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于承平(2013)。學校推動美感教育之探討。學校行政,84,101-117。
方雅慧、林朝成(2013)。城市是一所學校—社區大學推動城市公民學習的角色與實踐。城市學學刊,4(1),45-87。王尚文(1999)。從高達美對藝術經驗的分析論表演藝術中作品的同一性。哲學與文化,26(6),585-593。王玫(2014)。審美意識納入「公民參與式服務學習」課程實施成效評估。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1(2),33-66。doi: 10.3966/199679772014123102002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俊傑、王元聖(2014)。北部高中職體育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36,1-11。王冠懿(2014)。如何增進美感:兼論國文通識教育的回應與協助。遠東通識學報,8(1),47-69。王思晴(2009)。社區藝術教育的實踐與推廣—以中和社區大學讀書會領導人培訓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王淑芬(2011)。尋找生活課程的美感經驗—Dewey美感經驗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王維君(2011)。實踐人文關懷與美感體驗之音樂通識課程教學設計—以音景單元為例。關渡通識學刊,7,1-22。王麗芬(2014)。科技校園美容相關科系學生美感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王麗蒨(2010)。從音樂動覺建立發展音樂美感經驗之教學關懷。課程與教學季刊,14(1),41-62。
田建弘(2016)。台東縣國小教師美感素養與工作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伍鴻沂(2015)。追求終身美感經驗新思維。臺灣教育,693,16-20。朱光潛(1932)。談美。上海市:開明書店。
朱宗慶(2012)。創意美感之島的實踐基礎—文化創意人才培育。研究雙月刊,36(1),52-65。
朱芬郁(2004)。社區大學高齡學習型態的現況與省思。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2004兩岸社區大學經營理念與實務運作研討會。載於http://www.ccwt.tp.edu.tw/ezfiles/0/1000/attach/55/pta_160_7758116_77800.pdf
朱雅華(2009)。台中市國小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美感素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江學瀅(2016)。玩藝術,酷思考—親子一起學藝術,培養美力與思考力。臺北市:商周。
何育真(2014)。從Bennett Reimer的「美學論」談美感教育的生活實踐。慈濟通識教育學刊,9,57-73。何育真(2015)。迎接美力新時代—增能美感教育的思維與實踐。台灣教育,693,21-27。
何佳瑞(2016a)。教育中的終極關懷與馬里旦的博雅教育思想。哲學與文化,43(11),77-94。何佳瑞(2016b)。逍遙遊:精神自由與人文博雅教育。哲學與文化,43(2),127-142。何智勇(2017)。論臺灣美學教育與藝術展演風格之關係—以日治時期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2),76-82。余民寧(2013)。潛在成長曲線模式。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2),149-159。doi: 10.6151/CERQ.2013.2102.05
余瓊宜(2011)。數位藝術中的新與舊。美術學報,4,219-234。
吳光庭(2016)。美感入門—各級學校教育人員生活美感電子書發展計畫(新版)。教育部委託專案計畫。載於http://www.aesthetics.moe.edu.tw/ebook/
吳岱融(2015)。身體景觀:從身體察覺到身體關係的歷程性藝術實踐。載於張中煖、吳玉鈴、王雲幼、容淑華、吳岱融(編著),起身共舞‧藝醫同行:改變界域的藝術人(頁106-123)。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欣怡(2005)。教師角色之初探。競技運動,7,82-86。吳冠嫻(2013)。美感素養與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柳錚(2011)。社區大學講師教學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研究—以雲林縣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吳茂成(2012年10月25日)。我需要進修,而不是培訓!—社大師資培訓的反思【線上論壇】。取自http://tncom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2069
吳清山(2008)。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內涵與深化。師友月刊,490,14-18。
吳詩敏(2011)。社區大學學員參與藝術創作課程之自我導向學習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吳靜雯(2015)。康德美學及其環境教育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呂廷和(譯)(2007)。透過藝術的教育。(原著者:Herbert Read)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43)
呂佳陵(2005)。臺灣地區社區大學音樂課程之內容分析。人文社會學報,4,149-158。
呂明飛(2016)。學校行政領導者美學素養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呂毅新(2016)。如何「寓教於戲」?「影響新劇場」的創造力教學激盪策略實作。美育,213,4-13。李文珊、談玉儀、洪麗珠、劉美玲、曾于珍、桂雅文(譯)(2003)。藝術教育的本質。(原著者:Edmund Burke Feldman)臺北市:五觀。(原著出版年:1996)
李君如、陳郁欣(2012)。以行動研究探討流行音樂歌唱教學對青少年美感經驗之影響。教師專業研究期刊,3,15-46。李育嘉(2016)。體驗教育賦予美感教育的力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8),122-128。李俊湖(2009)。美感教育與教學。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6(4),1-2。
李美蓉(1996)。大學通識課程與視覺藝術審美教育。通識教育,3(4),43-59。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臺北市:心理。
李家安、郭昭佑(2014)。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新觀點—從第三域的視角出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2),101-105。李祐宗(2015)。美感不美感?談如何落實美感教育。師友月刊,571,73-74。
李崗、蘇素珍(2016)。透過戲劇欣賞實施美育教學:賴聲川觀點的運用。課程與教學,19(3),139-164。李笛榛(2010)。傅柯生存美學思想對課程美學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雅婷(2011)。建構美感教育課程發展模式之質性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5(2),1-28。李鴻生(2012)。教育人員涵育美感素養之探討。耕莘學報,10,74-84。
李鴻生(2014)。探詢孔子的生活美學並尋繹其對通識教育工作者之啟示。通識教育學刊,14,87-108。李麗雲、李麗日(2014)。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工作投入之關係研究—以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區域與社會發展期刊,5,65-95。
周一彤(2006)。應用互動多媒體設計於博物館展示之案例分析。科技博物,10(2),17-30。周子敬(2003)。國內社區大學成人參與學習理論模式探討。智慧科技與應用統計學報,1(1),67-90。周文賢(2004)。多變量統計分析。臺北市:智勝。
