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8: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昶榮
研究生(外文):Chang-Rong Lai
論文名稱:如何提升台灣電子製造業在物聯網的研發能力-以P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How to enhance Taiwan''s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capability on IoT:Take P compan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孫嘉祈孫嘉祈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周啟陽蔡政言
口試日期:2017-06-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行銷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行銷與流通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業物聯網專家訪談法
外文關鍵詞:Taiwan Notebook manufacture industryIoTExpert interview metho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代工製造業使台灣的經濟快速成長,讓台灣有代工王國的名稱,全球化使得製造業開始被新興國家替代,產業進入尋求低成本及高競爭的模式,台灣的代工業也面臨轉型。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物聯網產品的發展越來越蓬勃,且筆記型電腦、手機與平板等產品之市場與需求逐漸飽和,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業也面臨該如何因應物聯網產品趨勢的潮流。
本研究透過相關資料與文獻收集,對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業的發展與現況做詳細的介紹,還介紹各主要國家物聯網相關發展情形。對於研發能力的提升,依照文獻分為內部研發能力提升與外部研發能力提升。
本研究針對如何提升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業在物聯網相關的研發能力,於P公司邀請五位在產業有著許多的經驗的專家作專家訪談,收集訪談資料與整理後,將現今產業狀況與文獻中的方法做一個結合,找出了以下兩個命題:1.藉由產學合作可提升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業在物聯網產品的研發能力2. 異業聯盟為物聯網產品研發的合作模式。
本研究藉由專家之意見,對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廠該如何提升物聯網產品研發能力做出以下建議:1. 重點提升軟體應用研發能力2. 提升產學合作成效3. 進行異業研發合作4. 聯盟國外技術大廠與品牌廠。
In the past, Taiwan’s economy grown rapidly by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and hence Taiwan had been a nation of manufacturing.
Due to the globalizati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 alternative has been take place by emerging countrie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e to seek lower costing and highly competition thus Taiw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acing a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technology changing day by day, the IoT product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the market and demand on products of Notebook, Smart Phone and Pad gradually saturated. Therefore, Taiw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acing that how to deal with the trend of IoT products.
This study is collected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literature of Taiwan’s Noteboo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troduce the developing and status in detail. Also introduce the major countries developing and status on IoT. For enhance R&D capability, according to literatures is divided into internal way and external way.
This study is focus on how to enhance Taiwan’s Noteboo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capability on IoT, invite five expert who Experienced on Noteboo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nterview at P company. After collect and collate the interview data, conclude with literatures and status of industry then come up the following two propositions: 1.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can enhance Taiwan''s noteboo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capability 2. Cross-industry alliance is the way for R&D cooperation mode on IoT.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expert advice and give suggestions for how to enhance Taiwan''s noteboo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D capability: 1. Focus on improv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2.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3. Conduct cross-industry R&D cooperation 4. Alliance Technology giant and brand customer.
