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6 10: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夏沛群
研究生(外文):HSIA,PEI-CHUN
論文名稱:臺灣新式茶飲連鎖品牌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Handmade Drink Chain Brands
指導教授:莊淑姿莊淑姿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ANG,SHU-TZU
口試委員:劉正元陳啟仁
口試委員(外文):LIU,ZHENG-YUANCHEN,QI-REN
口試日期:2017-01-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手搖茶飲珍珠奶茶飲食文化
外文關鍵詞:handmade drinkPearl milk teafood cul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42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0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茶飲料是臺灣庶民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環。隨著時代發展變遷,已逐漸走出獨特的脈絡軌跡,尤其是隨著飲用族群及消費習慣的改變,與時俱進調整並在傳統中創新。如今,全台茶飲品牌相繼成立,由路邊泡沫紅茶攤至行銷國際,與人們的生活產生連結、互動著。本研究試圖從新式茶飲文化的興起、手搖飲品的盛行至茶飲連鎖品牌的國內外情形,以及食安危機中等不同階段,去加以分析與了解臺灣新式茶飲的發展經驗和過程,探討獨特新飲茶文化的發展與民眾休閒意識提升之間的關聯性。

茶業產品隨著時間、飲食方式、休閒意識與社會脈絡等因素,產生出現今的新式飲茶風貌,以做為調整與滿足現代人社會生活的需要。茶葉產品不再是傳統的純茶葉型態,而是以飲料的方式進行銷售,運用現代化的行銷方式拓展國內外市場,消費者也根據自身的文化品味對茶飲品牌的個性風格、價值理念產生認同。如何在新式茶飲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則需著重品牌的細化升級,產品的優化及安全保障。台灣手搖茶飲不僅是一項新的產品,更是一場新的飲食文化革命,這股潮流仍不斷改變與創新,豐富了臺灣與國際的飲食文化。

‘Tea’ is crucial to the food culture of ordinary people in Taiwan.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changes, tea has gradually evolved its own unique track of development. Following with the changing of its target customer and drinking habit, Tea keeps abreast of the times combining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together. Today chain beverage store brands are formed one after another across Taiwan. Started from street traders to international brands, they connect with our daily life and interact with people. In this study, the new wave of modern tea culture, the flourishing of handmade drinks, beverage store brands’ development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ood safety hazards were examin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progress of new-style tea in Taiwan and thus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xclusive tea cultur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ublic’s leisure awareness.
Being affected by time, diet, leisure awareness and the pulse of society, tea products eventually evolve into today’s image and in this way meet modern people’s needs. They are not only presented as tea leaves as they used to be, but also sold as handmade drinks nowadays. Using contemporary marketing methods, tea products expa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In light of their personal cultural tastes, customers also generate a sense of identity of tea brands’ style, values and beliefs. To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from their competitors, these tea brands require comprehensive upgrading, product optimization and food safety assurance. Beyond just an innovative product, Taiwan handmade drinks is a revolution in food culture as well. This ever-changing trend enriches the food culture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Ⅳ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Ⅶ
附錄目錄 Ⅸ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設計…………………………………………………………… 2
第貳章 萌芽期-臺灣新式茶飲文化的興起
第一節 新式茶飲之興起 ………………………………………………… 8
第二節 泡沫紅茶的流行…………………………………………………… 13
第參章 快速發展期Ⅰ-珍珠奶茶的出現
第一節 珍珠奶茶的發明及創新…………………………………………… 18
第二節 珍珠奶茶原創爭議之說…………………………………………… 23
第三節 珍珠奶茶走向專業企業化………………………………………… 28
第肆章 快速發展期Ⅱ-珍珠奶茶的在地與全球化
第一節 珍珠奶茶與國際接軌……………………………………………… 39
第二節 全球性的文化認同………………………………………………… 42
第三節 複製成功經驗……………………………………………………… 49
第伍章 新式茶飲的爭議與危機
第一節 食安事件的開始及風波…………………………………………… 58
第二節 食安對國內外的影響……………………………………… 63
第三節 國內外的食品安全危機處理……………………………………… 65
第陸章 研究結論 67
參考文獻 69