周育德(2008)。臺灣公民資質之論述—以社區大學場域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周昌柏(2005)。桃、竹、苗四縣市教師工作滿意度現況分析。學校行政,40,108-123。周佩諭(2015)。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評述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的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94-96。周得豪(2012)。藝術與社區行動的交會—以旗美社區大學「重建生活、藝術行動」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周嘉彥、莊惠君(2015)。國中音樂教師人格特質、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9,1-42。周維玲(2014)。樂齡學習中心教師美學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尚憶薇、古志銘(2016)。國民中小學運動教練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1(2),1-20。doi: 10.6580/JTSP.2016.11(2).01林大維、吳佩樺(2010)。三維電玩藝術性與其互動美學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8,113-140。
林子晴(2016)。與生活經驗連結的「世界音樂與多元文化」通識課程規劃。通識在線,64,49-52。林小玉(2015)。美感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性。臺灣教育,693,9-15。林仁傑(2005)。藝術課程何以如此受到歡迎?台北地區社區大學藝術課程發展成功因素分析。藝術論壇,3,25-57。林文琪、陳偉誠、蒲浩明(2014)。透過藝術實作的大學美感素養課群—實踐與反思並重的經驗學習模式。關渡通識學刊,10,87-121。林世凌(2014)。多元文化視野下的音樂通識教育。新北市:大揚。
林伶美(2011)。音樂通識的教學思維與實踐—以「音樂與生活」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學刊,8,81-104。林昕瀚、畢璐鑾(2010)。社區大學舞蹈課程休閒效益研究—以台北市社區大學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82-94。doi: 10.6169/NCYUJPEHR.9.2.08
林玫君(2006)。表演藝術之課程發展與行動實踐—從「戲劇課程」出發。課程與教學季刊,9(4),119-139。林俊瑩(2010)。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離職意圖:中小學教師與其他職業比較。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30。林俊瑩、謝亞恆、曹靜麗、林淑華(2014)。學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機制的公私立差異性:以花蓮地區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8(2),49-70。林俊瑩、謝亞恆、曹靜麗、蕭明潔(2009)。工作特性、組織氛圍對學前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倦怠的影響:以花蓮地區為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217-258。林俊瑩、謝亞恆、陳成宏(2014)。臺灣地區大專院校教師對學校評價的影響機制:學校屬性與教師分級的區隔作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3),29-58。林昭宇、吳可文(2013)。「藝術實務研究」應用於名畫挪用的數位藝術創作模式。設計學研究,16(2),137-155。林柏賢(2009)。超越感知的盲點:數位藝術中的真實幻象。美學藝術學,4,167-180。
林衍均、羅美蘭(2008年12月)。從視覺認知邁向審美關懷之視覺藝術教育研究。「2008年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創意、多元、可能性」發表之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林振春(2001)。社區大學的危機與挑戰。社教雙月刊,106,41-44。林振春(2005)。我國社會藝術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及問題分析。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委託研究期末報告,未出版。
林振春(2006)。台北市社區大學的創新經營之道。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125-137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2011)。社會教育專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秦秀蘭(2011)。成人教學者教學角色定位分析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4(2),161-192。林書筠(2004)。社區美學研究—嘉義市興村里社區總體營造的美學歷程與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林珮淳、范銀霞(2004)。從數位藝術探討互動觀念、媒介與美學。藝術學報,74,99-111。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70。
林逢祺(1998)。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1,155-170。林創偉(2006)。社區大學教師教學支援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林翠玲(2014)。以實際教學經驗探討流行音樂教學及對學習者美感體驗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林鳳珠(2007)。Maxine Greene 美感教育觀點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慧珍(2014)。更多元化的音樂類通識課程論析。藝見學刊,8,121-129。doi:10.6207/ART-VERSION.2014.10(8)121-129林慧敏、黃毅志(2016)。臺灣中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與其他職業比較。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3),29-64。doi: 10.6151/CERQ.2016.2403.02林曉娟(2015)。論析社區工作者、社區成人教育者在社區發展脈絡下的工作角色。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5(1),1-33。
林劭仁(2015)。教育評鑑—創意取向。臺北市:黃金學堂。
邱兆偉(1992)。美感教育的哲理與實踐。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印),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與研討紀錄(125-156頁)。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邱秀娥(2016)。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推動美感教育之重要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邱憲義(2015)。教師組織溝通、組織氣氛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HLM分析。明新學報,41(2),133-152。施宜煌(2010)。人文精神對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59-80。doi: 10.6336>JUTe/2010.41(2)3
洪士程、許方玫(2016)。決策樹於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資訊科技國際期刊,10(1),54-61。洪巳軒(2012)。荀子「成人」教育理念對通識教育之啟發。關渡通識學刊,8,107-126。洪伶怡(2009)。社區大學教師教學之研究—以中部一所社區大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洪淳修(2012)。在地的眼,拍在地的片:以林口社大《台地觀點影像工作坊》為例,談紀錄片教學從學院到社區的轉型。載於李天健(主編),在社大,與世界相遇—走向公共之路的教學行動(175-203頁)。臺北市:開學文化。
洪雅琤(2015)。生命故事劇場編創與展演研究—以台南市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胡郁珮(2016a)。取徑於SECI知識轉換模式實踐美感教育之初探—以視覺藝術教學為例。教育研究學報,50(2),47-71。doi:10.3966/199044282016105002003胡郁珮(2016b)。畫出美麗新視界—視覺藝術教學融合語文賞析的美感經驗之探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3(2),95-144。doi: 10.3966/199679772016103302004胡夢鯨、蕭佳純、林幸璇(2005)。成人教育教師知識管理核心能力、教學績效與培訓需求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8,23-43。
