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5: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新姬
研究生(外文):Hsin-Chi Chen
論文名稱:應用體驗學習提升低年級學童環境覺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Apply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to Promote Lower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指導教授:張月霞張月霞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葉庭光陳劍涵
口試日期:2017-06-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9
中文關鍵詞:環境教育環境覺知體驗學習
外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awarenessexperiential lear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2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以體驗學習為核心,進行提升環境覺知之課程。課程內涵著重在:透過體驗的歷程,培養學童觀察力、欣賞力、關懷力,提升環境覺知。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量的研究為輔,以台北市內一所二年級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四個單元之教學活動。以校園及社區的自然環境為設計素材,採取五官體驗活動、繪本延伸討論、角色扮演、自然追蹤、社區公園探訪等各項多元的策略。
研究者針對班級中的二年級學生,以感受自然、親近自然、發現自然、體驗自然,為教學內容的四面向,在教學活動中蒐集學生所產出的資料,視教學情境與學生進行晤談,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和文件資料,分析教學活動對學生環境覺知的影響。經過課程的實施,本研究發現
一、 以體驗學習為核心的課程設計,適合運用在提升學童環境覺知。
二、 結合學生生活環境,從校園到社區自然環境的體驗課程,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感官體驗學習,以多元的教學策略進行,能增加學生探索的樂趣。
四、 低年級環境教育可以融入生活及綜合課程裡,進行跨領域的主題課程。

研究者最後針對本研究綜合各項結果,提出在教師教學、課程設計、未來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建議以供參考。
The main idea of this thesis was experiential learning which launched the courses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course content focused on the progress of experiencing to raise students’ capability of observation, appreciation, and care.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w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auxiliary research method. The subjects for this research were second-grader students in on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n this research, there were four different courses which were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of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The researcher applied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like facial-feature exploring, reading and discussing the picture books, role playing, nature tracking, and visiting the parks in the community.

  The research was designed for four parts: feeling the nature, being in touch with the nature, discovering the nature, and experiencing the nature. The researcher launched the courses based on these four parts and collected the data from the subjects, even talked with them and recorded how or what they felt. Then,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impact on subjects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based on the data. According to the data,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1. The course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by experiential learning was worked.
2. The experiential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student’s environment from school to community in order to attracts their interests.
3. The students could got more fun from multipl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acial-feature exploring.
4.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low-graders could merge with life Curriculum and integrative activities for interdisciplinary theme courses.

  The researcher made some advices in teacher lesson, curriculum design, future research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 at last.
目錄
目錄………………………………………………………………………v
表次………………………………………………………………………v
圖次………………………………………………………………………vii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名詞解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體驗學習……………………………………………………...5
第二節 環境覺知…………………………………………………….12
第三節 低年級學童的認知發展狀況與學習情況………………….16
第四節 體驗學習運用於環境教育課程教學之相關研究………….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23
第二節 研究場域…………………………………………………….26
第三節 「與自然共舞」課程設計………………………………….2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2
第五節 研究效度與信度…………………………………………….38
第六節 研究倫理…………………………………………………….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1
第一節 體驗學習中尋求環境覺知的設計………………………….41
第二節 體驗學習方案實施歷程…………………………………….43
第三節 兒童從體驗學習中獲得的環境覺知……………………….62
第四節 教師心得與分享…………………………………………….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9
第一節 結論………………………………………………………….69
第二節 建議………………………………………………………….70
參考文獻………………………………………………………………….71
中文………………………………………………………………71
西文………………………………………………………………74
附錄………………………………………………………………………74
附錄一 環境覺知量表…………………………………………..74
附錄二 學生課後訪談大綱……………………………………..77
附錄三 樹木線索表……………………………………………..78
附錄四 活動設計—感受自然…………………………………..79
附錄五 活動設計—親近自然…………………………………..82
附錄六 活動設計—發現自然…………………………………..84
附錄七 活動設計—體驗自然…………………………………..86
附錄八 學生名字代號…………………………………………..88
附錄九 教學研究家長同意書…………………………………..89

