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翁托南〮阿鐸 (2003),劉俐譯注,《劇場及其複象》。台北市:聯經。 2.約翰〮伯格 (2010),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 3.多明妮克‧洛羅(2014),張之簡譯。《理想的簡單生活》。台北市:如果出版。 4.史作檉 (2014),《史作檉講藝-藝術的終極關懷》。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5.歐文〮亞隆 (2003),易之新譯,《存在心理治療【下】-自由、孤獨、無意義》。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6.史作檉 (2006),《聆聽原始的畢卡索》。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7.布施英利 (2014),梁若琦譯,《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台北市:如果出版。 8.陶馥蘭 (1996),《身體書》。台北市:萬象。 9.史作檉 (2011),《看見真實心靈的杜布菲》。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10.史作檉 (2008),《水墨十講 哲學觀畫》。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11.史博館編委會 (1998),《尚〮杜布菲回顧展1919-1985》。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12.何政廣主編,李依依編譯 (2013),《反美學的現代藝術大師-杜布菲Jean Dubuffet》。台北市:藝術家。 13.何恭上編 (2000),《美妙的芭蕾》。台北市:藝術圖書。 14.茱莉亞‧克麥隆 (2010),鍾清瑜譯。《創作, 是心靈療癒的旅程》。台北市:橡樹林文化。 15.Frank Whitford (1997),王昭文譯,《席勒》,台北市:遠流。 16.李維菁 (2004),《席勒:維也納表現派天才畫家》。台北市:藝術家出版。 17.梅洛龐蒂 (2007),龔卓軍譯,《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18.茱莉亞‧克麥隆 (2010),韓良憶譯,《創作, 怎麼搞的》。台北市:大塊文化。 19.韓星姬 (2014),尹嘉玄譯,《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台北市:城邦商業週刊。 20.保羅‧福塞爾 (2015),何縱譯,《惡俗–美國社會偽裝優雅的種種愚蠢》。台北市:橡實文化。 21.高千惠 (2014),《第三翅膀 藝術觀念及其不滿》。台北市:典藏。 22.康雅筑 (2015),《織物地圖》。台北市:田園城市。 23.謝東山 (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市: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論文: 鍾江澤(2009),《大肉身-身體感知的表現性》。台北市:台北藝 術大學碩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