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依姓氏筆劃順)
下村恭民、中川淳司、斉籐淳(2002 年)《大綱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
小澤一彥、孫新(2004 年)《21 世紀中日經濟合作與展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 年)《中國的對外援助》,北京:人民出版社。
五百旗頭真著,吳萬虹譯(2007 年)《戰後日本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方永剛(2001 年)《新地緣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李明峻譯(2004 年)《援外的世界潮流》,台北:桂冠出版社。
王堃(2005 年)《日本對華ODA 戰略思維及其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寄南(2010 年)《新世紀日本對外戰略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李寒梅(2000 年)《21 世紀日本的國家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金熙德(1998 年)《日美基軸與經濟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金熙德(2000 年)《日本政府開發援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光(1996 年)《日本為外援助政策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馮昭奎(2002 年)《日本戰略的貧困》,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馮昭奎、林昶(2007 年)《中日關係報告》,北京:時事出版社。113
趙全勝主編(2015 年)《日本外交研究與中日關係─海內外華人學者的視角》,台北:五南出版社。
趙風彬(1990 年)《日本對外經濟關係》,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
劉江永(2007 年)《中國與日本:變化中的政冷經熱關係》,北京:人民出版社。
蔣立峰(2000 年)《21 世紀的日本─政治外交發展趨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順)
丁志剛(2001 年)<新興地緣經濟學獨特的地緣戰略視角—大國地緣經濟戰略爭奪的新態勢>,《國際論壇》,第3 卷第2 期,頁21-26。
于瀟(2002 年)<日本對華ODA 政策調整趨勢及原因分析>,《現代日本經濟》,第2 期,頁16-18。
于鐵軍(1999 年)<試析戰後日本外交中的實用主義─以ODA 政策的演變為例>,《太平洋學報》,第4 期,頁112。
尹國俊(2002 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日本對東盟經濟援助的新動向>,《現代日本經濟》,第122 卷第2 期,頁3-35。
王升(1999 年)<世紀之交:中日關係的回顧與展望>,《日本學刊》,第2 期,頁46。
王平(2008 年)<日本ODA 政策的形成、演變及前瞻>,《日本學刊》,第3 期,頁86-88。
王平(2010 年)<日本ODA 決策體系中主導權變化研究>,《日本研究》,第1 期,頁33-34。
王冰(2005 年)<日本的資源進口戰略>,《中國外資》,第8 期,頁25-26。
王妍(2014 年)<日本對外援助的發展及政策演變>,《發展與援助》,第7 期,頁51‐56。114
王珊(2013 年)<試評析安倍政權擺脫戰後體制的外交舉措>,《現代國際關係》,第9 期,頁39-40。
王珊(2014 年)<安倍政權-積極和平主義辨析>,《現代國際關係》,第6 期,頁8。
王敏(2008 年)<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概略>,《對外傳播》,第2 期,頁45。
王蕭軻(2016)<積極和平主義背景下,日本ODA 政策的調整與影響>,《東北亞論壇》,第126 期,頁41-42。
王繼芳(2015 年)<新時期中國地緣政治的特點及外交選擇>,《智富時代》,第12 期,頁137。
白雲真(2014 年)<21 世紀日本對外援助變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教學與研究》,第7 期,頁55-56。
石其寶(2009 年)<日本對中國政府開發援助的政策演變及其作用>,《世界史研究》,第14 期,頁55-57。
石原忠浩(2002 年)<日本經濟外交政策的決策模式:以政府開發援助為例>,《東亞季刊》,33 卷3 期,頁16。石原忠浩(2006 年)<近年來日本對中國政府開發援助的演變>,《日本與亞太國際學術研討會》,第2 期,頁37。
朱陸民、張文文(2014 年)<美國亞太再平衡背景下美日同盟的強化原因及影響>,《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第30 卷第4 期,頁15-17。
朱鳳嵐(2005 年)<日本對華官方發展援助規模透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2 期,頁128。
朱耀輝(2002 年)<後冷戰時代日本ODA 政策析論>,《日本問題研究》,第4 期,頁5-10。
朱艷勝(2004 年)<新世紀的日本ODA 政策-兼評日本對中ODA 政策>,《國115
際論壇》,第2 期,頁11。
