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丁虹(1987)。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博士論文。2.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3.王伯碩(2000)。基層員警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4.王信景(1992)。工作特性、工作壓力、離職意願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王禧瓊(2003)。銀行員工人格特質、工作壓力源、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金控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6.左端華(2004)。休閒活動參與和工作壓力對民航駕駛員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本國某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7.企業文化獲利報告(2003) : 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最有競爭力 / 大衛.麥斯特(David H. Maister)著 ; 江麗美譯,臺北市 : 經濟新潮社出版 : 城邦文發行。
8.朱明昌(2015)。台中市消防員工作壓力、工作幸福感、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州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彰化縣。9.江坤鋕(2001)。國民小學校長行政管理角色、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0.江信逸(2008)。企業社會責任、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1.江麗美譯(2003)。David H. Maister (2001)原著。企業文化獲利報告: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最有競爭力。台北:經濟新潮社。
12.牟鍾福(2002)。國中體育教師組織正義與組織信任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13.何永彬(2012)。醫護管理學校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阻礙因素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中原體育學報,第1期,236-249。14.何蜀恒(2005)。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及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15.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16.吳沛澐(2015)。特殊學校校長僕人領導對教師工作幸福感之影響-以情感性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17.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 (第二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Acore Digital Technology Inc.)。
18.吳娟娟(2002)。財務績效指標之重要性分析研究-以台灣化學工業上市公司為例,中原大學會計學系. 碩士論文。19.吳萬益、林清河(2000)。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書局。
20.吳榮福(2002)。臺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21.吳靜誼(2008)。高雄市老年人生命態度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22.呂秀雯(2000)。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對外工作機會認知與離職意願之探討—以W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私. 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24.呂瑄宜(2008)。醫事人員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5.李文韋(2010)。海軍監察幹部個人背景與組織變革對組織承諾及工作滿足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6.李佩蓮(2011)。電視新聞媒體組織文化、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電視記者的觀點。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7.李建興(2006)。「企業未來成長價值動因之研究-台灣連鎖零售業之實證」,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財務管理組碩士論文。28.李香穀(2002)。地方政府員工的知識學習、工作壓力對其組織承諾、工作投入與工作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政府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9.李祥銘(2009)。我國金融產業購併後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論文。30.李樑吉(2006)。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市。31.李鴻昌、童惠玲、陳國義(2007)。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教師工作價值觀之干擾效果。載於中華民國第43屆年會暨第13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1-22),臺北市。
32.汪芩如(2011)。婚姻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壓力之研究-以各縣市家暴中心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33.邢占軍(2005)。對主觀幸福感的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24),301-323。34.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35.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36.林立曼(2000)。戶政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37.林忠正(1991)。『台灣勞動市場的流動率』,行政院勞委會1990年代人力資源發展實用策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委會。
38.林金生(2003)。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39.林保豊(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40.林冠宇、毛義方(2009)。醫院看護人員健康及工作危險因子相關性研究,台北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41.林健陽(1997)。監獄矯治問題之研究。警大學報,30。
42.林祥雲(2006)。企業經營管理-力行5S運動。企業訓練聯絡網。取自http://www.b-aiming.org.tw/btraining/Activity/mew/new/new920513.htm。
43.林華英(2005)。基層員警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44.林雲祥(2006)。基層員警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彰化地區警察機關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5.林鉦琴(1999)。組織承諾、工作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各種不同理論模式之比較。中山管理評論,第7卷第4期。
46.林蕙蓮(2007)。在職進修成人職場靈性觀與工作價值觀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47.林靜如(1990)。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經驗、內外控信念與組織. 承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48.林麗玲(2001)。員工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之關係探討—以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49.法務部統計處(2016)法務統計。2017年4月27日,取自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35128&CtNode=27434&mp=001。
50.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51.邱馨儀(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2.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53.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4.施建彬、陸洛(譯)(1997)。(Argyle, M.著)。幸福心理學。台北:巨流。
55.施啟智(1997)。電視畫業務部業務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銘傅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6.柯際雲(1995)。企業員工個人特性、及其知覺之工作特性與領導型態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7.洪美雲(2005)。矯正機構管教人員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8.洪麗美(2005)。組織變革認知、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改制後私立科技大學行政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59.胡陽年(2009)。基層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警察局所屬分駐派所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市。60.范熾文(200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中教育. 大學學報,19(2),1-22。
