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于富雲、鄭守杰 (2003)。同儕互評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07,112-124。
于富雲、洪琮、劉祐興、葉家忠、陳德懷 (2003)。網路出題互評瀏覽學習系統之建置與學科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64,53-67。
天下雜誌特刊(2007年11月6日)。教出寫作力。取自http://happyreading-school.blogspot.tw/2007/11/blog-post_06.html。
天下雜誌(2011年4月28日)。美國新一波教育革命:寫作真的很重要。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9267。
王文科、王智弘(2013)。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玉娟(2004)。以評分規程實施同儕互評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直笛教學演奏教學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王妙萱(2009)。讀寫結合限制式寫作教學方案應用於國中八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王春苹(2008)。心智繪圖在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王瑀(2004)。以同儕互評與討論提升小六學童之寫作表現~以行動學習輔具教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王寵銘(2011)。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限制式寫作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寫作態度與表現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毛連塭(2000),緒論。載於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主編),創造力研究,2-54。臺北:心理。
毛連塭、陳麗華 (1987)。精熟學習法。臺北 : 心理。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仇小屏(2005)。限制式寫作之理論與應用。臺北:萬卷樓。
吳岳軒(2003)。莊子思想對個人與組織創造力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吳迎傑(2012)。國中基測引導式寫作教學方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吳佳蓉(2011)。合作學習輔以電子書包在國小四年級國語文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吳宗立(1999)。創造思考的激發與教學。高市文教(65),48-52。
吳宗翰(2012)。數位寫作平台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寫作動機及寫作表現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吳蓉燕(2003)。文學創造力的條件與創作的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吳錦勳 (2007)。越寫,越聰明。商業周刊,1012,85-104。
吳曉琪(2006)。故事結構策略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表現與寫作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宋曜廷、許福元、曾芬蘭、蔣莉蘋、孫維民(2007)。基本學力測驗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4),29-50。呂曉惠(2013)。同儕互評分組機制對於國中八年級生寫作表現與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李中文(譯)(2015)。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原作者Manfred Spitzer)。台北:暖暖。
李弘善(譯)(2001)。評量和記錄心智習性。 (原作者Arthur L. Costa)。台北:遠流。
李希潔(2009)。同儕評量在高中英文寫作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李虹佩(1998)。動態評量在國小六年級寫作教學上應用研究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李偉綾(2009)。部落格同儕互評對臺灣高職生之英文寫作能力與學習態度之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榮哲(2010)。高中生同儕回饋對作文表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李麗芬(2006)。應用生活經驗於兒童音樂創作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李麗霞(2005)。新竹縣國小教師實施作文教學之現況調查。國教世紀,25(4),11-18。周佳樺(2006)。中小學國語文教學的困境。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6,136-150。周俊龍 (2004)。團體溝通機制對網路同儕互評效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周資娟(2007)。同儕互評應用於科學寫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周慶華(2007)。語文教學方法。臺北:里仁。
林生傳(1990)。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生傳(1990)。設計新的教學之策略。教育文粹,(20),20-31。林欣佩(2009)。運用WebQuest策略於國小低年級寫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林佩璇(2012)。課程行動研究─實踐取向的研究論述。臺北:洪葉。
林建平(2003)。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新知,49,17-27。
林珊如、劉旨峰、袁賢銘 (2001)。以大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預測網路同儕互評之學習成就。教育科技與媒體,57,2-11。
林進材(2001)。高效能教師的教學錦囊。高雄市:復文。
林進材(2001)。中小學教師教學現況分析及因應。師友,(403),50-54
林嘉琪(2009)。「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憲治(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環境與閱讀態度對於寫作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林寶山(1990)。教學論。臺北,五南。
邱婉芬(2005)。繪本創意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譬喻修辭創造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邱靖雅(2006)。運用合作評量與團體獎勵於線上寫作與合作評量系統對高中生英語寫作成效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范雪芸(2014)。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於二年級學童看圖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柯志忠(2000)。社會互動寫作教學方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品質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洪正龍(2008)。科學遊戲對國小五年級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童的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洪金英(1993)。文章結構的提示與主題知識對說明文寫作表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台北市。倪曉雯(2013)。讀寫整合融入話題作文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表現及寫作動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孫麗翎(1987)。國小兒童作文常犯錯誤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涂亞鳳(2006)。心智繪圖寫作教學法對國中生語文創造力及寫作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徐雍智、蔡今中、陳明璋(2002)。數學創意類比與同儕互評及其網路案例設計之初探。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7,1-14。
高慧君 (2003)。網路同儕互評於教學實習之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世忠 (2000)。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臺北:五南。
張文哲(譯)(2013)。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原作者Robert E.Slavin)。臺北:學富。
張玉成(1984)。開發腦力的創造性教學。師友,199,頁31-34。
張玉成(1995)。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心理。