目 錄
致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本文架構 3
第貳章 產業概況 4
第一節 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概況 4
第二節 物聯網發展與應用現況 13
第三節 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發展物聯網之困境 27
第參章 文獻探討 32
第一節 如何提升研發能力 32
第二節 如何提升內部研發能力 33
第三節 如何提升外部研發能力 36
第肆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質化研究 40
第二節 專家訪談法 42
第三節 資料分析 4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4
第伍章 訪談結果 46
第一節 訪談大綱與訪談紀錄 46
第二節 資料歸納與比較 55
第三節 討論與命題 70
第陸章 結論 7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6
第二節 管理意涵 76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 80
參考文獻 82

表目 錄
表1 製造業不同模式之比較 6
表2 台灣主要筆記型電腦代工廠業務 9
表3 歐盟各物聯網組織計畫表 18
表4 中國大陸城市物聯網發展計畫 20
表5 日本物聯網發展進程 21
表6 日本城市物聯網發展計畫 24
表7 韓國「物聯網基本規劃」三大領域及其十二個課題 25
表8 各企業物聯網發展應用 28
表9 各種員工激勵制度之內容 35
表10 產學研發合作方式 38
表11 適合質化研究的題目 40
表12 訪談大綱 46
表13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46
表14 專家A訪談摘要 47
表15 專家B訪談摘要 49
表16 專家C訪談摘要 51
表17 專家D訪談摘要 52
表18 專家E訪談摘要 54
表19 問項一 專家意見歸納 56
表20 問項二 專家意見歸納 57
表21 問項三 專家意見歸納 59
表22 問項四 專家意見歸納 60
表23 問項五 專家意見歸納 63
表24 問項一 專家意見比較 65
表25 問項二 專家意見比較 66
表26 問項三 專家意見比較 67
表27 問項四 專家意見比較 68
表28 問項五 專家意見比較 69

圖目 錄
圖1 筆記型電腦產業生命週期分析 7
圖2 全球筆記型電腦產量產值分析,2012~2014 7
圖3 全球筆記型電腦產量產值預測,2014~2018 8
圖4 平板電腦產業生命週期分析 11
圖5 全球平板電腦產量產值分析,2010~2014 11
圖6 全球平板電腦產量產值預測,2014~2019 12
圖7 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產值預測,2014~2019 12
圖8 無所不在的網路維度 16
圖9 物聯網範疇 16
圖10 物聯網資訊處理流程 17
圖11 智慧日本ICT戰略 22
圖12 外部研發合作的提升類型 37
圖13 研究流程 45
參考文獻
Bennett, D. (2014). Future challenges for manufacturing.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25(1), 2-6. doi:http://dx.doi.org/10.1108/JMTM-10-2013-0153
Grant, R. M., & Baden-Fuller, C. (1995).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7-21.
Ha, S. Y., Lee, G. H., & Kim, B. S. (2016).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Servitization Of Korean SMEs: By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32(2), 635.
Hu, J.-S., Tai, Y.-M., & Huang, T.-Y. (2013). SPIRAL INTERACTION EFFECTS OF MARKET KNOWLEDGE AND PRODUCT KNOWLEDGE FROM DIVERSIFIED MARK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Business Management, 11(1), 33-48.
M.Judd, C.、Smith, E. R.、H.Kidder, L.(2000)。社會科學研究法. [上]:社會關係研究取向(黃銘惇譯)。臺北市:桂冠。
Mao, Y., Li, T., & Liu, Y. (2015). Upgrading from OEM to OBM through Reverse Acquisition in China''s Emerging Economy: The Case of Lacquer Craft Mfg.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9(1), 64-90.
Padgett, D. K. (200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2nd ed.). Los Angeles: SAGE.
Phil Yihsing, Y., Luo, L.-M., Chun-Sheng Joseph, L., Yi-Chang, Y., & Sandra, H. T. L. (2013). The rise of the manufacturing service industry: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added chain model.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7(3), 403-418. doi:http://dx.doi.org/10.1108/CMS-Apr-2012-0067
Vandermerwe, S., & Rada, J. (1988).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6(4), 314-324. doi:doi:10.1016/0263-2373(88)90033-3
Wang, T.-T., & Chang, C.-L. (2014). Strategic Management Current Analysis of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aiwan''s ODM/OEM. [Strategic Management Current Analysis of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aiwan''s ODM/OEM]. 創新研發學刊, 10(2), 29-37.
Wilson, I. (2013). THE OEM-OBM DEBATE: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FIRMS'' BRANDING DECISIONS IN THEIR INTERNATIONALISATION PROCESS. Global Economic Observer, 1(2), 143-151.