江瑞平(2003 年)<日本官方發展援助政策分析>,《現代國際關係》,第2 期,頁92-94。
何思慎(2002 年)<中國威脅論與新世紀中日關係初探>,《中國事務》,第7 期,頁203-211。何英鶯(2004 年)<從日本ODA 政策的調整看日本外交戰略的變化>,《太平洋學報》,第12 期,頁66。
何曉松(2014 年)<試析安倍的國家戰略─以修改和平憲法為中心>,《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2 期,頁32。
余曉泓(1999 年)<近年來日本對華經濟援助的變化及中國的對策>,《現代日本經濟》,第6 期,頁84。
吳寄南(2013 年)<試論中日重構戰略互信的路徑選擇>,《日本學刊》,第4 期,頁22。
吳懷中(2013 年)<從2+2 會議看美日同盟關係的演進>,《當代世界》,第12 期,頁39-40。
呂博(1997 年)<日本的對外援助>,《國際經濟合作》,第1 期,頁122。
呂耀東(2012 年)<深化同盟機制:日美雙邊互動的戰略願景>,《日本學刊》,第3 期,頁4。
宋國友(2007 年)<試析日本的東亞地區秩序戰略>,《國際論壇》,第9 卷第5 期,頁61‐65。
宋靜(2005 年)<淺析冷戰後日本經濟外交對國家利益的塑造>,《沂州師範學院學報》,第6 期,頁61。
宋雙雙(2010 年)<日本ODA 地區結構變遷的中國因素>,《日本研究》,第3 期,頁69-70。116
李世勇(2015 年)<對外援助視角下的日本《爭常》戰略>,《國際視野》,第2 期,頁44-46。
李世暉(2015 年)<戰後日本的經濟安全保障:理論與政策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6 卷第1 期,頁87。李旭東(2005 年)<中日崛起的戰略框架比較及其安全互動模式選擇>,《國際觀察》,第3 期,頁36-41。
李兵(2006 年)<日本海上戰略通道思想與政策探析>,《日本學刊》,第1 期,頁94-104。
李建權(2003 年)<政府開發援助與日本經濟外交>,《山西社會科學學報》,第11 期,頁164。
李惠茹(1998 年)<對日本向中國提供ODA 貸款援助的評析>,《日本問題研究》,第1 期,頁101。
李聖華(2012 年)<日本對中國ODA 及中日經濟合作>,《經濟研究導刊》,第4 期,頁197。
李廣民、江立(2010 年)<冷戰後日本地區主義的實踐及其動因>,《國際觀察》,第3 期,頁31-33。
李曉、李俊久(2015 年)<一帶一路與中國地緣政治經濟戰略的重構>,《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 期,頁31-33。
杜浩(2006 年)<日本對華ODA 貸款計畫的終結>,《現代國際關係》,第9 期,頁104-106。
沈海濤(2004 年)<論日本國民意識演變對日外交的影響>,《日本學論壇》,第6 期,頁101-103。
沈海濤、趙毅博(2008 年)<日本對中環境外交:構建戰略互惠關係的新支柱>,《東北亞論壇》,第17 卷第5 期,頁34-36。117
肖方(2008 年)<日本政府對華環境ODA 政策分析>,《基礎理論研究》,第1 期,頁68。
周永生(2007 年)<日本政府開發援助與對華經援的結束>,《國際論壇》,第6 期,頁53-54。
周敏凱(2014)<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及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構的理論思考>,《浦東學院學報》,第1 期,頁102-103。
周銀香(2006 年)<日本對華ODA 的博弈考量>,《企業經濟》,第5 期,頁122。
林利民(2002 年)<國際地緣戰略形勢與中國的選擇>,《現代國際關係》,第3 期,頁29。
林利民(2012 年)<美國戰略東移的戰略本質評析>,《當代世界》,第9 期,頁87。
林曉光(2000 年)<全球問題與日本的大國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6 期,頁36。
林曉光(2003 年)<日本官方發展援助政策探析>,《現代國際關係》,第2 期,頁18‐20。
林曉光、孫輝(2005 年)<日本政府對華開發援助與中日關係>,《現代日本經濟》,第3 期,頁87-88。
金熙德(2001 年)<日本對華ODA 中的利民工程無償援助>,《日本學刊》,第3 期,頁122-124。
金熙德(2001 年)<經援政治化-日本對華ODA 政策調整>,《國際貿易》,第2 期,頁30-32。
金熙德(2002 年)<逐步減少─日本政府對華ODA 發展趨勢>,《國際貿易》,第10 期,頁25。118
金熙德(2007 年)<日本政治大國戰略的內涵與走勢>,《當代世界》,第7 期,頁10。
金熙德(2008 年)<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與日本對華ODA>,《教學與研究》,第11 期,頁32。
門洪華(2010 年)<東亞秩序下的中日關係>,《攀登月刊》,第3 期,頁45。
門曉紅(1999 年)<日本的政府開發援助>,《理論前沿》,第7 期,頁98。
信強(2014 年)<次軸心:日本在美國亞太安全布局中的角色轉換>,《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 期,頁40。
姚帥(2015 年)<透視日本對外援助新政策>,《國際經濟合作》,第5 期,頁65。
柯玉枝(2000 年)<當前日本對中共ODA 政策轉變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12 期,頁17‐20。柯玉枝(2001 年)<當前日本對外援助政策分析>,《問題與研究》,40 卷6 期,頁31‐52。胡令遠、王盈(2014 年)<日本對非外交的新理念、新動向及新挑戰>,《東北亞論壇》,第116 期,頁71-79。
