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1 01: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竺霓
研究生(外文):XIE, ZHU-NI
論文名稱:為何起舞?美國流行舞曲MV與台灣MV舞之學習
論文名稱(外文):American Pop Dance MV and The Learning of MV Dance in Taiwan
指導教授:陳信行陳信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HSIN-HSING
口試委員:陳政亮王志弘陳信行
口試委員(外文):CHEN, CHENG-LIANGWANG, CHIH-HUNGCHEN, HSIN-HSING
口試日期:2017-04-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MV舞蹈身體動作
外文關鍵詞:MV DanceBody Mo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一般坊間舞蹈教室,開設各種不同類型舞蹈,其目的不外乎以健身減肥、性感體態、社交,甚至是達到升學的目的,其中「MV舞」是最特殊的類別:既能夠滿足學員以舞蹈健身、追求良好體態的目的,同時課程結束就可以跳一支跟明星幾乎相同的舞蹈,也能滿足當明星的感覺。
這個研究場域是我曾任教的租借場地,也是在其教課過程中所做的研究,企圖探討:透過媒體播放,美國MV舞飄揚過海來台灣,是如何鑲嵌在台灣學習者的身上?與近年火紅的韓式MV舞有何異同?MV舞為何深受女性喜愛?又是用什麼標準挑選想學的舞蹈呢?而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會受女歌手的影響,例如:調整服裝、髮型、化妝…等等呢?
透過這些提問,藉由圖像分析,瞭解MV中的舞蹈所承載的意義;輔以焦點團體訪談、工作日誌,從MV舞愛好者的討論中,試圖歸納出MV舞蹈:受女性喜愛的原因、挑選MV舞的標準、以及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女歌手影響的情形,加上舞蹈老師的編舞工作
研究發現,學員展演需求為:尾牙與當明星的想像、主流社會對於「美」的標準、
、打破成見,什麼身材跳什麼舞,透過以下這些標準:化妝服裝不複雜、不需要道具或特效、有記憶點的舞步或動作、舞步動作較大,不細碎來,挑出想學的MV舞。
  冀望本研究能提供給MV舞教師、學員、有興趣的民眾、研究者,另一種可能性的社會學思考方式,讓這項歷久不衰的舞蹈形式,不只是停留在「動作記憶」而已。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背景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文獻回顧 7
一、MV影像與歌詞的互文性 7
二、MV影像與歌手風格 8
三、MV影像中的性/性別意識 9
四、MV形式與觀者 11
第四節 身體做為媒介的理論探討 13
一、建構身體的「姿態」 13
二、身體的技藝彰顯 13
三、消費的身體 14
四、小結 15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MV文本的選取與分類 17
一、有劇情 22
二、無劇情 2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6
一、圖像符號分析法 26
二、焦點團體訪談法 26
三、工作日誌紀錄 29
第三章MV文本的分析 30
第一節 MV中的女性自主 30
第二節MV的舞蹈動作 39
第三節MV影像如何鑲嵌至學舞者 49
第四節 小結 50
第四章 解碼與再編碼:學舞者看MV 51
第一節 學員展演需求 51
一、尾牙與當明星的想像 52
二、主流社會對於「美」的標準 54
三、打破成見,什麼身材跳什麼舞 55
第二節 如何挑出想學MV舞? 56
一、化妝服裝不複雜 57
二、不需要道具或特效 57
三、有記憶點的舞步或動作 58
四、舞步動作較大,不細碎 59
第三節 MV舞蹈老師的工作 60
第四節 網路投票 62
第五章 結論 68
第一節 研究結果 68
一、有劇情MV 68
二、無劇情MV 70
三、總結 7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74
一、研究限制 74
二、研究建議 75
參考文獻 77
附錄 84
MV來源 84
圖表索引
表 2-1-1 美國樂壇MTV相關獎項名稱 17
表 2-1-2「2005-2014」入圍最佳編舞獎〈Best Choreography〉之女歌手及MV歌曲名稱 19
表 2-1-3:MV分類 21
表 2-2-4:研究流程 25
表 2-3-1:受訪者資料 28
圖3-1-1:《Like A Virgin》MV中,動物做為男性象徵 32
圖3-1-2:動物做為男性象徵 32
圖3-1-3:Lady Gag《Bad Romance》 34
圖3-1-4:Kristinia De Barge《Goodbye》 35
圖3-1-5:Ciara《Like a Boy》 35
圖3-1-6:Jennifer Lopez《Get Right》 36
圖3-1-7:Kiesza《Hideaway》 37
圖3-1-8:Lady Gaga 《Judas》 38
圖3-2-1:韓國女團舞蹈編排上,有大量「擺POSE」的動作串連成舞蹈 40
圖3-2-2:西洋女歌手舞蹈編排上,類似「擺POSE」的動作流暢無停頓 41
圖3-2-3:強調表演者的腿部曲線 42
圖3-2-4:西洋女歌手較強調表演者的胸、腹部位 43
圖3-2-5:西洋女歌手腿部呈現方式相當多元 44
圖3-2-6:韓國女女團臀部搖擺的舞蹈動作 45
圖3-2-7:西洋女歌手突顯臀部線條的舞蹈動作 46
圖3-2-8:西洋女歌手有許在地板上的舞蹈 47
圖3-2-9:舞蹈幅度範圍較大 47
圖4-4-1:歌詞"put a ring on it"以手部動作指向無名指加以強調 63
圖4-4-2:俏皮的舞蹈動作 63
圖4-4-3:動作較大不細碎 63
圖4-4-4:充滿美式年輕人氛圍 64
圖4-4-5:街頭風格打扮 64
圖4-4-6:美式啦啦隊妝扮 64
圖4-4-7:在後台時與其她人嬉戲打鬧 65
圖4-4-8:舞台上唱歌 65
圖4-4-9:舞台前充滿了攝影記者 65
圖4-4-10:因高亢歌聲炸壞吊燈 66
圖4-4-11:眨眼(起始位置) 66
圖4-4-12: 眨眼(閉眼時) 67