表目錄

表2-1 雙全紅茶之紀事年代列表…………………………………………… 12
表2-2 一茶一坐拓展經營概況……………………………………………… 16
表3-1 春水堂與翰林茶館之品牌簡介與概況………………………… 24
表3-2春水堂與翰林茶館爭議紀事……………………………………… 27
表3-3國內連鎖茶飲品牌概況…………………………………………… 31
表4-1國內連鎖店家海外拓展概況年表………………………………… 45
表4-2伯斯美國際實業公司(POSSMEI)貿易商之品牌簡介與概況 53
表4-3連鎖手搖飲品牌業者拓展比較………………………………… 56
表5-1臺灣手搖飲食安事件年表……………………………………… 59
表5-2 塑化劑風暴大事記…………………………………………………… 64






圖目錄

圖2-1 1990至2012年臺灣茶葉產量與進出口量………………………… 6
圖2-2 臺灣茶葉地區據點…………………………………………………… 7
圖2-3 早期外國紅茶茶品…………………………………………………… 8
圖2-4 早期國產紅茶包裝…………………………………………………… 8
圖2-5 泡沫紅茶-冷飲文化的創新代表………………………………… 9
圖2-6 雙全紅茶相關報導…………………………………………………… 10
圖2-7 雙全紅茶台南總店………………………… 10
圖2-8 雪克器(杯)…………………………………………………………… 11
圖2-9 日式喫茶店…………………………………………………………… 11
圖2-10 傳統泡沫紅茶店……………………………………………………… 14
圖2-11 翁記泡沫廣場………………………………………………………… 14
圖2-12 溫哥華有名的台式泡沫紅茶連鎖店………………………………… 14
圖2-13 上海「一茶一坐」……………………………………………………… 15
圖3-1 王記青蛙下蛋總店 19
圖3-2 青蛙下蛋…………………………………………………………… 19
圖3-3 粉圓…………………………… 19
圖3-4 台北東區粉圓冰……………………………………………………… 19
圖3-5港都興起「波霸」熱…………………………………………………… 20
圖3-6 珍珠奶茶 (波哥創意茶飲)…………………………………………… 21
圖3-7 春水堂與翰林茶館爭論珍珠奶茶原創而推出文宣………………… 23
圖3-8臺灣手搖飲店家年增率………………………………………… 28
圖3-9 波哥創意茶飲…………………………………………………… 29
圖3-10 五十嵐、清心福全冷飲站………………………………………… 29
圖3-11 丸作食茶…………… 30
圖3-12 葵米手作珍珠飲品專售Queenny…………… 30
圖3-13 拍照上傳社群媒體…………………………………………………… 37
圖4-1 中國之珍珠奶茶營業商以「正宗臺灣」名義為號召………………… 40
圖4-2臺灣珍珠奶茶熱席捲全球…………………………………………… 42
圖4-3 德國麥當勞賣珍珠奶茶……………………………………………… 51
圖4-4伯思美國際實業有限公司…………………………………………… 52
圖5-1 丫好嬸古早味紅茶冰………………………………………………… 61
圖5-2 連鎖茶飲品牌「英國藍」………………………………………… 61
圖5-3 手搖飲料店使用統一發票……………………………………… 62
圖5-4 連鎖知名品牌「50嵐」-「白玉」珍珠奶茶 ………………………… 62



附錄目錄

附錄一 春水堂重要紀事年表…………………………………………… 76
附錄二 翰林茶館重要紀事年表…………………………………………… 83
附錄三 世界排名前五十名的最美味飲料…………………………………… 86
附錄四 臺灣茶業發展史……………………………………………………… 88
附錄五 茶飲品牌發展史……………………………………………………… 92
附錄六 訪談問題與逐字稿摘要……………………………………………… 95





