2014。
莊麗雪主編,《「臺灣美術歷程與繪畫團體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畫學會,2014,頁76-77。
李柏黎等編輯,《雄獅學:雜誌構築出的時代美學》,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4。
陳水財,《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二)單篇文獻
杜國清,〈「笠」與台灣詩人〉,《笠》,128期,1985年8月,頁54-65。
白雪蘭,〈畫會.畫廊.美術館在台灣〉,《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頁258-260。
王秀雄,〈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戰後台灣西畫的影響〉,《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頁135-176。
Peter Plagens著、曾雅雲譯,〈數大就是美:多翼式繪畫〉,《炎黃藝術》,19期,1991年3月,頁40-42。
陸蓉之,〈台灣地區當代藝術本土風格語彙的衍變〉,《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頁189-209。
王甫昌,〈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7期,1994年6月,頁1-34。
陳國寧,〈從現階段我國文化政策與社會形態之變遷談美術館之角色與功能〉,《「當代美術館的角色功能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頁83-115。
鄭水萍,〈愛河的生命史初探〉,《高雄歷史與文化論輯 第2輯》,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5,頁56-58。
蕭瓊瑞,〈台灣新美術運動中的「本土認知」〉,《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第一屆藝術評論獎》,台北:帝門,1996,頁262-272。
黃海鳴,〈台灣主體性──雙年展只是場「無心的大拜拜」?〉,藝術家,257期,1996年10月,頁410-417。
林育淳,〈發現自我──日治時期的自畫像〉,《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73-91。
陳英德,〈台灣美術百年:尋求自我身分所面對的困境〉,《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頁153-159。
謝東山,〈國際化倫理與台灣前衛藝術—-以裝置藝術為例〉,《藝術觀點》,12期,2001年10月,頁4-7。
江宜樺,〈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頁181-216。
黃英哲,〈魏建功與戰後臺灣「國語」運動(1946-1948)〉,《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年10月,頁79-107。
吳嘉琪,〈國中歷史教科書中鄭成功形象的書寫(1952-2001年)〉,《歷史教育》,13期,2008年12月,頁25-30。
楊碧玉、鄭仰峻,〈從新聞傳播看鄭成功的形象〉,《復興崗學報》,94期,2009年6月,頁179-200。
曾春華,〈哥雅的版畫創作:對西班牙社會的批判與反思──以《狂想曲》為例〉,《議藝份子》,12期,2009年3月,頁1-17。
賴傳鑑,〈光復初期的台灣美術──兼介本館典藏的油畫〉,《中原流韻─戰後初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國美館,2009,頁32-45。
顏娟英,〈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藝術學研究》,7期,2010年11月,頁39-96。
陳譽仁,〈藝術的代價──蒲添生戰後初期的政治性銅像與國家贊助者〉,《雕塑研究》,5期,2011年5月,頁31-43。
吳連賞,〈大高雄產業經濟發展變遷〉,《高雄文獻》,1期,2011年6月,頁41-88。
邱函妮,〈陳澄波繪畫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以《嘉義街外》(1926)、《夏日街景》(1927)、《嘉義公園》(1937)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3期,2012年9月,頁271-342。
吳剛毅,〈「中華民國畫學會」在近代美術史上扮演的角色〉,《「台灣美術歷程與繪畫團體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畫學會,2014,頁45-98。
白適銘,〈「戰後」如何前衛?──李仲生的現代繪畫策略與戰後臺灣美術方法論〉,《臺灣美術》,95期,2014年1月,頁4-35。
邱函妮,〈後期印象派與近代台灣「藝術家認同」之形成──以陳澄波與陳植棋為例〉,台北:波瀾中的典範──陳澄波暨東亞近代美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1月16日,頁1-25。
陳譽仁,〈劉啟祥最後的徛家〉,《人本教育札記》,329期,2016年11月,頁76-83。

(三)報章雜誌
史文楣,〈台北的畫廊主持人談畫廊的經營〉,《藝術家》,49 期,1979年6月,頁30-35。
侯惠芳,〈高市斥資六億元 建成中正文化中心 首次推出文藝季 許多觀念尚待建立〉,《民生報》,台北,1981年4月14日,10版。
自由鐘編輯部,〈海外報紙對陳文成命案的報導〉,《自由鐘》,13期,1981年8月,頁34。
狄格魯特、魏契著、郝明義譯,〈台灣之行〉,《政治家》,17期,1981年11月,頁45-48。
政治家編輯部,〈費希平向行政院質詢──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政治家》,15期,1981年10月,頁45-48。
民主陣線編輯部,〈立委謝學賢重視陳文成博士遇害案──為警總處理陳文成命案對於民主法治之影響,向行政院質詢〉,《民主陣線》,3期,1981年9月,頁14。
吳達然,〈訪立委康寧祥談陳文成命案〉,《八十年代》,14期,1981年8月,頁11-12。
呂惠美,〈慶建國七十年配合文藝季活動 高市中正文化中心 部分廳堂今日啟用 將為高雄市文化建設開拓新境〉,《中央日報》,台北,1981年4月5日,6版。
程榕寧,〈推廣藝術的畫家經紀〉,《大華晚報》,台北:1982年2月1日,11版。
宋清田,〈一品畫廊對高雄藝術發展的意義〉,《雄獅美術》,142期,1982年12月,頁167。
