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方平煌(2002),高階管理者的人格特質、領導風格對內控制度執行成效之影響研究,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王怡心、楊文安編審(2013)。原著美國COSO委員會,COSO內部控制─整合架構。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出版。3.王威智(2004),內部稽核、內部控制與採購作業之關聯性研究-以我國公務機關為例。國防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江秀慧(2006),內部控制理論認知對執行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某公營事業機構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5.吳當傑(2013),藉由 IFRSs 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在國際的競爭力,內部稽核季刊第4季,5-10頁。6.宋其玲(2000),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組織策略及執行能力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7.林汝玲(2004),參加COSO新發展研習心得,審計季刊,第24卷,46-50頁。8.林炳滄(2005),內部稽核理論與實務。臺北,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出版。
9.林苡如(2005),從採購招標制度論政府採購之內部控制,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
10.林益田(2005),證券商內部稽核制度對內控制度績效之影響,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11.林慧卿(2013),關係與內部控制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金融業為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企業高階管理碩士論文。12.施炳煌(2003),行政機關實施內部控制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施炳煌(2004),中央行政機關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14.殷若瑛(2002),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內部控制功能之實習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5.馬秀如(1997),公開發行公司實施內部控制之研究,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16.馬秀如、彭火樹(2001),政府各機關實施內部控制及內部審核之探討,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報告。
17.馬秀如譯(1998),內部控制-整體架構(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ion(COSO),1994,Addendum To “Reporting to External Parties”,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New York:AICPA.)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18.張信一(2011),強化政府內部控制作法之我見,主計月刊,663期,62-69頁。19.蔡福建(2000),公務機關實施財務內部控制之研究-以經濟部水利處河川局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張政雄(2005),內部稽核人員對國際內部稽核專業實務架構之重要性認知與實務應用差距之研究,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張漢卿(2008),政府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對政府治理績效影響之研究-以中部地區機關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
22.張麗華(2008),探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之設計與執行-以D公司為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23.許品晨(2012),內部控制缺失與經營績效相關性之研究:以本國商業銀行為例,台北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4.陳正明(2000),內部控制穩定金融之研究-以金融從業人員認知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5.陳志泰(2002),不同利害關係人對組織績效指標重要性認知差異之研究-以營建機電工程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6.陳怡之(2003),科技研究機構組織績效評估之探討,研考雙月刊,第27卷,第5 期,第64頁。27.陳怡伶(2008),內部控制型態與資訊化環境之調適值與企業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中華管理學報,9(2),17-39頁。28.陳音佑(2014),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內部控制缺失對台灣銀行業經營績效之影響,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9.陳素珍(2014),強化內部控制、內部審核、內部稽核對出納管理之研究-以公務機關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0.陳貴端(2014),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如何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及內部稽核機制,研討會論文。
31.景文案起訴特別報導,(2001.10.31),自由電子新聞網。
32.廖玉燕(2011),強化內部控制機制,研討會簡報。
33.鄭丁旺(2012),推動強化政府內部控制發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主計總處委託研究。
34.鄭明裕(2012),有效提升稽核績效,內部稽核季刊第1季,38-41頁。35.鄭晶文(2003),巴賽爾銀行監理委員會與我國對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規範之比較,元智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36.蕭家旗(2010),整合內部控制及審核機制之芻議,主計月刊,650期,6-11頁。37.賴森本(2004),內部控制之迷思與真相,主計月刊,第583期,65-90頁。38.賴森本(2004),政府部門之風險管理及內部稽核,審計季刊,第24卷,第2期,46-50頁。39.戴秀雲(2012),內部控制缺失與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政府機關為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40.鍾以勇(2004),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組織能力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區域醫院為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1.Dugrette, D. J. and Stowe, (1993). Alexis M. 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del for The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 Government Accounts, 27-50.
2.Hitt, M. A. (1998). The Measuring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Multiple Domains and Constituencie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8, 28-40.
3.Kaplan, R. S., & Norton, (1996). D. P. Link the Balance Scorecard to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53-79.
4.Lindberg D., (2005).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role of the audit committee. Available from :http://www.cob.jlstu.edu/Katie/WorkingPapers/Corporate Goverance-Paper.isu.doc
5.Snell, S. A., (1992). Control theory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5, 21-25.
6.Venkatrtraman, N. & Vasudevan Ramanujam. (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on Strategy Research: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 (4), 8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