段譽君(2009)。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陳伯璋(2016)。美感教育的圖像與發展。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主編),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1-24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容淑華(2013)。另類教育—教育劇場實踐。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容淑華(2016)。我的身體即世界的中心:論表演藝術教室中的美感經驗。藝術評論,31,79-104。doi: 10.3966/101562402016070031003徐千黛(2016)。博雅教育中不容缺席的角色—多元智能藝術文化的學養教育。臺灣教育,699,20-27。徐心浦(2004)。社區大學成人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徐敏雄(2008a)。1998-2007年臺北市社區大學學術類課程發展之研究。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臺北市社區大學十年回顧前瞻論文集(157-186頁)。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徐敏雄(2008b)。融入式課程設計的操作策略—以社區大學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3),59-95。doi: 10.6151/CERQ.2008.1603.03徐敏雄(2009)。培養現代公民的社區大學課程連結原則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7(2),71-101。doi: 10.6151/CERQ.2009.1702.03徐敏雄(2013)。社區大學MV流行熱舞融入式課程實踐經驗之個案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5,1-31。徐翠敏(1997)。用力跳、用眼看、用心想—淺談舞蹈審美中力與視覺想像。體育學報,22,117-127。doi: 10.6222/pej.0022.199701.3411徐麗紗(2007)。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最初實踐:科爾曼的音樂創造教學及其應用。美育雙月刊,156,4-13。徐劭愉(2010)。南投縣社區大學藝術課程之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秦秀蘭(2009)。我國成人教學者自我評量表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馬任重(2011)。毒舌教練的台灣流行音樂講座。新北市:左岸文化。
高木森(2010)。美與藝。書畫藝術學刊,9,1-17。高育萱(2010)。探尋社區大學教師之教學與公共領域關懷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高芝蘭(2016)。社區藝文特質、城鄉美感均衡—社區、館校教育夥伴讓美感教育再升級。臺灣教育,702,40-43。高麗英(2012)。中年婦女學習壓花藝術教學活動之價值分析研究—以台中市屯區社區大學愛上壓花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小芬(2006)。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之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4,57-84。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2016)。腳步:臺灣舞蹈教育再找路。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主編)(2017)。創舞「匯」本:60個創造性舞蹈的教學亮點。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2016)。身體與聲音美感的探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聲音與身體」課程實驗方案過程與階段成果。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主編),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357-386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世宗(2013)。生活藝術化、藝術遊戲化:藝術教育新主張。美育雙月刊,194,2-7。
張金玉(2012)。藝術與公共性—社區大學藝術課程公共性意涵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俊傑(1992)。建立美育的基本概念。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印),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與研討紀錄(24-36頁)。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張俊傑(2016)。談美感教育。美育,211,5-10。張耐(2014)。結合人文的美感教育。師友月刊,568,73-76。
張原誠(2015)。學生美感經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之研究:教師創造力教學的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張原誠、蕭佳純(2016)。學生美感經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師創造力教學有效嗎?教育實踐與研究,29(2),65-104。張淑芬(2011)。美感品味能力量表編製—以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張雅萍(2014)。美國當代藝術典範教育學者Michael J. Parsons的學術研究與治學精神之探究。國際藝術教育學刊,12(1),155-177。張嘉娜(2006)。幼兒「美感與生活教育」教材設計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張榮輝(2005)。社區大學社團課程實施成效與社區意識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德永(2009)。社區大學核心理念實踐之探究與檢證。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135-174。張德永(2011)。社區大學的社區學習與培力實踐。載於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1-1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張德永(2013)。社區大學課程規劃與實施的新觀點:以成人教育課程理論作為分析架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2),1-24。doi: 10.3966/2073753X2013065802001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臺北市:心理。
張曉華(2014)。教育戲劇的教學模組與習式。載於張曉華(總校閱),教育戲劇跨領域統整教學課程設計與實務(1-26頁)。臺北市:心理。
張蕙慧(2011)。論杜威美學與國民小學音樂教育。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5(2),1-18。
張浣芸(2001)。大學藝術通識教育—從通識教育的發展談藝術通識課程。藝術學報,67,109-122。張菀珍(2014)。協助社區高齡者正向思考策略與學習之可能性。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與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創意樂齡與社區學習(47-64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菀珍、蘇夢苹(2011)。社區中高齡者參與音樂方案對其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探究。社區研究學刊,2,109-157。
張瑋真(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美感素養、創意態度與藝術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未出版。
教育部(主編)(2010)。德智體群美—五育的理念與實踐(再版)。臺北市:教育部。