中文部分

Gerjan Huis in’t Veld and R. Simpson, 2014. 臺歐消保團體交流會議
人籟論辯月刊 ( 2013 年 9 月)。味,道歷史。人籟論辯月刊,107,08-26。
王智弘 ( 2008 年 1 月)。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台北都會區
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1-44。
王仕圖、吳慧敏 ( 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
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天下雜誌編輯部 ( 2002 年 8 月)。把生活做成生意。天下雜誌,257,134-148。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2014)。「健全我國食品安全管理機制之研究」公開徵求建議書,http://archive.rdec.gov.tw/ct.asp?xItem=4552592&ctNode=12226&mp=100。
何凡 ( 1975 年 2 月 18日)。恢復古人好習慣。聯合報,第12版。
李紫雲 ( 2004)。國際化動機、 營運與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大同大學碩士論文。
杜莉、孫俊秀、高海薇、李云云 ( 2008)。當筷子遇上刀叉-看中西飲食文化比較。台北:賽尚圖文出版。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玲 (譯) ( 2006)。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原作者: Held, David等)。台北:韋伯文化。(原著2000年出版)
季良玉 ( 1999 年 5 月 10 日)。小本創業傳奇:吳伯超讓珍珠奶茶風靡上海灘。 聯合報,第22版。
林淑馨 ( 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鼎盛 ( 2004)。新式臺灣茶飲的社會學分析。花蓮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
林信宏 ( 2003)。運動廣告中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怡君 ( 2003)。從優勢休閒飲料之差異化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佳瑩、曾秀雲 ( 2010 )。從在地化到全球化:以珍珠奶茶為例。論文發表於「全球化下地方文化的再生與發展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吳明杰 ( 2004 年 9 月 21 日)。每周少喝一杯珍珠奶茶就能保衛家園。中國時報,第A2版。
吳雨潔 ( 2008 年 7 月 8 日)。傳統加味創意茶凸全世界。聯合報,第A9版。
吳昭怡 ( 2002 年 10月 8 日)。老店不老的祕訣——春水堂。天下雜誌,260,74-75。
吳盈德 ( 2001 年 6 月 21 日)。封口機與茶飲專賣店唇齒相依。經濟日報,第32 版。
吳萼洲 ( 2002 年 8 月 30 日)。布局全球修珍珠奶茶學。聯合報,第15版。
吳德亮 ( 2004 年 9 月 30 日)。珍奶效應另一章,兩大龍頭爭奪發明權。新台灣,445,50-51。
吳宛亭 ( 2013)。 企業經營者召回義務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淑姿 ( 2005)。人文主義之休閒理念-現代人應有之休閒生活觀。公民訓育學報,16,19-35。
張立宇 ( 2008 年 8 月)。8個令人驚豔的臺灣創意。Cheers 雜誌,95,64-67。
洪富峰 ( 2008 年 6 月)。茶飲文化在全球化資本主義潮流的角色。環境與世界,17,37-55。
洪榮志、馮惠宜、何榮幸( 2010 年 1月 28 日)。「民國99 臺灣久久」呷飯一百年國民飲料的味道老少通吃珍奶搖出飲品革命。中國時報,第A6版。
周國忠 (2002)。消費者用餐需求與餐館選擇之研究。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達光 (2003)。消費者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夏鑄九、王志弘(譯) (2001)。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網絡社會之崛起(原作者: Castells, Manuel)。台北:唐山。(原著1998年出版)
陳美文 (2004 年 10 月 1 日)。府城翰林茶館涂宗和自稱是發明人,與台中春水堂僵持不下爭正統珍珠奶茶有火藥味。中國時報,第C2版。
陳慈玉(2004 年 10 月)。百年來的臺灣茶業發展史。歷史月刊,201,82-91。
陳欣榮 (2011)。機能性茶飲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產品創新與購買意圖對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憶寧 (2011)。美國牛肉進口臺灣危機中的媒介使用、政治信任與風險感知的關係。傳播與社會學刊,17,31-60。
湯雅雯 ( 2009 年 9 月 25 日)。臺灣哪裡好外籍生:夜市,讚!。聯合報,第A4 版。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原作者:星野克美)。台北:遠流出版。(原著1984年出版)
黃文博 ( 2006 年 10 月 27 日)。誰發明珍奶,2茶館興訟。中國時報,第C3版。
黃毓諄 ( 2014 )。從阿里山茶產業論茶葉與食品安全。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物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曾允盈、賴宛琳( 2015 年 6 月)。喝出百億商機 臺灣手搖茶進軍國際。看雜誌,156,01-03。
曾寶璐(2003 年 9 月)。調一杯珍珠奶茶四百頁操作手冊。商業周刊,823,92-94。
曾寶璐(2003 年 9 月)。「臺灣味」走國際:現象篇/夜市小店.全球賺錢。商業周刊,823,82-91。
游蕙瑜(2001)。以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過程中意義與物品轉換的作用與模式。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楊雅民(1998 年 11 月)。冰品連鎖店小兵立大功。商業周刊,574,91。
楊坤潮、楊翔任、張弘毅、徐程遠(2003)。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9。2006 年 1 月 25 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9/29-26.htm
葉肅科 ( 2009 年 3 月 12 日)。飲食全球化與在地化:東亞社會麥當勞化。東吳大學人文社會院第 26 屆系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
蔡燿駿 ( 2004 年 11 月)。挑逗上班族的科技味蕾。e 天下雜誌,47,102-105。
蔡筱穎 ( 2003 年 10 月 19 日)。珍珠奶茶 讓巴黎看見臺灣。中國時報,第A11版。
廖弘棋 ( 1991 年 7 月 9 日)。泡沫紅茶店成新貴,連鎖加盟經營是趨勢。經濟日報,第8版。
謝承志 ( 2005 年 12 月 7 日)。異國珍奶,臺灣滋味。中國時報,第E6版。
鄧景衡 ( 2002 )。符號、意象、奇觀:臺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
鄧敏宏 ( 2003 )。從羅蘭巴特與布希亞看流行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佛光人文社 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劉漢介 ( 2013 )。當珍珠遇見茶-春水堂36道百年經營的思考。台北:遠流出版。
劉維公 ( 2001 )。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5。
鄭陸霖(2004 年 12 月)。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17,1-41。
鍾智慧 ( 2006 )。 潛在問題分析與預防-以工安事故與食品問題為例。品質月刊,第42卷,6,68-71。