61.風貞豪、何若湯(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東南學報, 29, 379-389。62.孫碧津(2004)。警察人員休閒運動阻礙及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63.涂善德(1997)。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64.張勇剛(2008)。監獄管理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國軍台南監獄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5.張品芬(1995)。高雄地區圈民小學教師組織文化知覺、學校環境特徵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66.張春興(1986)。心理學,東華書局,台北市。
67.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台北市。
68.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69.張珮琦(2008)。個人背景及幸福感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離職意向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70.張瑞村(1993)。組織承諾與相關研究對教育行政研究的啟示。(未出版)。
71.張瑞春(1998)。組織變革中組織氣候對工作投入、組織承諾及工作滿足影響之研究以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營業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72.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21(1),66-79。73.張曉鳳、林育秀、王素美、饒育華、吳芯霈和梁亞文(2010)。醫療服務人員工作壓力源與離職意願之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6(1),頁 21-31。
74.張簡惠玲(2010)。組織環境、組織承諾、服務補救表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國際企業所碩士論文,屏東縣。75.曹爾忠(1983)。台灣地區基層警(隊)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76.梁文嘉(1996)。導遊及領隊人員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行為之關係。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7.梁瑞安(199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78.莊能杰(2013)。看守所戒護人員工作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79.莊維仁(2007)。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80.莊耀嘉(譯)(1990)。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桂冠出版社。(Maslow, A. H. A Maslow, 1990)。
81.許仁宗(2004)。台北市基層員警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82.許仁宗(2004)。臺北市基層員警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83.許國賢(1996)。監獄管理人員工作壓力與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84.許漢宏(2001)。改制後技職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及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某科技大學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85.郭忠佳(2011)。職場壓力風險對矯正機關戒護人員工作投入之影響-以職業倦怠為中介變項,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86.郭俊賢(1994)。大學生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87.郭振生(2003)。內部行銷導向、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國民小學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88.陳仁維(2006)。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警察局為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89.陳世志(2002)。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90.陳玉書、林錦坤(2001)。壓力、緊張與警察之自殺傾向─台灣地區基層員警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8:137-154。91.陳安妮(2010)。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以台南地區高中教師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138-153。92.陳志偉(1996)。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企業員工為例〉。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93.陳明晰(2006)。警察人員組織投注感與工作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94.陳松柏(2015)。主觀幸福感與組織公民行為、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數。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市。95.陳青勇(2001)。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96.陳俊瑜、張原道(2010)。高科技職場壓力風險評估與管理績效之研究。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97.陳宥蓁(2010)。醫院護理管理者工作壓力與工作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醫學大學,台中市。98.陳秋蓉、鄭雅文、胡佩怡(2005)。國內勞工工作相關過勞與心理社會因子之認知調查(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IOSH93-M308)台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9.陳海鳴、余靜文(2000)。企業文化訓練對被購併企業員工組織承諾的影響-以企業文化認知為中介變數,台北: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0.陳茹琳(2009)。高科技產業外派人員心理契約、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探討。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暨教職訓練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南縣。101.陳淑玲(2014)。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102.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書局。
103.陳瑞惠(2002)。私立高中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北市。104.陳聖芳(1999)。臺東地區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東市。105.陳慧芳(2006)。女性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一、英文部份
1.Albertson, L.M., and D.N. Kagan.(1987),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1(1), 69-75.
2.Allen & Meyer, (1991), The Measurement and Antecedents of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63, pp.1-18.
3.Andrews, F. M., & Withey, S.B. (1976).Social indications of well-being. New York: Plenum.
4.Angle, Perry. (1981). 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Customer Service Quality in Branch Ban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12(6), 10-18.
5.Arnold,M.B.(1960).Emo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Atkinson, (1998).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CA: Sage.
7.Bar-Haim, A., Berman, G.(1992), "The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 379-387.
8.Becker(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Howard S. Becker Th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66, No. 1, pp. 32-40.
9.Becker(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Howard S. Becker Th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66, No. 1, pp. 32-40.
10.Becker, H. S. (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 32-42.
11.Beehr & Newman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i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s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logy, 31, 665-699.
12.Beehr, T. A. & Newman, J. 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al Psychology,31: 665-669.
