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esson, M. & Sköldberg, K. (2000) Reflexive Methodology: 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Amy (2012.04.17). Why it’s more important to be a good dancer than a good singer in K-pop. Retrieved May 13, 2012, from Seoulbeats http://seoulbeats.com/2012/04/why-its-more-important-to-be-a-good-dancer-than-a-good-singer-in-k-pop/
Babbie. E. (1995) The Practice 01 Social Research (Seventh E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yoncé (2011),Beyoncé's official documentary “Year of 4”。https://youtu.be/3vXXiku0580
Burnett, Robert. (1996) The Global Jukebox: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Danto, Arthur C. 著,林雅琪、鄭慧雯譯(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出版社。
Douglas, Mary (2003) Natural Symbol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ohn著,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
Foucault, Michel(1978) Dispositive der Macht. Über Sexualität, Wissen und Wahrheit. Berlin: Merve.
Foucault, Michel (1994/1975) Pouvoir et corps, in Dits et écrits 1954-1988, Vol. 1. Paris: Gallimard, pp. 1622-1628.
Frith, Simon著,彭倩文譯(1993),《搖滾社會學》。台北:萬象出版社。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pp1-2。
Gugutzer, Robert (2004) Soziologie des Körpers. Bielefeld: Transcript.
Hall, S. (1981) Notes on de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In S. John(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pp. 442-453).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Hawkes, Terence著,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叢書。
Herek, G. M. (1984) Beyond “homophobia”: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attitudes toward lesbians and gay men.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0(1-2), 2-17.
Hollins, E. R. (1996) Culture in School Learning.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night, G. R. (2008) 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4 th). Berrien Springs, Mich.: Andrews University Press
MTV官方網頁 (2015) http://www.mtv.com/vma/1984
Neuman, W. Lawrence著,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Pratibha Parmar (1998) The Righteous Babes. [DVD]. England: Women Make Films
Richards, I.A. (1936) The Philosophy of the Rhetoric. New York an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e, Gillian著,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Shilling, Chris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Simmel, Georg(1992) Exkurs über die Soziologie der Sinne, in Georg Simmel eds., Soziologi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Formen der Vergesellschaftung. Frankfurt/Main: Suhrkamp, pp. 722-742.
Simmel, Georg(1997) Fashion, Adornment and Style, in Featherstone, Mike and David P. Frisby eds., Simmel on Cultur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p. 187-211.
Turner, Bryan S.著,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Warde, Alan(1997) Consumption, Food and Taste: Culinary Antinomies and Commodity Culture. London: Sage.
Weber, Robert P.著,林義男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台北:巨流。
王一奇(2011),〈哲學學門前瞻議題規劃:傳統知識論研究的發展困境與未來圖像〉,《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卷4期。
王立欣(2009),〈從解構主義論村上隆藝術創作之美學特色—以《Mr. DOB》、《Hiropon》與《My Lonesome Cowboy》等作品為例〉。2009 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社會變遷中的教育發展論文集。
王承平、陳立民(2010),〈凝視女體:汽車平面廣告中女性的再現意義〉,《明道學術論壇》第六卷第二期,第131~153頁。彰化:明道管理學院。王承平、陳立民(2010),〈休旅車廣告裡性別空間之形塑與再現〉,《文化研究雙月報》第107期,台北: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王秋絨(1997),《成人教育的思想與實務:現代、後現代的論辯 、後現代的論辯》。臺北: 心理出版社。
王奕舜(2013),〈論敘事型音樂錄影帶和歌詞的改編與互文性-以金曲獎音樂錄影帶獎項為例(2010-2012)〉。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班碩士論文。王曉寒(2004),《大陸流行語》。台北:正中書局。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台北:師苑。台北市私立易利登舞蹈短期補習班(2015)廣告文宣。
http://www.easydance.com.tw/dance/dance_page.php?CId=17