Yan, H.-d., Chiang, C., & Chien, C. S. (2014). Fro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o branding: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Taiwan''s firm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10(1), 81-102. doi:http://dx.doi.org/10.1007/s11365-011-0213-0
王志袁、劉念琪 (2011)。 研發投入、研發組織管理與研發績效[R&D Inputs, R&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R&D Performance]。商略學報, 3(4),頁 269-280。
王南雷 (2015)。 物聯網產業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電腦與通訊(164),頁 3-7。
龙勇、李薇 (2008)。 竞争性战略联盟中合作R&D效率的DEA分析[DEA Analysis on the Cooperative R&D Efficiency of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科研管理, 29(4),頁 76-81。
安新颖、冷伏海 (200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Research o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 Based on SEM]。科技進步與對策, 25(4),頁 63-66。
朱荪远 (2015)。 韩国最新物联网产业推进政策举措。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30(1),頁 11-17。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臺北市:智勝文化。
吴海燕、杨武 (2010)。 我国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开发模式探析[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R&D Personnel of Enterprises in China]。科技管理研究, 30(3),頁 17-19。
呂長民(2011)。行銷研究:企業研究方法實務應用。新北市:前程文化。
李振宇(2014)。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在自有品牌與代工經營績效之差異性分析 —以宏碁與華碩為例。宜蘭大學經濟學。
阮光勛 (2014)。 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 61(1),頁 92-102。
周青 (2009)。 基于协作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型和路径分析[The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Promoted Type and Ways Based on Cooperative R&D]。科技進步與對策, 26(2),頁 11-13。
林怡君 (2011)。 製造業服務化發展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4(6),頁 108-113。
林倖如 (2015)。 物聯網在日本智慧城市推動的應用發展。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8),頁 89-97。
姜劲、孙延明 (2012)。 代工企业知识管理与研发能力关系研究[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EM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2(6),頁 36-39。
張军果、任浩 (2007)。 吸收能力与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及方式选择[Absorptive Capacity and Competing Firms'' R&D Investment and Approach]。系統工程, 25(4),頁 64-68。
莊朝榮 (2015)。 物聯網在中國智慧城市的應用發展現況。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8),頁 98-103。
許旭緯、李娪萱、郭斯敏、黃偉欣 (2010)。 研發能力與公司治理對創新績效之關係:主併公司觀點[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etween R&D Capabil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Acquiring Companies'' View]。臺灣企業績效學刊, 4(1),頁 125-147。
許芷浩 (2015)。 物聯網在韓國智慧城市發展的應用。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8),頁 81-88。
許瓊文、張保隆 (2013)。 以動態能力觀點探討產學研發合作行為[A Study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Capability]。管理與系統, 20(1),頁 1-26。
郭大瑜(2015)。應用平衡計分卡於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供應商績效評估模式。淡江大學國際行銷碩士在職專班。
郭玉霞(2009)。質性研究資料分析:NVivo 8活用寶典。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月娥(2014)。社會研究法(含概要)。新北市:千華數位文化。
陳純郁,鐘曉君(2011)。全球物聯網技術暨應用發展趨勢。台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彭朱如、劉哲瑋、顏孟賢 (2015)。 從代工到自創品牌:在合作中啟動競爭[From OEM Supplier to OBM: Initiating Competition in Cooperation]。管理學報, 32(4),頁 347-369。 doi: 10.6504/jom.2015.32.04.01
黃政仁、林秉孝 (2016)。 創新之價值創造結構分析:臺灣電子業之證據[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Value Creation for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Taiwan''s Electronics Industry]。會計評論(62),頁 1-31。 doi: 10.6552/joar.2016.62.1
黃秋霞 (2016)。 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5(9),頁 149-154。
黃國峯. (2010). Multiple-Source R&D Collaboratio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多重研發合作、技術探索與開發、以及廠商績效之研究]. 臺大管理論叢, 20(S1), 213-244. doi:10.6226/nturm2010.20.s1.213
黃國強、林瑩瑄 (2015)。 筆記型電腦代工廠經營績效分析-DEA分析。提升競爭力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10屆),頁 59-78。