唐明貴、張龍飛(2005 年)<日本擬停止對華經濟援助的思考>,《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第7 卷第3 期,頁61-62。
夏冰(1996 年)<日本對華ODA 將有重大轉折>,《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第4 期,頁101-103。
孫希艷、馬建英(2007 年)<淺議日本對華ODA 政策之嬗變>,《東北大學學報》,第9 卷第2 期,頁142-143。
宮笠例(2014 年)<戰後日本對華環境援助簡析>,《東北亞學刊》,第3 期,頁28。119
徐大超(2009 年)<日本推進「政治大國」戰略中「軟權力」運用論析>,《英山學刊》,第6 期,頁112-115。
徐之先(1995 年)<新時期日本外交戰略的調整>,《現代國際關係》,第12 期,頁179-183。
徐長文(2005 年)<中日經貿關係剖析>,《亞非縱橫》,第1 期,頁48-50。
徐梅(2008 年)<日本政府開發援助及其外交策略>,《當代世界》,第2 期,頁79。
徐梅(2013 年)<經濟視域下的中日關係>,《日本學刊》,第3 期,頁42-44。
徐萬勝(2014 年)<日本安倍內閣國家安全戰略初探>,《東北亞學刊》,第3 期,頁33。
袁建軍、洪郵生(2009 年)<日本聯合國外交及前景>,《國際問題研究》,第3 期,頁112-115。
馬永升(2004 年)<日本外援重點轉向的原因探析>,《國際論壇》,第5 期,頁45-49。
馬成三(2007 年)<日本的對華經濟援助>,《國際貿易》,第6 期,頁78。
馬榮升(2004 年)<日本外援重點轉向的原因探析>,《國際論壇》,第4 期,頁102。
馬榮升(2009 年)<創新與超越:新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東北亞論壇》,第1 期,頁122。
常思純(2012 年)<日本對華環境外交淺析>,《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5 期,頁49-50。
張伯玉(2005 年)<試析日本對華ODA 政策>,《日本學刊》,第2 期,頁36。
張季風(2001 年)<1990 年代中日經貿關係的發展與特點>,《日本學刊》,第3 期,頁79-80。120
張景全(2012)<日美同盟與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國際問題研究》,第5 期,頁46-47。
張隆義(1999 年)<日本援外政策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4 期,頁105。張瑤華(2013 年)<安倍2.0 時代的日本外交>,《國際問題研究》,第3 期,頁74。
張曦(2004 年)<日本對中國的政府開發援助>,《世界經濟》,第2 期,頁63-64。
張蘊領(2004 年)<中日政治關係的矛盾點>,《現代國際關係》,第6 期,頁79-80。
曹向紅、楊恕(2005 年)<日本ODA 畢業論提出的國內原因簡析>,《太平洋學報》,第7 期,頁72-73。
郭育仁(2014 年)<第二次安倍內閣之外交政策走向>,《全球政治評論》,第46 期,頁43‐64。陳伯志(2001 年)<日本對中共官方援助之分析:1979-2000>,《問題與研究》,第40 卷第1 期,頁79-80。
陳卓武(2007 年)<日本對華ODA 政策變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商場現代化》,第493 期,頁20-21。
陳娜(2014 年)<日本ODA 政策與實施的一致性評價>,《發展與援助》,第7 期,頁57。
陳彩雲(2006 年)<略論日本ODA 改革中的政治傾向>,《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11 期,頁121。
陳寒溪(2012 年)<美國重返亞太對東亞合作的影響>,《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 期,頁112。
彭雲(2009 年)<試析日本的援助理念>,《外交評論》,第2 期,頁96-97。
馮昭奎(2006 年)<國際政治環境變化與中日關係>,《世界政治》,第6 期,121
頁87。
馮昭奎(2008 年)<中國的改革開放與日本因素>,《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 期,頁113。
馮劍(2008 年)<國際比較框架中的日本ODA 全球戰略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第6 期,頁51。
黃梅波(2011 年)<新世紀日本的對外援助及其管理>,《發展與援助》,第2 期,頁40。
廉德瑰(2014 年)<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中美日因素論析>,《日本學刊》,第6 期,頁64-67。
解曉東(2013 年)<日本對華政策的變與不變>,《國際問題研究》,第3 期,頁112。
雷才麗(2008 年)<日本對華ODA 政治化的必然性及中國的應對策略>,《經濟論壇》,第7 卷第3 期,頁51。
雷慧英、卓凌(2006 年)<日本對華ODA 政策調整的原因分析>,《東北亞論壇》,第6 期,頁47。
圖阿耶娃(2013 年)<日本政府開發援助的目的、實施與趨勢-以經濟外交為視角>,《東北亞學刊》,第6 期,頁13-18。
趙明昊(2013)<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視野下的美日同盟轉型>,《當代世界》,第10 期,頁76。
趙雪燕、郭世信(2004 年)<90 年代以來日本經濟蕭條的原因分析>,《現代日本經濟》,第1 期,頁6-10。