莊淑炫(2015)。國小科學教師對美感教學融入科學課程之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許尹鏵(2012)。桑塔亞娜 (G. Santayana) 的美學思想及其在教育美學上的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文雪(2016)。臺中市教保服務人員美感教育專業知能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許民盛(2006)。南投縣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學員學習需求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許育典、紀筱儀(2006)。社區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反省。教育政策論壇,9(2),45-76。許淑婷(2012)。藝術人文在通識教育的規劃—以多元藝術鑑賞課程為探索。通識教育學刊,10,63-81。許淑婷(2014)。舞蹈教育融入大學通識教育的認同與價值—以美學、休閒、創造力的觀點為探索。弘光人文社會學報,17,124-139。許朝信(2002)。知識經濟對教師教學知能之啟示。課程與教學,5(1),85-102。許瑋珊(2013)。國中國文科教師美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連秀敏(2013)。美學與生活的邂逅,遇見餐桌上的幸福—以社區婦女大學「生活美學」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郭丁熒(2006)。是「連續」還是「斷裂」?台灣小學教師角色變遷知覺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1),41-62。
郭俊廷(2012)。大學生參與藝文活動現況對美感教育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郭為藩(1993)。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臺北市:幼獅。
郭博州(2015)。人文藝術教育淺見。國民教育,55(2),1-3。
郭惠琳(2015)。經驗美感:科學課堂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郭禎祥(譯)(1992)。美國學校的藝術與美感教育(Arthur Efland講稿)。美育月刊,47,1-7。
郭禎祥(2008)。當代藝術教育的省思—創造力、視覺文化與當代藝術。教師天地,153,36-41。陳之華(2011)。美力芬蘭: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臺北市:天下文化。
陳文英、張家銘、李憲銘(2007)。大專體育教師工作特性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南部地區大專院校為例。運動知識學報,4,145-156。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主編),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51頁)。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學院。
陳玉吟(2016)。市立幼兒保育人員美感教學之研究—以新北市三峽、鶯歌、樹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陳其南、劉正輝(2005)。公民文化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77-88。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陳泓旗(2017)。社區大學教師教學魅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陳奕璇(2016)。數位設計與藝術創作教學之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99-101。陳姿汝、蔡珮芸(2014)。數位藝術中參與者與作品之互動關係初探—以台灣數位藝術作品為例。藝術研究學報,7(2),57-73。doi: 10.3966/207035892014100702004
陳彥伶(2015)。用生命啟發生命:從生命故事發現美感經驗之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陳柏霖(2015)。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後設分析。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8(3),103-130。doi: 10.3966/207136492015120803005陳玲璋(2013)。全觀性美感體驗對學校教學意涵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5,109-135。陳盈婷(2012)。桃園縣社區大學教師知覺經營與教學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陳美安(2013)。探討社區大學運動舞蹈學員之學習滿意度與休閒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陳苓萱(2005)。批判思考在藝術鑑賞教學上的應用:一個文獻初探。藝術教育研究,9,115-141。
陳健一(2012年11月01日)。來自社區大學老師的聲音:社大的專業教師培訓不專業【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napcu.org.tw/task196.html
陳晞如、吳芷蓉(2016)。創作性戲劇應用於美術館導覽研究。南藝學報,13,79-107。
陳惠青(2007)。梅洛龐帝現象學在美學範疇及台灣美感教育之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陳鳳雀、王文仁(2014)。以生活美學融入通識教育課程:以藝術設計與生活課程為例。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2,103-140。陳寬裕、王正華(2010)。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務: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陳慧珊(2007)。跨文化美學的音樂詮釋—以臺灣當代作曲家之藝術觀為例。藝術學報,81,211-226。陳慧珊(2012)。現代音樂美學新論(二版)。臺北市:美樂。
陳曉雰(2007)。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織綿。美育雙月刊,156,3。
陳瓊花(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期末報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陳議濃(2011)。美國藝術教育的發展與趨勢。南台學報,36(4),97-11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雲端測驗中心(2015)。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分析報告,未出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6)。「跨藝匯流、傳統入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公共建設(104-109年)跨域加值發展計畫。文化部,未出版。
雀階(2006)。社區大學成人教師教學互動策略與教學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傅斌暉(2004)。審美知能測驗研究—以九十二年度台北縣國民中學美術班聯合招生甄試審美知能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曾絲宜、韓豐年、徐昊杲(2013)。臺灣與法國藝術與院藝術教育對學生環境行為影響之比較。藝術教育研究,26,83-120。曾靜雯(2013)。流行音樂之非正式學習途徑及其對音樂教育研究與實務之啟示。藝術研究期刊,9,161-187。曾鈺涓(2016)。真實與虛擬幻境中的觀者感知研究。雕塑研究,16,1-47。游易霖(2011)。數位遊戲藝術之文化現象探討。廣播與電視,32,1-25。
程宜莉、詹雅涵(譯)(2008)。舞蹈與統整性課程設計—101動作歷險記。(原著者:Lynnette Young Overby, Beth C. Post與Diane Newman)臺北市:華騰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馮光宇(1999)。鞋帶劇場:輕輕鬆鬆玩戲劇。(原著者:Nellie McCaslin)臺北市:成長基金會。(原著出版年:1979)
馮莉雅(2006)。餐旅美學教育成效之調查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高餐通識教育學刊,3,1-26。馮朝霖(2015)。靈性生態學與美感教育。教育脈動,2,1-26。
黃千容(2002)。建構我國社區大學藝術素養教育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千瑜、張嵐雲、魏景安(2008)。「主體」與「客體」的美學辯證空間中—論前衛舞蹈藝術美感本質的解構。北體學報,16,375-385。doi: 10.6167/TPEC/2008.16.34黃壬來(2006年9月)。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2006年全國藝術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花蓮教育大學。