Alvesson, M. & Sköldberg, K. (2000) Reflexive Methodology: 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Amy (2012.04.17). Why it’s more important to be a good dancer than a good singer in K-pop. Retrieved May 13, 2012, from Seoulbeats http://seoulbeats.com/2012/04/why-its-more-important-to-be-a-good-dancer-than-a-good-singer-in-k-pop/
Babbie. E. (1995) The Practice 01 Social Research (Seventh E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yoncé (2011),Beyoncé's official documentary “Year of 4”。https://youtu.be/3vXXiku0580
Burnett, Robert. (1996) The Global Jukebox: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Danto, Arthur C. 著,林雅琪、鄭慧雯譯(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出版社。
Douglas, Mary (2003) Natural Symbol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ohn著,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
Foucault, Michel(1978) Dispositive der Macht. Über Sexualität, Wissen und Wahrheit. Berlin: Merve.
Foucault, Michel (1994/1975) Pouvoir et corps, in Dits et écrits 1954-1988, Vol. 1. Paris: Gallimard, pp. 1622-1628.
Frith, Simon著,彭倩文譯(1993),《搖滾社會學》。台北:萬象出版社。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pp1-2。
Gugutzer, Robert (2004) Soziologie des Körpers. Bielefeld: Transcript.
Hall, S. (1981) Notes on de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In S. John(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pp. 442-453).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Hawkes, Terence著,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叢書。
Herek, G. M. (1984) Beyond “homophobia”: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attitudes toward lesbians and gay men.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0(1-2), 2-17.
Hollins, E. R. (1996) Culture in School Learning.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night, G. R. (2008) 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4 th). Berrien Springs, Mich.: Andrews University Press
MTV官方網頁 (2015) http://www.mtv.com/vma/1984
Neuman, W. Lawrence著,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Pratibha Parmar (1998) The Righteous Babes. [DVD]. England: Women Make Films
Richards, I.A. (1936) The Philosophy of the Rhetoric. New York an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e, Gillian著,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Shilling, Chris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Simmel, Georg(1992) Exkurs über die Soziologie der Sinne, in Georg Simmel eds., Soziologi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Formen der Vergesellschaftung. Frankfurt/Main: Suhrkamp, pp. 722-742.
Simmel, Georg(1997) Fashion, Adornment and Style, in Featherstone, Mike and David P. Frisby eds., Simmel on Cultur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p. 187-211.
Turner, Bryan S.著,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Warde, Alan(1997) Consumption, Food and Taste: Culinary Antinomies and Commodity Culture. London: Sage.
