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文學作品
(一)、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古都》,東京都:新潮,1968。
川端康成著,唐月梅譯,《古都》,臺北市,木馬,2015。
(二)、白先勇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市:爾雅,1983。
白先勇,《孽子》,臺北市:允晨文化,1999。
二、單篇論文
(一)、川端康成研究
大森郁之助,〈川端康成のLesbianismとPederasty:その関連についての懐疑説〉,《国語と国文学》68卷8期,東京都:明治書院,1991,頁46-60。
三谷憲正,〈川端康成『古都』試論 : 《衰滅》の予兆と萌芽の予感と〉,《稿本近代文学》vol. 20,頁134-147,東京都:筑波大学文芸・言語学系平岡研究室,1995.11。
川端香男里,〈世界の中の日本文学 : 川端文学の評価をめぐって〉,《国際関係学部紀要》24號,中部大学国際関係学部編,愛知縣春日井 : 中部大学国際関係学部,2000,頁19-24。
有田和臣,〈川端康成「古都」と〈トポス〉としての京都――千重子〝再生〟の主題と「四神相応」への夢〉,《佛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別冊 京都における日本近代文学の生成と展開》,京都市:佛教大学,2008.12,頁225-243。
野口祐子,〈川端康成『古都』におけるすみれの花と時間感覚〉,《京都府立大学学術報告》,京都府:京都府立大学,2009.12,頁39-52。
十重田裕一,〈二〇一四年秋、パリ、川端康成国際シンポジウム〉,《日本近代文学》92期,東京都:日本近代文学会,2015,頁153-158。
松村聰美,〈川端康成「古都」における西洋と日本 : パウル・クレーを視座として〉,《富大比較文学 9》,富山縣:富山大学比較文学会,2017.03,頁42-66。
(二)、白先勇研究
林以青,〈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以七〇年代的台北為例〉,《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鄭明娳主編,1995,頁59-129,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志弘,〈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期,1996,頁195-218。
朱偉誠,〈(白先勇同志的)女人、怪胎、國族:一個家庭羅曼史的連接〉,《中外文學》26.12/312,1998.5,頁47-66,。張小虹,〈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為例〉,《怪胎家庭羅曼史》,臺北市:時報文化,2000,頁27-73。
江寶釵,〈時間、空間與主體性的建構:閱讀《孽子》的一個向度〉,《中外文學》30(2) ,2001,頁82-105。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頁59-81。龔玉玲,〈怪胎哪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哪吒圖像〉,《中外文學》32卷3期,2003,頁125-140。柯慶明,〈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序論〉,《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頁27-60,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6.2。
曾秀萍,〈從魔都到夢土:《紐約客》的同志情慾、「異國」離散與家國想像〉,《師大學報》54卷2期,2009,頁135-158。
董淑玲,〈白先勇《紐約客》中的城市書寫〉,《人文與社會學報》2卷9期,2011,頁23-51。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期,2012,頁211-242。王梅香,〈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五期,頁69-100,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4.12。
三、研究專書
(一)、川端康成研究
大久保喬樹,《川端康成―美しい日本の私》,:京都市: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
新潮文庫編,《文豪ナビ 川端康成》,東京都:新潮,2004。
安藤宏,《日本近代小説史》,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2015。
坂井セシル等著,《川端康成スタディーズ: 21世紀に読み継ぐために》,東京都:笠間書院,2017。
(二)、白先勇研究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臺北市:爾雅,2003。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市:麥田,2006。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市:爾雅,2008。
陳芳明、范銘如主編,《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印刻,2009。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白睿文、蔡建鑫主編,《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臺北市:麥田,2016。
白先勇編,《現文因緣》,臺北市:聯經,2016。
柯慶明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3─白先勇》,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四、其他參考資料
(一)、日本歷史與文化研究
前田愛著,《テクストのユートピア》,東京都 : 筑摩書房,1990。
樋口清之著,趙軍民譯,《日本之魂──揭開和服腰帶中的日本精神》,臺北市:錦繡出版,1995。
野島博之,《謎とき日本近現代史》,東京都:講談社,1998。
井口和起、上田純一、野田浩資、宗田好史等合著,《京都観光学のススメ》,京都市:人文書院,2005。
李永熾,《日本式心靈─文化與社會散論》,臺北市:三民,2006。
加藤周一著,《日本文化における時間と空間》,東京都 : 岩波書店,2007。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臺北市:行人,2008。
李永熾,《切腹與心中:日本文化與思想論》,臺北縣:稻鄉,2009。
李永熾,《從啟蒙到啟蒙:歐洲近代思想與歷史》,臺北縣:稻鄉,2010。
並木誠士等編,《京都 伝統工芸の近代》,京都市:思文閣出版,2012。
森谷尅久著,陳銘博譯,《跟著時代漫遊京都》,臺北市:世潮,2013。
大貫惠美子著,堯嘉寧譯,《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臺北市:聯經,2014。
博學堅持俱樂部著,蘇文淑譯,《京都原來如此:千年古都的風俗、習慣、飲食文化解謎》,新北市:遠足文化,2015。
別冊太陽編集部編《京都を知る100章》,東京都:平凡社,2016,。
樋口清之著,鄔菲譯,《梅乾與武士刀》,臺北市:時報文化,2017。
八幡和郎著,陳心慧譯,《日本古都圖解事典:影響日本歷史的城市53問》,新北市:遠足文化,2017。
(二)、台灣歷史與文化研究
李亦園,〈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 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四期,頁7-2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加藤祐三編,《アジアの都市と建築 = 29 exotic Asian cities》,東京都 : 鹿島出版会,1986。
李乾朗、康諾錫、俞怡萍著,《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與裝飾藝術》,臺北市:台北保安宮,1997.04。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臺北市:玉山社,1999。
李奕興,《台灣的龍山寺》,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6。
徐逸鴻,《圖說艋舺龍山寺》,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10。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縣:華藝數位,2010。
沈孝宇、郭大玄,〈光復後大龍峒文教發展與經驗感受〉,《國教新知》60卷1期,2013,頁51-59。黃雯娟,〈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第七十三期,頁79-105,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14。林以珞,〈從立柱來看廟宇藝術-以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的三川殿立柱為例〉,《雕塑研究》11期,2014.02,頁131-157。(三)、其他
華特‧班雅明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鄧宗德,《八〇年代臺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1。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0。
柯慶明,《柯慶明論文學》,臺北市:麥田,2016。
William Kenney, 1966, How to analyze fiction, Monarch Press。
Wayne C. Booth, 1983, The rhetoric of fiction,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 approaches to theory and practice, 1988,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layton Koelb and Susan Noak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 H. Abrams, 2005,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Thomson Wadsworth。
Robert Scholes, 2006, Poetry and rhetoric in the Modernist montage, Paradoxy of modernism, p.95-119,U.S.A, Yale University Press。
Raymond Williams, 2015,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OX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