劉江永(2012 年)<日本的國家利益觀、對外戰略與對華政策>,《外交評論》,第5 期,頁46。
劉苗苗(2007 年)<日本ODA 的發展與動機研究>,《北方經貿》,第7 期,頁122
135‐136。
劉華英(2002 年)<從ODA 看日本與亞洲經濟的互補性>,《現代日本經濟》,第4 期,頁76。
劉雲(2015 年)<日本新ODA 大綱與安全保障>,《國際研究參考》,第4 期,頁29-30。
劉瑞麗(2014 年)<日本入常的有利與不利因素淺析>,《新西部學刊》,第32 期,頁171。
蔡東杰(2010 年)<日本援外政策發展:背景、沿革與演進>,《全球政治評論》,第32 期,頁33‐48。蔡東傑(2010 年)<日本援外政策發展:背景、沿革與演進>,《全球政治評論》,第32 期,頁39。
蔡亮(2011 年)<後日圓貸款時代日本對華ODA 的特徵、影響與走勢>,《國際論壇》,第13 卷第5 期,頁31-32。
蔡鵬鴻(2011 年)<中國地緣政治環境變化及其影響>,《國際觀察》,第1 期,頁11-14。
蔣立峰(2012 年)<未來十年的中日關係與中國對日政策─21 世紀中日關係研究報告>,《日本學刊》,第6 期,頁67。
鄭蕾、劉志高(2015 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直接投資空間格局>,《地理科學進展》,第5 期,頁565。
盧光盛(2005 年)<國際關系理論中的地區主義>,《東南亞研究》,第4 期,頁63-67。
盧光盛、李晨陽、金珍(2014 年)<中國對緬甸的投資與援助:基於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南亞研究》,第1 期,頁17-29。
駱新華(2003 年)<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與利民工程無償援助的發展即開展123
方式>,《湖北社會科學》,第2 期,頁82-83。
韓艾勇(2009 年)<日本對外政府援助與政治收益>,《國際視野》,第3 期,頁53‐55。
魏滄波(2002 年)<冷戰後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政策的變化及趨勢>,《北京大學學報》,第11 期,頁52。
蘇俊斌(2012 年)<中國崛起後的日本對中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 期,頁15-34。
顧春太(1999 年)<新形勢下中日關係探析>,《日本學刊》,第2 期,頁52-54。
龔祥生(2014 年)<國內政經聯盟對日本經濟外交政策之影響-以對中國大陸有償借款為例>,《東亞研究》,第45 卷第2 期,頁92-93。三、網路專文(依筆劃順)
<中日簽署全面促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20080508/256738817.shtn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10 日)。
<中印戰略對話彰顯夥伴關係>,《人民日報》,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30 日)
<日本出口連續五個月下滑,經濟恐將再次衰退>,《中時電子報》,http://photo.chinatimes.com/20160318002628-260803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30 日)。
<日本決定透過ODA 向菲律賓提供巡邏船>,《日經中文網》,http://cn.nikkel.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868-20120322ml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28 日)。
<日本政府開發援助背後的戰略分析>,《壹讀》,https://read01.com/2e3P2P.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26 日)。124
<日本提出1,100 億美元亞洲基建投資計畫>,《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522/ c1002-27041890.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9 日)。
<日本新ODA 大綱:為國家利益作出貢獻>,《日經中文》,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3111-20150210.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2 日)。
<安倍稱政府開發援助是外交重大支柱>,《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1/20/c_128649283.htm(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2 日)。
<溫家寶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講>,《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4/12/content_5968802.htm&prev=searc h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10 日)。
日文部分
一、專書(依筆劃順)