黃世輝(2017)。堅持與社區共進¬-大學與社大持續進入社區的問題。通識在線,70,17-18。
黃巧慧、莊明振(2015)。藝術帶來改變:一個大學藝文中心的美育實踐與省思。通識教育學刊,16,117-138。黃光國(2013)。社會科學的理路(三版)。臺北市:心理。
黃宜三(2012)。收容人美感判斷特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黃明月(2007)。臺北市社區大學學員終身學習需求與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黃明月、陳瓊花(2004)。社區本位之社會藝術教育課程規劃模式期末報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黃明正、蔡登傳(2005)。從數位藝術潮流探討設計教育之整合。設計研究,5,26-33。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載於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編),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未出版。
黃武雄(1999)。套裝知識與知識經驗—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定位。載於http://www.napcu.org.tw/db163.html
黃武雄(2002)。獨立思考與主體經驗—比較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的理念。通識教育,9(2),1-22。黃武雄(2008)。倡議社區大學的初衷。載於http://shulincc.weebly.com/3223236655-383642604427193265193103822823/5
黃俊傑(2002)。社區大學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理論與策略。通識教育,9(1),93-110。黃昭誌(2006)。社區大學成人教師專業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黃秋燕(2012)。美學教育在品德上的影響。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7(1),103-113。黃美賢(2004)。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桐絹(2015)。運動藝術美學饗宴。大專體育,135,1-16。doi: 10.6162/SRR.2015.135.01黃富揚(2010)。教師專業發展中之學校與教師角色。教育科學期刊,9(1),87-104。黃富揚(2016)。從文化脈絡檢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後國小教師角色變遷之實況。學校行政,101,55-69。黃富順(2002)。台灣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27,105-125。黃紫雲(2005)。學校行政人員美感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增榮(2009)。教育部「有品運動」政策介紹與評析。教育趨勢導報,35,13-23。
黃薔(2012)。運用美感形式法則於視覺藝術教材發展與評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黃麗鴻、黃芳銘(2012)。國小教師心理資本、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αβγ量化研究學刊,4(1),29-53。
黃寶園(2015)。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後設分析。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8,27-48。
黃齡瑩(2010)。從推動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建構文化國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權、公民美學及台灣生活美學三大運動為例分析。藝術論文集刊,15,41-59。黃苡蓁(2015)。臺中市幼兒園對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美感領域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黃楦容(2012)。美感教學中教師風格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黃鈺婷(2008)。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融入社區理念的設計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楊佳穎(2009)。社區大學社區參與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楊尚青(2006)。社區大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楊麗芬(2014)。高雄市教保服務人員美感教學現況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溫明麗(2012)。大學教師教學領導力內涵及其指標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葉玉珠、賴思齊、李若瑜(2015)。「大學生設計產品美感生活體驗量表」之發展。設計研究學報,8,64-80。葉雯卿(2015)。社區大學教師教學信念及其實踐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葉榮椿、盧美束、陳宜檉、林怡蒨(2014)。教師情緒智力、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小學教師為例。美和學報,33(1),177-193。
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6(2),27-38。doi: 10.3966/207035892013100602002詹志禹、陳雯萍(2011)。社區大學課程分類、轉化與公共化。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社區大學重要議題研究成果擴大論壇會議手冊(16-34頁)。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鄒淑慧(2015)。藝術介入社區:以元智大學推動藝術節為例。國家與社會,17,153-179。廖肇玲、林恩仕(2014)。生活美學素養培育之探討—以大專院校美容教育為例。美容科技學刊,11(2),53-73。榮泰生(2011)。Amos與研究方法(四版)。臺北市:五南。
漢寶德(2007)。談美感。臺北市:聯經。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臺北市:聯經。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16)。市政統計週報(第881號)。臺北市:臺北市政府主計處。載於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S4_2/105881.pdf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4)。102年度臺北市辦理社區大學自評報告。載自http://www.ccwt.tp.edu.tw/ezfiles/0/1000/attach/15/pta_2289_7334414_26671.pdf
趙為娣(2013)。走出框架:繪本教學中美感經驗的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惠玲(2016)。當代公民美學素養育成:「藝術鑑賞與視覺文化」通識課程之理念與實踐。通識在線,66,52-55。趙華鈺(2008)。台灣社區大學日文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社區大學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劉子寧(2015)。以藝術看見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北藝大藝術服務隊—快樂星星冬令營。學生事務與輔導,54(3),75-80。doi: 10.6506/ SAGC.2015.5403.08
劉子寧(2017)。藝啟來我家•Ulay:服務學習作為藝術浸潤社區的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劉秀枝(2011)。私立幼兒園教師職場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幼兒教保研究,6,87-115。
劉育忠(2012)。假如我們的日子是彈珠:社區大學幸福教學的十堂課。臺北市:布克文化。
