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6: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梁恩寧
研究生(外文):En-Ning Liang
論文名稱:城市空間與認同追尋:川端康成《古都》與白先勇《孽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Quest for Identity through Movement in City: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Yasunari Kawabata The Old Capital and Pai Hsien-yung Crystal Boys
指導教授:柯慶明柯慶明引用關係
口試日期:2017-07-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川端康成白先勇京都台北空間認同成長小說
外文關鍵詞:Yasunari KawabataPai Hsien-yungKyotoTaipeiThe Quest for Ident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美國與蘇聯的對立,全球逐漸形成冷戰秩序。東亞的日本與中華民國,在此情況下被納入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政治與經濟政策也受到西方世界的影響。戰後在盟軍修改憲法並干涉國家體制運作的狀態下,日本在重新建立國內社會政經的過程中,也同時省視自身文化根源,重新確立文化認同。另一方面,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島內在戒嚴與追求「反攻大陸」的狀態下,形成以中原為主的國家認同。川端康成《古都》與白先勇《孽子》兩部小說,便是以戰後各自國家重要城市為故事舞台,探討上述國內社會的認同問題。在《古都》中,生活在孕育日本傳統文化千年之久的京都,經營和服店鋪的父親與女兒對於以美國為主的西式文化傳入,各自呈現排斥或接受的狀態。在《孽子》裡,外省人移居後的台北市街道皆改為中原地名,軍人父親們仍希望復國,但沒有大陸經驗的兒子們以台北為家,兩者雖同樣居住在「中國」,卻對於國家的認識出現差異。在兩部作品中,城市空間成為顯示人物心境、認同狀態的描寫,而職業也左右人物的階級,以及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或國家認同。尤其《古都》與《孽子》中皆描寫擬血緣家庭中的親子,而將部分人物的自我認同問題,暗喻國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另外,兩部小說也藉由描寫親子兩個世代的認同差異,暗示時代與國家狀態轉變的過渡階段。主角千重子與李青分別在故事中遊歷城市空間,得到體悟並成長、改變,也成為國家邁入新發展階段的隱喻。
This Master thesis conduct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Yasunari Kawabata The Old Capital and Pai Hsien-yung Crystal Boys, and focuses on transformation of Japan and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after WWII. Both of the two novels, The Old Capital and Crystal Boys, stars a story in the major city in the country, becomes a discourse for a time of the country. Fathers and children in the novels have various faith to their country, making conflicts with other generation. In The Old Capital, different from her stubborn father who refuses western goods, Chieko Sada as heroine for the story present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future of Japan with foreign culture. In Crystal Boys, a boy A-Qing is the main narrator to depict the story of the soldiers of a generation like his father, showing a wish to go back to mainland China, but contradict with the young generation who regard only Taipei as their home. For both stories, the quest for identity through movement in city, while during the process maturity of protagonists also obtained, and finally become metaphor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untry.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 1
二、問題意識 4
三、研究理論與方法 7
四、文獻回顧 9
五、論文架構 13

第二章 川端康成《古都》:文化臍帶的城市
一、「古都」的誕生 15
二、「家」的延續與文化的革新 16
三、傳統與現代,擬血緣與血緣 18
四、祭典與腰帶上的空間 26
五、小結:「古都」的新道路 28

第三章 白先勇《孽子》:民國、台灣性到台北性
一、從「台北人」轉向「新台北人」 29
二、「中國」空間:(擬)血緣父親們的離散 30
三、本土空間:母親與孽子們的移動 34
四、信仰空間:罪孽與救贖 40
五、小結:從中國性、台灣性到台北性與普世性 45

第四章 城市的小說,小說的城市
一、川端康成:以古都看未來 47
二、白先勇:以台北看「中國」 54
三、小結:小說、城市與國家 60

第五章 結論:城市空間與國家論述
一、城市小說如何發展為國家論述 61
二、以「準首都」為舞台 62
三、「成長小說」與國家階段轉變 65
四、以少數代表整體階級,以及「認同繼承」 68
五、結論:個人、家族與國家 70

◎參考文獻 72
◎參考文獻

一、文學作品

(一)、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古都》,東京都:新潮,1968。
川端康成著,唐月梅譯,《古都》,臺北市,木馬,2015。