丸山知雄(2004 年)『日本の対中国政府開発援助の検討』,東京:財団国際金融情報セン。
小沢一郎(1993 年)『日本改造計画』,東京:講談社。
小原雅博(2007 年)『国益と外交―世界システムと日本の戦略』,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
山下道子(2003 年)『日本のODA 政策の現状と課題』,東京:內閣府経済社会総合研究所。
五十嵐武士(1990 年)『日本のODA と国際秩序』,東京: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
今藤悟(2001 年)『外務省』,東京:株式会社インターメディア。125
日本外務省編(1997 年)『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 白書1997 年度』,東京:国際合作推進委員會。
日本国外務省(2000 年)『わが外交の近況』,東京:大蔵省印刷局。
北野收(2011 年)『国際協力の誕生─開発の脱政治化を超えて』,東京:創成社。
外務省経済協力局編(1987-2001 年)『我が国の政府開発援助:国別実績』,東京:国際協力推進協会。
広木重之(2007 年)『我が国ODA 実施体制の変遷と時代の要請』,東京:外務省調査月報。
永野慎一郎、近藤正臣編(1999 年)『日本の戦後賠償―アジア經濟協力の出発』,東京:勁草書房。
田中明彥(1991 年)『中日関係:1945-1990』,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田中義浩(1995 年)『援助という外交戦略』,東京:朝日新聞社。
田町典子(2004 年)『対外政策としての開発援助』,東京:開発金融研究所報。
矢內原勝(1996 年)『発展途上国問題を考える』,東京:勁草書房。
伊勢桃代(1991 年)『ODA の現状と今後の展望』,東京:尾崎行雄紀念財団。
伊藤憲一(2007 年)『新戰爭論積極的和平主義への提言』,東京:新潮社。
佐藤秀雄(2006 年)『新ODA の世界』,東京:青山社。
村井吉敬(2006 年)『徹底検証ニッポンのODA』,東京:コモンズ。
岡田実(2008 年)『日中関係とODA:対中ODA をめじる政治外史入門』,東京:日本僑報社。
金熙德(2002 年)『徹底検証日本型ODA―非軍事外交の試み』,東京:三和書籍。
若月秀和(2006 年)『全方位外交の時代―冷戦変容期の日本とアジア1971-1980』,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126
草野厚(1997 年)『ODA の正しい見方』,東京:ちくま新書。
草野厚(2010 年)『ODA の現場で考えたことー日本外交の現在と未来』,東京:NHK 出版社。
渡辺利夫、三浦有史(2003 年)『ODA(政府開発援助)―日本に何ができるか』,東京:中公新書。
湊直信、藤田伸子(2008 年)『開発援助の評価とその課題』,東京:FASID 国際開発研究センター。
樋口貞夫(1991 年)『政府開發援助第2 版』,東京:勁草書房。
稻田十一(2012 年)『中国の対外援助』,東京: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
關山健(2008 年)『日中の経済関係はこう変わった対中国円借款30 年の軌迹』,東京:高文研。
鷲見一夫(1989 年)『ODA 援助の現実』,東京:岩波書店。
二、期刊論文(依筆劃順)
大橋英夫(2005 年)「グローバルな経済大国に成長した中国」『外交フォーラム』第3 期,頁32。
小川秀樹(2007 年)「世界のODA のと趨勢と日本」『立法と調査』第4 期,頁266。
小島朋之(2001 年)「中国への日本ODA の再考」『国際社會科學文摘』第7 期,頁26。
小浜裕久(1997 年)「日本の政府開発援助」『国際問題』451 期,頁19。
小野五郎(1988 年)「経済協力の理念の評価」『アジア経済』第6 期,頁4。
五月女光弘(2003 年)「日本のODA のにと占める-NGO/NPO の役割」『国際問題』517 期,頁63-64。
五百旗頭真(2003 年)「外交戦略のなかの日本ODA」『国際問題』517 期,頁127
2-20。
石川滋(2002 年)「世界銀行の国際開発政策見直しと日本のODA」『社會科學研究』第53 卷,頁63-65。
岩城成幸(2005 年)「対中国ODA 見直し論議」『調査と情報』第468 號,頁21。
武井泉(2009 年)「日本の国際協力-ODA における日本型援助の強み」『政策· 経営研究』第14 卷,頁44-46。
柯隆(2003 年)「ODA 理念の再考と外交戦略の明確化」『富士通総研経済研究所研究レポート』第160 卷,頁16-18。
洪波(2012 年)「日本国際協力銀行的改革發展及其啟示」『金融與經濟』第2 期,頁92。
栗山尚一(1990 年)「激動の90 年代と日本外交の新展開」『外交フォーラム』第5 期,頁16。
高橋一生(2001 年)「紛争予防と開発協力」『国際問題』498 期,頁44-56。
三、網路專文(依筆劃順)
<2003 年版政府開發援助大綱>,《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akusyo.html(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6 日)。
<2014 年版政府開発援助(ODA)白書>,《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akusyo/14_hakusho_pdf/pdfs/14 _all.pdf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20 日)。