劉思量(2009)。情感教育與美術創意訓練—Q點的創意。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劉雅文(2013)。體育課中的舞蹈課—談舞蹈理論與未來課程設計。大專體育,127,16-22。doi: 10.6162/SRR.2013.127.03劉毅鳴(2016)。人文科系的價值。鵝湖月刊,41(8),0-0。
劉豐榮(2008)。當前美感教育方向新思維—精神性取向全人美感教育理念初探。教師天地,153,10-15。劉豐榮(2015)。藝術創造性的迷思與省思及其對藝術創作教與學的啟示。視覺藝術論壇,10,2-29。歐崇敬(2009)。審美經驗與藝術的界定。環境與藝術學刊,7,37-60。歐滄和(1993)。人文取向教學及其評量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1,49-62。潘襎(2016)。從生活出發的美感教育。藝術認證,66,84-89。潘金定(2006)。臺灣社區大學學生美感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潘金定(2012)。臺灣國民教育之藝術教育實踐評估(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潘惠雯(2005)。國民中小學學生美感素養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蔣勳(2006)。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臺北市:遠流。
蔡昕璋(2013)。「訐」(ㄍㄢ)是一種美德?—由青少年次文化談論臺灣人文精神。中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5,77-97。蔡昕璋(2014)。樂齡業餘合唱團教學者應具備的教學特質初探。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與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創意樂齡與社區學習,頁235-254。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昕璋(2015)。大學生全人教育之參與經驗與素養發展關係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蔡昕璋(2016)。大學生校園參與、藝術素養、人文涵養與公民行動力之關係研究:以某私立技專校院四技三年級學生為例。載於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主編),城市美學—大學美育與公民素養學術研討暨研習會論文集(6-28頁)。新北市:華立。
蔡昕璋(2017)。臺灣大學生與高齡者參與安養護機構服務學習之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56(1),31-48。doi: 10.6506/SAGC.2017.5601.04
蔡昕璋、鄭可渼(2012)。試論翻唱流行歌曲之內涵與意義—以「日翻中」華語流行歌曲為例。載於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主編),北商外語研究集刊第二輯(167-190頁)。臺北市:文鶴。
蔡政宏(2006)。透由知識管理探討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之提升之道。正修學報,19,121-132。蔡清田(2011)。課程改革中「素養」(competence) 與「知能」(literacy) 之差異。教育研究月刊,203,84-96。蔡清田(2012)。素養: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傳暉(2000)。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載於楊碧雲、蔡傳暉、李鴻瓊(主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33-62頁)。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傳暉(2017)。成為一所推動社會創新,在行動中學習的學校。通識在線,70,9-12。
蔡適任(2009)。偏不叫她肚皮舞:構思一堂符合社區大學理念的肢體課程。婦研縱橫,91,93-104。doi: 10.6256/FWGS.2009.91.93鄭佩欣(2016)。戲劇場域對混齡兒童經驗藝術知識之建構:以黃大魚兒童劇團為案例。載於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主編),城市美學—大學美育與公民素養學術研討暨研習會論文集(44-51頁)。新北市:華立。
鄭林佳(2009)。當觀眾變成共同創作者:參與式藝術創作意義研究(1990-2009)(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鄭金川(1993)。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市:遠流。
鄭博真、吳禹翎(2012)。國小特殊教師的心理資本:量表發展與工作表現之相關。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3,1-22。
鄭惠敏(2009)。臺北市社區大學績效指標建立之探討:由下而上的途徑觀點。公共行政學報,32,105-142。
鄭惠觀、翁琪涵(2010)。成人終身學習的社區大學。台灣教育,666,26-31。
鄭雅婷、許惟翔、邱憲義(2015)。教師組織信任、組織承諾、學校組織氣氛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3(2),97-115。鄧宗聖(2013)。「美感」與「媒體」共舞:通識教育中影音鑑賞的規劃與實踐。關渡通識學刊,9,93-129。鄧宗聖(2014)。藝術本位對素養教育實踐之啟示。藝術研究期刊,10,159-186。蕭文成(2012)。社區大學成人教師創意教學表現研究—組織認同與教學角色認定的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蕭如婷(2015)。國小教師公共藝術美感教育認知與學生美感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蕭佳純(2004)。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研究,6,1-25。蕭佳純(2011)。成人教育機構創新經營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7,27-54。蕭嘉偉(2015)。各國在教育科系與職業上性別的差異。教育脈動電子期刊,3。取自http://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9be95098-8fca-492c-ab6a-58f7d33bb246?insId=caf63afc-36f5-4945-bc5d-0189edf5c486
戴仁德(2005)。社區大學成人教師角色知覺與教學型態關係之研究—以五所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謝佳穎(2015)。大學校園牆面彩繪活動之美感經驗研究。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3,61-81。謝怡如(2006)。社區大學教師專業知能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謝素月(2002)。教育鑑賞與批判之應用—「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評鑑初探。初等教育學刊,11,275-294。
謝朝鐘(2008)。美學與藝術教育。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145-156。謝廣錚(2013)。康德與布洛的美感經驗論及其在課程與教學的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鍾雅琴(2014)。高雄市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對美感教育之觀點與實施現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發展方案: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魏惠娟(2005)。方案規劃在成人教育體系中的定位角色、矛盾與超越。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19,43-59。魏雅彤(2008)。席勒美育中的人文內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羅心玫(2008)。幼兒的美感教育—從戲劇賞析課程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羅秀華(2010)。以社區為本的社區大學運作理念與策略。社區研究學刊,1,33-69。