黃源協(2007)。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嘉敏、鄭聖群、黃愛倫、羅晶華 (2008)。 兩岸IT產業智慧財產與研發策略-以研華、方正爲例[The IP Management and R&D Strategy of Cross-Strait IT Industry-Cases of the Advantech Corp. and the Founder Group]。智慧財產評論, 6(1),頁 45-98。
楊宜興、戴彩惠 (2015)。 創新來源、創新產出與公司績效間關係之探討:台灣半導體產業之實證研究[Innovation Sources, Innovation Output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Evidence from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創新與管理, 11(3),頁 28-54。
楊欣虎、薛虹 (2007)。 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发挥的激励制度建设。商場現代化, x(515),頁 312-313。
楊傑凱(2014)。應用兩岸雙鑽石競爭力分析模型理論探討我國物聯網產業現況及未來發展。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
楊達凱 (2016)。 從OEM/ODM轉型成OBM組織結構之兩難[An 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ilemma for OEM/ODM Firms toward OBM]。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 10(1),頁 25-43。 doi: 10.3966/199553922016031001002
賴文恩、李秉學 (2016)。 以「雙重詮釋」概念,理解質性研究之多元面貌[Understanding the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using the concept of "Double Hermeneutics"]。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35(4),頁 351-358。 doi: 10.6288/tjph201635105029
顏怡音、李芎瑩 (2013)。 政府產業創新政策對企業智慧資本累積與經營積效之影響-以研發及人才培訓為例[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on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R&D and Personnel Training]。管理與系統, 20(4),頁 755-79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志袁、劉念琪 (2011)。 研發投入、研發組織管理與研發績效[R&D Inputs, R&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R&D Performance]。商略學報, 3(4),頁 269-280。
2. 王南雷 (2015)。 物聯網產業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電腦與通訊(164),頁 3-7。
3. 阮光勛 (2014)。 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 61(1),頁 92-102。
4. 林怡君 (2011)。 製造業服務化發展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4(6),頁 108-113。
5. 林倖如 (2015)。 物聯網在日本智慧城市推動的應用發展。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8),頁 89-97。
6. 莊朝榮 (2015)。 物聯網在中國智慧城市的應用發展現況。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8),頁 98-103。
7. 許旭緯、李娪萱、郭斯敏、黃偉欣 (2010)。 研發能力與公司治理對創新績效之關係:主併公司觀點[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etween R&D Capabil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Acquiring Companies'' View]。臺灣企業績效學刊, 4(1),頁 125-147。
8. 許芷浩 (2015)。 物聯網在韓國智慧城市發展的應用。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38(8),頁 81-88。
9. 彭朱如、劉哲瑋、顏孟賢 (2015)。 從代工到自創品牌:在合作中啟動競爭[From OEM Supplier to OBM: Initiating Competition in Cooperation]。管理學報, 32(4),頁 347-369。 doi: 10.6504/jom.2015.32.04.01
10. 黃政仁、林秉孝 (2016)。 創新之價值創造結構分析:臺灣電子業之證據[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Value Creation for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Taiwan''s Electronics Industry]。會計評論(62),頁 1-31。 doi: 10.6552/joar.2016.62.1
11. 黃秋霞 (2016)。 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5(9),頁 149-154。
12. 黃國峯. (2010). Multiple-Source R&D Collaboratio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多重研發合作、技術探索與開發、以及廠商績效之研究]. 臺大管理論叢, 20(S1), 213-244. doi:10.6226/nturm2010.20.s1.213
13. 楊宜興、戴彩惠 (2015)。 創新來源、創新產出與公司績效間關係之探討:台灣半導體產業之實證研究[Innovation Sources, Innovation Output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Evidence from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創新與管理, 11(3),頁 28-54。
14. 楊達凱 (2016)。 從OEM/ODM轉型成OBM組織結構之兩難[An 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ilemma for OEM/ODM Firms toward OBM]。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 10(1),頁 25-43。 doi: 10.3966/199553922016031001002
15. 顏怡音、李芎瑩 (2013)。 政府產業創新政策對企業智慧資本累積與經營積效之影響-以研發及人才培訓為例[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on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R&D and Personnel Training]。管理與系統, 20(4),頁 75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