(二)、白先勇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市:爾雅,1983。
白先勇,《孽子》,臺北市:允晨文化,1999。

二、單篇論文

(一)、川端康成研究

大森郁之助,〈川端康成のLesbianismとPederasty:その関連についての懐疑説〉,《国語と国文学》68卷8期,東京都:明治書院,1991,頁46-60。

三谷憲正,〈川端康成『古都』試論 : 《衰滅》の予兆と萌芽の予感と〉,《稿本近代文学》vol. 20,頁134-147,東京都:筑波大学文芸・言語学系平岡研究室,1995.11。

川端香男里,〈世界の中の日本文学 : 川端文学の評価をめぐって〉,《国際関係学部紀要》24號,中部大学国際関係学部編,愛知縣春日井 : 中部大学国際関係学部,2000,頁19-24。

有田和臣,〈川端康成「古都」と〈トポス〉としての京都――千重子〝再生〟の主題と「四神相応」への夢〉,《佛教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別冊 京都における日本近代文学の生成と展開》,京都市:佛教大学,2008.12,頁225-243。

野口祐子,〈川端康成『古都』におけるすみれの花と時間感覚〉,《京都府立大学学術報告》,京都府:京都府立大学,2009.12,頁39-52。

十重田裕一,〈二〇一四年秋、パリ、川端康成国際シンポジウム〉,《日本近代文学》92期,東京都:日本近代文学会,2015,頁153-158。

松村聰美,〈川端康成「古都」における西洋と日本 : パウル・クレーを視座として〉,《富大比較文学 9》,富山縣:富山大学比較文学会,2017.03,頁42-66。

(二)、白先勇研究

林以青,〈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以七〇年代的台北為例〉,《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鄭明娳主編,1995,頁59-129,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志弘,〈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期,1996,頁195-218。

朱偉誠,〈(白先勇同志的)女人、怪胎、國族:一個家庭羅曼史的連接〉,《中外文學》26.12/312,1998.5,頁47-66,。

張小虹,〈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為例〉,《怪胎家庭羅曼史》,臺北市:時報文化,2000,頁27-73。

江寶釵,〈時間、空間與主體性的建構:閱讀《孽子》的一個向度〉,《中外文學》30(2) ,2001,頁82-105。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頁59-81。

龔玉玲,〈怪胎哪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哪吒圖像〉,《中外文學》32卷3期,2003,頁125-140。

柯慶明,〈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序論〉,《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頁27-60,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6.2。

曾秀萍,〈從魔都到夢土:《紐約客》的同志情慾、「異國」離散與家國想像〉,《師大學報》54卷2期,2009,頁135-158。

董淑玲,〈白先勇《紐約客》中的城市書寫〉,《人文與社會學報》2卷9期,2011,頁23-51。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期,2012,頁211-242。

王梅香,〈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五期,頁69-100,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4.12。

三、研究專書

(一)、川端康成研究

大久保喬樹,《川端康成―美しい日本の私》,:京都市: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

新潮文庫編,《文豪ナビ 川端康成》,東京都:新潮,2004。

安藤宏,《日本近代小説史》,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2015。

坂井セシル等著,《川端康成スタディーズ: 21世紀に読み継ぐために》,東京都:笠間書院,2017。

(二)、白先勇研究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臺北市:爾雅,2003。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市:麥田,2006。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市:爾雅,2008。

陳芳明、范銘如主編,《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印刻,2009。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白睿文、蔡建鑫主編,《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臺北市:麥田,2016。

白先勇編,《現文因緣》,臺北市:聯經,2016。

柯慶明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3─白先勇》,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四、其他參考資料

(一)、日本歷史與文化研究

前田愛著,《テクストのユートピア》,東京都 : 筑摩書房,1990。

樋口清之著,趙軍民譯,《日本之魂──揭開和服腰帶中的日本精神》,臺北市:錦繡出版,1995。

野島博之,《謎とき日本近現代史》,東京都:講談社,1998。

井口和起、上田純一、野田浩資、宗田好史等合著,《京都観光学のススメ》,京都市:人文書院,2005。

李永熾,《日本式心靈─文化與社會散論》,臺北市:三民,2006。

加藤周一著,《日本文化における時間と空間》,東京都 : 岩波書店,2007。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臺北市:行人,2008。