劉煥獻,〈談畫廊經營與專屬畫家〉,《雄獅美術》,154 期,1983年12月,頁58-60。
[本社],〈高雄畫家關心當地畫壇座談會〉,《藝術家》,106期,1984年3月,頁186-188。
[本報],〈藝術從高雄出發──高雄文化藝術界的共同呼聲〉,《台灣新聞報》,高雄,1985年3月31日,8版。
王震邦,〈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得天獨厚,要幫國際港都呈現文化特色〉,《民生報》,台北,1985年11月11日,9版。
倪再沁,〈必也正名乎──高雄市立美術館命名的商榷〉,《民眾日報》,高雄,1986年11月13日,2版。
杜宗玲、何德育、楊和倫,〈發財風大家樂〉,《自立晚報》,台北,1986年9月27日,3版。
倪再沁,〈對大陸藝術熱的省思〉,《民生報》,台北,1987年12月17日,4版。
[本社],〈「兩岸人士談文化交流」特輯〉,《雄獅美術》,209期,1988年7月,頁40-53。
連德誠、頼純純、白瑾、洪根深、曾雅雲、曾明男,〈美術館探索專輯:期待與批評——群議篇〉,《雄獅美術》,208期,1988年6月,頁51-55。
賴燕芳,〈土洋拚殺 前輩畫作當紅〉,《經濟日報》,台北,1989年10月17日,19版。
陳英德,〈臺灣畫壇的大陸熱──面對大陸藝術之我見〉,《雄獅美術》,215期,1989年1月,頁70-75。
王福東,〈跨海對談當代台灣美術(一)〉,《雄獅美術》,222期,1989年8月,頁53-54。
繆璘,〈台灣畫廊大陸熱,何時退燒?〉,《中央日報》,台北,1990年4月21日,15版。
本刊編輯,〈台灣美術史論專輯:獨立發展的生命體——訪謝里法〉,《雄獅美術》,250期,1991年12月,頁193。
黃茜芳、張弘旻,〈台中.台南.高雄新興畫廊的經營〉,《雄獅美術》,262期,1992年12月,頁12-24。
潘卓文整理,〈第2屆雄獅美術創作獎評審紀實〉,《雄獅美術》,265期(1993.3),頁26-36。
雄獅美術資料室,〈雄獅品味 歷久彌新〉,《雄獅美術》,261期,1992年11月,頁 84。
黃圻文,〈捉影中台灣新美術發展景況〉,《雄獅美術》,256期,1992年6月,頁44-45。
雄獅美術資訊中心,〈雄獅畫廊遷址後開幕首展──劉耿一個展〉,《雄獅美術》,274期,1993年12月,頁 80。
謝里法,〈台灣美術生態分析〉,《文學台灣》,第11期,1994年7月,頁46-47。
王月華,〈茶壺裡的大風暴──阿波羅畫廊區的消長史〉,《典藏藝術》,24期,1994年9月,頁114-115。
李敏勇,〈用拿畫筆的手捍衛台灣人權〉,《中國時報》,台北,1994年12月10日,46版。
黃海鳴,〈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台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238期,1995年3月,頁227-234。
黃茜芳,〈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吳森基談名門畫廊的歲月〉,《典藏藝術》,73期,1998年10月,頁175-178。

(四)學位論文
林育淳,〈進入世界藝壇的先驅──日據時期留法畫家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劉俊蘭,〈哥雅版畫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姚源明,〈解嚴後臺灣國族認同論述的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楊繡綾,〈從《雄獅美術》看七○年代鄉土美術發展之形構與限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0。
陳玉燕,〈臺灣美術本土化批評意識之研究:1990-1999年〉,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呂佩怡,〈後九○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策展的「本土國際」策略探討〉,台南: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彭佳慧,〈從藝術雜誌觀察台灣藝術生態的互動關係──以《雄師美術》雜誌為例(1971-1996)〉,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史與美術行政組碩士論文,2000。
孫曉嵐,〈現代美術館展覽與國族認同論述──以1983至1994年間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劉聖秋,〈70年代台灣鄉土美術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宜修,〈90''s年代台灣畫廊文化生態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雅婷,〈建構臺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涂榮華,〈台灣商業畫廊經紀方式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誼芳,〈論高雄藝術之現代意識的發展與轉折──從1980年代談起〉,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論文,2005。
吳慧芳,〈九○年代高雄市畫廊的變遷及影響〉,高雄: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連子儀,〈張啟華繪畫作品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7。
黃筱婷,〈台灣七○年代鄉土繪畫之現實主義精神〉,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姜素娥,〈顏水龍、劉啟祥「美育」理念之探討──以生命史為研究介面〉,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朝明,〈臺灣國族論述與美術1949-2000──政治美學的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陳寬育,〈論梅丁衍作品中的政治圖像運用〉,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沈孝雯,〈遷臺初期文藝政策下的美術創作(1949-1984)〉,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鄭育青,〈劉啟祥的台灣山岳畫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
