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丁秀吟、吳彩珠、林森田(2009),農地重劃制度調整方案之評選,台灣土地研究,第12卷第二期,109-133頁。
2.王姿予(2010),消費者使用聯合忠誠度集點卡意圖之研究-以快樂購聯合集點卡為例,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3.王寶成(2010),我國建築相關人員對綠建築材料使用行為模式之研究 -整合TRA與TAM理論觀點,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4.吳思穎、周學雯(2016),穿戴式裝置應用於運動訓練之探討-以GPS 智慧運動錶為例,中華體育季刊,第30卷第1期,39-48頁。5.呂明隆 (2011),綠色品牌知識、知覺綠色價值與綠色品牌關係對綠色購買意圖之影響-以逆物流再製品的消費者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論文。6.李映萱(2016)應用ANP評估商品設計關鍵因素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7.李美慧(2009),全球化的環境汙染,科學發展月刊,8月,440期,22-29頁。8.李啟誠、李羽喬(2010),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以產品涉入及品牌形象為干擾變項,中華管理評論學報,第13卷第一期。9.辛坤全(2010),我國建築相關人員對綠建築材料使用行為模式之研究-整合TRA與TAM理論觀點,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邢雅嵐(2012),以理性行為探討學生對知識分享行為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所學位論文。
11.林姿君(2010),以TRA 模型探討國內旅遊網站-離線體驗及網站類型對網站再訪之影響,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2.林秤毅(2014),穿戴式裝置之睡眠品質偵測演算法分析與評估,臺北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所碩士學位論文。13.林業盛(2013),結合ANP 與灰關聯於數位單眼相機產品選購之研究.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14.侯鈞元(2014),穿今戴贏? 未來10年智慧穿戴裝置發展藍圖。
15.姚文宜(2011),智慧型手機功能發展趨勢之消費者偏好,交通大學管 理學院管理科學學程學位論文。
16.柯燕茹(2011),智慧型手機行動銀行消費者使用行為意圖研究-以理性行為理論及科技接受模型觀點,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17.徐作聖、曾國雄、陳仁帥(2004),ANP 多準則決策於生物科技園區區位選擇之研究,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四期,185-202頁。18.高明瑞、黃俊英、楊東震、黃義俊(2007),綠色行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19.張之秀(2010),探討影響Facebook使用意圖之因素-以理性行為理論為觀點,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張恩瑋(2015),應用分析層級程式法(AHP) 建立智慧型醫療穿戴式裝置設計評價模式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1.張魁峰(2009),Super Decisions 軟體操作手冊,臺北: 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2.曹正雄(2010),層級分析法AHP與BOCR應用於再生能源,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學位論文。23.莊伊(2014),智慧型行動裝置關鍵零組件之採購庫存管理改善研究–以行動裝置S公司為案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程。
24.陳巧青(2014),分析網路程序法之模型建構流程改善及應用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5.陳建忠、林永仁(2015),應用網路層級分析法探討具設計彈性新產品開發之關鍵成功因素-以A 科技公司為例,管理資訊計算,第4卷第一期 ,150-161頁。26.陳彥文(2013),以ANP建構飛安風險推論模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7.陳胤橙(2013),動態SMART 決策分析-以智慧型手機選購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8.陳智揚(2015),穿戴式科技,科學發展月刊,8月,512期,20-25頁。29.彭雯君(2003)。個人價值觀、產品屬性、綠色態度與綠色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以大專學生為目標。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
30.黃晟瑋(2013),提升顧客價值之ANP實證研究以保養品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31.黃渝敏(2016),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穿戴式裝置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行銷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32.黃瑄(2015),結合ANP與QFD以探討基隆郵輪母港之發展策略,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33.黃曉菁(2013),消費者使用物聯網產品之動機與選擇-以智慧家庭產品為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34.楊尚儒(2014),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手機通訊軟體使用行為之研究,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35.楊雅婷(2009),以理性行為理論和科技接受模型來探討消費者對創新科技智慧型手機的購買意願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學位論文。36.葉致豪(2013),銀髮族的智慧穿戴服務設計,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碩士學位論文。37.褚志鵬(2009),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學講義。
38.劉士華、陳清豐(1996),電腦生手入門-含Internet與BBS。
39.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六期,7-9頁。40.鄭文惠(2012),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資訊科技運用及組織氣候對知識分享行為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41.鄭涵聖(2004),應用分析網路程序法評選先進規劃與排程系統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42.錢慶文、李宜致、李佳珂、林陽助、安寶儀(2006),從理性行動理論研究住院病人“病患安全”的態度對其認知之影響,澄清醫護管理雜誌,第2卷第4期,18-27頁。 英文文獻
1.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11-39.
3.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4.Ajzen, I. & Fishbein(1975), Mart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82(2), Mar 1975, 261-277.
5.Chen, C. C., & Shih, H. S. (2014). A study of the acceptance of wearable technology for consumers: An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Bayesian analysis of attribution processes.
6.Fishbein, M.,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on-Wesley.
7.Saaty, T. L. (2008).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sciences, 1(1), 83-98.
8.Saaty, T. L., and Vargas, L. G.(2001). Models, Methods, Concepts &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SA.
9.Saaty, T. L.and Vargas L. G. (1991).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Applications in Business, Energy, Health, and Transportation. Pittsburgh, USA: Rws Publications.
10.Saaty, T.L.(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Y,USA: McGraw Hill.
11.Saaty, T.L.(1990).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48(1), 9-26.
12.Saaty, T.L.(1996).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Pittsburgh,USA: RWS Publications, Expert Choice, Inc.
網路文獻
1.DigiTimes (2014),2014 年穿戴電子技術設計最新發展趨勢。取自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374023_X3BL
YX5839ZDVP2SS85B1
2.IDC (2017),Xiaomi and Apple Tie for the Top Position as the Wearables Market Swells 17.9% During the First Quarter, According to IDC。取自http://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US42707517
3.林世強(2014),智慧手機後另一波科技大戰再起:淺談「穿戴式裝置」。取自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Research_Development/publish-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