張怡婷(2003)。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張芳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的爭議與策略。國民教育,54(6),111-118。張美玉(2001)。從多元智能的觀點談歷程檔案評量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9(1),32-54。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0)。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益芳(2009)。國小教師寫作教學方法與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態度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張曼娟(2009年6月8日)。張曼娟小學堂創刊號。取自 http://www.prock.com.tw/shougakud/2.html。
張莉卿(2013)。國中仿寫作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張新仁(1992)。寫作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張新仁(1993)。不同寫作能力的國小學童寫作課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 82-0301-H-017-001),未出版。
張新仁(1994)。著重過程的寫作教學策略。特教園丁,9(3),1-9。張新仁(2008)。臺灣地區中文寫作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華人社會的課程與教學改進研討會,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張雅萍(2005)。我是小評審!同儕互評於國小五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梁淑婷(2005)。線上同儕互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寫作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許容馨(2007)。同儕互評學習對兒童論說文評量能力及寫作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許雅涵 (2004)。是我不知好歹嗎?兒童同儕互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許智傑(2007)。材料作文教學與寫作同儕評量對培養國中學生寫作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陳文琪(2001)。全語言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寫作表現和學習內發動機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陳明君(2005)。同儕評量對國中生英語寫作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陳淑娥(2009)。以部落格進行國一作文同儕互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雅俐(2012)。體驗學習融入國小五年級作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陳滿銘(2007)。新編作文教學指導。臺北:萬卷樓。
陳榮德(2004)。網路化問題解決寫作教學對國中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陳鳳如(1993)。活動式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兒童寫作表現與寫作歷程之實驗效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5),51-67。陳鳳如(2003)。不同寫作能力的國中生在寫作歷程與讀者覺察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院學報,16(1),63-88。
陳嘉揚(2004)。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
陸怡琮、曾慧禎(2004)。不同寫作表現的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寫作歷程中的後設認知行為之比較。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2),187-212。
程炳林(1991)。國民中小學生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彭震球(1991)。創造性教學之實踐。臺北:五南。
曾吉男(2013) 運用臉書與同儕互評策略提升高中生英文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曾佩綺(2008)。量表診斷寫作教學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寫作態度與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曾慧禎(2002)。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寫作歷程中後設認知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黃尤君(2003)。臺灣地區國小作文教學觀念演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黃永和(1999)。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232-260。黃妙玲(2012)。網路同儕互評對高中一年級學生英文寫作學習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黃郁雯(2009)。國中國文作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黃郁婷(2007)。國中學生文化資本、同儕互動及內化判準對寫作動機與作文品質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對創造力的影響-以小五生電腦繪圖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黃馨慧(2004)。高中生對同儕與教師在英文寫作上評改回饋之反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Jack R. Fraenkil, Norman E. Wallen, & Helen H.Hyun )。臺北:心理。
楊梅芳(2016)。教導寫作步驟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寫作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楊國鑫 (2001)。推廣網路同儕互評系統於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學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臺北:洪葉。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2。葉慧美(2007)。國小低年級寫作教學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葉靜秋(2014)。同儕互評導入國中八年級數位作品製作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董玉如(2002)。試煉:分數對學生的意義與作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賓靜蓀(譯)(2008)。學習動機。(原作者:Ischta Lehmann)。臺北:天下。
廖素凰(2008)。部落格小組互評在五年級作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劉旨峰(1999)。網路同儕互評系統的學生群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劉旨峰、林珊如、楊國鑫、袁賢銘 (2003)。中學生與網路同儕互評之預測性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7,51-71。
劉雨(1994)。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
劉明松(1998)。「過程導向」寫作教學--寫作認知策略教學(CSIW)策略之探討。高市文教,62,64-68。劉佳玟(2007)。創造思考作文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寫作動機及寫作表現上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劉勝鈺 (2003)。使用資訊科技學習數學:以網路同儕互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劉瑞芬(2007)。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國語文閱讀能力及動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師苑。
歐用生(2004年8月25日)。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取自
https://market.cloud.edu.tw/content/primary/society/ks_ck/nine/n4.htm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五南。
蔡雅泰(1995)。國小三年級創造性作文教學實施歷程與結果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鄭守杰(2003)。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賴亞鴻(2016) 。自由寫作融入寫作教學對國中生寫作動機與寫作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賴怡潔 (2006)。同儕評估方式之探討與分析-以工程溝通課程之同儕評分表為例。取自http://tao.nuk.edu.tw/papers/ec1015.pdf
