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4: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敬惠
研究生(外文):HUANG,CHING-HUI
論文名稱:臺中市國民小學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Organizational Alienation and Burnout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指導教授:呂文惠呂文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WEN-HUI
口試委員:吳俊憲吳錦惠
口試委員(外文):WU,CHUN-HSIENWU,JIN-HUI
口試日期:2017-05-3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靜宜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疏離感職業倦怠
外文關鍵詞: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Organizational AlienationOccupational Burnou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4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之現況,並探討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之相關情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中市305位國小特殊教育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整體知覺組織支持情況屬於中上程度,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的情況屬於中下程度。
2、不同學校規模的特教教師感受到的組織支持和組織疏離感有所差異,但在職業倦怠無差異。
3、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組織疏離感呈現負相關;知覺組織支持與職業倦怠呈現負相關;知覺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呈現正相關。
4、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知覺組織疏離感對於其職業倦怠具有預測作用。
本研究依據結論提出建議,以提供相關教育單位、教師及未來研究參考運用。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rganizational alienation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chung. A total of 305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filled out the Questionnaires of th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rganizational Alienation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ed:
1.Overall, the scores o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f participants was above the 3.0, while the scores of organizational alienation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 were under the 3.0.
2.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different school siz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the feelings about organization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 alienation.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rticipants of different school sizes in the feeling about occupational burnout.
3.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aliena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were negativ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al alienation and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was positive.
4.The organization alienation could explain for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the teacher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the suggestion for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誌 v
目錄 vi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知覺組織支持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組織疏離感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職業倦怠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之現況分析 41
第二節 不同學校規模的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之差異分析 46
第三節 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疏離感與職業倦怠之相關分析 52
第四節 臺中市國小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組織疏離感對職業倦怠之預測分析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7
第一節 結論 57
第二節 建議 58
參考文獻 61
壹、中文部分 61
貳、西文部分 64
附錄 65
附錄一 特教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問卷使用同意書 65
附錄二 特教教師學校組織系統問卷使用同意書 66
附錄三 特教教師職業倦怠問卷使用同意書 67
附錄四 預試問卷 68
附錄五 正式問卷 73


壹、中文部分
王振德(1999)。資源教室方案。臺北市:心理。
朱經明(2014)。教育及心理統計學。臺北市:五南。
沙亦群(譯)(1974)。疏離感─個人問題?社會問題?Alienation:Individual or Social Problem (原作者:Ronald V. Urick)。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吳宗達(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之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星謙(1994)。國小教師對社會及學校疏離感之研究。初等教育集刊,2,27-58。
李雯智(2010)。國小教師自我效能、工作特性、工作滿足、工作倦怠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
李靜美(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高年級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呂雅鈴 (2012)。臺北市國中特教教師知覺親師衝突與行政支持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佩蓁(2010)。臺北縣國民中學特教教師與學校組織疏離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淑貞(2015)。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嘉義市國小教師社會支持與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邱媺媛(2012)。角色衝突對工作倦怠的影響─知覺組織支持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2014)。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班班級及專責單位設置與人員進用辦法(民國103年04月10日)。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0702&KeyWordHL=
馬瑞卿(2015)。新北市國中特教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對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1991)。學生疏離感﹑學校組織氣候類型﹑與學生學業成就與性向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4,141-176。
徐毓屏(2007)。國民小學教師學校組織認同、工作倦怠和幸福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徐欣郁、徐易男(2005),談身心障礙班特教教師的角色壓力與心理調適。特教通訊,33,39-44。
莊淑昀 (2007)。台北市中等學校特教教師角色壓力、情緒智能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小艷(2015)。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倦怠與職業壓力應對策略。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3,18。
張克銘(2008)。彰化縣學校行政支持與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倦怠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其高(1999)。高雄縣國中小學教師職業疏離與人際衝突的相關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美倫(2003)。台灣中等學校教職員之組織支持知覺對其組織承諾與變革認知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張學善(2007)。國小教師職業倦怠與情緒智慧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94學年度鼓勵專任教師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張簡助立(2011)。角色壓力、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關係-以高雄地區高中職輪調建教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郭思、鐘建安(2004)。職業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評。心理科學,27 (4),931-933。
陳智華(2009)。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倦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特教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容(1999)。高雄縣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的職業疏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文三(2003)。學校本位管理理念建構下:我國中等學校教師角色知覺、工作價值觀與疏離感關係織研究。高雄市:復文。
黃玉娟(2014)。屏東縣國民小學身心障礙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雯菁(2010)。內部行銷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知覺組織支持作為干擾變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黃麗君(2006)。國中輔導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廖本盛(2003)。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教育態度與專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廖光榮(2002)。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伸章譯(1994)。未來衝擊。臺北市:時報出版公司。
劉妙真(2003)。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劉秀鳳(2009)。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劉祥業(2006)。職業倦怠自治手冊。臺北市:代表作國際圖書。
賴慧芬(2011)。國民小學兼行政人員情緒勞務、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羅聿廷(2002)。影響單親青少年疏離感與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蘇世昌(2010)。知覺組織支持與主管教練行為對壽險業務人員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組織文化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育任(1986)。國民中學組織結構對教師疏離感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刊,28,391-400。
蘇澤宸(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貳、西文部分
Cheng, M. (2008). Job stress, self-efficacy, burnout, and intention to leave among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yn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Florida.
Dworin,A.G.(2001). Perspectives on Teacher Burnout and School Reform.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2(2),69-78.
Eisenberger, R., Huntington, R., Hutchison, S., & Sowa, D. (1986).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 500-507.
Friedman I.A. (2000). Burnout in teachers: shattered dreams of impeccable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6 (5),595-606.
Lee, R. T., & Ashforth, B. T. (1996).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1(2), 123-133.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2(1), 99-113.
Maslach, C., & Leiter, M. P. ( 1997).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San Francisco: Jossey - Bass.
Prins JT1, Hoekstra-Weebers JE, Gazendam-Donofrio SM, Van De Wiel HB, Sprangers F, Jaspers FC, Van Der Heijden FM.(2007).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burnout among Dutch medical residents. Psychol Health Med ,12(1),1-6.
Shari, H., John, M. P., & Jeffery, B. (2007). Compassion fatigue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help understand burnout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2, 15-22.
Yildirim, İ. (2008). Relationships between burnout,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6(5), 603-6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