李永熾,《切腹與心中:日本文化與思想論》,臺北縣:稻鄉,2009。

李永熾,《從啟蒙到啟蒙:歐洲近代思想與歷史》,臺北縣:稻鄉,2010。

並木誠士等編,《京都 伝統工芸の近代》,京都市:思文閣出版,2012。

森谷尅久著,陳銘博譯,《跟著時代漫遊京都》,臺北市:世潮,2013。

大貫惠美子著,堯嘉寧譯,《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臺北市:聯經,2014。

博學堅持俱樂部著,蘇文淑譯,《京都原來如此:千年古都的風俗、習慣、飲食文化解謎》,新北市:遠足文化,2015。

別冊太陽編集部編《京都を知る100章》,東京都:平凡社,2016,。

樋口清之著,鄔菲譯,《梅乾與武士刀》,臺北市:時報文化,2017。

八幡和郎著,陳心慧譯,《日本古都圖解事典:影響日本歷史的城市53問》,新北市:遠足文化,2017。

(二)、台灣歷史與文化研究

李亦園,〈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 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四期,頁7-2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

加藤祐三編,《アジアの都市と建築 = 29 exotic Asian cities》,東京都 : 鹿島出版会,1986。

李乾朗、康諾錫、俞怡萍著,《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與裝飾藝術》,臺北市:台北保安宮,1997.04。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臺北市:玉山社,1999。

李奕興,《台灣的龍山寺》,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6。

徐逸鴻,《圖說艋舺龍山寺》,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10。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縣:華藝數位,2010。

沈孝宇、郭大玄,〈光復後大龍峒文教發展與經驗感受〉,《國教新知》60卷1期,2013,頁51-59。

黃雯娟,〈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第七十三期,頁79-105,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14。

林以珞,〈從立柱來看廟宇藝術-以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的三川殿立柱為例〉,《雕塑研究》11期,2014.02,頁131-157。

(三)、其他

華特‧班雅明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鄧宗德,《八〇年代臺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1。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0。

柯慶明,《柯慶明論文學》,臺北市:麥田,2016。

William Kenney, 1966, How to analyze fiction, Monarch Press。

Wayne C. Booth, 1983, The rhetoric of fiction,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 approaches to theory and practice, 1988,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Clayton Koelb and Susan Noak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 H. Abrams, 2005,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Thomson Wadsworth。

Robert Scholes, 2006, Poetry and rhetoric in the Modernist montage, Paradoxy of modernism, p.95-119,U.S.A, Yale University Press。

Raymond Williams, 2015,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OXFOR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偉誠,〈(白先勇同志的)女人、怪胎、國族:一個家庭羅曼史的連接〉,《中外文學》26.12/312,1998.5,頁47-66,。
2. 朱偉誠,〈(白先勇同志的)女人、怪胎、國族:一個家庭羅曼史的連接〉,《中外文學》26.12/312,1998.5,頁47-66,。
3. 江寶釵,〈時間、空間與主體性的建構:閱讀《孽子》的一個向度〉,《中外文學》30(2) ,2001,頁82-105。
4. 江寶釵,〈時間、空間與主體性的建構:閱讀《孽子》的一個向度〉,《中外文學》30(2) ,2001,頁82-105。
5.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頁59-81。
6.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頁59-81。
7. 龔玉玲,〈怪胎哪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哪吒圖像〉,《中外文學》32卷3期,2003,頁125-140。
8. 龔玉玲,〈怪胎哪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哪吒圖像〉,《中外文學》32卷3期,2003,頁125-140。
9. 董淑玲,〈白先勇《紐約客》中的城市書寫〉,《人文與社會學報》2卷9期,2011,頁23-51。
10. 董淑玲,〈白先勇《紐約客》中的城市書寫〉,《人文與社會學報》2卷9期,2011,頁23-51。
11.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期,2012,頁211-242。
12.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期,2012,頁211-242。
13. 李亦園,〈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 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四期,頁7-2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
14. 李亦園,〈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 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四期,頁7-2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
15. 沈孝宇、郭大玄,〈光復後大龍峒文教發展與經驗感受〉,《國教新知》60卷1期,2013,頁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