謝淑敏,〈台灣的私人畫廊產業:歷史回顧與現況分析〉,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怡慧,〈解嚴前後高雄藝術雜誌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8。
倪祚沁,〈邊地發聲──1990年代前期高雄現代美術運動研究〉,宜蘭: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中寧,〈「和而不同」的臺灣國族想像:二元對立亦或是多元差異〉,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8。
蘇稟喻,〈美術走向與族群認同──二戰後臺灣藝術文化論述的內在衝突〉,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9。
龔加恩,〈解嚴後臺灣藝術家對政治神話的解構──以楊茂林、吳天章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9。
劉純禎,〈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CasparDavidFriedrich)風景畫中的「支石墓」與浪漫主義〉,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秀文,〈歧異中同聲齊唱的想像共同體——以1970年代臺灣鄉土美術批評意識研究為重點〉,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劉彧棋,〈葛列柯祭壇畫中的人神關係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鈺淳,《在臺灣與中國之間──李登輝的思想脈絡及其中國認識》,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夏亞拿,〈暗潮洶湧的藝壇:戰後初期臺灣美術的動盪與重整(1945-1954)〉,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蘇霏虹,〈台灣文藝復興的堡壘──《台文戰線》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
許璧虹,〈阿波羅大廈畫廊經營現象之探究〉,桃園: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
洪文卿,〈臺灣美術的認同與行動:林顯宗藝術思想及創作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2。
林柔嘉,〈高雄地區畫會發展之研究──從日治時期至八○年代〉,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12。
王馨純,〈劉啟祥女性人物畫研究──以形式、風格分析為研究面向〉,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造形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
詹凱琦,〈現代美術建設新鄉里:日治時期李梅樹美術活動及人物畫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秀祝,〈從文化創傷敘事與復原看二二八美展的藝術創作〉,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造形藝術碩士班論文,2013。
關秀惠,〈事件的美學政治:二二八展覽(1993-2007)、美術及其後〉,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簡吟軒,〈哥雅版畫中的詭譎意味〉,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詹仕清,〈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釘刑三聯作研究〉,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16。

四、網站與資料庫
劉耿一、曾雅雲個人專屬網站
http://www.kengi-yayun.com/
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
http://udndata.com/library/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
http://140.112.113.22/cnnewsapp/start.htm
中國時報五十年報紙影像資料庫
http://140.112.115.26/ttsweb/index.htm
雄獅美術知識庫
http://km.lionart.com.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耿一、曾雅雲,〈劉啟祥七十自述〉,《藝術家》,60期,1980年5月,頁39-51。
2. 劉耿一,〈心靈脈動的痕跡〉,《雄獅美術》,190期,1986年12月,頁114-122。
3. 劉耿一,〈記憶中的童年〉,《雄獅美術》,274期,1993年12月,頁38-56。
4. 劉耿一,〈「形象有情」展序〉,《藝術家》,268期,1997年09月,頁506。
5. 劉耿一,〈一位藝術工作者的獨白〉,《藝術家》,262期,1997年3月,頁468-469。
6. 劉耿一,〈一種創作和展覽的觀念──劉耿一、曾雅雲聯展自序〉,《藝術家》,312期,2001年5月,頁540。
7. 曾雅雲,〈一位藝術家的畫像:我眼中的劉耿一〉,《現代美術》,154期,2011年2月,頁4-21。
8. 黃春秀,〈愛和陽光──訪劉耿一〉,《雄獅美術》,190期,1986年12月,頁109-113。
9. 顏娟英,〈藝術創作的尊嚴──我看劉耿一的近作〉,《雄獅美術》,250期,1991年12月,頁203-209。
10. 羅任玲,〈陽光、生命與真實──劉耿一其人其畫〉,《幼獅文藝》,456期,1991年12月,頁99-105。
11. 顏娟英,〈走過智慧的歲月〉,《雄獅美術》,274期,1993年12月,頁26-30。
12. 李敏勇,〈旅人的風景 生命的謳歌──劉耿一觸探〉,《雄獅美術》,274期,1993年12月,頁31-37。
13. 江如海,〈生活之美的追尋──劉耿一的繪畫特質〉,《幼獅文藝》,480期,1993年12月,頁78-81。
14. 侯宜人,〈台灣藝術家的鄉愁何在?試析劉耿一畫作中的歐洲氣質〉,《炎黃藝術》,54期,1994年2月,頁45-48。
15. 王霈,〈劉耿一用心交織出由夢幻到真實的世界〉,《拾穗雜誌》,547期,1996年11月,頁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