表 次
表2-1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的主要內容………………………………16
表2-2 Piaget的智識發展階段…………………………………………….17
表2-3體驗學習運用於環境教育課程之相關研究.……………………..20
表3-1「與自然共舞」第一節教學活動………………………………….29
表3-2資料蒐集表…………………………………………………............33
表3-3 樹木線索表………………………………………………………...34
表3-4 訪談大綱…………………………………………………………...34
表3-5環境覺知量表………………………………………………............35
表3-6同意書……………………………….……………………………...40
表4-1課程設計一覽表……………………………………………………43
表 4-2運用感官進行推論…………………………………………………64
表 4-3運用感官進行推論…………………………………………………65
表 4-4環境覺知前後測t檢定……………………………………………...66

圖 次
圖2-1 Kolb(1984)的四階段體驗學習圈…………………………..7
圖2-2 經驗金字塔…………………………………………………...9
圖2-3 認知領域:選擇環境教育經驗……………………………..19
圖3-1 研究流程圖…………………………………………………..24
圖3-2 研究架構圖…………………………………………………..25
圖3-3「挖土機年年作響」繪本內容………………………………35
圖3-4 本研究的三角檢證設計……………………………………..39
圖4-1 研究者發展之體驗學習課程運作模式……………………..42
圖4-2 「大自然的音樂家」聽覺課程進行實況(1051018-照相)…45
圖4-3 「偽裝步道」視覺課程進行實況(20161019-照相)………..46
圖4-4 「抱樹」觸覺、聽覺課程進行實況(20161026-照相)……..48
圖4-5 「自然分類家」視覺課程進行實況(20161026-照相)……..49
圖4-6 「藝術大師」視覺課程進行實況及作品(1051031-照相)…50
圖4-7 「挖土機年年作響」心覺課程進行實況(1051118-照相)…53
圖4-8 「身歷其境」表演課程進行實況(1051216-錄影)…………55
圖4-9 「自然追蹤」課程進行實況(1051209-照相)………………56
圖4-10 「自然追蹤」課程學習單…………………………………57
圖4-11 「探訪140高地」分組觀察含羞草(1051213-照相)……..58
圖4-12 「探訪140高地」觀察白千層實況(1051213-照相)……..59
圖4-13 「探訪140高地」觀察樹被纏繞的情形(1051213-照相)..60
圖4-14 「探訪140高地」撫摸樹皮的實況(1051213-照相)……..60
圖4-15 「探訪140高地」觀察蟾蜍的實況(1051213-照相)……..60
圖4-16 「探訪140高地」觀察金剛櫟種子的實況(1051213-照相)61
圖4-17 「探訪140高地」DIY,打陀螺的實況(1051213-照相).....61
圖4-18 探訪140高地心得(S22、S21、S12心得) ………………61
圖4-19 研究者發展之體驗學習課程設計…………………………..63
中文文獻


