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錦鈴(2007)。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對班級經營策略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古清南(2008)。主管轉換型領導風格、內外控人格特質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以臺灣中南部國際觀光旅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白家儀(2014)。少子化衝擊下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3,185-209。
江文雄、陳堯帝(1991)。中西餐飲的人才培育-餐飲教育現況及其未來觀光服務業的展望。技職雙月刊,2(4),9-13。
江芳華(2008)。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及婚姻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何信助、廖年淼(2000)。台灣高中職學校職業類科發展趨勢分析。科技學刊,12(2),131-144。
余怡 (2002)。四技二專休閒餐旅相關科系入學考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吳宗立(2002)。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吳明清(1999)。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 (2000)。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9)。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明隆(2013)。班級經營:策略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統計分析(修訂版)。臺北市:五南。
吳欣憓 (2010)。導師人格特質與轉化領導對班級氣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吳郁芬(2013)。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導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經營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五南。
吳清山(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1)。教育發展研究。臺北:元照。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六版)。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3)。班級經營。臺北市:心理。
吳翠霞(2005)。以調整知識信念為主的教學及班級經營策略對高中生學習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肇賢(2005)。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人格特質、領導技巧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以屏東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李玉芬(2013)。高雄市國小教師班級危機預防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李佳琪(1999)。增進親師合作。載於張新仁(主編),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頁145)
李欣蓓、黃韶顏(2001)。高中職餐飲管理科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稻江學報,4(1)。242-265。李彥儀(1991)。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之影響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1991年,14 期,p.283~326
李珀(2014)。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李國勝 (2004), 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淑靜、王明泉、吳永怡(2009)。花蓮縣國中小資源班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1,101-127。李雅倫(2013)。彰化縣國小導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5,105-139
李維(譯)(1998)。思維與語言(原作者:L. S. Vygotsky)。 臺北市:桂冠。
李錫津(1990)。班級常規輔導。載於吳清山等合著,班級經營(頁322-396)。台北:心理。
李鴻文、陳芬儀(2009)。人格特質與任務績效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4),225-236。沈淑滿(2010)。國中導師人格特質與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私立學校法(民國 2014 年 06 月 18 日)
周淑華(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周惠莉(2003)。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林天祐(1997)。學校家長關係。載於吳清山(主編),有效能的學校(頁141-160)。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秀華(2012)。工作壓力、人格特質對國中導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林宗鴻(譯)(2003)。Jerry M. Burger 著。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台北:揚智。
林長義(2012)。臺北市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導師人格特質對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林亭如(2007)。台灣地區高職餐飲科教師效能信念與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51,72-92。
林進材(1998a)。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高雄市:復文。
林進材(1998b)。效能與效率-教師教學效能與班級秩序。班級經營,3(4),3-7。林進材(2005)。班級經營。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7)。愛與關懷的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54,5-15。姚裕錡(2006)。人格特質、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台中地區文理補習班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柳文卿(1999)。促進良好的師生溝通。載於張新仁主編,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頁225-255)。台北:五南。
洪德華(2009)。臺中縣市高級中學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投入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胡夢蕾、李怡君(2004)。人格特質、學習型態與學習表現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餐旅教育學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0(3),1-22。涂金堂(2010)。SPSS 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高博銓(2007)。班級經營的社會學基礎。中等教育,58(3),56-71。
高勤益(2011)。新北市國中導師師生互動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國民教育法(2011年11月30日)。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4年03月28日)。
張永杰(2006)。台中縣市高中職教職員之人格特質、主管領導行為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張秀敏(1998)。國小班級經營。臺北:心理。
張秀霞(2005)。人格特質、團隊互動過程與創新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張育綾(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良蕙(2005)。高中高職餐飲管理科及觀光科教師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景惠(2005)。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張新仁、李佳琪、柳文卿、簡良燕(1999)。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臺北:五南。
張鈺崴(2011)。新竹市東區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張碧暖(2011)。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時間管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教育基本法(2006 年 12 月12 日)。
教育部綜合高中資訊網(2012)。臺北市餐旅群學程種類。取自http://page.phsh.tyc.edu.tw/com/index_1.htm
教師法(2009 年 11 月25 日)。
莊貞銀(1990)。班級教學經營。載於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班級經營(頁322-357)。台北:心理。
許官承(2014)。臺北市國中導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困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許瓊方 (2016)。國中導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郭明德(2001)。班級經營--理論實務策略與研究。台北:五南。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台北:揚智。
陳木金(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藝術學報,64,147-168。
陳木金(2006)。從班級經營策略對教學效能影響看師資培育的實務取向。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33-62。
陳泊旭(2012)。國中導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陳俊瑋(2009)。國中教師集體效能感、教師自我效能感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聯之研究:多層次中介效果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9-69。陳咨亘(2010)。人格特質與勞動條件對學生從事觀光賭場工作意願之研究-以大專院校生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陳美環(2007)。臺北縣國民中學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英斌(2005)。人格特質、工作績效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經濟部水利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陳湘玲(2000)。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臺東市。陳義勝 (1980)。組織行為。臺北:華泰書局。
陸洛、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譯)(2006)。人格理論。臺北:洪葉。(Schultz, D. P. & Schultz, S. E.,2001)。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游淑芬(2016)。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投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湯誌隆、楊麗香(2001)。高職餐飲管理科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弘光人文社會學報,3,250-280。
馮莉雅(2004)。中小學人格特質量表之發展。南大學報,38(2),115-130。