<2015 日本政策金融公庫国際協力銀行年次報告書>,《国際協力銀行》,http://search.jbic.go.jp/bizsearch_asp/link?corpId=atc130020&q=1&thumbnail=i mages%2Fthumbnail%2Fatc130020%2F1768e11250ec7f55c87b7a-128
5_00_full.pdf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22 日)。
<2015 年版国別開発協力方針>,《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press/shiryo/page23_000988.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0 日)。
<JICA のビジョン>,《国際協力機構》,http://www.jica.go.jp/about/vision/index.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4 日)。
<ODA 大綱>,《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eisaku(瀏覽日期:2016 年4 月2 日)。
<ODA 白皮書>,《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yosan.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21 日)。
<ODA 預算>,《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yosan.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2 日)
<チャレンジ2001-21 世紀に向けた日本外交の課題>,《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teigen/(瀏覽日期:2016 年4 月5 日)。
<ボランティア派遣>,《国際協力機構》,http://www.jica.go.jp/volunteer/index.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8 日)。
<中国に対するわが国ODA 概况>,《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u/kuni/09_databook/pdfs/01-01.pdf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18 日)。
<中国に対する経援助及び協力の総括と指針>,《自民党経済協力特別委員会》,http://www.jimin.jp/jimin/saishin00/seikaku-033.pdf(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2 日)。129
<中国の開発と日本および他ドナーの動向>,《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youka/kunibetu/gai/china/pdfs/k n07_02.pdf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10 日)。
<日本對外援助政策的指導方針:開發合作大綱的制定與展望>,《石原忠浩,台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瀏覽日期:2016 年4 月3 日)。
<外交青書>,《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bluebook/1975_1/s50-2-3-2.htm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6 日)。
<平成23 年版外交青書要約第3 章第2 節国際協力の推進と地球規模課題への取組>,《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bluebook/2011/html/chapter3/chapter3_02_0 1.html#01_01.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11 日)。
<平成26 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及び<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画(平成26 年度~平成30 年度)について>,《防衛省》,http://www.mod.go.jp/j/approach/agenda/guideline/2014/ index.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5 日)
<如何參與發展中国家的環境合作>,《日本環境省,環境白皮書,https//www.env.go.jp/policy/hakusyo/hakusyo php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10 日)。
<有償資金協力>,《国際協力機構》,http://www.jica.go.jp/activities/schemes/finance_co/index.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9 日)。
<対中円借款プロジェクト全リスト――総合的環境保全>,《JICA》,130