Clifford E.Kanpp(2003)著。體驗教育---帶領反思指導手冊。謝智謀譯。
Clifford E.Knapp著,謝智謀等譯(2003)。體驗教育---帶領反思指導手冊。幼獅。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Ydu1A8/fulltextdeclare
Judy Molland著,黃琪瑩譯(2011)。Get out帶孩子去玩耍。日月文化。
天下雜誌—環境教育專刊(2010)。我的未來就要綠。台北市:天下雜誌。
王如哲(2010)。解析「學生學習成效」。評鑑雙月刊,第27期。
王惠玲(2012)。國小低年級校園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順美(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49(1)159-170。
王懋雯(2000)。12月, 教育大辭書。
王燦明、朱水萍(譯)(2007)。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和發展的源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吳宜真(2011)。國小三年級環境教育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靜吉(2013)。愛自然的孩子有抗壓性。親子天下,51,30。
巫樾(2012)。創作性戲劇教學法應用於環境教育—以陽明山國家公園志工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宜靜(2011)。台灣與日本小學環境教育之比較研究-以能源教育為例。暨南大學。
李奧波Aldo Leopold(1949)。砂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
杜 威 (1938/1992b)。經驗與教育(姜文閔譯)。臺北市:五南。
汪靜明(2003 )。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第二期,9-46。
沈文吉(2013)。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對國小學童學習成就與環境素養之影響—以蝴蝶生態課程模組為例。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碩士論文。
沈振中(1999)。愛與學習的引導──自然教育的省思與建議(一)。老鷹觀想錄。基隆市野鳥學會網站。
沈麗瑛(2014)。自然體驗萌發兒童美感經驗之探究。台灣首府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Engleson, D. C. & Yockers, D. H.原著。
林文鎮(2003)。森林保育的世界觀。中華造林事業協會。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師大書苑。
林淑敏(2006)。體驗學習在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實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約瑟夫‧柯內爾(2005)。共享自然的喜悅。張老師文化。
范欽慧(2010)。跟著節氣去旅行:親子共享自然的24個旅程。台北:遠流。
范欽慧(2013)。沒有牆壁的教室。時報出版社。
高宜媛(2012)。現階段環境教育法落實面對問題之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台北。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臺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等(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宏林(2009)。在自然中玩耍-自然體驗在學校中的應用。教師天地,第165期,98年4月。
理查德.洛夫(2014)。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中國發展出版社。
許民陽(2011)。如何促進學生環境概念、環境知識與環境覺知。國教新知。58卷,4期,頁2-15。
郭託有、陳伃柔、鄭伊庭、游廷煒(2015)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華督文化。
都市青少年自然經驗發展特質之多個案研究。環境教育研究,第十卷,第一期,2013 年,65-98 頁。
陳俊宏(2012)。探索教育融入國小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石碇國小中年級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順福(2009)。環境教育結合校園環境設施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之研究—以南陽國小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鈺雯(2011)。自然體驗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育:「親自然·玩藝術」暑期輔導活動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曾勤樺(2015)。體驗學習理論應用於國小五年級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老松國小為例。台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曾鈺琪、王順美(2013)。都市青少年自然經驗發展特質之多個案研究。環境教育研究,第十卷,第一期,65-98 頁。
曾鈺琪、黃茂在、郭工賓(2015)。戶外教育:學習走出課室,讓孩子夢想起飛。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2015年12月,第4期
黃淋靖(2013)。探索教育在國小五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運用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福德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淑玲(2013)。從知識到可觀察的能力:評估學習成效的策略與建議。評鑑雙月刊,第44期。
黃蘭惠(2009)。幼兒探險趣—運用流水學習法將校園生態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楊忠斌(2014)。 H. Rolston的環境美學及其在環境教育上的意涵。教育研究集刊,第六十輯第四期。
楊冠政(2006)。環境教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楊嘉芸(2012)。初探陽明山生態學校環境教育發展歷程及參與者角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葉麗貞(2014)。以體驗學習培養四年級學童同儕衝突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淑珍(2012)。國小二年級學童環境覺知之探究—以校園環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秀琴(2012)。體驗教育學報第六期。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AAEE 電子報~愛體驗、愛分享(2012 年3 月號)
鄭健中、洪櫻娟、王澎蘭、李怡萍(2014)。台南市東區大同國民小學校本課程暨 E化創新應用教學設計
黎世潔(2014)。國民小學活動導向的全球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台北。
環境教育課程課程規劃(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台北市:五南。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
鍾啟泉(1991):現代課程論。 台北市,五南。
簡聰義(2015)。新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學校環境教育之現況與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台北:五南。
羅慕音(2013)。環境體驗融入生態旅遊遊程之研究—以台江國家公園周邊地區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暨生態旅遊碩士班。
西文文獻
Carr,W.& Kemmis.S.(1986). Becoming critionitical: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London:Falmer
Dewey,J.(1958).Experience and nature.N.Y.:Dover Publications,Inc.
Rolston III, H. (1986). Philosophy gone wild. Buffalo, NY: Prometheus Book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