英文部分
Ashley, Bob, Joanne Hollows, Steve Jones, and Ben Tayler. (2004). Food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Atkins, Peter & Ian Bowler. (2001). “Factors in Food Consumption.” Food in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Geography. London: Arnold, 255-271.
Bell, David & Gill Valentine. (1997). Consuming Geographies: We Are Where We Eat. London: Routledge.
Benjamin, W. (196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n H. Arendt (Ed.),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Featherstone, M. (1992). 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phere. In R. Munch, & N. J. Smelser (Eds.), Theory of culture
(pp.265-289). Berk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ernandez-Armesto, Felipe. (2001). Food: A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Gottdiener, Mark. (1995). Postmodern Semiotics: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Forms of Postmodern Life. Oxford: Blackwell.
McCracken, Grant. (1987). “The history of Consump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sumer Guide.”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0:2: 139-67.
Poster, Mark. Jean Baudrillard. (2001).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Robertson, Roland.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Simon. (1996)“Accounting for Taste: British Coffee Consump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27 :183-214.
Tomlinson, John.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 (1961)“The Analysis of Culture.”Pp.41-71 in The Long
Revolu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網站
BUBBLEOLOGY官網。取自http://bubbleology.co.uk/
美國 CNN 旗下旅遊網站:「Travel ASIA with CNNGo」。取自http://www.vedfolnir.com/worlds-50-most-delicious-drinks-and-food-1476.html
迷客夏(milk shop)官網。取自http://www.milkshoptea.com/price/
大苑子官網。取自http://www.dayungs.com.tw/web/
都可茶飲官網。取自http://www.coco-tea.com/
臺灣商會聯合資訊網:食安專區。取自http://www.tcoc.org.tw/pages/foodsafety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取自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翰林茶館官網。取自http://www.hanlin-tea.com.tw/
清心福全冷飲站官網。取自http://www.chingshin.tw
喬治派克官網。取自http://www.georgpeck.com/
歇腳亭官網。取自http://www.sharetea.com.tw/
鮮茶道官網。取自http://www.presotea.com/index.php
茶湯會官網。取自http://www.teapatea.com.tw/products.php
雙全紅茶官網。取自http://www.twinall.com.tw/about.htm
水巷茶弄官網。取自http://www.teaplus.com.tw/product.php
日出茶太官網。取自http://www.ichatime.com.tw/
財政部財政及稅賦處。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5/19450
一茶一坐官網。取自http://www.chamate.cn/
五十嵐官網。取自http://50lan.com/web/news.asp
衛生署網站。取自http://talk.news.pts.org.tw/show/12982
圓石禪飲官網。取自http://www.milkshoptea.com/pric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