羅美蘭(1993)。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羅美蘭(2009)。視覺藝術教育的理論建構與實踐:審美關懷教學行動研究。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羅苑純(2014)。聚焦美感經驗之成人藝術創作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羅惠丹(2010)。我國教育類別性別統計之國際比較。臺北市:教育部統計處。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99gender.pdf
蘇俊豪(2014)。繪本藝術創作教學對於職場美感表現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蘇建宏、洪志成(2015)。美力政策?美麗政策?書寫一位教師在政策與實務間的看見。教育研究學報,49(2),95-114。蘇振民(2012)。視覺藝術與社會關懷。美育雙月刊,187,2-3。
蘇雅慧(2008)。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育?—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相對。美育雙月刊,165,58-69。蘇嘉蓉、蕭佳純(2012)。教師心理幸福感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臺東縣國中教師為例。學校行政,80,65-85。
鐘雅琴(2014)。高雄市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對美感教育之觀點與實施現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顧忠華(2004)。臺灣的社區大學與社會自治。載於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4937/1/892412H004008.pdf
英文部分
Alexender, V. D. (2003). Sociology of the arts: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 forms. Hoboken, NJ: Wiley-Blackwell.
Bishop, C. (2012). 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London, UK: Verso.
Boone, E.J. (1985). Developing programs in adult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ughton, D. (2013).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in the Visual Arts: What, how, and why. In Karpati, A., Gaul, E. (Eds.). From child art to visual culture of youth - new models and tools for assessment of learning and creation in art education. Bristol, UK: Intellect Press.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idges, G. S., Dobin, H., Jones M. R., Keat M. S., Gregory K. M., Nurse, E. A., Stewart G. M., ... Woods, E. R. (2002). Student in the balance: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isty.
Brookfield, S. (1983).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ookfield, S. (1986). Understanding and facilitating adult learn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inciples and effective practi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affarella, R. S. (1994). Planning programs for adult learnings: A practical guide for educators, trainers, and staff developer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Cross, S., & Markus, H. (1991). Possible selves across the life span. Human Development, 34(4), 230-255.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Experiencing flow in work and play.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sikszentmilalyi, M., & Robinson, R. E. (1990). The art of seeing. Malibu, CA: The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Curzon, L. B. (2004). Teaching in further education: An outline of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UK: Continuum.
Daichendt, G. J. (2010). A philosophy for creating and teaching. Bristol, UK: Intellect.
Dede, C. (2005). Planning for neomillennial learning styles. Educause Quarterly, 2005(1), 7-12.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87).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original print in 1980).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nac, O. (2014).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ing. Creative Education, 5(19), 1714-1719. doi: 10.4236/ce.2014.519190
Dewey, J. (1980). Art as experience (original print in 1934). New York, NY: Capricorn Book.
DiMaggio, P., & Ostrower, F. (1990). Participation in the arts by black and white Americans. Social Forces, 68 (3), 753-778. doi: 10.1093/sf/68.3.753
Dunkel, H. B. (1947).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Eisner, E. W. (1972). Evaluating the teaching of art. New York, NY: Macmillan Publishers.
Elliott, D. J. (1995). Music matters: 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in, F. A. (1987). Perceived role conflict, role ambiguity,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nurse educators. J Nursing Education, 26, 233-238.
Feather, N. T., & Rauter, K. A. (2004).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in relation to job status, job insecurity,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identification, job satisfaction and work valu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7(1), 81-94.
Feldman, E. B. (1996).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Fish, S. (1980). 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leming, M. (2010). Arts in education and creativity: A literature review (2nd Ed.). Newcastle upon Tyne, UK: 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 (CCE).