黃建翔、吳清山(201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TEPS 資料庫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6(2),117-140。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淑寬(2005)。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黃渼雯(2013)。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轉型領導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黃雅琪(2009)。桃園縣國中教師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黃德祥(1996a)。班級效能的增進。載於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著,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頁219-248)。台北:三民。
黃德祥(1996b)。班級的常規經營。學生輔導,45,54-59。黃德祥(1996c)。學生行為的改善。載於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等合著: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頁249-275)。台北:三民。
黃德祥、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北:三民。
楊士賢(1997)。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楊宜蓁(201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楊振岳(2009)。創新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董媛卿(1994)。職業學校學生行為特質分析與建議。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23,29-31。
廖英昭(2005)。國小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廖淵豪(2007)。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5)。臺北市餐旅群學校班級數。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tatistic.tp.edu.tw/dialog/statfile9.asp
趙振國(2012)。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對班級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劉佑星(1996)。班級經營的理念與基本做法。班級經營,1(1),33-38。
劉姿依 (2009)。高雄縣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性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劉郁梅(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之情緒智慧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劉榮裕(1995)。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 29 (1), 1-24
潘佩苓(2010)。中等學校餐飲科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潘品存(2015)。教師人格特質、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地區高職餐旅群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蔡文正(2014)。翻轉教室的行思。師友月刊,561,67-71。蔡進雄(1995)。有效的班級經營,談教師領導方式、班級氣氛與專業成就。教育資料文摘,36(5),147-159。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2016年5月20日)
盧虹汝(2009)。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經營效能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蕭金土、汪成琳(2003)。高職校長教學領導、特教班教師教學效能及其關係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7,147-176。戴汝卉(2011)。國中導師人格特質、實用智能與班級經營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薛瑞君(2000)。教室管理模式在班級經營上的應用。班級經營,4(4),60-64。謝育真 (2016)。國中導師人格特質、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謝宜君(2006)。國中導師之教師專業倫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簡玉惠(2009)。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和休閒活動參與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簡良燕(1999)。載於張新仁主編,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頁307-363)。台北:五南。張新仁主編(1999)。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台北:五南。
簡靜瑤(2014)。國小導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1998)。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臺北:師大書苑。
劉宗明、黃德祥(2008)。國中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9(2),1-33。
羅欣怡(2005)。桃竹苗四縣市國中導師情緒智力內外控制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貳、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Bransford, J., Darling-Hammond, L. & LePage, P. (2005), Introduction, In L. Darling-Hammond & J. Bransford (Eds.), Preparing teachers for a changing world: What teachers should learn and be able to do, ,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rophy, J.E. (1988). On motivating students. In D. Berliner, & B. Rosenshine (Eds.), Talks to teachers (pp. 201-245).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Carlette Jackson Hardin (2008).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todays classrooms. New York: Pearson.
Cattell. (1943). The Desxription of Personality: Basic Trait Resolved into Cluster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476-506.
Costa. P. T. and McCrae. Jr. R. R., (1992), An introduction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175~215.
Emmer, E. T. (1995). Teacher managerial behaviors. In Anderson, L. W.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education (pp.219-221). New York: Elsevter.
Emmer, E. T., & Stough, L. M. (2001). Classroom management: a critic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6, 103-112.
Emmer, E. T., Evertson, C. M., & Anderson, L. M.(1980).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chool year.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80(5),219-231.
Eysenck (1970).The structure of human personality. London:Methuen.
French (1994). Adjustment as person-environment fit:Coping and adaptation. New York, NY:Basica Books.
Gatewood & Field (1998).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4th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Goldberg.
Guilford, (1959), Personality, New York : McGraw-Hill.
IJsselsteijn, W. A., H. de Ridder, R. Hamberg, D. Bouwhuis, and J. Freeman (1998), Perceived depth and the feeling of presence in 3DTV,Displays, vol. 18, 207-214.
Jones & Jones(1990). Classroom managent: Motivation and manging Studies. Need ham Height: Allyn & Schuster, Inc.
Kouuin(1970)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orists and Theories Motivating and managing students(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imonsen, B., & Sugai, G. (2008). Classwid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Tier Practices and System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40(6), 44-52.
Mark J. Schmit, Jenifer A. Kihm & Chet Robie(2000).Development of a global measure of personality. Personnel Psycology, 53, 153-193.
McCrae, R. R., & Costa, P. T. (1985). Updating Norman’s “adequate taxonomy”: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 in natural language and questionnair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710-721.
Oliver, R. M., & Reschly, D. J. (2007).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enter for Teacher Quality.
Pervin, L. A. (1993).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6th ed.). New York: John Wily & Sons.
Philip G. Zimbardo (1990). Shyness : What It Is, What to Do About It? Baker & Taylor BooksMcCrae & Costa, (1990). Personality in adulthood. New York: uilford
Price, Kenneth P. and Lewis K. Clarke (1978), “Behavior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the Coronary-Prone Personality: New Data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2 (5), 409-417.
Straud, C., McNaughton-Cassill, M., & Fuhrman, R. (2015). The role of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with proactive coping and preventative cop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3,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