Weber, Robert P.著,林義男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台北:巨流。
王一奇(2011),〈哲學學門前瞻議題規劃:傳統知識論研究的發展困境與未來圖像〉,《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卷4期。
王立欣(2009),〈從解構主義論村上隆藝術創作之美學特色—以《Mr. DOB》、《Hiropon》與《My Lonesome Cowboy》等作品為例〉。2009 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社會變遷中的教育發展論文集。
王承平、陳立民(2010),〈凝視女體:汽車平面廣告中女性的再現意義〉,《明道學術論壇》第六卷第二期,第131~153頁。彰化:明道管理學院。
王承平、陳立民(2010),〈休旅車廣告裡性別空間之形塑與再現〉,《文化研究雙月報》第107期,台北: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王秋絨(1997),《成人教育的思想與實務:現代、後現代的論辯 、後現代的論辯》。臺北: 心理出版社。
王奕舜(2013),〈論敘事型音樂錄影帶和歌詞的改編與互文性-以金曲獎音樂錄影帶獎項為例(2010-2012)〉。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班碩士論文。
王曉寒(2004),《大陸流行語》。台北:正中書局。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台北:師苑。
台北市私立易利登舞蹈短期補習班(2015)廣告文宣。
http://www.easydance.com.tw/dance/dance_page.php?CId=17
石守謙(2010),〈專訪石守謙研究員〉,《明清研究通訊》第十三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卯靜儒(2004),〈從新馬克斯到後結構主義──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50卷1期。
朱剛(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何天立(1998),〈說、聽、看MTV故事的方法:探索閱聽人與音樂錄影帶敘事觀點的互動〉。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耀華(2009),〈音樂錄影帶中的形式與風格:以台灣印象的音樂錄影帶創作為例〉。台中: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筑(2013),〈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文化──以「少女時代」MV的看/用經驗為例〉。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珍蓉(2005),〈歌手的誕生:勞動、商品與符號消費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杜保瑞(2010),〈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意識之定位,傳統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之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系。
林正偉(2008),〈情境.序列-關於解構轉化服裝語言之創作〉。台北: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克明(2008),〈拉岡的影像論與巴特的電影論〉。《文化研究》第六期。
林志煒、張金玉、王雅倫(2005),〈平面廣告圖像符號意義之初探,以第十一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平面類事務器材項得獎作品為例〉。《中華印刷科技年報》,頁458-468。
林家寶(2012),〈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 ─ 以反映社會現象的音樂錄影帶創作為例〉。台北:師範大學圖文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敏智(2006),〈顛覆符號思考與視覺的狂想者-達利〉。台北: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
吳怡馨(2011),〈臺灣與美國流行音樂錄影帶中的性內容與愛情表現之比較研究 (2000 與 2010)〉。台北: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學程碩士論文。
洪瑞陽、蔣世寶、謝育旻(2011),〈比爾賈導演音樂錄影帶作品之構成元素與視覺語言探討〉。第七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研討會,頁325-334。台中:嶺東科技大學。
高虹(2004),《西蒙‧波娃──灑脫的文學女人》。台北:牧村圖書公司。
麥茨(1987),《結構主義和符號學:電影理論文選》。北京:三聯。
姜得勝(2004),〈「符號學」的意義之研究〉。《台灣教育》第629期。
趙祐(2006),〈YA-YA-YAⅡ「打獵歌Ⅱ」-動畫MV研究與創作〉。台北: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文豪(2003),〈羅蘭.巴特的符號論之初探──以台灣社區總體營造計劃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MusicVideo)中之性別論述〉。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以蝙蝠吉祥圖案為例〉。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陳雅玲(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音樂錄影帶中性別角色解讀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于珊(2011),〈臺灣音樂錄影帶表現形式研究─以金曲獎入圍音樂錄影帶獎項作品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論文。
黃玉琳(2011),《誰是我身體的主人?從MV舞蹈中看習舞者身體展演的主體性》。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冠華 (2011),〈國族、快感與資本:國際運動景觀的邏輯〉,《新聞學研究》 第 107 期,頁291-323。
黃瀞琦(2013),〈與K-pop共舞:Cover Dance與台灣年輕女性的身體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工作室。
楊大春(1994),《解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楊久穎(1999),〈我搖滾,故我存在--九○年代女性搖滾新聲〉。《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台北市:遠流。
楊坤潮、楊翔任、張弘毅、徐程遠(2003),〈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二十九期。嘉義: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楊容(2002),《解構思考》。台北:商鼎文化。
翁貝爾托.埃科著,王天清譯(2006),《符號學與語言哲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董青,洪艷 (2013),〈體育明星「奇觀」的文化批評〉,《武漢體育學院 學報》第 47 卷第3期。
廖敦如(2005),〈解構、思考、批判、再建構—從解構主義探討全球化下視覺文化的藝術教學〉。第一屆台東大學人文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42。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德波著,王昭鳳譯(2006),《景觀社會》,中國南京:南京大學。
齊偉先(2008),〈權力的身體與消費的身體: 以身體為媒介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第25期,頁89-142。
劉立行(2005),《影視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圖書。
劉立行、沈文英(2001),《視覺傳播》。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
魅力四射舞蹈教室(2015),廣告文宣。http://www.meidance.com/MV.htm
蔡依珍(2011)。〈《女體Online》線上遊戲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3),〈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的解構〉。2003 年中華傳播年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德希達著,汪堂家譯(2005),《論文字學》,上海:譯文。
蕭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台灣社會學刊》。135-164。
謝康基(1991),《語意學-理論與基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蘇金輝(2015),〈從古典到流行:論音樂中女性角色之變化〉《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第 1 期,頁43-6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