Gallegos Nava, R. (2001). Holistic education: Pedagogy of universal love. Brandon, 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Gardner, H. (1996). 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in the art. In D. Boughton, E. W. Eisner & J. Ligtvoet (Eds.), 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the visual arts in education (pp.131-155).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rdner, H. (2000). A case against spiritual intelli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10(1), 27-34.
Gardner, H. (2006). Multipal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 & Davis, K. (2013). The app generation: How today’s youth navigate identity, intimacy, and imagination in a digital worl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Garoian, C. (1999). Performing pedagogy: Toward an art of politics. Albany, NY: Suny Press.
Gidley, J. M. (2010). Holistic education and visions of rehumanized futures. Research on Steiner Education, 1(2), 139-147.
Gilligan, C. (1977). In a different voice: Women’s conceptions of self and moral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7, 481-517.
Giroux, H. A. (1992). Border Crossing: Culture worker and politics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Rutledge.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Guetzkow, J. (2002, June). How the arts impact communit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arts impact studies. Taking the Measure of Culture Conference.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J.
Hawks, S. (2004). Spiritual wellness, holistic health, and the practice of health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35(1), 11-18.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792748)
Hean, J., & Garrett, R. (2001). Sourc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science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in chile. Compare, 31(3), 363-379.
Helguera, P. (2011). 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New York, NY: Jorge Pinto Books.
Herpin, S., Washington, A. Q., & Li, J. (2012).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in the arts: State of the field and recommend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Endowment of The Arts.
Herzberg, F., Mausner, B., Snyderman, B.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Hooks, B.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Sutton, UK: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NY: Harper.
Idris, M. K. (2011). Over time effects of role stress on psychological strain among Malaysian public university acade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2(9), 154-161.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rev. ed.). Chicago, IL: Follett.
Lankow, J., Ritchie, J., & Crooks, R. (2012). Infographics: The power of visual storytelling. Labuan, Malaysia: Big Apple Agency.
Lester, P. E. (1987). Development and factor analysis of the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7, 223-233.
Limor, P., & Sarah, V. (2013). The arts to encourage multiple perspective and promote social justice.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Education, 9(1), 54-72.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1008177)
Maniaci, K., & Chandler-Olcott, K. (2010). Still Building That Idea: Preservice Art Educators’ 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Literacy across the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 the Arts, 11(4), 1-42.
Markus, H. (1997). Self-scheme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2), 63-78.
Maslow, A. H. (1964).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Ohio,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G. E. (1988). The mea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emergence of a curriculum paradig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iller, J. P. (1993). The holistic teacher. Toronto, Canada: OISE press.
Miller, J. P. (2005). Holistic learning. In John P. M., Salia K., Diana D., Deborah O., and Isabella C. K. (Eds.), Holistic learning and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pp.1-15).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ller, R. (1990). What are schools for? Holistic educ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Brandon, 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Miller, R. (1991). Educating the true self: Spiritual roots of the holistic world view.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1(4), 53-67. doi: 10.1177/0022167891314004
Moore, A. B., & Feldt, J. A. (1993). Facilitating community and decision-making groups. Malabar, FL: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Parsons, M. J. (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 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arson, D. A., & Seiler, R. E. (1983). Environment satisfier in academe. Higher Education, 12(1), 35-47.
Peppler, K. A. (2010). Media arts: Arts education for a digital a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12(8), 2118-2153.
Perrachione, B., Petersen, G., & Rosser, V. (2008). Why Do They Stay? Elementary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Retention. Professional Educator, 32(2), 25-41.
Reimer B. (1989).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New Jersey, NJ: Prentice-Hall.
Reimer B. (2003).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Advancing the vision. New Jersey, NJ: Prentice Hall.
Rowe, J. W., & Kahn, R. J. (1998). Successful aging. New York, NY: Dell Publishing.
Ruppert, S. S. (2006). Critical evidence: How the arts benefit student achievemen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embly of State Arts Agencies.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9).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stroducation to visual culture (2nd e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sai, H. (2016, December). Art intervention into community to enhance university students’ citizenship literacy. In Y. A. Shen (Chair),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rts education.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 42nd Annual Conference – Civic Engagement: A Cultural Revolution,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MA.
Tsai, H. (2017, March). The impac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s on sport university students’ citizenship practice. 10th Oxford education research symposium.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Oxford University. Oxford, UK.
Ulbricht, J. (2005). What is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8 (2), 6-12.
Williamson, K., Bannister, M., & Schauder, D. (2003). Developing 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to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and learning. 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 Libraries, 34(2), 150-163. doi: 10.1080/00048623.2003.10755227
Wong, K. Y., Pan, K. C., & Shah, S. M. (2016). General music teachers''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multicultural music education in Malaysia.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18(2), 208-223.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1099288)
Yang, C. P. (2013). Hepburn''s natural aesthetic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6(7), 225-231. Retr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1068459)
Yudkin, M. (1969). General Education: A symposium on the teaching of non-specialists. Baltimore, MD: Penguin Books Inc.
Zimmerman, B. J. (1986).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Which are the key sub-proces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6, 307-313.