賴俊賢(2011)。分組同儕互評之部落格寫作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薛素瓊(2010)。概念構圖應用於國小六年級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謝孟寬(2009)。網路合作學習以同儕互評建議模式對高中生寫作能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謝錫金、岑紹基(1999)。量表診斷寫作教學法。香港:香港大學。
韓國華(2011)。國中情境作文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魏伶如(2012)國小學生寫作知識、寫作態度與寫作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魏俊華(1995)。創造思考教學與教學策略在國小輔導活動的應用。國教之聲,29(1),39-56。簡楚瑛、王萬清(1988)。同儕互動對國小學生寫作能力之影響研究。臺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1,143-167。
蘇立康(1995)。閱讀與作文:教學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龔福星(2011)。探討網路同儕互評策略與學習風格對國小寫作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貳、英文文獻
Ammer, J. J. (1998). Peer evaluation model for enhancing writing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ading & Writing Quarterly, 14(3), 263-276.
Applebee, A. N., Langer, J. A., Nystrand, M., & Gamoral, A. (2003). Discussion-based approaches to develop understanding: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English.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0(3), 685-730.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written composition. Hillsdale, N. J.: Erlbaum.
Blain, S. (2001). Study of verbal peer feedback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writing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francophone Students in Grade 4 living in a minority situation in Canada.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4(2), 156-170.
Chubin, D. E., & Hackett, E. J. (1990). Peerless science: Peer review and U.S. science policy.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odling, R. M., Gambrell, L. B., Kennedy, A., Palmer, B. M., & Graham, M. (1996). The teacher, the text, and the context :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lementary student’s motivation to write (no 59). 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Georgia and Maryland Research Report.
Cohen, E. G. (1994). Restructuring the Classroom: Conditions for Productive Small Group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 (1), 1-35.
Collins, S. J., & Bissell, K. L. (2002). Student self-efficacy in a media writing course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6(4), 19-36.
Dale, H. (1994). Collaborative writing interactions in one ninth-grade classroom.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7(6), 334-345.
Dupuis, M. M., Lee, J. W., Badiali, B. J. & Askov, E. N. (1989). Teach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content areas.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Fallows, S. & Chandramohan, B. (2001). Multiple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reflections on use of tutor, peer and self-assessment.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6(2), 229-246.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Flower, L. S., & Hayes, J. R. (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 365-387.
Gardner, H. (1983). Fram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
Graham, S. & Weiner, B(1996), Theory and principles of motivation,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Macmillan.
Howe, A. C. (1996). Development of Science Concepts Within a Vygoskian Framework. Science Education, 80(1), 35-51.
Huot, B. (1990). The literature of direct writing assessment: Major concerns and prevailing trend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0(2), 237-263.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1, 383-434.
Lam & Law (2007). The roles of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motivation in writing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5(2), 145-164.
Olson, V. (1990).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six-grade writers with and without peer feedback. Journal of Educational, 84(1), 22-29.
Oren, D. C. (2012).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previous experience on the approach of self and peer assessment: a case from Turkey.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49(2), 123-133.
Schunk, D. H. (1990).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motivation and efficac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3-6.
Thompson, P. (2013). The digital natives as learners: Technology use patterns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65, 12-23.
Topping, K. J. (1998). 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8, 249-276.
Topping, K. J. & Ehly, S. E. (2001). Peer-assist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2(2), 113-132.
Towler, L. & Broadfoot, P. (1992). Self-assessment in 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Review, 44(2), 137-151.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
Vygotsky, L. S. (1981). The genesis of higher mental functions. In J. V. Wertsch (ed.), The concept of activity in soviet psychology. Armonk, NY: Shar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