石守謙(2010),〈專訪石守謙研究員〉,《明清研究通訊》第十三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卯靜儒(2004),〈從新馬克斯到後結構主義──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50卷1期。朱剛(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何天立(1998),〈說、聽、看MTV故事的方法:探索閱聽人與音樂錄影帶敘事觀點的互動〉。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李耀華(2009),〈音樂錄影帶中的形式與風格:以台灣印象的音樂錄影帶創作為例〉。台中: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雅筑(2013),〈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文化──以「少女時代」MV的看/用經驗為例〉。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珍蓉(2005),〈歌手的誕生:勞動、商品與符號消費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杜保瑞(2010),〈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意識之定位,傳統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之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系。
林正偉(2008),〈情境.序列-關於解構轉化服裝語言之創作〉。台北: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克明(2008),〈拉岡的影像論與巴特的電影論〉。《文化研究》第六期。林志煒、張金玉、王雅倫(2005),〈平面廣告圖像符號意義之初探,以第十一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平面類事務器材項得獎作品為例〉。《中華印刷科技年報》,頁458-468。林家寶(2012),〈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 ─ 以反映社會現象的音樂錄影帶創作為例〉。台北:師範大學圖文傳播所碩士論文。林敏智(2006),〈顛覆符號思考與視覺的狂想者-達利〉。台北: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
吳怡馨(2011),〈臺灣與美國流行音樂錄影帶中的性內容與愛情表現之比較研究 (2000 與 2010)〉。台北: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學程碩士論文。洪瑞陽、蔣世寶、謝育旻(2011),〈比爾賈導演音樂錄影帶作品之構成元素與視覺語言探討〉。第七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研討會,頁325-334。台中:嶺東科技大學。
高虹(2004),《西蒙‧波娃──灑脫的文學女人》。台北:牧村圖書公司。
麥茨(1987),《結構主義和符號學:電影理論文選》。北京:三聯。
姜得勝(2004),〈「符號學」的意義之研究〉。《台灣教育》第629期。
趙祐(2006),〈YA-YA-YAⅡ「打獵歌Ⅱ」-動畫MV研究與創作〉。台北: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文豪(2003),〈羅蘭.巴特的符號論之初探──以台灣社區總體營造計劃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MusicVideo)中之性別論述〉。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以蝙蝠吉祥圖案為例〉。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論文。陳雅玲(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音樂錄影帶中性別角色解讀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于珊(2011),〈臺灣音樂錄影帶表現形式研究─以金曲獎入圍音樂錄影帶獎項作品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論文。黃玉琳(2011),《誰是我身體的主人?從MV舞蹈中看習舞者身體展演的主體性》。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冠華 (2011),〈國族、快感與資本:國際運動景觀的邏輯〉,《新聞學研究》 第 107 期,頁291-323。黃瀞琦(2013),〈與K-pop共舞:Cover Dance與台灣年輕女性的身體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工作室。楊大春(1994),《解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楊久穎(1999),〈我搖滾,故我存在--九○年代女性搖滾新聲〉。《凝視女像──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台北市:遠流。
楊坤潮、楊翔任、張弘毅、徐程遠(2003),〈作者已死-巴特與後現代主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二十九期。嘉義: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楊容(2002),《解構思考》。台北:商鼎文化。
翁貝爾托.埃科著,王天清譯(2006),《符號學與語言哲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董青,洪艷 (2013),〈體育明星「奇觀」的文化批評〉,《武漢體育學院 學報》第 47 卷第3期。
廖敦如(2005),〈解構、思考、批判、再建構—從解構主義探討全球化下視覺文化的藝術教學〉。第一屆台東大學人文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42。台東:國立台東大學。
德波著,王昭鳳譯(2006),《景觀社會》,中國南京:南京大學。
齊偉先(2008),〈權力的身體與消費的身體: 以身體為媒介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第25期,頁89-142。劉立行(2005),《影視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圖書。
劉立行、沈文英(2001),《視覺傳播》。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
魅力四射舞蹈教室(2015),廣告文宣。http://www.meidance.com/MV.htm
蔡依珍(2011)。〈《女體Online》線上遊戲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簡妙如(2003),〈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的解構〉。2003 年中華傳播年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德希達著,汪堂家譯(2005),《論文字學》,上海:譯文。
蕭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台灣社會學刊》。135-164。
謝康基(1991),《語意學-理論與基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蘇金輝(2015),〈從古典到流行:論音樂中女性角色之變化〉《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第 1 期,頁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