http://searchina.ne.jp/jica/ oda/?cag2=environment1 (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11 日)。
<対中国経済協力評価の結果>,《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youka/kunibetu/gai/china/pdfs/k n07_03.pdf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9 日)。
<対中国援助形態別実績(OECD/DAC 報告基準)>,《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files/000142129.pdf(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1 日)。
<技術協力>,《国際協力機構》,http://www.jica.go.jp/activities/schemes/tech_co.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8 日)。
<国家安全保障戦略について>,《内閣官房》http://www.cas.go.jp/jp/siryou/131217anzen⁃hoshou/nss-j.pdf,(瀏覽日期:2016 年11 月4 日)。
<国際協力銀行の役割と機能>,《国際協力銀行》,http://www.jbic.go.jp/wp-content/uploads/page/2013/08/34725/jbic-brochure-jap anese.pdf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22 日)。
<国際緊急援助>,《国際協力機構》,http://www.jica.go.jp/jdr/index.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9 日)。
<無償資金協力>,《国際協力機構》,http://www.jica.go.jp/activities/schemes/grant_aid/index.html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20 日)。
<開発協力大綱の決定>,《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files/000067687.pdf(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0131
日)。
<開発協力大綱の決定について>,《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files/000071278.pdf (瀏覽日期:2016 年7 月10 日)。
<震災後もアフリカ支援揺るがぬ松本外相が強調>,《朝日新聞》,http://www.asahi.com/?iref=com_gnavi_top (瀏覽日期:2016 年10 月21 日)。
英文部分
一、專書(依字母順序)
Bruce M.Koppel and Robert M.Orr, Jr (1993) Japan’s foreign aid: power and policy in a new era, New York: Westview Press.
Milton Friedman (1995) Foreign Economic Aid: Means and Objectives, New York: Hoover Institution.
Richard L. Armitage and Joseph S. Nye (2012) The U.S.-Japan Alliance:Anchoring stability in Asia, Washington, D.C.:CSIS Report.
Robert Gilpin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依字母順序)
Alan Rix (1990) “Japan’s Foreign Aid Policy: A Capacity for Leadership?”, Pacific Affairs, Vol.62, No4, p.466.
Eugene Matthews (2003) “Japan’s New Nationalism”, Foreign Affairs, Vol. 68, pp.158-172.
Ken Jimbo (2014) “What to Expect from the New US –Japan Defense Guidelines”, East Asia Forum, Vol.6, No2, p.121.132
Masuda (2003) “Japan’s changing ODA policy towards China”, China Perspectives,No.47, pp.96-98.
Steven Hook and Guang Zhang (1998) “Japan’s Aid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 Rhetoric and Reality”, Asian Survey, Vol.38, No.11, p.154.
Takamine, Tsukasa (2002) “Domestic Determinants of Japan’s China Aid Policy: The Changing Balance of Foreign Policy making Power”, Japanese Studies, Vol.22, No.2, pp.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