13.Beehr, T. A. (1995).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the workplace. New York: Routledge.
14.Blau, G. J. (1981).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job stress, social support, service length,and job stra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7,279-302.
15.Brown, B. A.‚ Frankel‚ B. G.‚ & Fennell‚ M. (1991). Happiness through leisure: The impact of type of leisure activity‚ age‚ gender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Applied Recreation Research, 16 , 368-392.
16.Brown,J.M.,& Campbell,E.A.(1994). Stress and Policing:Sources and Strategies. New York:John Wiley.
17.Buchanan(1974).Government managers, business executiv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39-347.
18.Buchanan(1974).Government managers, business executiv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39-347.
19.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4), 533-546.
20.Cannon, Walter B.(1932).The wisdom of the body.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inc.
21.Caplan, R. D. (1975). Job demands and works health. NOSH Research Report, Cincinnati.
22.Chen, Kuei-Yun Lu、Ching-Lin Wang、 Yueh-Chih. (2007). A Study of Work Stress,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mong Nursing Educators.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11(3), 201-211.
23.Chiu, C. K., Chien, C. S., Lin, C. P., & Hsiao, C. Y.(2005). Understanding hospital employee job stress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in a practical setting. 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4(10), 837-855.
24.Compas,B.E.,Orosan,P.G.,& Grant,K.E.(1993). Adolescent Stress and Coping:Implications for Psychopathology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16,33-39.
25.Cooper, C.L.,& Marshall, J.(1976). 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ental ill health.,49,11-28.
26.Cox, T.(1978). Stress. Baltimore, MD: University Part Press.
27.Cumming, T.G., & Copper, C.L.,1979. A cybernetic framework for studying
28.Dalton, D. R., Todor, W. D., & Krackhardt, D. M., (1982), “Turnover Overstated: The Functional Taxonom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 PP. 117-123.
29.Dee, J. R., Henkin, A. B., & Singleton, C. A. (200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teachers in urban school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eam structures, Urban Education, 41(6), 603-627.
30.Diener (1993) 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5, 164-172.
31.Diener (2000) Well-being (Subjective),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16451-16454.
32.Dubin, R., Champoux, J. E. & Porter, L. W. (1975). Central Life Interest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Bule-Collar and clerical Worke:c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 P.411-421.
33.Dupuy, H. J.(1970), Developmental rationale, substantive, derivative,and conceptual relevance of th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Fairfax, VA: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34.Efraty, D., Sirgy, M. J., & Claiborne, C. B. (1991).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alienation o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 quality-of-work life mode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6, 57–78.
35.Etzioni (196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On Power,
36.Fishbein.(1953), A Review of Medical Advances During Morris, New York, pp.345.
37.Fleming, R. et al. (1984), Toward o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939-949.
38.French, J. R. P. & Kahn, R. L. (1962). A Programmatic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8, 1-47.
39.French, J. R. Roger, W., & Cobb, S. (1974). Adjustment as person-environment fit. IN G. V. Koelho, D.A. Hamburg & J. E. Adams. (Eds.), Coping and Adap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316–333.
40.Gautam , T . , Van Dick , R . , Whgner , U . , Upadhyay , N . , & Davis , A . J . ( 2005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Nepa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 8 ( 3 ) , 305-314.
41.Gmelch, W. H. & Went, B. (1982). Dimensions of stress among University faculty:Factor analysi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tud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4 (3),266~286.
42.Gmelch, W. H., et al.(1982). What Stresse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How They Cope, paper presented.
43.Greenberg G.,&Baron R.(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44.Greenberg, L. S.(1995). Emotion psychotherapy, chang. New York:Guildford Publication.
45.Greenhaus, J. H., Bedian, A. G., & Mossholder, K. W. (1987). Work experiences, job performances, and feelings of personal and family well-be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1, 200-215.
46.Grusky (1966).Career mo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0(4), 488-503.
47.Grusky(1966)& Brown(1969)
48.Guieford, J. P. (1965). A serv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lic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8(1), 36-44.
49.Gupta, N., & Beehr, T.A.(1979). Job stress and employee behavior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23,373-387.
50.Hamilton, V.(1979).Personality and stress. In Hamilton, V.,& Warburton, D. M.(Eds.),Human stress and cognition: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NY: John Wiley and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